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水浒仙途 >

第29部分

水浒仙途-第29部分

小说: 水浒仙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只好等将来长大之后,到水泊梁山上问他了。”   
第一序
    大宋国仁宗天子在位之时,嘉佑四年,江西信州龙虎山上,上清宫伏魔之殿中,一群道士围着位官员模样的白面无须汉子劝道:“洪太尉,开不得啊!这石碑下乃是历代天师镇压的无数妖魔,倘若放走了,伤犯于人,不当稳便!”
    那洪太尉笑道:“这石碑上明明写着‘遇洪而开’。合该遇到我,你们都闪开了,我着军士挖开这石龟!”
    众道士苦劝无果,只得看着那群军士将石龟挖起,打开石板。青石板下乃是一口万丈深井,一道黑气,从井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那洪太尉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目睁口呆,面色如土,叫道:“作死了!作死了!走的是什么妖魔?”
    此刻在大宋国国都东京,正在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攘瘟疫天灾的张天师突然抬起头来,看向半空中四散而去的金光,真人目光闪动。
    “不好!共走了一百零八只妖怪,这洪信还真会惹事。。。。。。”那张天师模样不过十一二岁,体型如同顽童,实际上年过半百,心道:“这一百零八妖魔,只怕会惹得天下大乱,我若亲自去降伏,只怕又要耽误不知多少年水火功夫。好在他们的本命金牌还在我手中。。。。。。”
    张天师看着开封皇城之上盘旋的紫薇星气,粉嫩的脸蛋露出一丝邪邪的笑容。
    “嗯,便用赵家天子的龙脉皇气,镇压住这一百零八妖魔的本命金牌,让他们投胎转世为人,贫道便能安心修道了。”
    张天师呵呵低笑,身影突然从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会场中消失,旁边的道士们见怪不怪,只当没有看见。
    那张天师在不知不觉间潜入赵官家的地下龙脉,用上清秘法,将一百零八魔头的本命金牌锁在龙脉之中,以龙脉与紫薇星力的威能,镇压这些逃逸出伏魔之殿的妖魔。只要金牌还在龙脉之中,这些妖魔便会被限制一身的神通,丧失所有记忆,身不由己转世为人。
    一百零八凡人,能够造出多大杀孽?
    张天师摇头微笑,悄无声息的出了地下龙脉,继续主持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待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做完,祛除笼罩在东京上空的瘟疫彩瘴,张天师正欲离开,突然心有所感,前往东大街辟邪巷,找到一位姓陈的人家。那家里没有大人,止一个七八岁的顽童,正在舞动一把宝剑,遍体青光。
    张天师看了半晌,赞叹道:“好资质,正适合学我的道法。”径自走进去,对那少年道:“你可愿拜我为师?”
    那少年姓陈,名希真,祖上随真宗皇帝征讨四方,留下了一点功名和一口宝剑,到了陈希真这一代,家境式微,父母死得早,只留下他一人。那陈希真却在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上见过张天师,也是福至心灵,向这十二三岁模样的道童拜道:“拜见老师!”
    张天师大悦,本想将他带到龙虎山上,好生调教,怎奈这大宋的龙脉下镇压着一百零八妖魔的本命金牌,须有弟子在此看守,因此便在陈家住下,停留了三年,教陈希真龙虎山的道法。
    三年之后,张天师离去,对那少年道:“待那一百零八妖魔伏诛之时,便是你归山之时,到时为师派人前来接你。守护这龙脉中的本命金牌,乃是关系苍生黎民的大事,功德无量,你要仔细。切记,切记!”
    陈希真依命。师徒二人依依作别,那张天师径自回到龙虎山上参真悟道,不提。陈希真也回到辟邪巷子里,一边锤炼武艺,一边修炼道法,而那一百零八妖魔却也因为大宋龙脉镇压住本命金牌,无法施展神通,迫不得已转世为人,前生的记忆与神通,也都被封印起来。
    那陈希真只牢牢记住张天师的一句话:
    “那妖魔背后,天生便有自己的本相,如同刺青。若是狮子精,背后便绘有狮子图,若是白虎精,背后便绘有白虎图。你若有缘见了那魔头,便可趁机除了他,自有一番降妖除魔的功德,对你的修为,大有进益。”
    陈希真目光闪动,胸中一口真气涌了出来。
    正所谓: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铁马夜嘶山月晓,玄猿秋啸暮云稠。
    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一部水浒的神话,却也从陈希真这一念而展开。   
第一024回 天机阁主
    便在这一年,宋夏两国形式陡然逆转,梁太后身死,夏国名将先后被擒,章楶又安抚妹勒与阿埋,两人愿意归降。西夏的许多部落酋长见阿埋与妹勒也降了大宋,纷纷投降。
    章楶不由大喜,以目前的形式,攻下西夏唾手可得。他一边将咸泊口打造成重兵要塞,一边积极备战,半年下来,便将整个天都山、横山纳入宋国领土。
    而此时夏国儿皇帝李乾顺却趁机掌权,梁太后在时,李乾顺被打压得厉害,太后一死,他立刻出兵灭了梁氏一族,将梁太后的党羽杀个精光,独揽朝政。
    李乾顺掌权之前,任何人都瞧不起他,但掌权之后,却显露出雄才大略,一举平定西夏国内的投降势头,向北结好辽国,而对大宋,则俯首称臣,又暗中派人给京师的达官贵人送去财宝美人。
    大宋朝中的那些败类收了贿赂,便以国库亏空为由,请奏哲宗皇帝班师回朝,与西夏议和。辽国不愿看到大宋崛起,派遣使者向宋廷施加压力,而延安府平夏城的大后方、河北路各军为了争功,克扣粮草,怠慢军机,令平夏诸路大军难以为继。
    章楶迫于无奈之下,只能上书哲宗皇帝,请求暂时停战。这员老将送出这奏折之后,大摆宴席,请军中大大小小将官前来,饮酒作乐。武松、鲁达、杨戬与公输嫣然也在其列,武松与鲁达都做了军都指挥使,公输嫣然由于是女将,官拜军都虞侯,比武松低了一级。杨戬因为是监军,又是太监出身,被章楶收回军权。
    宴席上,老将军频频劝酒,可谓是宾主尽欢,酒到正酣之际,章楶突然大哭,众将连忙劝慰,老将军指着西方道:“此去百里,就是银川,可惜不能和诸位在兴庆府中喝酒!”
    众将都沉默下来,宋军打到西夏国都兴庆府边缘,却在最后一步停下来,怎能不令人叹惋?章楶文人出身,一生耗费在宋夏战场,老了却不能完成夙愿,难怪要大哭。
    郭成、折可适等人也闷闷不乐,纷纷请辞,章楶也不挽留,唯独留下种师道与武松。老将军与种师道密谈了半个时辰,不知说些什么,种师道告辞离去,又请去武松,聊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最后才道:“武军主,章某已经上书陛下与丞相,组建术士大营。陛下业已应允,赐名天机阁,广邀天下练气士。章某思来想去,这天机阁主的位子,还是非你莫属。
    杨监军固然豪杰,可惜是个阉人,我恐他掌控天机阁之后生有二心。公输嫣然是个女子,难以服众,鲁达不上战场还比较正常,上了战场脑子便要糊涂。唯有武军主,才是最佳人选。”
    武松迟疑道:“章帅,在下法力菲薄,恐难能服众。”
    “武军主过虑了,圣上所忧虑的不是法力强弱,而是一个纯臣,一个忠臣!武军主有陛下支持,有杨监军、鲁军主和公输姑娘辅佐,这天机阁便能牢牢控制在你的手中,为陛下效忠!”
    章楶又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忠君爱国的话,武松只得应允。
    两人谈了许久,章楶才起身送武松离去。
    武松出了将军府,微风吹来,只觉背后凉飕飕的,一身的冷汗。那章楶在客厅两旁埋伏了几床弩车和十几个军中的神射手,只要他语气中对哲宗稍有不忠之心,只怕现在就已经死在将军府中了。
    他不怪章楶,这个令人钦佩的老将军只是在为大宋国做最后的挣扎努力,殚精竭虑,唯恐将天机阁交给一个有二心的臣子。但尽管如此,北宋的朝廷,还能有多少年的奔头?等到徽宗登基,这日子便越来越少,再到宋江方腊起义,北宋的年头,便只能掰着手指头过了。
    而北宋最后一个明君,哲宗皇帝,也没有几天寿命了,天机阁能否建成,还是个未知数。
    元符二年秋,宋夏议和,章楶等大将留守在新建的西安州,种师道率军进京献俘,武松杨戬四人跟在大军后面。因为武松不能骑马,所以和步兵同行,杨戬与鲁达义气,也随他步行前进。公输嫣然见状,也下马与他们在一起。
    这个姑娘对章楶安排武松担任天机阁主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武松安慰道:“你们公输家与墨家阴阳家有仇,若让你担任阁主,只怕会引来他们寻仇挑衅,章帅这也是保护你。”
    公输嫣然这才释怀,四人一路有说有笑,聊一些江湖上的轶事,倒也不觉路途遥远。
    步兵前方是西夏的俘虏,被押在车里,好酒好肉伺候着,里面还有个西夏公主。杨戬好奇万分,跑去看了一眼,回来后,面色惨白,一言不发。
    武松笑道:“难道那公主长得太漂亮,连杨总管也动了心?”杨戬怔怔不语。
    鲁达见状,也动了好奇之心,也跑过去,探头往车里看了一眼,以他粗壮的神经也没能忍住,回来吐了一地,道:“原以为公主定然是个如花似玉的人儿,没想到惨不忍睹,洒家吃亏了!”
    公输嫣然是个女子,闻言不悦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即便人家长得丑了一些,也不能这样说,好歹也是一国的公主!”
    鲁达道:“你艺高胆大,你去看看!”
    公输嫣然迟疑一下,向前走了两步,又回头看了武松一眼,道:“阁主,你来陪我壮胆。”
    武松早想去看一看,听了她的话,正合我意,便陪同公输嫣然走到那车前。公输嫣然跳到车上,拉开帘子探头看了一眼,然后那姑娘双眼一翻,晕了过去,从车上栽下来。
    武松连忙将她接住,抱在怀里,偷偷向车内瞄了一眼,撒腿就跑。鲁达笑道:“如何?”
    “我发誓,再也不吃猪肉了!”
    杨戬现如今才回过神来,深有同感道:“我也是。”
    公输嫣然悠悠醒来,连忙从武松的怀里跳下,心有余悸道:“若是夏兵让这公主出战,只怕咱们宋军,早就败了!”
    “我原本担心咱们这些术士进京,会惹来闲人围观,现如今放心了。”   
第一057回 开封龙脉(上) 
    卢俊义看到武松的双瞳,猛然想起一事,问道:“武师弟,莫非你是古圣人舜帝一脉,不然如何生得重瞳?”重瞳就是双瞳,在《史记》中有过记载。卢俊义平日里除了练武就是读书,这点倒记得很清楚。
    武松笑而不答,卢俊义愈发肯定,拉过燕青低声道:“除奸之事暂且搁下,他是古圣人的苗裔,你我焉能向圣人的后人下手?”
    燕青道:“你如何知道他是舜帝的后裔,焉知不是项羽的后裔?项羽可是个杀神!”项羽也有双瞳,这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描述。
    卢俊义又犹豫起来,道:“项羽是我敬佩的好汉,若是项羽的后裔,我也下不了手。”
    这些话都被武松听在耳里,只是一笑,不作理会。卢俊义与燕青只是刚刚接触到这个世界中的隐秘部分,还不知他这对天眼的古怪。
    根据上古流传下来的法门,天眼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道家三目神瞳,能够打开额头第三只眼,这第三只眼张开,便可暂时拥有神的力量,法力得到空前提升。
    二是佛家罗汉天眼,也处在额头,打开这一只眼睛,便可暂时拥有神的瞳力,目光能穿越空间,察遍其他世界,洞若观火。
    三便是阴阳家的双瞳,若是打开这种眼睛,便可暂时拥有神的境界。这种境界比将要飞升的陆行仙的境界,还要高明不知多少倍,八识皆明,因此号称看破一切迷障。
    这三种神眼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三目神瞳长于法力,但观察力与境界没有和法力成正比,威力最大,但很难控制;罗汉天眼长于观察,遍识三界,但对于法力和境界来说,并无好处;双瞳神眼能将境界提升到神灵的高度,可惜不能增强法力,观察范围也不及罗汉天眼。
    除了这三种天眼,还有许多诸如天眼通的法门,尽管是顶级的法术,但比起这三种天眼,都是班门弄斧,不值一提。
    武松带着卢俊义燕青二人向外走去,笑道:“卢师兄既然来了,那就先不忙离去,在这里暂住几日。天机阁中有不少河朔间的好汉,都听闻你枪棒第一的名头,想向你请教。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金枪手徐宁,都有些不服师兄的尊号。”
    卢俊义本打算立刻辞别回家,听到这话,又犯了武痴的毛病,点头不已,燕青在一旁连连摇头叹气。一路走来,那些丫鬟侍女见了武松一头白发,都注目观看,不知是谁。武松招来一个丫鬟,道:“去安排两间厢房,带这两位官人住进去。”
    那丫鬟这才认得是主人,连忙下跪道:“大官人。”武松挥手让她起来,道:“府里没有这么多规矩,以后不必跪了。”又向卢俊义笑道:“师兄在这里住下,出入不禁,不过有一点须得谨记。”
    卢俊义好奇道:“什么?”
    武松低声道:“万万不可以叫出‘杨志’这个名字。”
    燕青也好奇万分,道:“如果叫出‘杨志’,会怎么样?”武松无奈的看着燕青背后,燕小乙只觉背上一股凉气冒出来,急忙回头看去,但见一个青胎脸的大汉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面目阴沉,怀中抱着把刀,冷冷地盯着他。
    燕青打了个冷战,点头道:“我们知道了。”与卢俊义跟着那个丫鬟走了。杨志一言不发,从怀里掏出一个花名册,交给武松。
    武松将花名册翻看一遍,只见那上面写了三十多个人名,这些人都是将来要上梁山的好汉,有的流落江湖,有的在朝为官,不过都被武松提前请到府中。
    “大刀关胜没来?”武松合上花名册,揉了揉眉心。
    杨志道:“去请了他三次,第一次推脱,第二次说你是个匪类,不屑与你为伍,第三次他根本不理睬。”杨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