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闺秀 >

第68部分

闺秀-第68部分

小说: 闺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二倔强地抿着嘴,一双眼直直地盯着贺大娘,脸上写着决不妥协。贺大娘和她对视片刻,怒道:“不要逼的老婆子吞金自杀”
        顾二默默地看着贺大娘片刻,猛地转过身,肩膀抖动个不停,贺大娘想了片刻,声音放柔了些,好生言道:“只要你去了那边,这府上的人就不得不善待于我,你若是不放心,叫顾惜玉那丫头来照顾老婆子好了,我看那丫头有些像你,倒是个稳妥的人。”
        顾二死死捂住嘴巴,好半天才止住了泪,粗着嗓子道:“好,一切都依大娘所说的办吧。”
        话罢,顾二径直出了房门,一眼看到站在门口的大太太,大太太很是尴尬的笑了下,顾二淡淡地道:“既然母亲都听到了,以后还要劳烦母亲多多关照大娘了。”
        大太太赶紧点了下头,却觉得顾二不像是前几日般谨小慎微,眉目间多了几分洒脱,看着倒是大气了些,终于有些大家闺秀的架子了。
        大太太办事滴水不漏,又叫人把顾惜玉调了来。顾惜玉这些日子一直惶恐不安,顾二莫名的成了大太太的养女,她想见一面却难于登天,爹娘又新丧不久,还好顾二在顾家夫妇头七,二七都有来唤她,要不她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一见顾二,顾惜玉登时委屈的哭了,想要扑上来抱住顾二,又不敢,顾二笑道:“怎么,连姐姐都不认识了?”
        顾惜玉哇的一声,放声大哭,扑到了顾二身上,边哭边道:“我以为姐姐不要我了,呜呜呜~”
        顾二叹了口气,摸着顾惜玉的小脑袋道:“我本来想带着你和大娘一起走的,但是现在却要留你下来照顾大娘了,你愿意吗?”
        顾惜玉撅起嘴巴,低下头不说话,一径地拨弄着自己的衣襟,顾二叹了口气,这是明显的不愿意了,顾二语重心长地道:“贺大娘就跟我的亲人一样,你既然是我的妹妹,我只有把她托付给你才能放心的离去。”
        顾惜玉抬起头,两只眼睛亮亮地看着顾二,顾二拍了下顾惜玉的脑袋,信誓旦旦地道:“等我在那边站稳了脚跟,就把你和大娘一起接过去,到时候,咱们三个再也不分开,你看,好不好?”
        顾惜玉再次犹豫了下,方点了点头,小身子偎依到了顾二的怀里,糯糯地道:“那姐姐要早点来接我们啊。”
        顾二笑眯眯地伸出小指,顾惜玉立刻也伸出小指,姐妹二人拉着钩钩笑闹着:“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接下来的日子,李府上下都忙碌了起来,大太太刚认的义女还没热乎两天就要回盛京了,据说是个名门望族。
        大太太自然是忙着给顾二打点行装,四太太也来帮手,便连大少奶奶也来凑了热闹,没了男人的李府,却异常和谐起来。
        顾二却只抓紧时间教导顾惜玉,如何照顾好贺大娘,熬药的火候,吃药的时辰,要灶上做些什么样的饭食,林林总总说了一遍又一遍,顾二却总是不放心,越是临近启程的日子,越是心浮气躁,连续骂哭了顾惜玉好几次。
        顾惜玉倒是个好孩子,她知晓顾二心急,也有些恼恨自己愚笨,更是拼了命的学习,贺大娘见了这两个孩子,便觉得心情愉快,病情居然有所好转。
        到了顾二临走的前一天,她却是伴着贺大娘同睡了,贺大娘不放心,又叮嘱了她许多,“当年,我和老奶奶也是从那种大宅子里出来的,里面的人什么门道都有,你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莫要被人抓住了把柄。”
        见顾二慎重的点头应了,贺大娘很是欣慰,她沉吟半晌,终于开口道:“你貌不出众,按理说,当有一技傍身最好,只是你既然已经落户在了那种门第,其他的一切却都不重要了,高门大户联姻,首重门第,其次容貌,最后才是才学。”
        顾二眼睛一眨不眨地听着,她知道这些都是贺大娘的真知灼见,一定要牢牢记住,贺大娘继续道:“你不如藏拙,莫要叫旁人识得你一手好女红,也莫要叫别人知道你识文断字,还有,灶上的活计也都忘了吧。”
        顾二一愣,这不等于废人了么?
        贺大娘见了她困惑的眼,叹气道:“你若是貌不出众人才平平,便成不了众人的靶子,若是才艺过人,别人便会在你的容貌上做文章,总计要叫你常常下不了台,反倒不如一开始就自曝其短,叫旁人皆以为你无害。”
        顾二默然半晌,缓缓的点了点头,旁的倒也无所谓,只是此后不能读书叫她一阵心痛。
        李府的一大家子都来给顾二送行了,怀哥儿隐藏其中,手上却提了个蓝色碎花包裹,顾二一见便知道是何物,她无言的摇了摇头,怀哥儿一窒,向后退了几步,却是出了人群。
        顾二逐一拜别了大太太,四太太,又和梅氏寒暄片刻,小丫鬟来搀扶着她上了马车,顾二回头扫了一眼李府诸人,最后在怀哥儿身上略做停留,便放下了车帘,随着车夫一声起驾,马车缓缓的行向了未知的远方。
        怀哥儿一拳砸向了李府大门,见大太太等人已经向着府里行来,忙把隐隐作痛的右手藏到了身后,跟在大太太身边进了府。
        却见一个圆脸盘大眼睛的小丫鬟落后了几步,轻轻拽了拽怀哥儿的袖子,怀哥儿心照不宣地放慢了脚步,随着她一起落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那小丫鬟低声道:“姐姐有些东西叫我转交给你。”
        姐姐?怀哥儿猛地想起,上次和顾二在街上偶遇,身边带着的似乎就是这个小丫鬟,当时确实介绍说是她妹妹。
        怀哥儿深呼吸了一口气,突然觉得有些好笑,那次见她还是个货郎之女,这次却一步登天,不知道飞入哪个豪门了,他旁敲侧击数次,大太太都不肯告诉于他。
        从此以后,只怕是成了陌路吧。
        怀哥儿回到了房里后,却是叫王小妹过去寻了顾惜玉。没多久,王小妹捧着满满一抱物什回来了,怀哥儿赶紧上前接过了,一入手,颇为沉重,再见那有棱有角的样子,怀哥儿如何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她竟然绝情至此,临走把他送的东西又都还了回来么?
        怀哥儿心里却是多了几分恨意,当初相交,他可从没嫌弃她的丫鬟身份。
        怀哥儿解开外面的棉布,果然是书,林林总总不下几十册,怀哥儿随手拿了一本,翻了两下,便见边角字缝间写满了蝇头小楷,细细读去,却全是顾二的读书心得。
第一百二十六章 习惯并不都是好的
        第一百二十六章  习惯并不都是好的
        这一手小楷细小如蝇头,偏偏字字清晰可辨,工整中另有洒脱之气,完全不似出自女子之手。
        这却是怀哥儿第一次见到顾二的字迹,没想到,她的字竟然写的这么好。
        随手抽的这本却是个游记,里面讲述的是南地蛮人的民俗风情,饮食起居,顾二的注解上却写了她在灶上的日常生活,与之一一对比。
        读着这些细小而琐碎的生活记录,怀哥儿仿佛看到了顾二鲜活的一天,清早起床,先去烧水洗漱,接着开始生火煮饭,中间还要兼顾是否灶上的婆子各就各位,蔬菜肉蛋送来了没有,顾二鲜活的生活跃然纸上。
        怀哥儿默然片刻,把手里的书册轻轻放下,吩咐王小妹道:“把这些书好生收起来,但是不要叫我看到。”
        王小妹迷迷瞪瞪地照办了,既然是好生收起来,自然是很喜爱了,又不想再看到,那是什么意思?
        她却不知道,这一句话正好体现了怀哥儿的矛盾之处,他既想保留顾二的回忆,又觉得今后再见无期,睹物思人徒增伤感罢了。
        何况现在李府上下只剩下他一个快要成年的男子,他不得不振作,实在没时间做太多伤秋悲月之事。
        从城里到盛京大概要走上一个月,官路修的并不齐整,顾二第一次坐马车,头一天就被颠簸的上吐下泻,滴水未进,那个青衣男子,总算肯告诉顾二他的名字了,却是唤作陆六的,自称是她爹爹的得力手下。
        陆六骑在马上,听得车厢内又一阵呕吐的声音,眉头微微皱起,离开李府的时候拒绝了大太太赠送丫鬟的好意,他不能带不知底细的人入府,却没想到顾二竟然完全受不了颠簸之苦。
        该死,她原来不是做下人的吗?怎么这么一点苦都受不了。
        陆六把手搭在了眉头上,望向了远方,见驿道延伸到天边的地方隐隐有一个小黑点,他知道那里定然是一个茶水铺子。
        陆六双腿夹紧马腹,踢马上前,到了顾二的马车旁,轻声道:“前面不远有个茶水铺子,到了那里就下车歇歇脚。”
        顾二虚弱的一个字都吐不出来,挣扎着抬起手,在车帘上拍了下,表示知道了。
        陆六也只得暗骂晦气,本来想着游山玩水的一趟轻省差事,现在成了烫手山芋。顾二再这样下去,到了盛京怕只剩下半条命了。
        又行了一炷香的时间,果然看到了一个茶水棚子。这种茶水棚子甚是简陋,不过是几杆木柱撑起个稻草铺的棚顶,里面摆放几个矮腿方桌,再加上散落期间的小杌子,供应些茶水馒头,偶尔有些熟食罢了,多是乡间的农人趁着农闲时搭建的。
        因为离城镇比较远,官老爷们也难得来收上些税,利润不多,却也尽够贴补家用。
        到了茶棚前,陆六身边的长随福安便先去选好位置,把板凳桌椅又擦了一遍才来请陆六:“六爷,您请。”
        陆六一个翻身下了马车,转头看向马车,忍不住叹了口气,缰绳丢到了福安的手里,他大步到了马车下,叩了叩车厢,问道:“能动不?”
        顾二沙哑的声音传来,甚是虚弱地道:“不,不行。”
        陆六转头吩咐福安,“去要些温热茶水,再拿上两个馒头。”
        福安立刻去办了,捧了茶水和馒头过来,陆六不耐烦地掀开车帘,一股搜臭味直刺入鼻,陆六皱了下眉头,见车厢角落里伏了个瘦小的身影,一动不动,便像是死了一般。
        陆六唤道:“小姐,起来喝水吃东西了。”
        那身体微微动了一下,随后又是静止,陆六一惊,顾不得男女有别,上前把大手覆盖在了顾二额头之上,滚热滚烫,陆六低声咒骂着,把顾二抱下了马车。
        这瘦小的身子在手里轻的如同一片羽毛,陆六抱着顾二大步到了茶水棚子中,劈头问那卖茶水的老倌儿:“最近的医馆在哪里?”
        那老倌儿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却目聪耳鸣,一张嘴,满口牙齿居然都还在:“大爷,这荒郊野地的哪里来的医馆,像是小老儿生了病,都是自家采上些草药煮了了事。”
        手里这瘦小的身体隔着衣服散发出阵阵热气,陆六当机立断:“那敢问老丈家居何处,可否叨扰一下?”
        那老倌儿看了一眼顾二,此时顾二烧的神志不清,一张脸上潮红一片,他啧啧两声:“这孩子病的可不轻。”
        这老滑头,怕是想讹上一笔,陆六不耐烦起来,瞪了那老倌儿一眼,老倌儿也是开久了茶水铺子的,看过多少南北客商的脸色,他讪笑两声:“小老儿的家就在这后面不远处,大爷若是不嫌弃,就请随小老儿来。”
        话罢,他却也不管那茶水铺子,手里的茶壶一放,便径直穿进了身后的荒野之中,陆六抱着顾二紧随其后,长随福安跟在一旁,其他手下便留着守卫车马。
        果然行不多久,便见了一处隐在绿荫之中的院子,同时传来了阵阵犬吠之声,陆六脸上绷紧,他大步越过那老倌儿,一脚踹开了篱笆门,又一脚踢开扑上来的看家黄狗,站在了木屋的门口,回头等那老倌儿。
        老倌儿苦笑一下,安慰地拍了拍扑到他身前的呜呜悲鸣的黄狗的脑袋,两步到了门前,拍门唤道:“老太婆,快出来,有贵客来了。”
        门一开,出来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她拄着拐杖望了一眼,陆六比她高了整整两头,老妪忍不住退了一步,随后看到陆六怀里的顾二,她随即惊呼出声:“这孩子可是烧的厉害了。”
        当下就让开身子,叫陆六把顾二放在了屋里的木床上,这屋子干净但是十分简陋,只有一张床,连个桌椅板凳都没有。
        床上铺了些晒干的稻草,又垫了一床薄被,顾二一被放上去,就皱起眉头呻吟,陆六伸手摸了下被子,隔着被子稻草还是扎的厉害。
        陆六只得抱起顾二,毫不犹豫地把外衣脱下,垫在了床上,又把顾二放下,一边的福安想要阻止他,却被他一个眼神瞪住了:“还不回去取被褥过来?”
        福安低着头退了出去。
        这老夫妻却是通些粗浅的草药的,当下那老妪就去了灶下熬了一锅草药来。陆六见那汤药漆黑一片,上面还漂浮了不少草杆,顿时有些犹豫不决。
        那老妪很凶狠地把陆六一下推开,扶起顾二就往她嘴巴里灌药,自己还咦了一声,陆六也跟着吃惊,一般人被灌了这么一大瓷碗苦药怕早就喷了出来,顾二居然能全部吞咽下去?
        顾二服了药以后,呼吸渐渐平稳起来,脸上的潮红也慢慢退了下去,陆六放了心,看着天要黑了,这木屋内又只有一张床,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两口,嘴巴动了动,那老妪挥了挥手,指着旁边更为低矮的板房笑道:“我们老两口在仓房里对付一晚就好。”
        陆六拱了拱手道:“那有劳二老了。”
        老妪又去灶上熬了大锅米糊,端了上来,老妪先盛了一碗喂给顾二吃了,陆六一个人呼噜噜喝了大半锅,摸了摸肚子,还是饿的慌,探头望了下只剩下两小碗的分量,只得忍了。
        到了晚上,老儿搬进来一捧稻草在地上铺了,福安送了两床铺盖,陆六随意的铺了,和衣倒在了上面。这一天折腾的他疲惫不堪,沾上稻草铺便睡死过去。
        第二天,耳边传来了阵阵鸡鸣,他厌烦的翻了个身,嘟囔一句,把被子蒙上头,接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