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李涵虚圆峤内篇 >

第2部分

李涵虚圆峤内篇-第2部分

小说: 李涵虚圆峤内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初候之功成,延年之妙得,全形之道备矣。”
   友闻而喜曰:“微子言,盖几迷于向往也。吾侪虽不敏,请退而修之。”
第三章         后天集解
   从古后天法程,只言筑基、炼己二层。而陶存存先生又言:“修道之士,若不开关,遽言筑基、炼己,乃是隔靴搔痒,无益于事。”于是以开关、筑基、得药、炼己四层,分为后天次序。吾恐人之多疑也,因作此以明之曰:古分二条者,后天之大端。今分四层者,后天之节次。以开关辟筑基之路,以得药助筑基之需,以炼己了筑基之事。四端仍然两端,两端仍然一端。古人云:“细微节目,非真师不能传,非善人不敢道。”筑基、炼己,虽非上乘丹法,而其中之节次,且更有不止于陶翁所云者。《参同》:“下德为之,其用不休。”夫不休,则见其节次之多也。所闻异词,所见异词,要在人之会通。而孙教鸾真人云:“修身之人。必先用鼎器以开关窍。”又曰:“鼎器者,灵父灵母也。”曷为以鼎器称灵父灵母?盖以生仙、生佛之父母,不同夫凡父凡母,故以灵父灵母名此后天鼎器也。灵父灵母,逆来交媾。凡父凡母,顺去资生。逆来之法,始终不离者也。鼎器立,则神气交,则积累厚。积累厚,则冲突健。冲突健,则关窍展。关窍展,则逆运之途辟,河车之路通矣。但运河车者,不与开关之事同。开关乃后天真气。河车乃后天金水。功夫到河车一步,日日筑基两无分也,
   潜虚曰:“循环灌注,久久纯熟。气满三田,上下交泰。所谓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也。”吾常以后天之学名为养己,人能细览愚言,究其包举之节次,则延年保身之道得也。
   养己者何也?《参同契》云:“内以养己,安静虚无。”此后天之要言也。己,己性也,即元神也。内,内境也,即虚无也。虚无之内,常静常安,安而后能虑,静而后能应。
   然欲静其神,必须调息有度。一呼一吸,名曰一息。须顺其自然,勿听其自然。庄子曰:“真人之息以踵。”踵也者,相接不断,绵绵若存也。气彻涌泉,往来不绝。吾师云:“以内息踵外息,以外息踵内息,以息息踵息息。”此即以踵之妙也。内呼则外吸,内吸则外呼。内外两息,反正相生。开合有度,却有自然妙趣,不待强为。古人云:“若问筑基下手,先明橐龠玄关。”知内息即知橐龠也。丹家云:“呼不出喉,吸归于蒂。”言内息也。若口鼻呼吸,安能使之不出乎?
   息既调矣,又须凝神。凝神者,寂然不动,内照形躯也。但此凝神、调息,却非两橛功夫。调息则神归,神归则觉照,觉照则气生,气生则静摄于内。金鼎日充,元黄交媾,真气冲心,引至尾闾,一撞三关,牛女路开,银河可挽。
   然而养己之道,却甚多矣。养己包调息,包凝神,包聚气,包冲关,而更包筑基炼己之事。上阳云:“宝精裕气,养己也。对境忘情,炼己也。”养己为炼己之内助,炼己除养己之外缘。炼己而不养己,则丹基难成。养己而不炼己,则汞性难固。合而言之,养己与炼己,皆一道也。
   然欲养我己汞,必用彼家真铅,乃后天中之先天,后天中之金水,有气无质时也。真铅初生之始,郁蒸乎两肾之间,即起河车以炼,循尾闾而上天谷,倾甘露而归黄庭,洒濯三宫,将铅制汞。气化液而退阴符,则流珠之不走也。液化气而进阳火,则河车之又起矣。而且炼性修心,外除尘扰,大隐市廛,和光混俗,则身心两定,内汞坚凝。然后求八两先天,配我半斤之后天,而还丹可问也已。
第四章         筑基炼己
   筑基、炼己之道,是二是一。然有小筑基、大筑基,外炼己、内炼己。人亦不可不知也。
   小筑基者何?摄元阳而入内鼎,胎息绵绵,然后生后天之药,而行玉炼之功。此孙陶一派所谓筑基既毕,乃敢得药。内药既凝,乃敢炼己者也。大筑基者何?养灵珠而生外铅,金水溶溶,勤行周天之妙,而完尽性之功。此《集解》一篇所谓以开关辟筑基之路,以得药助筑基之需,以炼己了筑基之事者也。
   内炼己者,河车之事,玉液之功,即《参同契》“内以养己”之论也。外炼己者,万象皆空,一尘不染,即古人对境忘情之旨也。要之,内炼是大筑基,大筑基即是养己。养己仍助内炼,内炼仍须外炼。一切丹经,三五错综,词虽异而事则同。吾故曰:筑基炼己,是一是二也。幸学者善为会之。
第五章         养己炼己
   愚前有言,养己为炼己之内助,炼己除养己之外扰。盖姑分言之,使人易晓,非谓其不相同也。然亦有不同者。外炼己,从对境炼之,实与内炼己不同,即与外养己不同。何也?外炼己者,炼己心而使之定。心定则身定,身定则色欲不能摇,财利不能眩。然后真汞能存,丹基可固。若夫内炼己,则又与内养己有相同也。丹经炼己者,烹汞成硃也。陶翁云:“炼己者,非徒空炼也。”上阳云:“修丹容易,炼己最难。”己者,己汞真火。必先炼此真火,降此真龙,从我驱用,使无奔蹶,然后可以制伏白虎,而得至宝之真金。是炼己原有功夫也。夫有功夫之炼己,即是内炼己,即是内养己也。内炼己者,将彼家之铅,炼我家之汞也,使其相克相生也。内养己者亦用彼家之铅,养我家之汞,使其相资相守也。故有相同之义云。
第六章         养己炼己
   (此章乃西派心传,改筑基为养己,名虽异而理实同 )
   养己与炼己,功夫自是一串。养己者,宝精裕气,即筑基也。炼己者,对境忘情,即了性也。炼己必先养己,养己其炼己先资乎?夫以精气为培养,己土益增其坚厚,基字所以从其土也,故筑基即是养己。夫以情境为磨炼,己心益明而不死,性字所以从心也,故了性必先炼己。第养己虽要精气,而精从内守,气自外来。坚其守者必用己,候其来者必用己。
   养己之道,又须安静为功也。吾为养己者分出两条:自养一条,相养一条。相养者,精气也。自养者,安静也。炼己者虽在情境,而情从内淡,境从外空。淡然自得者,己必有所乐。空然无累者,己必有所持。
   炼己之道,又须动静兼修也。吾为炼己者分出两件:内炼一件,外炼一件。外炼者,和光混俗也。内炼者,烹汞成砂也。
   偈曰:欲识修真正路,先行两段功夫。发明养己炼己,使人好看仙书。《经》云:“内心宜活,外心宜死。”然欲活其内心 ,必须内以养己。然欲死其外心,必须外以炼己。此吾之所以发明内养己、外炼己也。
第七章         后天次序
   初基以后天为妙用,然有可用之后天,即有不可用之后天。夫不可用之后天,并不得以后天名之。以其至阴至浊,不足道也。今悉从可用者依次言之:第一曰后天,第二曰后天中之先天,第三曰先天,第四曰先天中之先天。后天者,阴跷之气,生人之根,乍动为元精者也。学人敲竹唤来,入于内鼎,自然炼精化气而开关窍。此气冲五脏,薰百骸,萦绕脉络,仍归丹田。凝神调息,静候动机。机动籁鸣,一缕直上,是为后天中之先天。采之以剑,调之以琴,运之以河车,封之于黄庭,此即玉液炼己之功也。久久纯熟,身心牢固,然后入室临炉,而求先天。这先天,乃是元始祖气。先把真阴、真阳同类有情之物各重八两立为炉鼎。假此炉鼎之真气,设为法象,运动周星,诱彼先天出来,即刻擒之。不越半刻时辰,结成一粒,附在鼎中,是为铅母,号曰外丹。
   先天为之先天者,铅中产阳,帘帷光透。采此至真之阳气,擒伏己身之精气,所谓“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也。以后温养固济,日运阴符阳火。抚之育之,乃化为金液之质。吞归五内,是名金液还丹。服食之后,结成圣胎。十月功完,阳神出现。五行难管,位号真仙矣。再图向上,面壁九年,谓之炼神还虚。面壁者,且中如万仞当前,红尘不到,并非面壁枯坐也。九年者,九转也。九转功深,千百亿化身也。
第八章         内外二药
   内药者,了性之用。外药者,了命之需。
   学人尽性至命,必先修内药以及外药。这内药是半斤汞,这外药是八两铅。又必先采外药以擒内药。这外药是肾中气,这内药是心中精。后天事毕于此矣。至于将性立命,必先资内药以种外药。这内药是硃里汞,这外药是水中铅。又必先修外药以及内药。这外药是丹母气,这内药是圣人胎。先天事毕于斯矣。然要知内外两用,何者为药,何者为丹。内丹者,真汞也,己土也,归于离之门,久则烹之为妙灵砂。外丹者,真铅也,戊土也,藏于坎之户,久则现为美金华。
   欲结内丹者,必先以铅制汞。此铅非还丹之铅,彼家之真火也。欲炼外丹者,必先以汞迎铅。其铅非结丹之铅,先天之一气也。故结丹与还丹不同。结者,凝也。取他家之气,凝我家之气。造化在后天鼎中,不离周天火候,乃可成功。还者,复也。采兑宫之金,复乾宫之金。造化在先天鼎中,须合同类阴阳,始得成就。结丹完内丹,还丹用外丹。内丹为阴丹,汞本阳中阴也。外丹为阳丹,铅则阴中阳也。地元为外丹,济施之功,皆切于人也。人元为内丹,性命之理,皆切于己也。
   更有当知者,内丹为内药,而金液还丹亦名内药,因其造化在内也。外丹为外药,而金丹亦名外药,因其造化在外也。此大丹之兼乎内外者也。
   又有须知者,外丹为外药,乃有未成丹而称为外药者。大坎离交,河车转运,化气为液,下降黄房,亦名外药,然未成丹也。内丹为内药,乃有未成丹而称为内药者。筑先天基,绛宫化液,流归元海,液仍化气,亦名内药,然未成丹也。此清静功之兼乎内外者也。丹药分际,备载于此。为学者告。
第九章         药物相类
   先天、后天之学,其药物层次,颇有相类者,特大小之不同耳。今举相类者言之。后天坎离,所以筑丹基。先天坎离,所以立丹基也。后天铅汞,所以小结丹。先天铅汞,所以大还丹。三年炼己,所以了其性。九年面壁,所以了其命。后天坎离者,元神、元气交媾而筑丹基,生小药也。先天坎离者,真阴,真阳交媾而立丹基,(即丹母)生大药也。后天铅汞者,金鼎烹来生药物,药物即外铅也。河车转运制流珠,流珠即内汞也。铅汞相拘,而小结丹矣。先天铅汞者,同类阴阳成戊土,戊土即外铅也。调停火候合己土,己土即内汞也。铅汞相见,而大丹还矣。
   小丹烹炼之时,腹里醺醺如醉。复假周天子午,渐采渐凝,乃使铅投汞伏,而成阴砂,大丹凝合之后,炉中赫赫长红。复假外炉符火,勤增勤减,遂使铅乾汞现,而成阳砂。炼己了性者,养阴砂也。内则宝精裕气,外则对镜忘情,斯能身心两固耳。三年者,三月不违之意也。面壁了命者,养阳砂也。要使形神俱妙,真教粉碎虚空,斯能变化无穷耳。九年者,九转大还之意也。
第十章         三品互养
   《心印经》曰:“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此修炼之至宝也。其间生生化化,互相资养,特为学者发明之。行逆修之道,则精化为气,气化为神也。行顺修之道,则神生其气、气生其精也。问何以逆取?盖自本元走漏,精、气、神皆落于后天。不能求之于我,则必求之于彼。求之于彼,斯逆矣。精化气者,此精在阴跷,逆入紫府而炼之,乃化为气。气化神者,此气在阳炉,逆入黄庭而炼之,乃化为神。夫此逆取之道虽从精始,而其顺修之道,则从神始。二者有相需之妙,不相悖也。逆修元精,先要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精生。盖其神气交媾,自然产出天精。此精乃天一之水,在坎为壬,一名母气,又名外精。
   学人以母气培子气,以外精补内精,是为同类施功。子气者,心气也。内精者,心精也。后天培养之学,自外入内,故必先修外药,以反内药也。又有神化精,精化气之理。所谓绛宫化液,流归元海,液仍化气,后转河车者是也。更有气生精,精生神之理。所谓白云上朝,甘露下降,抽出坎阳,去补离阴是也。
   善夫!陶仙之言曰:“知内不知外,无以通关窍。收外不收内,无以固根源。”人能体此,则知精、气、神互相资养之妙也。
第十一章       炼功五关
   丹法以炼精、炼气、炼神分为三关。然穷其修炼,实有不止于三者。层次不全,则有躐等之患也。今试论之。首关炼精,必用鼎器。合元黄以交媾,化金乌而上飞,则精化气也。次关炼气,必明子午。抽出坎中之阳,去补离中之阴,则气化神也。化气化神,筑基与还丹皆有这样法功,特其药物炉鼎,大小不同耳。至于炼神之道,则有三关:一则炼神了性,一则炼神了命,一则炼神还虚。炼神了性者,玉液炼己之道也。铅来伏汞,结成丹基。内有真火,绵绵不绝。外有子午抽添,渐采渐凝。则烹汞而成阴砂矣。炼神了命者,金液炼形之道也。铅归制汞,结就胎婴。内有真火,赫赫长红。外有阴阳置用,日增日减。则乾汞而成阳砂矣。炼神还虚者,更上一层,与道合真之事。移神上院,端拱冥心,直要与大虚同体,普照大千世界。如此是法身圆满,舍利交光,分身应用,充周不穷。所谓子子孙孙,百千万化。至此而应时立功,则身归三清,道超九祖矣。
第十二章       产药层次
   药物有三层:始则自无而出有,继则自有而入无,终则由无而产有。
   自无出有者,后天铅火也。虽从外边生来,然却无形无质。无形无质,金气初生之时也。自有入无者,送往西乡也。虽从内边种出,然却至空至虚,坤家洞阳之境也。由无产有者,同吐兑方也。先天一气,虚无中来。无形生妙形,无质生灵质。二候求之,四候合之,则金丹成,圣胎结,温养毕,阳神现矣。学人不识自无出有与由无产有相悬万万,故为串述以告之。
第十三章       药物层次
   药有三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