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琅琊榜 >

第2部分

琅琊榜-第2部分

小说: 琅琊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搜身的,那个猖狂劲儿真让人想狠狠教训他们一下!他们现在已经进京了?干什么来的?”
    “嘿嘿,”言豫津笑眯眯道,“他们是来求亲联姻的!”
    “原来是这个事……”谢弼有些失望,“皇上是一定会按惯例考查一下这些使者的,虽然还算有趣,却也未见得会有多热闹。”
    “你先别急嘛,”言豫津斜了他一眼,“这个热闹里不仅有皇上,有大渝使者,还有一个你们想也想不到的第三方!猜猜是谁?”
    萧景睿与谢弼刚开始想,梅长苏已道:“是不是北燕的使团也到了金陵?”
    言豫津稍感受挫,但很快又振作起精神:“苏兄猜得没错,北燕的使团规模也不小,双方在金陵城已经明争暗斗了好几天了,皇上决断不下,或者他根本就不想决断,所以颁下圣旨,三天后在朱雀门外,来一个公平的比试!”
    “有些意思了,”萧景睿挑起双眉,“我们已经看到大渝使团里至少有一个金雕柴明,北燕那边虽然不知拓跋昊来了没有,但也绝不会差到哪里去。这双方比拼,的确值得一看。”
    “哪里只是双方比拼,是三方!”言豫津得意地一笑。
    “啊?”两兄弟异口同声地问道,“还有哪家使团?”
    言豫津正准备卖卖关子,梅长苏又笑道:“我猜当然还有东道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难道就不许我们大梁的勇士去争争这个机会?”
    面对着萧谢二人询问的目光,言豫津只好予以肯定:“苏兄猜得对,就是这三方。”
    谢弼很是诧异地道:“皇上这样下旨实在奇怪,他如果不同意和亲,拒绝就是了,如果同意和亲,那把本国人扯进来比试什么?”
    “你们这就不懂了吧?”言豫津又高兴起来,“我刚才就跟你们说过,这是求亲,不是和亲!你们以为跟以前一样,如果皇上同意了,就在公主郡主中挑一个适龄的嫁过去,对方也不在乎到底是谁,反正娶的是大梁宗室贵女的身份?”
    “听你这话的意思,大渝和北燕此次前来,难道还有特定求亲的人选不成?”
    “没错。”言豫津用充满神秘感的表情道,“一个特定的人选,一个让他们打得满头包都愿意娶到手的人……要不要猜猜看是谁……”
    话音未落,梅长苏随手放下粥碗,道:“我猜是霓凰郡主。”
    萧景睿与谢弼一齐跳了起来,失声道:“什么?!”
    而言豫津则是一脸幽怨地盯着梅长苏,恨恨道:“苏兄,虽然你聪明绝顶让人佩服,可这种什么都猜得中的毛病实在不好,让人觉得很无趣,很没有成就感啊!”
    “对不起,我反省,以后不这样了。”梅长苏笑道,“你继续。”
    “还继续什么啊,该讲的都讲的差不多了……”
    “这样就差不多了?”谢弼大声道,“大渝和北燕提的这是什么狗屁要求?皇上早该一开始就拒绝了才对,还搞什么公开比试?!大臣们没有谏阻么?霓凰郡主怎么可能嫁出去?”
    梅长苏唇边浮起一丝淡得让人难以察觉的清冷笑意。
    是啊,霓凰郡主怎么可能嫁出去?她可不是一个长在深宫幽闺的普通贵女,而是以一介女流之身,执掌南境十万边防铁骑的奇才统帅。十年前大梁南边的强敌楚国兴兵,负责南境防线的云南王穆深战死,其女霓凰临危受命,全军缟素迎敌,血战楚骑于青冥关,歼敌三万。此役后,朝廷颁下旨意,命霓凰郡主代幼弟镇守南方,南境全军皆归于其麾下。郡主也曾指天盟誓,幼弟一日不能承担云南王重责,她就一日不嫁,至今已二十七岁,仍是单身。
    也正因为霓凰郡主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对于皇帝陛下同意异国人也可进入郡主择婿范围的决定,令几个贵家公子十分吃惊,萧景睿先就问道:“皇上难道就没有征求过霓凰郡主本人的意思?”
    “当然问过,因为云南王世子穆青上月已成年袭爵,所以郡主倒是同意了,不过加了几个条件,首先,比试者必须是求亲者本人,其次,文试她不管,由皇帝陛下裁断,但武试的优胜者要跟她亲自比试,输了才嫁。”言豫津悠悠道。
    此言一出,那两兄弟又齐齐松了一口气。谢弼骂道:“死豫津,故意逗我们!这样就好多了,大渝和北燕的成名高手多半已婚无资格,未婚的就算再精挑细选,打得过我们霓凰郡主么?”
    “也不一定非要打得过才行,”梅长苏再次插言,“如果郡主看得顺眼喜欢,自然不输也会输了。”
    “我也这么觉得,”言豫津美美地道,“你们都晓得,郡主一向喜欢我……”
    谢弼喷出才喝进嘴的一口茶,咳着道:“郡……郡主是一向喜欢骂你!象你这样不太正经的人就算了,霓凰郡主沙场风霜多年,喜欢的是稳重有担当的男人。”
    “唉,”言豫津叹着气,“谢二,你真是狠心,我可好不容易做个美梦……”
    “你就少开玩笑了,”萧景睿推他一把,又道,“不过这次大渝和北燕也算是做着美梦来的,不成功吧,没有多少损失,一旦成功了……你们想想,不仅是联了国姻,而且娶到手一个军事奇才,名声也会一下子响亮不少呢。”
    梅长苏淡淡道:“大渝和北燕近来朝局都不稳吧,各有几派在你死我活地夺嫡争太子之位呢。此时有哪个皇子娶到了霓凰郡主,简直就如同已稳拿皇太子的宝座一样。”
    “苏兄这话算是点到要害了。明知我大梁朝廷不大可能会放霓凰郡主外嫁,但总要拼着血本来争一争,若是侥幸争到了手,回国就一定赢定了。”言豫津赞同道,“也不知是谁去给他们出的主意,也亏他们敢鼓足了勇气来。”
    梅长苏很感兴趣地看着他,问道:“你怎么知道一定是有人去给他们出了主意呢?”
    言豫津耸耸肩道:“我不爱乱分析的,只是直觉。你们想啊,两个国家一起想到这个主意,又差不多同时付诸实施,也太巧了一些。”
    “管他巧不巧,总之不能让霓凰郡主外嫁出去就行了。”谢弼摇着手,转向梅长苏,“苏兄,依你看这场比试谁会赢呢?”
    梅长苏失笑道:“我又不是算命的,哪里会知道?”
    “刚才豫津问什么你就猜得中什么,我还以为你能未卜先知呢。”谢弼哈哈一笑。
    “我跟你们实招了吧,”梅长苏笑道,“其实我不是猜中的。”
    “不是猜中的?”言豫津立即来了兴致,“难道苏兄真的会算命?”
    “命理之玄妙,岂是我一介愚人能窥算的?”梅长苏说着,从袖中摸出一卷绢书,“我没有猜,我是早就知道这件事,这上面都写着呢……”
    言豫津好奇地接过绢书,三个人凑过去一看,全都惊讶得叫了起来。
    “这是大渝国君亲笔书写、遣使求亲的国书啊!”谢弼两眼发直,“怎么会在你手里?”
    “啊,原来那个县城酒楼上……大渝使团居然是真的丢了国书……”言豫津歪着头盯住梅长苏瞧,“苏兄啊,你没事偷人家国书做什么?”
    “你说对了,就是没事才偷的。”梅长苏仍是笑得一派云淡风轻,“大渝使团刚好跟我住同一个客栈,那个掌柜的告诉我他们有个檀木长匣,护得很紧,里面一定有好东西。我一时好奇,派飞流去取了来看,没想到只是一卷公文国书。这些事情与我们江湖人无关,所以我也不太感兴趣,原想看过就放回原处的,没料到他们那么快就发现了,闹了出来,没办法,就只好不还了……”
    三人全都见识过飞流奇诡的身手,听说是他去取的,倒也不吃惊,只是这个梅长苏也未免太好奇了一点,人家的国书他都要去翻来看看,也不怕惹上什么麻烦……
    “对了,参与甄试有没有什么条件和限制呢?”萧景睿把话题又扯回原处。
    “有啊,要家世清白,年龄相当,品貌端正,未曾娶妻……”
    “就这些?”
    “就这些。”
    “啊,”谢弼叫道,“那大哥也可以去参加!”
    “我?”萧景睿吓了一跳,“我虽然敬重霓凰郡主,可从来没有想过……”
    “不是想要你赢到最后才让你去的,”谢弼拉着他的袖子,“我们大梁参加的人越多,大渝和北燕获胜的机会就越小。你那么优秀,一定能淘汰掉不少对手,也算去为霓凰郡主筛选掉不合格的人选嘛。”
    “可是……”
    “还可是什么?我是武学不精,报了名也白搭,你是天泉山庄的二少爷,卓伯伯亲自教你武功,好歹也算是个高手,还难为苏兄进京这一路上都在指点你,就算积累一下实战经验也好啊。”谢弼不由分说,向言豫津道,“豫津,明天你去帮他把名给报上去。”
    “这个不用你操心,我早就已经给他报好了。”言豫津笑眯眯道。
    “喂……你们俩……”
    “不用紧张,”梅长苏忍着笑道,“你的武功我最清楚,想赢到最后是不可能的,去比试几轮又有什么关系?”
    “你这也算是安慰我?”萧景睿欲哭无泪,“难道我是最好欺负的人……”
    谢弼又想到一个问题:“不会只有京城贵胄人家才知道这事吧?民间的俊彦英杰应该也能来参加吧?”
    “当然能来。”言豫津斜了他一眼,“这种消息就是想瞒也未必瞒得住,何况皇上也有趁此机会为郡主择一佳婿,以慰她沙场孤苦的意思。你们这一路上京来,难道没注意到各路武林英豪都在朝金陵赶吗?”
    三人细细回想,迟钝地发现好象是这样,只是进京的人流本就多,一时没在意罢了。
    “好啦,不跟你们聊啦,”言豫津起身伸个懒腰,“我要回去好好休养,三天后准备大展身手,打退各路英豪,一举赢得霓凰姐姐的芳心……”
    谢弼斜了他一眼:“这人,还没睡着就开始说梦话了……”
    “是该走了,免得打扰苏兄休息。”萧景睿也道,“飞流都睡着好久了。”
    大家回头一看,果见飞流和衣躺在床上,也没放帐帘下来,闭目睡得很香。
    “都睡着了感觉还象个冰块……”言豫津刚发表了一句评论,飞流的眼睛突然睁开,吓得他赶紧指着萧景睿道:“刚才那句话是他说的!”
    飞流的双眼无焦距地睁了一小会儿,瞬间又重新闭上。
    “放心,你的声音他已经认得了,”梅长苏莞尔道,“如果是陌生人的声音,飞流就会立即醒过来了。”
    “还好还好,”言豫津拍拍胸口道,“那我们就告辞了,苏兄请早些安歇吧。”
    梅长苏起身相送到门外,目送三人离去,二更钟鼓恰在此时响起,他停住脚步默默地听了一会儿,凝目看着黑夜中一片寂静的侯府,良久之后,才慢慢关上了房门。
    ----------------------------------
    金陵城世代以王气蒸胜著称,城中心自然就是大梁皇帝的宫城。从南胜门出去,一条斜斜的红墙砖道,连接着一个既独立,又与宫城浑然一体的精致府第。
    府第的规制并不算大,但如果以大小来判定府第主人的身份就很可能会犯下严重的错误。府第正门常年不开,门楣上悬挂着一道压金镶边,纯黑为底的匾额。上面以官梁体写着方方正正的三个字:“莅阳府”。
    莅阳长公主,当朝天子唯一在世的妹妹,宁国侯谢玉之妻。
    京里稍微有一点年岁的人,都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长公主出嫁时轰动全城的盛况。那高倨于迎凤楼上俯视平民的新婚夫妇,简直就是英雄美人四个字最直观的诠释。二十四年时光荏苒,两人恩爱依然,互敬互重,膝下三男一女,皆是知书达礼的孩子,在众人的眼中,这绝对是堪称最完美的家庭典范。
    原本按皇室惯例,莅阳公主与谢玉成亲后,应是由谢玉移居到公主府,外人对他以“驸马”而非“侯爷”相称。但由于公主本人的意愿,加之先皇太后一向不赞同让公主们在婆家高高在上,享受不到天伦之乐,故而莅阳公主婚后便移居宁国侯府,在府内与公婆以家礼相处。长公主生性贤良,为人端庄持重,命令下人只要是在侯府之内,统统以“夫人”称呼她,对她自己带来的宫人,更是严加拘管。后来谢玉战功日著,在朝中越发的显贵,公主又时时刻意低调,朝野上下渐渐便习惯了将两人的关系视为“侯爷”和“夫人”,而不是原本应该的“公主”和“驸马”。
    这座莅阳府是公主十五及笄之年敕造的,自她大婚后,便空闲了下来,莅阳公主觉得空置可惜,命人在里面养植了无数的奇花异草,四季常香,宫中后妃与亲贵家眷们常在花期前来请求赏游,是京都上层的一处胜景。公主在斋戒、礼佛时,或者是太皇太后要来小住的日子,都会搬回去住上几天。
    萧景睿与谢弼二人回来时,他们的母亲就恰好正在公主府小住。
    这日一大早,两兄弟便遵从父命,前往莅阳府迎候长公主,护送着她的銮驾回到宁国侯府。此时老侯爷与太夫人已逝,无须前去问候,所以莅阳长公主直接吩咐回她日常起居的内院正房。
    顺回廊过侧院,沿墙栽种着一水儿的晚桂,此时花期未尽,尚有余香,莅阳公主略略放缓了脚步,似在感受风中馥郁。恰在这时,有一缕琴音逾墙而来,虽因距离较远,听不真切,但音韵清灵,令人陡生涤尘洗俗之感。
    “这是何人抚琴?意境非凡啊。”
    萧景睿仰首细听了片刻,答道:“这是孩儿的一个朋友,姓苏名哲,受孩儿之邀来金陵小住休养,目前就下榻在雪庐。”
    “娘是否想要见见此人?”谢弼忙问道。
    莅阳公主淡淡一笑:“既是景睿的友人,你们好生招待就是了,何须见我?”
    “可是此处听不真切,不如孩儿请苏兄进内院,隔帘为娘亲抚琴如何?”谢弼建议道。
    莅阳长公主眉间略略一蹙,但辞气仍然温和:“弼儿,这位苏先生来此是客,并非取乐的伶人,岂能这样召来唤去?日后若有机缘,我自能再闻琴音,若无机缘,亦不可强求。”
    萧景睿乍一听到二弟的建议时,感觉与莅阳公主相同,心中有些不悦,但见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