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情剑倚红颜 >

第5部分

情剑倚红颜-第5部分

小说: 情剑倚红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子仪首次投身于战场,听得头都大了,勉强懂个大概,也深知敌军的骁勇善战,并非有勇无谋,军事部署,行军作战很有见地,致使唐军在各个方面都受制于人,连招败绩。
    特别是回迄军队,每次进攻都出乎意料,阵法奇特,用兵如神,可知提供计谋的军师的确是非常厉害之人。
    李子仪暗自运气,调和血脉,以保持头脑冷静,问道:“回迄军中统帅和军师为何人?”
    哥舒翰回答道:“统帅是回迄可汗,不过现在已坐镇后方,把指挥权交给他的长子药葛罗,此人豪气十足,但并非足智多谋,只是他的妹妹好象年不过十六岁,与少将军年龄相若,这女娃计谋过人,心狠手辣到是不容易对付!”
    “非常之人当用非常之法,以计还计,若她果真如此机智过人。我倒不愁她不中计。牛将军!”
    “末将在。”
    “你率轻兵三万,趁夜黑后退离军营三十里处,安营扎寨,布置好防御工事,迎接大军全线撤退!”
    “什么?撤退!这样会影响军队士气,少将军只能冲万万不能撤啊。”牛仙客震惊道。
    不要说他,在座的每一位都很惊讶,怎么援军刚到还没打就要撤?
    李子仪镇静道:“我就是让敌人知道我年少无知故犯此错误,以使他们掉以轻心,我们反多的一分胜算。这叫欲擒故纵,扑朔迷离。
    所谓兵不厌炸,今晚牛将军出发一个时辰后,副将季广琛率领伤员,新卒老兵撤退,但要神不知,鬼不觉退而不乱,退而不损。剩下骑兵五万,步兵五万,可以和突厥战上一场,以奇兵突袭,敌弱则穷追猛打,敌强则迂回撤走,借此先搓敌人锐气,致使敌人心浮气躁,也就是我用计之时,戎荻生性凶暴,贪得无厌,若有甜处必会得意忘行,不愁他们不中圈套,这叫欲将取之,必固与之。”
    众将看这少年信心十足,不由放下一半心石,又听到可以力搓敌人锐气,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出击。
    第一卷 英雄出少年 第五章 纵横沙场
     更新时间:2008…11…26 18:38:56 本章字数:6587
    夜里待分批撤离后,军营剩下的全是精锐之师十万,李子仪分军三路,左右骑兵各一万,步兵两万,用土坑、战车、滚木、飞石、弓箭等抵挡着回迄和罗、奚的猛攻,然后边打边撤,把伤亡降到最低。
    中间是唐军骑兵主力三万,步兵一万,由李子仪指挥。步兵弓箭手做掩护,分骑兵三批轮流进攻,反复迂回,突厥骑军刚要乘胜追击立即中箭埋伏,待要撤退又被追击猛打,反复受挫。
    突厥可汗火冒三丈,发起信号命令联军全部进攻,顿时只见漫山遍野火光点点,战鼓震天,气氛立时拉紧,杀声四起,形势惨烈至极,本是黑沉沉的天空霎时间被火炬光照得血红一片。
    李子仪还是一位少年,江湖不过是第一次出来闯荡,何况这古代大型攻防战,既热血沸腾满脸被烤得燥热,又是心中怆然,知道此仗自己肩上的使命,关乎天下百姓安危的重任。
    李子仪强做镇定,同时下令全线撤退,火烧前线大营里预先放好的干柴、燃油,以阻截联军的追击。
    杀到天亮时,李子仪等率军已安全撤到第二防线,已方死过万,伤数千,而敌方则死伤三万,可见战事的残酷。
    此时前线的唐军具有战斗力的只有八万,而伤员和新卒老兵都早已被送回后方休养和操练,不过这八万人是剩下的精锐,调动指挥灵活。敌军尚有十四万之众,在人数上唐军颇不乐观。
    李子仪回到主帅仗内,立即召开作战会议,东中西所有将领全部聚来,有的灰头黑脸,有的意兴未尽,显然都是昨晚一战的杰作。
    当他们看到主帅时,微愕一下后,都皮笑肉不笑地低着头,强控制着自己,原来李子仪在前线指挥作战,与将士并肩抗敌时,被狼烟灰土熏得英俊的脸上挂满黑色,加上一个少年的爱玩的古怪摸样,惹得将领们心中狂笑,但都不敢表露出来。
    李子仪看他们神情古怪,对着铜镜望了一眼镜中的自己,不由失声痛笑起来,接着满帐内的将领们都跟着大笑起来。
    李子仪恢复冷静道:“看来大家的心情好多了,一洗昨日见面时满脸灰头丧气的颓废样。”
    其中一名将领兴奋道:“自从戎狄入侵以来,我军就只有挨打的份,从未像昨晚那么痛快过,一泄心中恶气!”
    李子仪继续道:“敌军昨晚受挫,必定心中大恨,迅速来攻,看来离反攻的时机近了。”
    “少帅请下命令,我等誓死效命!”众将应诺道。
    李子仪正气禀然道:“传令下去,坚固堡垒,加强防御,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无论敌军如何进攻,概不出战,三军日夜轮流歇息,再命令后方提供上等的粮草犒劳三军,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你们片刻随我去各营地慰问伤员和士卒,然后就都去休息,散会!”
    众将领不知少将军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都摸不着头脑地互相张望。
    李子仪笑道:“只进不退,智者不为,只退不进,懦夫所为,但进退间要看时机,以不变应万变,但现在还不是时候,都下去吧。”
    接着十天里,李子仪带领众将们穿插在士卒中间与士卒生活,进食在一起,同干苦,共患难,体恤下士,将士用命。
    在这几天里,突厥、回迄等军队不断强攻都被打了回去,双方都互有损伤,仍然日夜前来挑战,但李子仪军命犹在,概不出战,使敌军心浮气躁,连召开作战会议,内部争论不断。
    又半个月过去了,天气开始入冬,边塞的荒野上寒风骤起,风沙不断,唐军后方送来暖衣暖被,而突厥联军由于远离本土,后方补给短缺,突厥可汗失去耐性下令全线进攻。
    这日李子仪终于在主帅帐内召开作战会议,将领们整齐待发,各个龙虎精神,摩拳擦掌,聚到帅帐内等待命令。
    李子仪出征已有两个多月,虽然露宿边塞,身临沙场,但每日清晨坚持练剑,在凛冽的寒风中悟剑,使身上每块肌肉变得更加结实。
    李子仪望向众将浅笑道:“自古知兵非好战,这个月来,将士已憋足了劲等待出兵,上下用命,人心所向,天时、地利、人和,我军均已具备,反击的时候终于到了。”
    将领们兴奋不已,都纷纷主动请缨,好象此战期盼已久,非胜不可的样子。
    李子仪接着道:“古书有云,进是兵家制胜的上上策,退是赢家出手的高高招,进退间成功与失败早已注定,逞雄才得时机为佳,争锋芒先下手为强!这次我们主动出击,敌军已失去耐性,只要我军出战,敌军必会相迎。”
    李子仪摊开地图,气宇轩昂道:“我军只有八万兵力不能同时应付三路联军,所以我军便逐个击破。
    首先,以突厥五万骑兵威胁最大,不能力低只可智取,明日哥叔瀚将军帅骑兵一万突袭突厥兵营,且战且退,然后副将李嗣业帅兵五千驾千车,拔锅造、帐篷和军中帅旗,向东南方向撤退,车下绑有扫帚,一路尘土飞扬,以浩大声势,借此掩护让敌军以为我军大退,必会乘胜追击,在东南角有一片树林,此处不宜马战,把敌军引到此处,出口设有绊马锁,林中放上干柴、燃油待突厥入林以火攻破其骑军。
    其次,罗、奚兵力只有四万,相对较弱,集我军主力将之消灭,明日副将李光弼、崔光远带领骑兵二万,步兵二万,先烧其粮草大营,以乱敌方阵脚,再趁火出击,必能大胜。
    至于回迄,内有猛将药葛罗,计谋过人的回迄公主,由我亲自指挥,今晚牛仙客将军率领步兵五千,在西营门前扎起草人步阵,壮大声势,前几排站真人,后面以假乱真,草木皆兵,然后率五千骑兵到回迄门前不断滋扰,边战边撤,反复进退,以回迄公主的狡猾在未摸清敌人虚实之前不会贸然来犯,等发现后,你们立即放火烧营,阻截敌人的追击,往营后不远的山谷逃去,那是回主营的一条捷径。
    以回迄公主的机智知道中计后,定会猜测到我们是在有意拖住对方,所以必然出军追击,从侧面来突袭我军主营,但聪明的人反被聪明所误,她定不会从山谷而来,想到那里会设有伏兵,因此回迄军队会从山背缓坡处翻过,虽然费时却保险,那我们就在山背处恭候他们的大驾!都清楚了吗?”
    众人应诺。
    “各自回去准备吧,天明后按信号行事,反攻的时候终于到了!”李子仪信心十足道。
    翌日,天色微明,三路军队按事先的部署悄悄进行,一声进攻的信号在天空中响起,接着,东中西三面,雷鼓震天,箭矢交飞,杀声骤起。
    东部最为激烈,李光弼、崔光远等与罗奚联军致死火拼,人数众多,敌军在一片火海中慌忙意乱应敌,大部分纷纷弃械舍甲而逃,少数在负隅顽抗中被斩杀,顿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烈之极。
    中部将军哥舒翰,李嗣业率军按主帅之命,边战边退,全线撤退,诱敌深入,一路尘土飞扬,帅旗飘展,突厥以为唐军逃走,果真大军出动,朝东南树林方向追去。
    李子仪率余下的部队埋伏在西面的山背上,四周杂草横生,迎风倒折,站在山脊上遥望远处,无边的边塞草原,居住着骁勇凶悍的游牧民族,自古通今,无时不刻地对中原虎视眈眈,对中原的威胁从未消失过,不断来犯边境。
    唐太宗时期曾消灭东突厥,如今还剩下难以驯服的西突厥,不知自己可否为天下的百姓去此祸害,不禁百感横生,叹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副将上前道:“少将军是否有心事?”
    李子仪微微点头,旋又露出少年的傲气仰天道:“我虽年少,但自幼听父亲教导;边境突厥、回迄、契丹、吐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威胁,现如今我大唐军队疏于训练,国防减弱,而外敌则恰好相反,长期的游牧生活,使他们变得更加凶悍骁勇,非我军能敌。”
    这时将领们都不敢轻视这少年,都已把他视为天资帅才,回答道:“我们倾全国之力对付外敌,逐一灭掉,不是一了白了吗?”
    李子仪摇头道:“武力胜之乃下下策,计以算之乃中策……”
    话未说完,突然山谷间传来铁骑声,然后一大批人马由山脚处上来,迎风飘舞的大旗上绣着难懂的外族文字,远远的主旗下赫然有一位雄伟奇岸的男子,手握重锤,一见便知力道过人,此人便是回迄大王子药葛罗。
    此时副将在李子仪身旁拜服道:“少将军果然料事如神,敌军有三万之众,虽然人数多于我伏兵,但我军占地形优势,一定可以歼灭回迄军队。”
    李子仪笑了笑,摇头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传令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不可轻举妄动。”
    副将领命下去,全军戒严,势以待发。
    敌军三万之众,排成一字,连绵数里,浩浩荡荡由山脚来到山腰处的一片空地,其中一位身批雪白外袍,露出内裹粉红色的紧身劲衣,头戴面纱,骑马来到大王子的面前,以仙籁般的娇美声音道:“哥哥,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王子药葛罗豪气十足道:“妹妹不用担心,以小妹天资绝顶的智慧,料唐军也想不到我军会饶走山背突袭敌军后方,看来联军入侵中原指日可待,哈哈…。那个李云天之子也不过如此!”
    话音刚落,埋伏在群山周围的伏兵有若天兵般从天而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回迄军队一切为二,以使敌军后方大乱,而前面的主帅等被团团包围。
    李子仪浅笑道:“回迄王子,我李子仪在这里恭候多时了,贵国公主真是冰雪聪慧,聪明绝顶,不然也不会中我们的计中计。”
    回迄公主望着李子仪,露出少女般娇美的姿态道;“李子仪你果然高人一等,但不知你刚才的话是在夸自己更聪明还是在嘲笑我不如你呢?”
    李子仪微一惊愕,缓缓道:“没想到公主如此口枪舌剑,口才了得!我是诚心的敬佩你巾帼不让须眉,但不知公主想怎么解决今天的事呢?不知公主可知,突厥凶残暴戾,狼子野心,贵国伴虎而行,不怕惹祸上身吗?我大唐乃礼仪之帮,对临国更是广施仁义,为何贵国要兵戎相见,背信弃义呢?
    回迄王子道:“不要口说废话,突厥与我国有盟约,并给予诸多利益,况且我国每年向大唐进贡之多也未得到什么好处,而且更变本加厉,今次就让你们昏君看看我们回迄的厉害!””
    李子仪道:“你们已经在我们的包围之中,只要贵国与我大唐重修和好,立即退军,破去联盟,我会向皇上呈奏,皇上对贵国的帮助定会感激不尽,两国和好往来,兄弟之帮指日可待,何况西突厥败势已成,难免会有东突厥灭亡的下场,贵国又何苦恋战,陪同损兵折将呢?”
    回迄王子凝思道:“只要你能打赢我,我国就立即退兵并与贵国永修和好,但不知你这少年将军可有这个胆量?”
    李子仪心中暗笑,此人不但力道过人,而且更加自负过人,目中无人,不过这是他自找没趣,自己为了天下社稷也不用与他客气!
    遂笑道:“王子果然豪爽之人,君子一言九顶,更何况你是王子,请赐教!”
    回迄王子药葛罗手握重锤,弹骑而起,在空中双锤使足内劲,并高举过头朝李子仪砸去。
    副将们都心惊胆跳,知此人力大无穷,双锤可开山劈石,让他取得主动那还了得,而这少将军依然无动于衷,还不出招!除了敌方的人外都在为少将军担心。
    李子仪面不动容,举起宝剑遥指对方。
    “锵”剑鞘飞出,击在双锤之上,把王子振退数步后方站稳,李子仪抓起飞回的剑鞘,踏骑飞起,一重九龙神剑之‘龙腾四海’,剑气合成,气势如虹,有如微波起浪,汹涌澎湃遍及周围的一切。
    药葛罗仿佛身浸大海,遭受着狂风暴雨、雷鸣闪电般的袭击,欲退无路,面临生死的刹那,才明白大海的深不可测,沉稳而内蓄无穷力量,澎湃则无可抗拒之势。在他感悟的同时,忘记了胜败,只知道什么才是上乘的武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