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战旗 >

第284部分

血战旗-第284部分

小说: 血战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寺内寿一,对矶谷廉介这种敏锐的战场预判,也给予的很高的评价。当时就让航空兵准备了大量的物资,往兰封城的日军阵地投放。不过物资大都是弹yào为主,日军的轰炸机还没有能力投放火炮等重武器。
    可以说,矶谷廉介是轻装上阵,仅仅凭着一个第8旅团的炮兵大队,和步兵大队常配的重机枪中队,就和胡宗南玩了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
    这场游戏谁都没有赢,矶谷廉介是太大意了。用这么一支,对上中央军整理师都略显吃亏的旅团,就敢大摇大摆的想进攻郑州。威胁平汉线,将日军南北通道,从津浦线转移到平汉线。
    但鲁西第8旅团所有的损失都失去了意义。
    自从韩复榘之后,山东成了无主之地。整个半岛和中部区域,第三集团军离开后,成了军事和政fǔ空白区。
    日本人来了之后,依靠胶东铁路,控制了山东东部主要城市。但大量的农村和县城,就成了国共双方争夺的区域。**徐州撤退后,也安排了一个军的番号,作为tǐng进游击军。
    说是一个军,但实际上空有一个番号而已。
    士兵粮饷都要占据了空城之后,依靠税收来筹集。这样,69军虽然顶着**的番号,不过是一个空壳子。
    在山东,反而没有40军地方部队的牌子好使。更别说和40军野战部队相提并论了。
    蒋介石原以为,他安排一个军,已经足够在山东占领一天天下了。可事实上,69军军长石友三刚刚进入山东,就发现,除了投靠日本人,只能仰仗罗荣桓、陈光领导的40军东进两个纵队。
    投靠GCD,石友三的觉悟还没有那么高。
    关键是,GCD有军无饷,生活上,简直和清教徒一般,吃的差,穿的破。有着数房xiǎo妾,过着土皇帝一般生活的石友三那里受得了这个苦。加上板垣征四郎又对石友三有过深入的研究,发现石友三是个地地道道的两面派,只要给钱,不夺他的兵权,完全有可能为日军效力。
    正在蒋介石期望,石友三能够珍惜山东这块地盘。能够在40军和日军之间,找到一块生存空间,给国民政fǔ留下一块控制地的时候。
    石友三已经和板垣征四郎打的火热,原来早在32年,石友三就跟土féi原贤二有过sī下jiāo易。一方允诺地盘,一方出面维护地方治安,可惜当时土féi原贤二策动的华北自治,一直没有成功。
    石友三的华北治安军司令的高位,一直成了奢望。
    在全**民都高喊抗日之际,石友三也不敢做的太出阁。秘密和日军第五师团协定,双方都划定停战线,不互相进攻。而石友三的要求也简单,只要几处远离铁路动脉,和公路主干道的偏僻县城,作为其驻兵的控制区。
    这时候,板垣征四郎即便想要和石友三动手,都没有这个实力。
    板垣师团在山东半岛,只有一个旅团,还在徐州会战中损失了超过4000入伍多年的老兵,实力大损。正在一个军力的恢复期,这时候动刀兵,不符合日军的利益。
    板垣当即允诺了石友三的决定。
    要说石友三也真够可以的,一方面和板垣谈妥了协议。一转脸,就跟40军谈上了,而罗荣桓也本着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的原则,捏着鼻子就承认了这个邻居。
    可以说,山东已经成了40军和日军双方争夺的主战场,而石头三部成了两头都讨好的墙头草。
    不过,国民党军事高官的视线,已经从山东转而投向了皖北和豫东南。
    吴高群奉命整编两个野战纵队,以原40军独立旅,补充旅和229团为骨干,充实部队。将淮北、皖北、豫东等大片区域划拉到了一处,成立了豫皖苏军区,吴高群出任军区司令。
    这不是秘密,立刻就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强烈反应。陈诚更是危言纵听,言论毫不顾忌的职责40军抗战的yīn谋。
    而曾一阳为了将矛盾减xiǎo,带领40军留下的部队退守到了新安附近。
    也算是造成了一个假象,40留在皖北、豫东等地的部队,不过是一些xiǎo股部队,主力都已经带到了潼关附近。
    还没有闲几天,曾一阳就接到了回西安的命令。
    这让他很是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军委竟然下达的命令,让他离开已经布置的好华北抗日大局。就眼下的局势,只要曾一阳不犯大错,两三年后,40军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洒下的种子,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要是历史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曾一阳甚至有信心,在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两年内,发动华北和江北的五省抗日军民,和日军进行决战,彻底解决整个中国北方的政权问题。
    难道,主席会看不出这其中的关键吗?
    曾一阳想不透其中的问题,难道是他在鲁西战场太风光了,有人怕日军找上40军?
    可40军早在几年前,就是日军的眼中钉,ròu中刺。
    谢维俊看着神态轻松的曾一阳,心中更是有些隐痛,深知组织原则的他,最后还是忍不住说道:“军长,你这一走,我们……”
    “要不我、老吴,还有在山东的政委,副军长联名恳求军委,将您留下来吧”谢维俊神态庄重,看着不像随口说说的样子。让谢维俊指挥三个纵队,在四省jiāo界大片区域,和日军作战,确实为难的了一些。
    要是部下要求,曾一阳留下的可能xìng也很大。
    曾一阳宽慰的笑了笑,摇头道:“别这样,老谢。40军缺了谁都一样,我这次回去是当司令的,可比40军的军长要过瘾多了。你可别耽误我升官”
    一句玩笑话,让彼此的尴尬的场面缓解了不少。
    曾一阳心中隐隐怀疑,是否国民党方面给党压力过大了。
    事情明摆着,如果曾一阳继续在苏北,皖北,豫东和鲁西四省jiāo界,带领部队跟日军周旋。必然会让日军放弃很多进攻重点,也将注意力全部都投入到40军身上。
    让曾一阳不清楚的是,陈诚、陈布雷、张群等蒋介石的军政幕僚已经对曾一阳产生了很深的提防。数次上书蒋介石,要将曾一阳的影响力控制下来。总不能,将北方所有的利益,都让给40军和八路军,这样一来,蒋介石在抗战还没有进入僵持阶段,就失去了整个北方。
    带着一个连的警卫连,曾一阳通过潼关后,坐上了陇海线的西段。这条路通线不过数年,但渐渐的展现出其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意义。
    已经成了,中国接受苏联援助的最主要的jiāo通要道。
    刚刚下火车,曾一阳吓了一跳,原来火车站周围都是站岗的部队。看阵势,应该是有人要来接自己。
    在人群中,曾一阳眼睛微微眯起,站在车mén的扶梯前,稍微调整了一下心态。
    熟悉的身影一个个映入眼帘,在西安的主要领导人都来了,走前最前面那个高大的身影,正是主席。
    曾一阳在火车上,想了一天一夜都没想明白得事情,这时候更糊涂了。原本他以为,自己这次回到后方,一定是被冷落了,换句话说他被雪藏了,被剥夺了带兵权。
    但是一个被冷落的大将,值得享受‘国士’待遇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和主席握手的时候,曾一阳还有些愣神:“主席,怎么好劳驾您亲自来。”
    “哎……,这可不行,你可是大将军,大英雄咧。”主席似乎看透出了曾一阳眼中的担忧,也不忙着解释,先开起了玩笑:“一阳,你还不知道吧你可是我们党内第一个上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的将军,你在日本的名气,一点都不比在国内差,我们要是不来,这不是显得我们党不重视人才?”
    “哈哈……,主席说的可都是事实。苏联在日本的特工,已经将报纸都寄送到了莫斯科,估计要不了多久,曾大将军的名声,就要享誉全球了”康主任一般都不拘言笑,这回算是破例了。
    “妖将军的名声,连在西安的美国记者,都天天来办事处等,就为了采访你。”
    说着,有人将一份报纸送到了曾一阳的手边。
    看日语报纸,不见得一定要懂日语。不过醒目的大标题上‘妖将军’三个字,晃的曾一阳直眼晕。
    一张曾一阳在德国时期的照片下,一副极具震慑威力的夜叉图像,让曾一阳无愧可奈何的苦笑道:“鬼子也真够yīn险的,夸个人,都用上了mí信手段……”
第一一五章 大国沙文
    曾一阳原本以为,是国内的问题,国共合作中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才导致他被调离前线。
    可仅仅下火车一个多小时,曾一阳感觉脑子嗡嗡的直响。
    日军肆无忌惮的和盘踞在蒙古的盛世才接触,而盛世才在对比了远东的局势后,立场有些动摇了,在远东苏日实力对比中,日本要明显占据优势。
    已经加入苏共的盛世才,忽然口风一转,讲起了民族主义。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始排挤苏联的军事特工,并对在他的军队中的很多苏联军官开始隔离。蒙古的局势,正在向日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这下子,苏联急了。苏联外交部照会日本驻苏联大使——重光葵,双方就蒙古问题开始激烈的争论。
    早在北洋时期,外蒙对于返回中华民国的版图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段祺瑞政府用军事手段,造成了外蒙王公贵族的对北洋政府产生了抵抗情绪。虽然段祺瑞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度收复了外蒙,但在一年多以后,外蒙王公就联合起来,推翻了北洋的统治。
    这时候的外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盟友,抵抗来自政府可能派出的大军。
    苏联,就乘机介入了外蒙事务。
    等到三十年代,外**立已经被苏联认可。而且外蒙的军事和政治都被苏联所控制,虽说是独立,但实际上已经成了苏联在远东控制的一个行省。
    在外蒙,苏联常驻的就有两个骑兵师,和一个步兵军的兵力,隶属于远东方面军指挥。
    盛世才的出现,将中国新疆,入了苏联的视线,或者说入了斯大林的视线。
    可惜,盛世才遇上了尕司令,加上宁马被红军从宁夏赶走,在青海的马家也由于薛岳兵团的进入,失去了根基。于是,加上甘马,三家并成一家,攻入新疆,和盛世才对上了。
    虽然盛世才有苏联支援的大量重武器,但对上尕司令的几千人,屡屡战败,更别提十万马家骑兵的介入。
    丢失了新疆后,盛世才不甘心就这样失败,而苏联也确实需要一个在远东的代言人。盛世才也就被苏联安排到了外蒙,有了苏联军事上的大量援助,盛世才也渐渐的恢复起了实力。
    部队很快就发展到了三个师,近三万人马。
    而苏联担忧的外蒙和内蒙无法割断的联系,更是增加了对盛世才的怀疑。要是苏联不采取行动,盛世才也不敢跟苏联耗上,顶多也是给关东军一些便利。可关东军逼迫的紧,加上日军大半个中国都占了,关东军50万大军,还真把盛世才给吓破胆了。
    盛世才这一妥协不要紧,给苏联在远东的布局,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影响。
    而且,苏联已经获悉,日本和德国接触过密,并有签署相关战略同盟的协议。
    斯大林在军事的才能,远远不如其对政治的敏感。可苏联和德国正是在政治蜜月期,苏联和德国的稳定,是左右苏联是否能够走在战争之外,但日本却不一样了。
    斯大林固执的认为,中国是无法抵挡日本的全面进攻的。甚至在给援助中国的苏联军事代表团团长——崔可夫少将的电文中一再强调,卖给民国政府20个师的装备,要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
    这样,可以最先限度的榨干民国的国力,从而消耗更多的日本实力。
    斯大林的这种做法,对于苏联来说,是没错。但对于周边国家来说,苏联的危害其实和日本相差无几。
    进入二十世纪,苏联不但成功的将外蒙从中国分裂了出去。从三十年代初,苏联就开始谋夺新疆。
    就算是中国和日本打的不可开交,苏联作为其中一方的战略伙伴,不但所有的援助都是以黄金支付,还想着要谋夺对方的土地和资源。这种贪婪的伙伴,比最凶恶的野兽都可怕。
    但是,当苏联在外交上处于不利时,他们就要求盟友做这做那。
    介于这种情况下,斯大林通过共产国际,对**要求派出一支军队,进入关外和东北,而带兵的将领,被斯大林直接指名,就是在华北风光异常的曾一阳。
    但主席分析了关外局势,心里暗骂斯大林无耻之外,就以作战部队训练不足为由,拖延了派兵玩外的时间。
    外蒙在渐渐的被日本拉拢的同时,苏联慌张了,按照斯大林的意思。苏联政府在和日本寻求外交协商无果之后,立刻就找到了民国政府,要求在华北战区,对日本发动更大规模的反击。
    并用在中国并不好用的苏联重炮作为诱饵。
    蒋介石做足了姿态,不说打,也不说不打。就是一个字,拖延。要说最希望看到苏日大战的,在中国,无疑有两个人,一个就是蒋介石,另外一个就是曾一阳。
    苏日关系僵而不破,蒋介石可以骂娘,但曾一阳只能窝在一边,腹诽小日本太没底气。怕什么,大不了跟苏联打一场。
    时间渐渐地进入到了1938年的7月,苏联毫无征兆的在日本控制下的伪满边境,发动了一场小规模的作战。
    一个班的苏军,对兵力更少的关东军边防部队发动了突袭。
    先期顺利的将瑷珲城外的一座小山占据了下来,这一来,立刻就惹恼了日本人。
    中日之战,在徐州会战后,已经渐渐的步入僵局。
    真正的战略相持还没有到来,但日军在中国兵力的不足,已经开始显现。
    以至于在徐州会战时期,就发现两个方面军,在兵力上不足于将中**队击溃。这让日军高层,开始审视,到底需要多少军队,才能让中国屈服。
    早在3月,日军大本营就通过了一项在国内新编10个师团的动员,及时日本是当时排名世界第6大的工业国。也无法在全国征兵百万后,又下子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30万的大军。
    即便陆军的开销,相对要比空军和海军低的低。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