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黑白双娇 >

第7部分

黑白双娇-第7部分

小说: 黑白双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顷刻之间,大人变成了小人!
    “知府没来?”
    知府大人在府衙中恭候着大人。
    “唔——”
    二艘快航也已经系好了船缆,相继的下来五六个大汉,很显然,他们是万里船帮里的人,因为航船上鑚有万里船帮的标帜。
    “南大人。”首先下来的一个汉子向那个钦差人人说:“我们的行程就到此为止了。”
    “白舵主。”姓南的钦差大人笑笑说:“不管如何,请先到府台衙门中坐坐再说,顺便也得让我招待各位一顿呀!”
    姓白的舵主说:“好吧!”
    钦差大人十分的吝啬,他竟然收起了笑容,回头沉着声向宁波府守备说:“张大人,开道。”
    “是。”
    张自成又是拱手一揖,转身而去了。
    南大人和白舵主二人走了一个并肩,南大人本来也是武林中人,武林中人只论辈份而没有阶级,当然更没有那无谓的礼势了。
    他飞上了高技,但这根高枝有很多的武林中人不愿停,不屑栖。
    四个彪形大汉随即跟了上去,再其次乃是万里船帮的帮众。
    骑兵们又翻上了马,又挟转了枪,他们来得急,去得慢,浩浩荡荡的朝府台衙门而去。
    看热闹的人很多很多,码头边、船板上、屋檐下、高楼里,凡是能站立的地方都是人,凡是可探望的地方皆是头,反正工作停顿了,反心生意做不成……
    “南天一剑!”
    万头攒动中突然有人呼叫了起来,人太多了,声太嘈了,根本查不出这话是出自何人之口!
    再说,上兵巡役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南天一剑”?或者“北地二刀”!他们只禁止人们任意的走动,却不禁止人们彼此的说话,当然是喧哗除外。
    什么是“南天一剑”呢?它是武林中的名号,那个人就是钦差大大南浩天!
    队伍过了,人群散了,一切又恢复了正常,生意人又开始做起了生意,卖力气的人也再次的挑挑驮驮的走了。
    港中这时又滑进了一艘小型的帆船。
    这种帆船体型虽小,但速度奇快,只要张满风帆,并不输于快航或艨瞳。
    它收起了黑黄风帆,越过了宁航码头,利落的在另一座小的浮柜边停了下来。
    有人迈下来了,是一位星眸剑眉的蓝衫少年,可惜有心人士全部离开了此地,不然,必定又有人会惊奇的喊出声音。
    怎么说呢?
    因为他是麦小云,另一个麦小云。
    夜来临了。
    夜,是人们所企盼的时光。劳累了一整天的人,他们藉夜的来临得到了休憩。
    夜,也是人们所厌恶的时分。有不少视钱如命的人,他们因夜的来临而中断了财路。
    唉!老天爷也真难为啊!
    春人的夜是落寞的,是岑寂的,没有风吹的声音,也没有虫鸣的声音,静、静、静;万籁俱寂的静。
    月娘羞答答的露出半张脸,这就是使人想起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二句话:“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叫做“老爷无能,恶仆欺主”;或者是“树无荫,野草生。”
    星星可就嚣张起来了,它们成群结队的,它们目中无人的,布满了天空每一个角落,肆意的眨着眼睛,肆意的张着嘴巴……
第六回 失之交臂
    江南好,风景旧曾諳,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次是吴官: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欢舞醉芳蓉,早晚复相逢。
    这是白居易的词,他写尽了江南的景色,江南的风物以及那江南的人文荟萃。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麦无名一天就策马踏进了“天堂”之内。
    因为他心有所系,所以没有兴趣去欣赏那名山胜水。
    辜负了,辜负了天堂,辜负了春天!
    麦无名沿着官道进了城,沿着城门入了街,又沿着大街漫无目的地走着,走着……
    到哪里去找郭景阳?到哪里去打听那“铁翅雕”呢?
    酒楼、茶馆、饭店、客栈—一
    这三教九流混杂之地,这龙蛇鱼虾汇集之所,麦无名就在一家叫“碧螺春”茶馆门前停了马,系好缰,然后缓步的走了进去,随意的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
    茶房走过来了,这个茶房很瘦、很老,大概有八十岁的年纪。
    “客官,喝什么?吃什么?”
    这已经成了公式,凡酒楼茶肆的茶房,每逢客人都是这般的问。
    “喝茶,吃点心。”
    麦无名嫩得很,他答的太过笼统了。
    老茶房露着黑中透亮的牙齿笑了一笑,这一笑就显出他的牙齿虽黑却光,一颗也不见少去,是身体健壮?不,是成天喝茶的关系,茶能固齿,茶也能延年益寿!
    茶是中国的国粹,它能解渴、它能生津、它能健胃肠,它能利尿,当然,就像刚才所说,茶还能清洁口腔、维护牙齿……
    “你喝哪一种茶?”
    麦无名刚刚成年,麦无名刚刚出道,对这方面的知识真是少得可怜,他师父喝茶,他师兄喝茶,但那茶是自制的、自焙的,不知道名称,它根本就没有名称呢。
    “宝号有哪几种茶?”
    “有‘碧螺春’,有‘铁观音’,有‘龙井’,有‘雨前’,有‘菊花’,有‘香片’……”
    麦无名脸不由红了一红,他马上接着说:“‘碧螺春’好了。”
    “‘碧螺春’就是小店的‘招牌’,特别浓,特别劲,犹如细嚼橄榄,回味无穷。”老茶房笑笑说:“点心呢?”
    麦无名又难住了,他是初进“天堂’,乍入‘碧螺春’,不知道这家茶馆有哪些点心,只好又问了。
    “贵号有……”
    老茶房又念起经来了,又背起书来了。
    “甜的有‘绿豆糕’、‘千层饼’、‘杏仁酥’、‘油绞子’……”
    甜的还没念完,麦无名又抬手了,他抬手又阻止老茶房再说下去。
    “就甜的好了,一盘绿豆糕、二块千层饼。”
    “好,马上来。”
    茶房转身走了,麦无名就打量起茶馆的格局,古色古香,打量起茶馆内的客人,全是男的,全是老的,当然少的也有,不过不多,麦无名不就是其中之一嘛。
    这家茶馆是老店,是名店,是以招待并不怎样?
    这里的客人是老客人、老主顾,是以生意也并不怎么样,马马虎虎,如此如此,过得去也就是了。
    这个时候,店门外又进来了一个客人,这个客人的年纪也不太大,三十不到,生得精明能干。
    他也随意的找了一个位子,就坐在麦无名隔壁的一张桌子上,二颗眸子却有意无意,骨碌碌的直在麦无名身上转。
    茶来了,点心也来了,茶具乃是陶器所制成,小小巧巧,赦赫黑黑,看起来颇为细腻,颇为精致,似乎年代已经不少了,应该可以算古董艺术品!
    茶房首先替客人冲洗茶壶和茶杯,然后放下茶叶,然后再注入些滚水,他正想掉头转向的时候,麦无名就把他叫住了。
    “掌柜的,请教你一件事情—一”
    老茶房顿下了脚步说:“什么事情,你请说。”
    “这里可有一位叫郭景阳郭大爷的人?”
    老茶房侧起头想了一想,思了一思,却反问起来了。
    “做什么生涯的?”
    麦无名沮涩的摇摇头说:“不太清楚,好像是做生意的。”
    老茶房也摇摇头回敬一句。
    “不太清楚。”
    麦无名听了一怔,他立即及时的补上了一句。
    “他早先是江湖上……”
    “铁翅雕!”
    老茶房眸子中突然精光一闪,嘴里脱口而出。
    麦无名顿时精神一振,也跟着脱口说。
    “不错!就是他!”
    两个人的神色都在起变化的时候,坐在隔壁桌子边那个年轻茶客的脸上也泛上了导样的感应,只是麦无名他们两面相对,没有留心没有注意,仅此而已。
    这么看起来老茶房大概也是一位江湖人了,至少以前是的!
    其实也不尽然,餐馆、客店、车马、舟楫以及吃保镖饭的那一群人,的确有很多是江湖人所经营的,他们有些已经在金盆洗了手,有些仍然是厕身江湖中。
    就算是有一部分不是武林人,但这些人也必定带有浓重的江湖气息,老茶房就是,慈溪六福客栈的东家也是。
    老条房心情随之恢复了正常,他深深的凝视了这位年轻茶客一会,皱了皮的老生姜,回过锅的老油条,心中多少总会感觉得到,不由有些犹豫起来了。
    麦无名一脸迫切的说:“掌柜的—一”
    “哦!”老茶房还是迟疑了一会,然后审慎的说:“不过他现在不叫郭景阳了。”
    “那叫什么呢?”
    麦无名只不过是随口问问,郭景阳改龙改虎,变虫变蛇,都是无关紧要,他只要能找到对方的人,能找到那柄翡翠如意,追究出来源就可以了。
    “他叫郭正彦。”
    这也是江湖中屡见不鲜的常情,改了行,翻过身,凡斯时人在黑道或者曾经得罪过人,尤其是双手血腥、仇家无数的人,他们全部换了名,甚至连姓氏也更改了呢!
    “住在哪—一”
    反正已经说了出来,老茶房也就不再考虑了。
    “住在西街的一栋大房子内,就紧靠西湖的那一栋。”
    麦无名欣喜的说:“谢谢你—一”
    “不谢。”
    老茶房转身正拟招呼邻桌另一位年轻客人的时候,那个年轻人突然站了起来。
    “哦!对不起,我出去找一个朋友,随后就一起过来再喝—一”他快步走了出去。
    “没关系,没关系—一”
    老茶房口中这么回答,心里却是怔了一怔,是自己为讲话而待慢了他?还是真的去找朋友一起来喝?这个葫芦只有等待对方返回来的时候或者改日再也见不到人影才算揭晓。
    麦无名轻松的喝起茶、吃起了饼,地头到了,人也找着了,就不差在一时半刻的时光。
    “碧螺春”果然是好菜,芬芳、甘恰,像酒般的醇,有酒般的香……
    这叫口福,这也是享受,麦无风虽然没有充裕的时间,但他还是贪婪的喝尽了这一壶茶,吃完了那二盘糕,然后结了账,出门而去。
    西湖——
    西湖的周围长约三十里,它中间隔有一座山,山后叫“后湖”、山前西侧又为“苏堤”所贯穿,堤内的称“里湖”,堤外的当然称之为“外湖”了。
    外湖的面积最大,游人最多,它湖水清澈,它面舫点点—一
    苏堤上一株杨柳一株桃,桃花朵朵娇艳,柳枝丝丝摇曳,莺燕啾啾,掠波穿帘,茵草新绿,蓬勃怒发,景色似画,春意盎然。
    这人间的天堂!
    西街的尽头,里湖的后端,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宅第矗立在那里。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踏青季节,游人似织,西湖的四周到处都是红男绿女、携眷带朋之人!
    但是不一样啊!这群人的服饰看来眼熟,这群人的面貌也是看来眼熟。
    哦!是他们,是他们,他们乃是石家庄里的那一帮人,穿的都是水色衣衫,虽然其中的质料有些不同。
    至于面貌嘛!一个矮矮胖胖的是龚天佑,一个肤色皙白的是石子材,另五人则是“石家五蟹”他们!
    还有—个,还有一个三十不到的人,不正是在“碧螺春”茶馆饮茶而未饮茶的耶个年轻汉于吗?
    他们彼此谈了—会,那个年轻人就步上了石阶,举起了门环,“砰砰”的一阵敲打。
    响声过后,宅第的边门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个门房。
    “你找谁?”
    那个门房脸上带着困意,语气含有愠意。
    年轻人并不理会,他随手就递上了一张大红拜帖。
    “石家庄石公子专程拜访你家主人郭大爷。”
    门房精神了,他双手接过了那张名帖,举目看—看门外的人,立即拱一拱身子,展一展笑脸,虽然笑脸是硬挤出来的。
    “各位,请稍许等候一下,小的这就进去通报。”
    人转身进去厂,门重新合上了,石家庄的人也只有静静的等候着了。
    “叔爷,难道那枝玉如意会落在郭景阳的手里?”
    石子材的心中有些疑惑,有些迷惘。
    “唔——”龚天佑沉呤一下说:“应该不会有错,麦小云不是说到杭州来找玉如意嘛?”
    “是的。”
    “这就是了,他一到杭州,另处不去,别的不问,单单打听郭景阳其人,‘铁翅雕’住处。”
    “假如不是呢?”
    “八九应该不会离十,就算玉如意不在郭景阳的手里,也必定与‘铁翅雕’有着关联!”
    “假如他不承认呢?”
    “那可由不得他了,软的不成,就用硬的。”
    “我们怎么开口呢?”
    “先用言语套他。”
    话分儿头,龚天佑爷儿俩在大门外彼此商研对策的时候,郭景阳,哦!这里应称呼他为郭正彦了。郭正彦正悠闲的坐在厅堂里啃着点心喝着茶,门房就匆匆的奔了进来。
    “老爷,外面有七八个人说要拜访老爷。”
    “七八个人?”
    “是的,有七八个。”
    郭正彦听了不由怔了一怔,自他从道上滚足了银子,在此地改了名,在此地落了户以来,十几年还真没有这么大帮的客人来拜访过他,他心中当然是疑云层层了。
    “他们说是什么人?”
    门房也是心中急,竟然忘记了拜帖,他脸上不禁赧然的笑了一笑,立即用双手呈了上去。
    “是石家庄的,拜帖在这早……”
    “石家庄?”
    郭正彦劈手抢了过来,一见之下,他心中吃惊了,他脸上变色了,他隐身市尘,但江湖上的消息却并未全部隔绝,虽然他不认识石镜涛父子,也不曾与石家有过任何瓜葛,这……这是为什么?
    “快,快开大门迎接。”
    “是。”门房又匆匆的奔了出去。
    “请二爷出来!”
    郭正彦怔忡的吩咐着侍候在旁边的一名丫鬟,他心中清楚十分,若要对付石家庄的人,自已不行,“二爷”当然更是不行了。
    们在尚未明了对方的来意之前,有个人作伴,壮状胆总是好的。
    二爷是他昔日的伙伴、今日的兄弟,斯时人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