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无上神兵 >

第95部分

无上神兵-第95部分

小说: 无上神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向姐夫问话。
    提及这个,杨南倒是听祖父说过,他淡淡笑道:“秀峰乃文气,秀丽慧雅,才气外露,文峰乃正气,凝重端正,气势浑然,锦峰乃慧气,灵珠一点,锦上添花,三峰相连,文气汇聚相融,方能成此天然灵秀地脉,在此山中学习,可开灵智,可长学问,在此清静世界,方能洞悉尘世烟华,实乃是儒门学子的福地。”
    他虽没来过青冥故居,但是却也听祖父说过青冥三峰的神奇,不过,地脉虽佳,却也在人,若不潜心苦读,便是天下龙脉也是枉然!
    这三峰灵气也不是天生就如此充足,自出了杨浦这个不世天才之后,灵山养人,人亦养山,只有不断出大儒、圣贤才能让这个福地一直灵气流裕,万世流芳!
    青冥山巨大的山门前建有一座巨大的石制牌坊,雕龙刻凤、壮观华美,两旁直书:王朝不灭,青山不改!
    中间横书:儒门福地。
    这手书,便是先帝遗笔,杨南见到祖父功绩牌坊,心中慨然,下驴拜了一拜,这才上驴往青冥山中行去,一过山门,处处便是摩崖石刻,上面苍劲古朴、华美绚丽的各种字体如龙如蛇,蜿蜒游动于石壁林间,历朝历代的才子大儒都曾来此游历,见此壮美山河又怎会留下心中豪情感慨?
    所以,山中有专门石匠负责将这些出众诗句镌刻石上,以做留念。
    杨南一路行来,山路上行人如梭,接鳞比里,这些人大多是青袍冠带、身着儒服,自有一番儒者气息,杨南一身贵公子打扮,倒也令人侧目,不过,像他这样的贵公子来此求学也数不胜数,士子们只是略一打量,便不再好奇。
    杨南灵目望去,但见三峰之上十数股文气冲霄而起,这文气相应儒门宗师,端是非同小可,可见书院之中当有高人在场,凡间势力到此便要止步,任它王爷世家,也断然不敢在此放肆,否则便是与青冥山所有士子官员为敌!
    修道中人更是远避此地,儒门宗师虽长生不比佛道两家,但儒术玄妙之处不亚于道法、佛法,此地文气冲天,又有众多宗师坐镇,哪个修士敢前来挑衅?
    杨南杂在一群士子中间缓缓前行,杨大四仆快马向前,先一步去通报书院大儒,方玄杂在士子中间,侧耳倾听他们谈论天下大势,儒学经典,倒也听得津津有味,他自小被父母养于府中,哪里听得这许多高谈阔论?当下渐行渐远,夹杂在一群热血满腔的士子中两眼放光,颇有如鱼得水之感。
    胡杨书院言论不禁,无论诗词歌赋还是治国安民,皆可畅所欲言,心宗风气开放、不讲礼仪、不禁自由,便是在这山中说造反也无人意外,山中年轻士子更是个个胸怀壮志,热血沸腾,身在山中,心在天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倒也有杨南前世学院中几分自由气息。
    苍生、应世、自由!
    这便是青冥山之魂!
    虽坐山静观天下事,却心在苍生、功在社稷!
    杨南自幼被祖父严加管束,更兼每日严师教导,见到这些学子这般轻松随意的气氛,心中也暗暗忌妒这些学子实在命好!若是自己幼时能有这般自在,怎还会视文章如虎?
    那一天到晚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的苦练岁月似是犹在昨天!比修炼道法可怕何止数倍?
    杨南到得正峰之下,几位老者领着几个中年书生正立于院门前含笑而望,身后数十个书院宗师竟然全来迎接杨南这个无良山长了!
    杨南跳下驴背,拱手笑道:“小子杨南,见过诸位宗师!十年方归,有罪有罪!”
    为首的长须老者向杨南伸出手掌,呵呵笑道:“好个杨南!你居然将这书院一扔便是十年,让我等为你做苦工,不行,须得陪我等工钱来!”这老者气质儒雅,宛然自若,言笑之中自有一股宗师风范,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位满是童心的老爷子,倒不像是宗师!
第三十三章节 心宗山长!
    杨南见老爷子言语亲近,唯有嘿嘿一笑罢了,论起不务正业,杨南倒是天下第一人,家中偌大的基业不守,倒跑去当道士,如果不是祖父杨浦安排,这帮怨气十足的老头们肯定会喷他一脸口水!
    一旁诸位师者便上前来自介绍一番,长须老者正是杨南祖父首徒公辅,鹤发童颜、精神健硕,曾任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告老还乡后举家迁至青冥山,正是他代杨南管了胡杨书院十年。
    短须老者名蓝清,亦是杨浦之徒,儒门宗师之一,笑容可掬,学问精深,言笑无禁,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老小孩。
    白面无须老者一脸肃穆,持身衿正,眼眸之中光芒犀利,隐然有不怒自威的感觉,他正是文峰书院执掌言钱,他虽名言钱,却从不谈钱,精擅儒门正气之术,修为高深莫测,乃是山中最令人敬畏的宗师!
    三位大宗师级的儒者领着一帮文采出群的宗师迎接杨南,这番排场也算是给他这个山长大大的面子了。
    三位宗师各领一峰,秀峰学字笔歌咏,文峰学诸子百家,锦峰学琴棋书画,三峰所学大不相同,执掌三峰的三位宗师禀性自也不同,公辅儒雅方正,一副长者之相,言钱色峻神厉,自有一番威严,蓝清嘻笑自若,举止随意挥洒,其余诸子皆是祖父门徒,执教各个书院,也是山中师长一辈。
    杨南一一施礼过后,见这诸位宗师脸上皆是一派温然,丝毫没有为难之意,心中也松了一口气,看起来进山便有人为难的故事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发生,他更加谦逊的道:“小子无状,累及几位宗师操劳,实在有罪!”
    蓝清嘿嘿笑道:“怎么?怕了?你以为我们都是书呆子、老学究不成?你修道便修道,这哪里是我们管得了的?我儒门也讲因缘,你出身儒家,修习道家,不是道儒双修么?”
    杨南见他言谈亲切,也嘻嘻笑道:“未入山来且惧山,一见尊颜心怡然,诸位宗师皆是小子长辈,未见之前当然心有戚戚焉,见了之后便放下一颗好大的石头!”
    杨南自承心如石压,蓝清一抚短须哑然失笑:“你这个小子向来古灵精怪,童儿之时常作惊人之语,便是老师在世之时也常常头疼,至此之后你可是一山执掌,万事须得庄重才是。”
    杨南摊着手苦笑道:“诸位长者在上,小子也只好明言,这山长一职小子只是暂领,不日便要选一个正宗的山长来执掌书院才是正经,我今已身入道门,便是诸圣手卷都要交出来,这儒门虽与我渊源颇深,但名份终要定下来才是。”
    心宗掌门虽然尊贵,却也不是杨南所愿,面对几个可亲可敬的长者,杨南倒是坦然的将打算吐露出来。
    公辅点头赞同道:“圣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杨南此言才是正理,他即入道门,以后便不能算我心宗之人,不过,这山长一职究竟落谁肩上,还要细细思量,在此之前,你便是青冥山长,胡杨院主!”
    蓝清嘿嘿笑道:“杨南,心宗十多年无掌门,今次你若不寻来一个佳弟子接你一任,你休想走出这青冥山!”他老脸浮起一丝戏谑的笑容,大有看杨南好戏的神色。
    几个宗师一齐赞同道:“两位执掌言之有理!这山长还是杨家人先任着才是,这一点,这杨南想不认也不行!”
    杨南见这一群老头竟似要将责任压死在自己肩上,心中也只有苦笑,他既非儒者,哪里还能当什么山长?就算是权宜之计也不行!否则哪还有修炼的空闲?
    还好有方玄做后手,否则别提什么尊者愿、仙道了,就是走出青冥山门都难了……
    言钱忽的上前来,脸色严峻的问道:“你执掌书院我不反对,但我还有一句话要问你!”
    杨南见这老头果然一副严师模样,也不禁收起笑容正色道:“还请言师赐教。”
    杨南摆出这一副儒门后进的谦恭模样,倒教一帮子老头点头赞许不已,成为山长,地位便在诸位宗师之上,杨南还能这样谦逊,实在难得。
    言钱似是不为所动,依然疾言厉色道:“我问你,天下是礼重还是命重?是形重还是心重?”
    杨南一听便明白过来,这果然又扯上了儒门心、形两宗不同的观念,只要一个回答不好,便要吃个大苦头,此地既是心宗山门,他又是心宗后人,哪里还会不知趣的说什么形重?
    一旁诸宗师皆住口不言,看杨南说出什么惊人之言出来,杨南深知这一关难过,不过,也毫无畏惧的道:“恕小子斗胆,礼者,天地之纲也,无礼则无序,无序则天下混乱!”
    礼仪,就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天地若无规矩岂不是混乱不堪?方今天下不正是有人破了规矩才会造成四分五裂的后果?
    所以,不论是人是仙、是妖是魔,这规矩断然是少不得!
    言钱闻言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杨南接着朗声道:“心者,济世之学、天下正道也,岂不闻嫂溺叔援,命重与礼乎?我心学之道在乎心,禀正气,怀世人,此心可昭日月,若为苍生,虽千万人,吾往矣!故,心大于形,而不能无形,形不可无,亦不可为囚笼,
    无礼而无秩、无心则无生!
    我儒门中人当随机应变,随心而为,方能为国为民,传我神州衣冠,扬我儒学典范!”
    杨南夹杂着前世观点侃侃而谈,言谈以手抚须,渐渐听到妙处,不由叫道:“好个禀正气、怀世人,虽千万人吾往矣!此言道尽我心宗神髓!你真乃我心宗不二传人!这山长你是当定了!”
    杨南苦笑道:“言师,我是道士,如何能当这儒门山长?暂代……只是暂代而已……”
    他一番言论自然说的是前世儒者的作为,只要对天下百姓有利,哪还管什么符不符合礼仪?心学就应当是一种救世济民的思想,而不是一种束缚人的规矩,假如明明遍地灾民,儒门形宗却说开仓放粮不符合朝庭规定,一定要等到圣旨下达才能这么做,那灾民不是横尸遍野?
    心宗却大是不同,只要对世人有利,对大多数百姓有利,心宗便主张去做,这似乎很没规矩,但一切出发点在都在于一颗济世之心,也不会做错什么事情。
    天下若没有规矩,那天下便不成天下,但天下若是太多规矩,那这人便什么都做不了!
    礼教害人,数千年历史皆可见证,但天下大乱,也同样是礼数规矩出了大问题!
    心宗追求的其实是大部分人的利益,百姓利,而心宗为,百姓不利,则心宗反对!
    即使站在百姓对立面的皇帝、权贵,一样会被心宗拉下马来!
    所以,老国公在世之时,代表的正是天下人之利,在天下百姓心中具备了无上的威望!
    心宗、形宗之争,以杨南前世的经验,无非就是两个字——适度,只要凡事适度,那便诸事皆妥了。
    这番思想自然大是符合心宗学说,三大执掌、诸位师者当即赞叹不已,更加把杨南认为是山长的不二之选!
    蓝清走上前来呵呵笑道:“小家伙,你就别愁眉苦脸的啦,干活我们去,名头你来当,以后走出青冥山胡杨书院的学子个个是你的徒子徒孙,你就偷着笑吧!你以为这青冥山长是谁都可以当的么?”
    杨南转念一想,这倒也是,教书育人他不会,著书立说他也不行,只顾一个名头,却收获一大批官员士子学徒,这种好事天下哪里还会有?除了这万事唯心、行事干脆利落的心宗,其它地方哪可能会这么做?
    “好!既然诸位师长定要小子就任,那小子便也不推辞,只是今后书院诸事一切照旧,小子就只当一个名头便是。”杨南也是干脆,既然推不过,那便任了就是,以后再找人替上就行。
    三大宗师见杨南做事也如此果断,连连捋须赞许,杨南想了一想,便将身后方玄拉了出来,将他身上所具异相说了一遍,最后道:“诸位师长,你们看方玄可否传承儒宗衣冠?”
    公辅仔细看过方玄手中异相,抚须大笑道:“我就知道你心中不愿当这山长,这不,还真拉了一个替补来了!不过,这替补比起你来,实在更加适合啊!”
    杨南心中本来早有定数,见得诸位儒门宗师肯定,当即喜道:“如此说来,方玄可以得授诸圣手卷,继我之任而成一宗之长了?”
    言钱摇头道:“不然,方玄还需苦读诗书,若炼儒术,他日还要看心性如何,诸圣手卷断然不能落到心术不正之人手中,否则便有大害!当日老恩师将这手卷托付予你,便是深知你心性虽厉,却持心禀正,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却一样有济世之心,否则我儒门圣物岂能落入道门手中?”
    言钱神色之中,似也不把昆仑派放在眼里,儒门三宗若是联合起来,未必会比昆仑派要差,讨回宗门圣物,岂不是小事一桩?
    杨南心中战战,这儒门圣物干系重大,当日自己万一要是把它丢了,那今天这一群老头还不用手中书卷朱笔把自己打死?
    老爷子当日可是什么都不说,杨南哪里知道这卷诸圣手卷竟是心宗掌门人的信物?
    一生纵横朝野的老爷子实在也太牛了一些,几乎将什么都安排好了……
第三十四章节 杨家村
    杨南正胡思乱想之间,一旁三大宗师却如同奇货可居一般,将方玄围在当中,一个劲的拉他做自己的弟子,言钱虽然不苟言色,此时也不禁向蓝清、公辅怒道:“你们管的是字画、琴棋之道,这心宗将来的宗长自然要学儒门正宗,与我抢这弟子又有何益?你若教他旁门杂学,他日一代山长不学无术,如何对得起恩师他老人家?”
    蓝清笑嘻嘻的道:“师兄,我学得也是儒门文章,炼的也是正气之术,如何能差了你?我只教他圣贤文章、儒宗大道,杂学一概不教还不行么?说起恩师,他老人家不也曾说过‘君子不可死读书、六艺之道,乃是儒者本份,’怎的到你口中又变成了不学无术?”
    言钱见师弟跟自己抢弟子,脸上黑了一片,一旁公辅此时也毫无儒雅风范,插口道:“我们三个师兄弟才学彼此相差不远,为何偏你教得,我却教不得?这弟子随我学儒才是正道!”
    言钱怒道:“你们这是强词夺理!方玄若随了你们,将来若是成了一个浮燥轻佻之徒,那便如何是好?还是让我严加管教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