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闺秀 >

第50部分

闺秀-第50部分

小说: 闺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了没?四太太又哭又闹还要回娘家求父兄做主呢?”
        “哎呀,这府里谁不晓得啊,造孽啊,可怜映红那么水灵的丫鬟就被四老爷给……”这个婆子说到这里,自己堵住了嘴巴,讪笑两声,又不无遗憾地道:“我本想给我家二小子求一下的。”
        “就你家二小子?”婆子们一阵嗤笑,谁不晓得她家二小子多大了还成日里拖着鼻涕,天天抓着他娘的衣服喊着要吃奶。
        顾二手里菜刀一顿,疑惑地看向那些婆子,映红?是她认识的那个映红吗?
        心里有了事,这菜刀却是动不下去了,顾二索性放了菜刀,又想了下,从锅里取出几个蒸好的芋头,再配上一小碟白糖,端着寻了小孙婆子。
        小孙婆子一见她手里的芋头,登时眼前一亮,也不待顾二相请,自顾的伸手抓了一个,三下两下的剥开了,沾了满满一捧白糖,咬了一口,又滑又香,甜的沁人。
        小孙婆子就塞得嘴巴满满的,望着顾二嘿嘿直笑,顾二眨了眨眼睛,也拿起一个芋头,却是轻手轻脚的剥了,又在白糖上轻轻一点,小口的吃了,看的小孙婆子微微愣神,什么时候开始,这小丫头片子这么文静了呢?
        还记得刚来灶房的时候,这丫头成日里跟饿死鬼投胎一样,吃东西又快又急,狼吞虎咽还四处掉渣。
        顾二和小孙婆子吃了一碟芋头后,见小孙婆子的眼睛一直盯着那碟白糖,不禁莞尔,她从怀里掏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油纸,左右对折两次,把那碟白糖哗哗的倒了进去,又仔细的叠了个方胜,递到小孙婆子面前,轻声道:“嬷嬷若是不嫌弃就拿回去给小孙子解解馋。”
        小孙婆子自然欢喜的接了,家里能有盐吃就不错了,那个还吃的起糖,就算在这李府的灶上,糖也是贺大娘在控着的,不过是给主子们做菜的时候放上一些。
        顾二这才低声问道:“四太太哪里出了什么事情?四房今儿个竟然没有人来取饭。”
        小孙婆子撇了下嘴巴,凑近了顾二道:“四太太今天发了老大的脾气,四老爷居然就在她眼皮底下藏了个丫鬟。”
        顾二一愣:“藏?”
        小孙婆子顾不得她小孩子家家的,只求八卦一吐为快:“可不是么,那映红本来是老太太房里的大丫鬟,老太太虽然是没了,可她院子里那些丫鬟婆子几个奶奶都还没动,只有这个映红,不晓得什么时候被四老爷偷渡了来。”
        小孙婆子说着说着,激动了起来,指手画脚:“就在四太太眼皮子下面,你说四太太能不气吗?四房那么多丫鬟婆子竟然没一个给她通风报信的,这不,四太太吃不下饭,就叫下人们谁也别吃了。”
        顾二沉默不语,这第二个映红对她虽然说不上多好,一直却也是和蔼可亲不曾为难了她,想到四老爷,听这里的婆子们说,四老爷是个好色的,以前老太太不让子孙纳妾的时候就日日流连青楼,明里暗里,四太太身边的丫鬟也睡了好几个了,对了,那个王顺家的,不就曾经被四老爷欺负过吗?
        小孙婆子终于察觉到了顾二的异样,忍不住推了推顾二的手臂,问道:“怎么了丫头?”
        顾二叹了口气,抬起一双清澄的眼睛,看向小孙婆子,据实以告:“我在老太太房里呆过的,嬷嬷也知道,那时候映红姐姐对我多有照顾,心里未免有些伤感。”
        小孙婆子忍不住忽忽笑出声来,她左手捂住大开的嘴巴,右手却在顾二脑门上点了一下,“傻丫头,那映红可是一步登天就要做了奶奶呢。”
        “啊?”顾二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置信,那四太太多厉害的人物,不把映红打杀出去就不错了,还会抬举映红做奶奶??那王顺家的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小孙婆子耐着性子为顾二解疑答难:“映红也是个有福气的,谁成想就有了身孕呢?也怪四太太自己不争气,嫁进来这么久连个蛋都没有,若是不想四老爷抬举映红,四老爷就可以用七出之条把四太太给休了。”
        顾二悬着的心放下了,在她眼里,做姨娘吃的更好,穿的也不错,又有人伺候着,也是很不错的了,她却不晓得,正房奶奶对待姨娘却比对待丫鬟要刻薄一百倍,映红以后的日子怕是艰难的很。
        顾二既然得了消息,就不再磨蹭,又和小孙婆子说了几句闲话,自然回去做事了。
第九十八章 顾二当家
        第九十八章  顾二当家
        贺大娘病了,大夫说是积劳成疾需要静养,顾二衣不解带的在她床前侍疾,没几日,灶上的婆子们推了小孙婆子来寻她:“大娘病倒了,这一摊子的事儿可如何是好?米粮还能坚持三天,送菜的佃户那里也该清算账务了。”
        顾二一脸为难,四年过去,她长高了不少,在灶上每日吃喝不愁,看着也不再是幼年时那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姿色虽然不出众,看着却也文文静静。
        贺大娘现在连下地都难,如何又能处理一摊杂事,没等她说话,里屋贺大娘一阵猛咳,顾二连忙奔了进去,扶起贺大娘,喂着她吃了一口白开水,小手在贺大娘后背不停的顺着。
        贺大娘待咳嗽稍止,喘着粗气在枕头下一阵摸索,最后摸出个印章来,她捏着印章递向顾二,顾二不解地接了过去,贺大娘疲惫地道:“灶上的事情你先理着,这几年该会的你也都会了。”
        顾二面露犹豫之色,为难地道:“大娘,我怕做不来。”
        贺大娘瞪了她一眼,又是一阵剧烈咳嗽,顾二伸手来轻拍她的后背,却被贺大娘一把推开,顾二不敢忤逆她,收回了手,乖巧地立在一旁。
        贺大娘咳嗽稍止,挣扎着说道:“咳,你怕什么,咳咳咳,自有我给你撑腰,咳咳,放手去做就是。”
        话罢,贺大娘再次咳嗽起来,顾二只得低声应了,却又担心的看着贺大娘,若是她去了,谁又来照顾大娘?
        一旁的小孙婆子看出顾二的心事,拽着她到了外间,轻声道:“反正要你管事,又不是让你做事,你就在这里处理好了,看顾贺大娘也方便的紧。”
        顾二终是应了,便要求各个婆子回事的时候尽量轻声,免的扰了大娘清修。
        当先要解决的自然是米粮不足,得了贺大娘的首肯,顾二拿出大娘床头的账册,细细查阅。
        这几年,她跟在贺大娘身边做事,平日里记账之事,贺大娘私下里早交予了她代笔,顾二看账查账自然不在话下。
        灶上的各项事务繁琐至极,有大宗采买的米粮之物,也有仅买少许的燕窝鱼翅之流;有那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也有应季的螃蟹海物。
        幸好顾二时时给贺大娘打着下手,对于一切事物俱都有些印象,稍事整理,便上了手,逐一查看,却发现了心惊之处。
        原来老太太去了没多久,李府的三房就闹着要分家,只是碍着老太爷尚在,维持了个面上功夫,私下里各过各的日子,呈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灶上作为证明李府尚未分家的直接证据,却也保存了下来,每月由三房共同分担各项采购费用,偶有拖欠,随后也会补齐。
        谁想自从贺大娘病了以后,先是四太太说手里没钱,拒绝交付月金;三太太紧随其后,却说的是最近开销过大,暂缓数月;大房碍于面子,支撑了几个月,这个月却也不肯再做冤大头了。
        顾二不禁为难起来,若是贺大娘身体安康,自然可以出头去向三房和四房讨要。只是现下贺大娘卧床不起,虽然把灶上杂事交给她处理,她名分上毕竟也只是个粗使的小丫鬟,却是没什么资格去和三太太,四太太讨价还价的。
        事情又容不得她拖延,米粮仅够阖府上下食用三天,若是这三天不能从太太们手里要下钱来,到时候无米开锅,挨骂的定然又是灶上的管事,太太们总有借口教训下人,只怕到时候几个太太索性就把灶上解散了,左右现在老太爷和大老爷一起出外寻仙了,至今已经一年没有音信了。
        顾二左思右想,最后决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她定下心神,把小孙婆子唤来吩咐了一番。
        到了晚上,饭口过了,灶上几个在李府呆的年头最多,资历最老的婆子一起过来了。
        顾二摆了一圈的小杌子,请她们坐了,又提起茶壶,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茶水,团团做了一圈揖,开口道:“我自幼便在各位嬷嬷的看护下长大,现在大娘因病把灶上的事情托付于我,事急从权,还请各位嬷嬷多多配合,咱们一起把这个难关撑过去。”
        顾二当家,本有许多人不服,但她在灶上向来勤快,又不嚼舌根,私下里常常救济些家里人口多嚼用不够的,人缘却也不差。
        这些婆子见她伏低做小,态度诚恳,一个个颇为受用,何况灶上什么情况,这些人老成精的老婆子眼睛雪亮,心里明亮,这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谁接了谁倒霉。
        这小孩子接了,却可以说她年幼无知。
        这么一想,一众老婆子面上就和缓了起来,也跟着谦让了几句。
        顾二知道这些老婆子平素最爱嚼舌根,府里上上下下几百口子人,没有一个是不知道底细的,今天顾二请她们来,为的就是清查府里的人口。
        顾二掏出纸笔,请她们从大房开始,逐一清点有多少婆子,有几个媳妇,又用了多少丫鬟。
        这些丫鬟婆子里,一等的有几个,二等的大概多少人。
        婆子们先是七嘴八舌的抢着说,场面甚为混乱,顾二就点了其中一个最是八卦的来说,另外两个补充。
        人倒是逐一对上了,只是这等级却有争议,毕竟哪个丫鬟升了等,也是奶奶点下头的事儿,降下去也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婆子们再三争论后,终于把阖府的丫鬟婆子以及各自的等级统统列了出来。
        顾二对几个婆子再三感谢,又每人送了一小包细茶,这些婆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顾二回过头来,先进里屋给贺大娘又喂了一次水,看着她睡下了,掖好被角,又到了外屋,挑亮了烛灯,把袖子挽的高高的,却是打定主意要大干一场。
        顾二按照丫鬟婆子的等级不同,列出了七日食单,比如说一等的婆子就有一饭三菜的待遇,三菜为一荤二素,末等的小丫鬟就只有一饭一菜,不但是素菜而且分量减半。
        又详细列出各种蔬菜肉类的价格,根据四季略有波动,再把丫鬟婆子们的餐单价格逐一核算了,最后汇总,到天明时,顾二终于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她抹了把脸,去灶上领了饭回来,喂了贺大娘吃了后,自己随意啃了两口馍馍,又把昨日里写下的列表重新眷写两遍,按照大房,三房,四房各列了一份,最后自己留了份底子。
        顾二正要把单子送去,却又想起一事,仔细核算后,再次奋笔疾书,每份单子后又多加了一份小单子。
        顾二知晓自己人微言轻,若是贸然去了太太们跟前,必然会被打杀出来,就唤了灶上三个持成稳重的婆子,面授一番,把单子交给她们后,安心等着消息。
        这几个太太里,最不讲理的是四太太,最不好说话的却是三太太,小孙婆子被顾二央去寻了四太太,若是四太太都应了,另外两房应是无碍。
        小孙婆子大字不识一个,顾二给她的单子,她私心里也展开看了,却见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看的她头昏眼花,只得认命的收了起来。
        到了四太太房里,小孙婆子胆战心惊的等着四太太的接见,一度起了拔腿就跑的念头,她这时才想起顾二不过十二岁,屁大点的孩子懂个啥,若是太太不满意,把她打杀出去,这张老脸可丢尽了。
        也该说小孙婆子运道好,四太太刚送走了大夫,她成亲数载终于有喜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要知道这四年间,四老爷前前后后可是抬了三房姨太太了,四太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敢说什么,现在她有了身孕,自然可以理直气壮的修理姨娘们了,想到这里,四太太不禁心花怒放。
        唤了小孙婆子进去,小孙婆子没见过世面,却也省的跪下磕头,想起方才等候的时候四太太身边的几个丫鬟婆子满面喜色肆无忌惮的讨论,开口第一句话就道:“恭喜奶奶贺喜奶奶,一举得男。”
        瞧瞧,这就是个会说话的,她不说恭喜奶奶有喜了,直接说得了儿子,四太太这个欢喜,面上就和缓了,还大方的叫人搬了把椅子给小孙婆子坐了。
        小孙婆子战战兢兢地半蹲着靠了个边,便从怀里摸出那份单子。
        魏嬷嬷上前接过了,转呈给了四太太。
        四太太不以为然地接了过去,想也是灶上没钱了想要她出血呢,只是她盼望着赶紧分家散伙,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拿出这笔银子的。
        四太太准备做做样子,就把小孙婆子打发出去。她随意扫了两眼单子,却不禁来了兴趣,仔仔细细的从头阅了一遍,颇有些心惊,抬起头看着小孙婆子,问道:“这单子,是谁做出来的?”
        小孙婆子想起顾二的叮咛,恭敬地道:“是贺大娘亲手所拟。”
        四太太哦了一声,又问道:“大房和三房可曾收到这单子?”
第九十九章 两小无猜
        第九十九章  两小无猜
        小孙婆子亦是大为吃惊,顾二这小丫头片子竟然连奶奶要问的话都猜到了,赶紧按照顾二事先吩咐地道:“大*奶和三奶奶那里也有,”
        小孙婆子顿了下,看了眼四太太的脸色,大着胆子编着瞎话:“大*奶和三奶奶已经允了。”
        四太太想了会儿,却把那单子交给魏嬷嬷过目,问道:“嬷嬷看这价钱可准?”
        魏嬷嬷仔细地看了一遍,恭敬地道:“就算有所出入,也不过一文两文之差,应季瓜果价格高低本就有所起伏的。”
        四太太点了点头,和颜悦色地对魏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