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 创作随笔 >

第6部分

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 创作随笔-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小跑重返厕所,惊动了这里的长期的住户——老鼠,则立刻又有一番大动乱,惊恐地立
在便池旁反应不过来眼前发生了什么事,一直要五六分钟才能恢复正常。以后进厕所时,为
了免受惊吓,就先用脚在厕所门上狠狠踹几下,以便让那些家伙提前“回避”。

    白天,矿医院的院子里正的高基建,各种机器人声嘈杂成一片。进入工作,这些声音似
乎就不存在了。这时最怕外来人的干扰。好在医院的人很懂规矩,我工作时,从没有人进我
的房间。可是某一天,我的黄金时间里,突然闯进来一个手执某新闻单位临时记者证的人要
采访我,我一再给他解释,但无济于事,他反而坐在对面的沙发上准备和我“长期作战”。
我已经失去了理智和耐心,站起来粗暴地抓住他,将他推搡着送出房间。我坐回桌边,心在
乱跳。我后悔我的无礼行为。但没有办法。如果我让他满意,我这一天就要倒霉了。我将无
法完成今天的’生产任务”。今天完不成任务,将会影响以后的工作,我那演算的数字方程
式将全产打乱变成为另一张图表,这要给我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每一个人进行类似工作的
时候,的确像进行一处神对的宗教仪式,不允许有任何的骚扰出现,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破
坏这种情绪都不能原谅。

    无比紧张的工作和思考一直要到深夜才能结束。

    凌晨,万般寂静中,从桌前站立起来,常常感动两眼金星飞溅,腿半天痉拳得挪不开脚
步。

    躲在床上,有一种生命既将终目的感觉,似乎从此倒下就再也爬不起来。想想前面那个
遥远得看不见头的目标,不由心情沮丧。这时最大的安慰是列夫·托尔斯泰的通信录,五十
多万字,厚厚一大卷,每晚读几页,等于和这位最敬仰的老人进行一次对话。不断在他的伟
大思想中印证和理解自己的许多迷惑和体验,在他那里录找回答精神问题的答案,寻找鼓舞
勇气的力量。想想伟大的前辈们所遇到的更加巨大的困难和精神危机,那么,就不必畏惧,
就心平气静地睡。

    长卷作品的写作是对人的精神意志和综合素养的最严酷的老验。它迫使人必须把能力发
挥到极点。你要么超越这个极点,要么你将猝然倒下。

    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23连绵的秋雨丝丝线线下个不停。其实,从节令上
看,这雨应该叫冬雨。天很冷了,出山的人已经穿戴起臃肿的棉衣棉裤。

    透过窗玻璃,突然惊讶地发现,远方海拔高的峰尖上隐约出现了一抹淡淡的白。那无疑
是雪。心中不由泛起一缕温热。

    想起童年,想起故乡的初冬,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时刻,冰冷的雨雾中蓦地发现由尖上出
现了一顶白色的雪帽。绵绵细雨中,雪线在不断地向山腰扩展。狂喜使人由不得久久呆立在
冷风冻雨中,惊叹大自然这神奇的造化。

    对雨,对雪,我永远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深夜,一旦外面响起雨点的敲击声,
就会把我从很深的睡梦中唤醒。即是无声无息的雪,我也能在深夜的床上感觉到它能降临。

    雨天,雪天,常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我最爱在这样的日子里工作;灵感、诗意和创造
的活力能尽情愤涌。

    对雨雪的崇眷恋,最早也许是因为我所生活的陕北属严重的干旱地区。在那里,雨雪就
意味着丰收,它和饭碗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它和人的生命相关。小时候,无论下雨还是
下雪,便地看见父母及所有的农人,脸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喜悦的笑容。要是长时间没有雨
雪,人们就陷入愁容苦,到处是一片叹息声,整个生活都变得十分灰暗。另外,一遇雨雪
天,就不能出山,对长期劳累的庄稼人来说,就有理由躺倒在土炕上香甜地睡一觉。雨雪天
犹如天赐假日,人们的情绪格外好,往往也是改善一下伙食的良机。

    久而久之,便逐渐对这雨雪产生了深深的恋情。童年和少年时期,每当一雨或下雪,我
都激动不安,经常要在雨天雪地里一远遮拦漫无目的地游逛,感受被雨雪沐浴的快乐。我永
远记着那个遥远的大雪纷飞的夜晚,我有生第一次用颤抖的手握住我初恋时女朋友的手。那
美好的感受至今如初。我曾和我的女友穿着厚厚的冬装在雨雪迷漫的山野手拉着手不停地走
啊走,并仰起头让雨点雪花落入我们嘴中,沁入我们的肺腑。现在,身处异乡这孤儿的地
方,又见雨雪纷纷,两眼便忍不住热辣辣的。无限伤感。岁月流逝,物是人物,无数美好的
过去是再也不能唤回了。只有拼命工作,只有永的遏止的奋斗,只有创造新的成果,才能补
偿人生的无数缺感,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愿窗外这雨雪构成的图画在心中永存,愿这天籁之声永远陪伴我的孤独。雨雪中,我感
受到整个宇宙就是慈祥仁爱的父母,抚慰我躁动不安的心灵,启示我走出迷津,去寻找生活
和艺术从未涉足过的新境界。

    雨雪天由于情绪格外好,工作进展似乎也很顺利。有许多突然发的奇妙。有许多的“料
想不到”。某些新东西的产生连自己也要大吃一惊。大的思路清楚以后,写作过程中只要有
好的心绪,临场发挥就有超水平的表现,正如体育运动员们常有的那种情况。面前完成的稿
纸已经有了一些规模。这无疑是一种精神刺激,它说明苦难的劳动产生了某种成果。好比辛
劳一年的庄稼人把批一摞谷穗垛在了土场边上,通常这时候,农人们有必要蹲在这谷穗前抽
一袋捍烟,安详地看几眼这金黄的收成。这时候,我也会面对这摞稿纸静静地抽一支香烟。
这会鼓舞人更具激情地将自己浸泡在劳动的汗水之中。

    在纷飞的雨雪中,暖气咝咝地来了。真想在声地欢呼。这是我最向往的一种工作环境。
房里里干燥温暖,窗是雨雪组成的望不断的风景线。每天的工作像预选安排好那样“准时”
完成,有时候甚至奇妙到和计划中的页数都是一致的。

    墙上那张工作日期表被一天天划掉。

    情绪在猛烈地高涨,出现了一些令自己满意的章节。某些未来扁章中含混不清的地方在
此间不断被打通。情节、细节、人物,呼啸着向笔下聚拢。笔赶不上手,手赶不上心。自认
为最精彩的地方字写得连自己都辨认。眼睛顾不上阅读窗外的风光,只盯着双水村、石圪
节、原西城;只盯着熙熙攘攘的人物和他们的喜怒哀乐;窗外的风光只感觉中保持着它另外
的美好。分不清身处陈家山还是双水村。

    这时候,有人给我打来一个长途电话,说秦兆阳先生和他的老伴来西安了。这消息使我
停下了笔。

    几乎在一刹那间,我就决定赶回西安去陪伴老秦几天。当名胜古迹,在当时的状态中,
即使家里的老人有什么事,我也会犹豫是否要丢下工作回去料理。但是,我内心中对老秦的
感情却是独特而可替代的。

    坦率地说,在中国当代老一辈作家中,我最敬爱的是两位。一位是已故的柳青,一位地
健在的秦兆阳。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称他们为我的文学“教父”。柳青生前我接触过多次。
《创业史》第二部在《延河》发表时,我还做过他的责任编辑。每次见他,他都海阔天空给
我讲许多独到的见解。我细心地研究过他的著作、他的言论和他本人的一举一动。他帮助我
提升了一个作家所必备的精神素质。而秦兆阳等于直接甚至手把手地教导和帮助我走入文学
的队列。25记得一九七八年,我二十八岁,写了我的中篇外女作《惊心动魄的一幕》。两
斩间接连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刊物,都被一一客气地退回。最后我将稿子寄给最后两家
大刊物中的一家——是寄给一个朋友的。结果。稿子仍然没有通过,原因是老原因:和当时
流行的观点和潮流不合。

    朋友写信问我怎办?我写信让他转交最后一家大型杂志《当代》,并告诉他,如果《当
代》也不刊用,稿子就不必再寄回,他随手一烧了事。根本我有想到,不久,我就直接收到
《当代》主编秦兆阳的一封长信,对我的稿子作了热情肯定,并指出不足;同时他和我商量
(在地位悬殊的人之间,这是一个罕见的字眼),如果我愿意必,原文就发表了,如果我愿
意改动,可来北京。怎么不改呢!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赶到了北京。热心的责任编辑刘茵
大姐带我在北池子他那简陋的临时住所见到了他。秦兆阳面容清瘦,眼睛里满含着蕴藉与智
慧。他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但没有某种中国的知识分子所通常容易染上的官气,也没有
那各迂腐气。不知为什么,见到他,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伟大的涅克拉索夫。

    秦兆阳是中国当人的涅克接索夫。他的修养和学识使他有可能居高临下地选拔人才和人
物,并用平等的心灵和晚辈交流的思想感情。只有心灵巨大的人才有忘年交朋友。直率地
说,晚辈尊敬长辈,一种是面子上的尊敬,一种是心灵的尊敬,秦兆阳得到的尊敬出自我们
内心。

    结果,他指导我修改发表了这篇小说,并在他力争下获得了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
奖。

    这整个地改变了我的生活道路。

    现在他来西安,他必须回去。

    赶快联系回西安的车。

    令人焦急的是,连绵的阴雨使矿区通往外界的路都中断了。

    众人帮忙,好不容易坐上一辆有履带的拖拉机,准备通过另一条简易路出山。结果在一
座山上因路滑被拒七个小时不能越过,只好返回。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我立在窗前,看着
外面纷纷扬扬的雨雪,在心中乞求老秦的原谅。

    因此原因,以后去过几次北京,都鼓不起勇气去看望这位我尊敬的老人。但我永远记
着:如果没有他,我也许不会在文学的路上到今天。在很大的程度上,《人生》和《平凡的
世界》这两部作品正是我给柳青和秦兆阳两位导师交出的一份答卷。

    不知哪一天起,晚饭后增加了一项新活动——到外面去散步半小时。暮色苍茫中,从矿
医院走出来,沿着小溪边的土路逆流而上,向一条山沟走去。走到一块巨型岩石前立刻掉过
头,再顺原路返回来。第一次散步的路线和长度被机械地固定了下来。那块巨型岩石就是终
点,以后从不越“雷池”半步。这种刻意行为如同中了魔法,非常可笑。

    整个散步的沿途,黄昏中几乎碰不见一个人。加之这地方本来就荒僻,一个人出没于其
间的旷野,真像游荡的孤魂。如果碰上另外一个人,双方都会吓一跳。

    最大的好处是,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方,不必装腔作势,完全可以放浪无形,随心所
欲。大部分时里,我都是一路高歌而行,并且手舞足蹈。自己随心编几句词,“谱”上曲
调,所复吟唱,或者把某首著名的柯恣意歪曲,改变成另一种自己乐意的曲调。记得唱得最
多的是一首毛泽东诗词改编的歌贡《沁园春·雪》。接下来,发生了两个“危机事件”。

    首先是刮胡子刀片。我一脸“匈奴式”胡须,每天早晨都得刮脸,但只带了一个刀片—
—原想煤矿肯定能买到这类生活日用品,没想到这里缺这东西。可把人整苦了。这个刀片勉
强用了十几次后,每刮一次都很艰难,非得割几道血口子才算了事。只好停止了这种痛苦。

    但是几天不刮,胡须长得很长,不考虑美观,主要是难受。后来只好每个星期抽点时
间,串游着河岸边摆摊的剃头匠那里专意刮一次胡须。另外,我的纸烟眼看就要抽完了,原
来安顿好买烟的人却迟迟不能把烟捎来。这是一个真正的危机。

    对我来说,饭可以凑合着吃,但烟绝不可以凑合抽。我要抽好烟,而且一个时期(甚至
几年)只固定抽一个牌子的烟。我当时抽动南玉溪卷烟厂出的四盒装“恭贺新禧”牌。

    任何意志坚强的人都有某种弱点,都有对某种诱惑的不能抗拒。烟就是一种专门征服人
意志的强大武器。

    我记得当年和柳青接触时,严重的肺心病已经使他根本不能再抽烟。但坚强的老汉无法
忍受这个生活的惩戒,他仍然把纸烟的烟丝倒出来,装上一类似烟叶的东西,一本正经地在
抽。每次看见他貌似抽烟的神态,都忍不住想笑。

    另一位作家杜鹏程(写此文时他刚逝世——愿他灵魂安息),当时也因病而停止了抽
烟,并且受到了老伴的严密监视。但他有时忍受不了,会跑到我的宿舍来偷偷抽。正抽着,
突然发现老伴走来,赶忙给我做个鬼脸,把烟在鞋底下擦灭,嘻笑中一脸惊慌地对我说:
“文彬来了!”

    作家王汶石我认识他时,他已经真正戒掉了烟(也是患肺气肿)。但据说戒烟时所下的
决心之大,几乎待于是一次和命运的搏斗。另人戒烟是把扔掉或藏起来,听说王汶石当年戒
烟是把所有的好涸都拿出来放在显眼而且随手可取的地方,看自己能不能被烟引诱。有一次
危险到下意识中已把一盒烟剥开了,但还是忍住没抽。对于一个半夜起来小便后还要抽几支
烟才能入睡的人,此等折磨的严重就可想而知了。一个半夜起来小便后还抽几支烟才能入睡
的人,此等折磨的严重就可以想而知了。我最少在目前还没意志皈依不吸烟者的行动。

    没有烟,我会“一事无成”。

    眼看烟已到山穷水尽的程度,慌乱惊恐如同一只将要丧家的犬。好在最后关头,烟终于
捎来了。当时的心情就像一句弹尽粮绝的士兵看到了水、饼干和弹子同时被运到了战壕里。

    写作中最受折磨的也许是孤独。

    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矛盾体。为了不受于干扰地工作,常常要逃避世俗的热闹;可一旦
长期陷和孤境,又感动痛苦,又感动难以忍受。一般情况下,我喜欢孤独。

    我的最大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