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

第266部分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第266部分

小说: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欢乐的人群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家属队,走在家属队前面的是朱瑞芳和林宛芝。朱瑞芳生怕落在林宛芝的后面,她一步也不放松地抢在林宛芝的前头。东张西望,引起人们的注意,唯恐别人不知道她是徐义德的老婆。林宛芝从来没有进过中苏友好大厦的大门,从前只是路过,看见壮丽堂皇的外观,没有见过里面宏大的规模。当她一跨进大门,走进圆厅,看见当中悬挂着一盏丈把长的大琉璃灯,玲珑剔透,灯光璀灿。四周蔚蓝色的墙壁上,飞舞着金黄的雕饰,顶上闪着点点星光,迎门是一个霓虹灯大“喜”字,使人感到身临变幻迷离的世界。林宛芝抬头望着发了呆,站在那里竟然忘记走了。吴兰珍在她背后用右手食指点了点,她才惊异地和大家一道走去。
  过了大圆厅,是开阔的拱形屋顶的工业大厅,一片彩色的光亮使得林宛芝眼花缭乱。她定睛一看,才慢慢分辨清楚,像一串串彩虹挂在雪白屋顶上的是电灯。两旁骑楼上仿佛飞舞着红色巨龙的是两幅巨大标语,红底金字,一边写的是“要把全市公私合营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另外一边是“为加速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而奋斗”。主席台上排列着数面五星红旗,当中挂着一幅毛主席油画画像,和主席台遥遥相对的是一个巨大的霓虹灯制成的“喜”字,闪耀着喜气洋洋的红色的光芒。把这个庄严的会场点缀得欢乐而又活跃,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林宛芝看到那情景,她的心和霓虹灯的光芒一样在欢快地跳跃。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庄严而又伟大的场面,到处都感到新鲜,看看这边,又看看那边,眼睛简直忙不过来。
  宋其文的眼睛和林宛芝不同:他一进入会场,眼光马上给坐在右边前面几排的客人吸引住了。这些人宋其文在上海外交场合都见过,他们是一些国家驻上海的总领事。最引起他注意的是英国驻上海办理侨务的人员。英帝国主义的势力曾经统治上海很长的时间,在上海滩上到处看到英帝国主义统治的遗迹。六年多以前,上海解放,让英帝国主义者亲眼看到中国人民的新生,骑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外国侵略者势力一去不复返了。六年多以后,又叫英国办理侨务人员看到上海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制度将在中国的土地上消逝了。中国如同一个巨人站在世界上。上海人民也像一个巨人似的站在英国办理侨务人员面前。他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不禁抚摩胡须,傲岸地左顾右盼。
  十二点五十八分,轰的一声,隆隆的礼炮震天价响,一声接着一声,响遍上海的上空,全上海的人都知道富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开始了。
  庄严的国歌奏过,史步云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那个精装的总申请书向主席台前走去。吴兰珍一眼看见主席台上站满了人,她兴奋地附着林宛芝的耳朵说:
  “陈市长!”
  “谁?”林宛芝的眼光正在四面巡视,没有听清楚吴兰珍的话。
  “陈市长,陈市长!”
  这一次林宛芝听清楚了,她在寻找,低声问道:
  “在啥地方?”
  “主席台上。”
  主席台上站着一排人,林宛芝一时急切看不清楚。她踮起脚尖,从朱瑞芳的肩头看过去,给前面黑压压一片人头挡着,还是看不大清楚。她回过头来,焦急地问吴兰珍:
  “啥人是陈市长?”
  “站在当中那个,胖胖的,满面笑容,你瞧,现在伸出手来接受史步云的总申请书了……”
  林宛芝顺着吴兰珍的手指从人缝中望过去,果然看到了。
  她脸上露出惊异的神情:
  “他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吗?看他态度那么和蔼,举止那么文雅,简直是个文人哩!”
  “陈市长也是文人,他发表过许多诗,写得一手好字,做起报告来,经常引用许多中外古今的典故,可动人哩!”
  “你哪能晓得的?”
  “我在报上看过陈市长的报告。”
  “哦!”林宛芝的眼睛里露出羡慕的光芒。
  “你看错人了!”徐守仁在她们两人后面,插上来说了。“我看错了人?”吴兰珍不服气地说,“我从来不会看错人的。”
  “这回可看错了。”徐守仁懂得她话里还有别的意思,想到自己过去给她看不起,脸上露出羞涩的神情,也不好明说,只好忍下来了,还了她一句。
  “这回怎么看错了?站在主席台上当中那个不是陈市长吗?”
  “不是。”
  “那是准?”林宛芝听徐守仁肯定的口气,感到有些惊奇。
  她没有见过陈市长,不知道吴兰珍和徐守仁哪个说得对。
  “你说!”吴兰珍也没有见过陈市长,见徐守仁说得那么肯定,不敢坚持,就问,“不是陈市长,是谁?”
  “陈市长调到中央人民政府当副总理去了。”
  “这个我知道。”吴兰珍说,“他还兼着上海市长哩,经常到上海来管工作哩。”
  “可是陈市长今天不在上海……”
  不等徐守仁说下去,林宛芝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
  “那么,站在主席台当中的首长是谁?你快说!”
  “那是曹副市长,他给我们工商界青年做过报告。”
  吴兰珍仔细向主席台又望了一眼,发现自己猜错了,站在那里,默默无言。
  曹副市长接过史步云的总申请书,在上面签了字,盖了章,接着用洪亮的四川口音说道:
  “我代表陈毅市长和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在这里接受全市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公私合营的申请,并全部予以批准。从此,全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走上了历史的新阶段。我们祝贺全市私营工商业者走上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这是全市人民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的胜利,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大喜事!”
  宋其文站在潘信诚后面,听到曹副市长说出他蕴藏在内心的话,带头鼓起掌来,整个工业厅里爆发出清脆的欢快的掌声,曹副市长接着说下去:
  “……今后我们工商业者应该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大家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继续做好改造中的各项工作,努力发展生产,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努力学习政治,业务和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进一步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放弃剥削,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相信我们上海工商业者一定能够实现自我改造的任务,一定能够和全国人民一道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
  曹副市长的讲话一完,马上把批准的总申请书递给史步云。史步云双手接回,心情万分激动。他把总申请书当众摊开,面向全场的人高高举起。狂风暴雨般的掌声,春雷一样的震荡着会场。人们都站了起来,各个角落不断发出激动人心的欢呼。
  黄浦、老闸等七个区的工商联的报喜队分两路进入会场,走在黄浦区报喜队最前面的是童进和王祺,两个人高高举着手里的彩旗,嘻着嘴兴奋地穿过拥挤的人群。全场于是又一次发出欢呼,报喜队交叉地走过主席台前,在欢乐声中,仍然分两路慢慢走出了会场。
  上海市工会联合会,上海市郊区农民协会,上海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代表发了言,接着马慕韩走上了主席台,叙述最近工商界兴奋而又愉快的心情,最后激动地说:
  “我们在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迈进了一大步,今后还要继续前进,决不动摇!”
  曹副市长用掌声欢迎他的讲话。潘信诚不等马慕韩走下来,马上迎上去,紧紧握着马慕韩的手,当着曹荻秋副市长的面,笑嘻嘻地对马慕韩高声地说:
  “你说的好,你说的好,你把我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
  “讲的不够的地方,请信老指教。”
  “讲的太好了,我满意极了!”
  马慕韩走下主席台,一霎眼的工夫,扩音机旁边就排成一条长龙,等待发言的队伍从主席台一直排到工业大厅的大门那里。这些人多半是工商业界的代表和他们的家属。林宛芝看到许多人排队发言,她也想去,但讲些啥呢?讲公私合营的好处?讲社会主义的幸福?讲个人的体会?这些都可以讲,但从啥地方讲起呢?在这么多的人面前,许多首长坐在上面,右边前面还有许多外宾,讲错了不是要叫人笑话吗?她克制着激动的心情,暗暗对自己说:
  “还是不讲算了,不要出丑!”她凝神细听台上工商界代表和家属讲话,有的叙述自己喜悦的心情,有的拥护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道路,有的祝贺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现在她感到讲话不是那么困难了,认为在这个庄严的时刻,应该上去把内心的话说出来,不说出来,心里不舒服,好像有啥物事堵在心口,要是不去排队发言,那个物事自己要从嘴里跳出来似的。她毅然站了起来,准备去排队,还没有走出去,她的左手给一只手拖住了。她奇怪地回过头去一看,朱瑞芳沉着脸,冷冰冰地问道:
  “到啥地方去?”
  “排队发言。”林宛芝小声地说。
  “我也要发言,”朱瑞芳刚才看到林宛芝东张西望,看看主席台,又望望等待发言的队伍,已经猜出她的心思了。朱瑞芳觉得那些上台发言的人不过是出风头,瞎起哄,她根本不打算发言。但林宛芝要在大庭广众面前代表徐家发言,她却又不甘心。她拉住林宛芝坐下,说,“排队应该让我先去。”
  “我先站起来的。”
  “你是第几房?”
  林宛芝给问的答不上话来,红润润的脸蛋顿时气得铁青,她忍住气,说:
  “总有个先后,我先站起来的。”
  “啥先后不先后?大太太不在,应该我去发言。”
  “那你去好了。”林宛芝噘着嘴说。
  “当然我去。”朱瑞芳稳稳坐在那里不动,生气地说。
  林宛芝等了好半晌,台上有四个人发完言走下来了,朱瑞芳还是坐在那里纹风不动。林宛芝急了:
  “你不去,我去。”
  “我不去,你也别去。”
  “许多家属都发言了,徐家没人发言不好。”
  徐守仁暗中对母亲噘了噘嘴,那意思说:
  “让她去好了。”
  “有啥不好?”朱瑞芳不理儿子的暗示。
  “这么大的喜事,应该去讲几句。”林宛芝鼓起勇气说。
  “那么多人讲了还不够?每家都讲,要讲到啥辰光?”
  “再不讲,来不及了。”林宛芝焦急地说。
  “来不及,正好。”
  她们两人的声音越说越高,一个要去,一个不让。林宛芝不管三七二十一,霍地站了起来。朱瑞芳不含糊,也站了起来,一步跨到林宛芝面前,挡住她的去路,引得附近的人都望着她们,不知道发生啥事体。正在进退两难,吴兰珍把她两人都拉回到座位上,低声地说:
  “你们两人都别去了,你看,姨父上台去了。”
  她们两人抬头一看,徐义德果然站在扩音机的前面了。徐义德把奁盒里的各行各业的申请书送到主席台上以后。他就坐在马慕韩的身旁,马慕韩的发言,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这是千载难逢的绝妙时机。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大会不但是空前的,而且是绝后的,并且全上海党、政、军的首长都在这里,各界代表人物全坐在会场里,各国领事也出席了会议。他这位工商界的头面人物怎么能够不讲几句话呢?话都让马慕韩这些人讲完了,想讲点新的意见,一时又想不出来。他坐在那里,眼见排队讲话的人快完了,心头突突地跳,鼻尖的汗珠子不断地渗出,感到会场里热气腾腾,像是已经到了盛夏。他也来不及仔细考虑了,马上就走到等待发言的队伍里。不等他想好腹稿,他前面的几个人很快发完了言,他只好硬着头皮走上了主席台。他灵机一动,别出心裁,兴奋地说:
  “我的心高兴得要从嘴里跳出来了,我太激动,我讲不清心里要说的话,也讲不完心里要说的话,我只好把它并成一句话,让我们大家高呼:谢谢共产党!谢谢毛主席!”
  会场里工商界代表也跟着他欢快地喊叫,连成一片,一声高似一声,在欢呼中,会场左右的骑楼下面,又一支报喜队分两路进入了会场。一面一面红红绿绿的旗帜像是五色云彩似的从两边涌来,汇集到主席台前,把台上各行各业的申请书差点给遮盖得看不清楚了。绚烂的彩旗后面锣鼓喧天,人群像潮水一般的奔腾而来,走在最前面的是公私合营沪江纱厂工会主席秦妈妈,紧紧跟在秦妈妈后面的是工会副主席汤阿英。汤阿英穿着一身簇崭新的衣服,上身是紫红的对襟棉袄。下面是蓝色咔叽布的西式女裤,头发是新烫的波浪式的。她这身打扮,好像是喝喜酒似的。她站在彩旗下面,满面笑容,心里洋溢着一种说不出来的乐滋滋的味道。徐义德还没有发言的辰光,工人报喜队已经在外面集合。她和秦妈妈早站在工业大厅的大门那里等候了。她见人们排队发言,恨不能自己也跑进去排队,可是前面的人挤得一点空隙也没有,怎么也迈不开步子,等她随着人流涌到主席台前,她心口扑咚扑咚直跳,简直在那里站不住了,老盯着台上扩音机旁的一长列等待发言的队伍,恨不能跑到这支队伍的前面去,抓住扩音机,痛痛快快地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但台上的人仿佛永远说不完,一个接着一个,虽然讲的话不长,汤阿英在下面却等得十分焦急。轮到她上台发言的辰光,她站在扩音机面前,激动得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台上台下无数只眼睛望着她。她眼睛一动,挥动着胳膊,像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激动人心的红旗,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归纳成三句响亮的口号,大声高呼:
  “社会主义万岁!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一个劲反复呼着这三句口号,会场里的人都跟着她一起欢呼,形成一个声音的巨浪,震撼着整个拱形的工业大厅,那横贯雪白屋顶的飞虹似的彩灯一闪一闪。站在会场四周的报喜队挥舞上千面的红旗,呼啦啦地飘扬。各个角落的锣鼓队登时一齐咚咚锵锵地敲打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