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渴望生活--凡·高传 作者:欧文·斯通 >

第11部分

渴望生活--凡·高传 作者:欧文·斯通-第11部分

小说: 渴望生活--凡·高传 作者:欧文·斯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约恩双手交叉在肚子上,高声说:“我早就对你说过别给他委职。”

  “我知道……但是皮特森……他怎么会想到这个样子呢?这小子完全疯了!”

  “我怀疑他的神经一直是不正常的。我从来没有对他信任过。”

  牧师们用快速的、地道的法语说着,博里纳日人一个字也听不懂。文森特病体衰弱,因而没有觉察到他们俩谈话的重要性。

  德·约恩硬着头皮穿过人群,恶声恶气地对文森特低声地说:“把这群肮脏的狗赶回家去!”

  “但丧礼!我们还没有结束……”

  “别管丧礼不丧礼的。把他们捧走。”

  矿工们慢慢地一个一个走出去,不知所措。两个牧师面对着文森特。“无知道你对你自己做了些什么呀?在这样一个地洞里举行礼拜,这是什么意思?你开始了一个什么样的新的野蛮崇拜。难道你一点也不要面子吗?这种行为符合一个基督的传教上吗?你这样做是不是完全疯了?你是想败坏我们教派的名声吗?”

  德·约恩牧师停了一停,审视破烂污秽的棚屋、文森特的草堆、裹着他身子的粗布袋,以及他的深深凹陷的、发烧的双眼。

  “凡·高先生,我们真是幸运,”他说,“只给了你一个临时的委职。现在你大概会料到这个委任被取消了吧。再也不允许你为我们服务了。我发现你的行为令人作呕,有失体统。

  你的薪水到此为止,将马上委派一个新的人来替代你。要不是我有慈悲心,认为你是完全疯了的话,我就会把你当作比利时福音传道委员会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基督的最凶恶的敌人。”

  好一会儿无人说话。“嗯,凡·高先生,不想为你自己申辩几句吗?”

  文森特记得在布鲁塞尔他们拒绝给他委职的日于。现在他无动于衷;更不用说是讲话了。

  “我们好走了吧,德·约恩叙友,”凡·登·布林克牧师等了片刻后说。“我们在这儿没有事了,他的情况毫无希望,如果我们在沃斯姆斯找不到一家好旅馆,那末今晚还得赶回蒙斯去呢。”

  次日早晨,一群年纪较大的矿工来看文森特。“先生,”他/fi说,“现在雅克·弗内已经死了,你成了我们唯一能够信任的人。你应该告诉我们怎么办。除非我们必须饿死,否则我们不想饿死。也许你能使‘他们’答应我们的要求。在见到他们后,如果你叫我们回去干活,我们就去。如果你叫我们挨饿,我们也心甘情愿。我们一定听你的,先生,不听别人。”

  比利时煤矿公司的办公室里,一片阴沉沉的气氛。经理高兴地看到文森特,表示同情地听他诉说。“我明白,凡·高先生,”他说,“矿工们受委屈了,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挖到尸体。

  不过这.又有什么好处呢?公司已经决定不再开放那矿层;矿层本身不会支付工钱。也许我们要挖上一个月,而结果是怎么样呢?不过是把那些人从一个坟墓里取出来,放进另一个坟墓里罢了。”

  “活着的人怎么样呢?你能不想想改善下面的情况吗?难道他们命该一生中天天面对着死亡干活吗?”

  “对,先生,他们该那样,他们必须那样。公司没有资金改善安全设备。在这场纠纷中,矿工们的结果是不利的,他们不可能获胜,因为有铁打的经济法令对付他们。更坏的是,如果他们下星期再不回矿干活,马卡斯就会永远关闭。那就只有上帝知道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啦。”

  文森特沿着长长的、曲折蜿蜒的山径走上小沃斯姆斯,被打垮了。“也许只有上帝知道,”他挖苦地自言自语。“也许主又不知道。”

  很显然,他对矿工们是毫无用处了,他不得不叫他们回到那肺病洞穴中去干一天十三小时的活儿,让一半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其余的则等待着缓慢的咳嗽的死亡,仅仅是为了那一份半饥不饱的口粮。他无法再帮助他们了,连上帝也无法帮助他们了。他来到博里纳日,把《圣经》放进他们的心里,可是,面对着这样的事实,矿工们的永恒的敌人不是老板,而是那无所不能的天父本身,他还能说什么呢?

  他一叫矿工们回矿干活,再度做奴隶,他对他们就变得一钱不值了,他永远也不能再讲道了——即使委员会允许他——因为眼下湖音拟还有什么用处呢?上帝对矿工不闻不问,而文森特又没有能力劝说主大发慈悲。

  诚然,他领悟到他老早就已经明白的事情:一切关于上帝的说法,都是天真幼稚的遁辞,是一个吓得要命的孤寂的临终者,在一个寒冷、乌黑和没有尽头的黑夜中,自己消声诉说的绝望的骗人鬼话而已。上帝是不存在的,事情就是那么简单——没有什么上帝,唯有一片浑噩——悲惨、苦难、残酷、煎熬、黑暗和无尽头的浑噩。

  矿工们返矿干活。泰奥多勒斯·凡·高从福音传道委员会那儿得悉情况后,写信并附寄钱款叫文森特返回埃顿。但是文森特回到了德尼的家。他向沙龙告别,把墙上的画片都取下来,挂在屋檐下他的房间里。

  又一次破产了,是清点一下存货的时间了,不过没有什么存货。没有工作,没有钱,没有健康,没有力量,没有思想,没有转动生活的枢纽。他二十六岁,失败了五次,没有勇气东山再起。

  他顾镜自盼,淡红的胡须蓬乱地盖满了脸庞。头发稀了,丰满的嘴瘪成了一条线,眼睛在漆黑的洞里消失了。文森特·凡·高的整个形体似乎皱缩了,变冷了,几乎在自身中死去了。

  他向德尼太太借了一小块肥皂,站在一盆水中,从头到脚擦洗一遍。他俯视曾经是一个结实有力的身躯,现在却皮包骨头。他小心地把胡须剃净,诧异脸上所有奇怪的骨头,是从什么地方突然长出来的。几个月来,他第一次把头发梳成原来的样子。德尼太太给他拿来她丈夫的一件衬衫和一套内衣。他穿好衣服,下楼来到令人愉快的烤房里。他坐下来跟德尼一家一起吃饭。自从矿里的那次大灾难以来,他才第一次尝到烧煮的、固体的食物。他竟然对吃东西感到讨厌,自己也莫名其妙。嘴里的食物吃起来就象温热的木浆。

  虽然他没有对矿工们讲他已经被禁止讲道,但他们也不问他,他们似乎亦不关心讲道了。

  文森特很少再和他们交谈。他很少跟任何人交谈。他与人照面时,仅打个招呼。他不再到他们的茅舍去,不再介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或思想。矿工们心照不宣地避免谈论他。他们接受他的拘礼的态度,一点不责怪这种变化。他们沉默地理解一切。搏里纳日的生活照常过去。

  家里来信告诉他,凯·沃斯的丈夫突然故世。他心灰意懒,因此没有把这消息放在心地几星期过去了。文森特什么事也没干,光是吃吃,睡睡,神志恍他地坐坐。热病渐渐地从他的身体中被驱走了。他慢慢地恢复了力量和体重。但是他的双眼,只是装着死尸的棺材上的两个玻璃洞。夏天来临,黑色的田野、烟囱和垃圾被太阳照得闪闪发亮。文森特在乡野行走。这不是为了锻炼身体,也不是为了解闷。他压根儿不知道往哪儿走,也不知道沿着哪条路在走。他之所以要走,只不过是因为对躺着、坐着和站着感到厌倦了。走得疲乏的时候,他就坐下,躺下或站着。

  他的钱花光后不久,接到在巴黎的弟弟泰奥的来信,叫他不要再在博里纳日虚度时光,而用信内附寄的钱来采取决定性的步骤,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文森特把钱交给德尼太太。

  他留在博里纳日并不是由于喜欢这个地方,他留着是因为没有地方可去,而且到别的地方去,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他已经失去了上帝,也已经失去了自己。现在他又失去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人,这个人一直是本能地同情地,就象他所希望被了解的那样了解他。泰奥现在抛弃了他的兄长。在整个冬季中,他每星期给他写一封或二封充满愉悦和兴趣的、亲密的长信。现在这种通讯完全中断了。泰奥也丧失了信心,放弃了希望。因而,文森特感到孤寂,完全地孤寂,甚至连创造主也没有了,象一个死人,在一个荒芜的世界里徘徊,不知道为什么还停留在那儿。

  夏季渐逝,秋季渐临。花枯草黄,文森特体内的活力却渐渐复苏了。他还不能正视自己的生活,于是就转向别人的生活。他回到书本中去。读书一直是他最好的、最经常的乐趣,在别人成败苦乐的经历之中,他发现萦绕心头的、自己的彻底失败的幽灵消亡了。

  天晴的时候,他到田野里去,整无价地看书;无雨的时候,他不是在屋檐下自己的床上躺着,就在德尼的厨房里,搬张椅子靠墙而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几个星期以来,他专心阅读了无数象他一样的普通人的故事,他们奋斗,成功很少,失败很多,从他们的生活中,他慢慢地预见到自己的前途。在他脑子中打转的念头:“我失败了。我失败了。我失败了。”

  让位于“现在该怎么办?最适合我干的是什么?一世界上我的适当位置在哪儿?”在阅读的每一本书里,他都在寻找那个也许又一次能指引他生活的答案。

  家里来信对他的现状表示不满,他父亲坚持认为他这种游手好闲的生活,是在破坏一切正当的社会习俗。什么时候他才会打算再找个工作,自力更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对人类事业作出一份贡献呢?

  文森特自己也愿意知道那个回答。

  最后,他到达了阅读的炮和点,再也无法拿起书本。在他思想出现溃乱后的几个星期中,他的神志昏沉,对什么都冷若冰霜。后来,他转向文学来激起感情,成功了。现在他差不多完全复原,聚积了几个月的思想苦闷的洪流,汹涌澎湃,把他卷入了痛苦和失望的漩涡。他所获得的精神上的预测,看来对他毫无益处。

  他下降到生活的低点,他知道这一点。

  他感到总算还好,因为他毕竟不是一个傻子和废物,他尚能为世界作点小贡献。但那是什么贡献呢?他不适应事情的一般常规惯例,而对他也许能适应的一切事情又全试过了。难道他老是注定失败和受苦的吗?难道对他来说,生活真的完了吗?

  这些问题提出来了,但得不到答案。他就这样混过了不知不觉渐入冬季的日子。如果他的父亲一旦感到不满,停止寄钱给他,他就不得不放弃在德尼家的搭伙,开始过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那时,泰奥也许感到内疚,会通过埃顿转寄书信。要是泰奥失去了耐心,他的父亲则将又一次负起为父的责任。文森特打算没法在父亲和弟弟之间各吃一半时间。

  一个晴朗的十一月的一天,文森特两手空空、头脑空空地朝马卡斯信步走去,在墙外的一个生锈的铁轮上坐下。一个年老的矿工走出大门,黑帽盖到双眼,两肩高耸;双手插在袋里,骨头突出来的膝盖一抖一动。这个人身上的某些东西吸引着文森特,但他讲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他懒洋洋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致,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一段铅笔头和一封家信,便在信封的背后,迅速地速写这个迈着沉重的步子、穿过黑色田野的小小的人影。

  文森特打开父亲的来信,看到字只写在信纸的一边。过了几分钟,另一个矿工走出大门,那是一个十七岁左右的小伙六他长得稍高,背稍直,当他沿着马卡斯的高高石墙出来,往铁轨走去的时候,双肩的线条使现出令人可叹的隆起。在他消失之前,文森特有好几分钟的时间可以把他速写下来。

  在德尼家里,文森特找到了几张干净的白纸和一支浓铅笔。他把自己的两张粗略的速写放在桌上,开始复画。他的手笨拙僵硬,他没有能力把头脑中的线条在纸上表现出来。他使用橡皮比使用铅笔要来得多,但还是坚持反复地重画他的人物。他全神贯注在纸上,没有注意到黄昏偷偷地溜进了房间。当德尼太太敲他房门的时候,他吓了一跳。

  “文森特先生,”她叫道,“晚饭放在桌上啦。”

  “晚饭!”文森特大声答道。“不可能已经那么晚了吧。”

  在饭桌上,他和德尼一家有说有笑,眼睛里闪出淡淡的光彩。德尼夫妻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色。用完了简便的晚饭后,文森特告退,立即回到自己的房间里。他点起小灯,把两张速写钉在墙上,尽远地站着打量。

  “画得不好,”他苦笑地自言自语,“很不好。不过明天我也许能够画得好一点。”

  他上床,把火油灯放在身旁的地板上。他漫不经心地凝视着他的两张速写,后来,他的眼睛又转向挂在墙上的其他画片。自从七个月前他把这些画片从沙龙的墙上取下的那天以来,这才是第一次真正地看到了它们。突然,他领悟到,自己在想念绘画世界。曾经有一个时期,他知道谁是伦勃朗,谁是米勒、朱尔·迪普雷、德拉克洛瓦①和马里斯。他回忆以前曾经有过的全部可爱的画片,以及他曾经寄给泰奥和双亲的石版画、铜版画。他回忆在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中曾经看到过的所有美丽的油画,想着,想着,忘记了痛苦,堕入了沉沉的恬静的梦乡。火油灯哗啦一响,发出蓝色的火焰,熄灭了。

  第二天清晨,他在二时半醒来,神清气爽。他轻快地跳了起来,穿好衣服,拿起他的粗铅笔和写字纸,在厨房里找了一块薄板,外出到马卡斯去。他坐在夜色中那同一只生锈的铁轮上,等待着矿工们走进来。

  他性急地粗略地速写,因为他只要把所见到的人的第一个印象记录下来。一个小时后,所有的矿工都下井了,他作了五张不匀脸的人物速写。他轻快地穿过田野,端起一杯咖啡就上楼到他的房间里,天亮后,他就把这些速写复画下来。他试图把博里纳日人外形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细节表现出来,他的想象力对这些细节是十分熟悉的,但是,他的对象是在夜色中从他下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