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韩信传 >

第1部分

韩信传-第1部分

小说: 韩信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名人传记 



                          韩信传 



                                         XXX编著 


… Page 2…

韩信传                                                              ·1· 



                               目  录 



   引子 

第一章 坎坷少年…………………………………006 

   孤儿寡母 贫不失志……………………………008 

   市井无德 漂母有恩……………………………012 

第二章 怀才不遇…………………………………015 

   杖剑从军 屈居戏下……………………………017 

   再观风云 离楚归汉……………………………032 

   数举不用 终生去意……………………………034 

第三章 初露锋芒…………………………………040 

   萧何追信 得拜大将……………………………041 

   汉中高对 语惊四座……………………………047 

第四章 英雄本色…………………………………055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057 

   腹背夹敌 还定三秦……………………………061 

    良将失意 汉王败兵……………………………065 

   力挽狂澜 再展雄风……………………………073 

   木罂渡军 下魏破代……………………………075 


… Page 3…

韩信传                                                              ·2· 



   背水布阵 破赵会食……………………………082 

   尊贤用计 不战降燕……………………………090 

   晨夺将印 汉王欺心……………………………095 

   攻齐两难 蒯彻献计……………………………101 

   囊沙断流 潍水半渡……………………………106 

   势可自立 终不背汉……………………………110 

   决战垓下 四面楚歌……………………………122 

第五章 功成身败…………………………………129 

   功成失兵 齐王徙楚……………………………130 

   计游云梦 再贬淮阴……………………………133 

   妇人定计 不白之冤……………………………141 


… Page 4…

韩信传                                                               ·3· 



                                   引子 



       烽烟、战火、鲜血、悲号。 

       人类的历史总是要伴随这些残酷的现实。 

       聪明的人类还想不出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似乎 

他们更加欣赏这样的手段——战争。 

       就是这战争,这古老的人类游戏,它把人类社会 

翻来覆去地折腾。一国的疆土;在战争中一会儿变大; 

一会儿变小;一国的政权,在战争中瞬间易手。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就是在这战争中,由分 

到合,又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 

       合合分分,分分合合;合久又分,分久又合。 

       就是在这战争主导下的分分合合之中,历史的舞 

台上,有多少人物粉墨登场;又造就出多少幕精彩的; 

震撼人心的历史片段。 

       然而,历史是漫长的,而人生却是短暂的。盖世 

的英豪,即使是名震一时,也难免不会被历史的巨浪 

淘去。能够在历史的浪涛之中沉淀下来的,毕竟只能 

是沧海一粟。 

       历史片段的情节,是绝不会有重复的。可是,似 

乎又有着太多的重复。于是,那些能够堪称精彩的一 


… Page 5…

韩信传                                                             ·4· 



瞬,必须要能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否则,它将无法抗 

拒淡忘的威力。 

      他;离我们足足有了2200年的时间距离。用“历 

史久远”一词来形容是绝不为过的。然而,在今天, 

你仍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就提到他的名字、他的事迹。 

比如,在你说出这样几句话时 ,“韩信将兵,多多益 

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 

歌”等等。 

       是的,他就是韩信,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非常杰 

出的军事家。 

      他的生命;是短暂中的短暂,仅仅只有30多年; 

他最为辉煌的经历,不足5年,是瞬间中的瞬间。但 

是,他把握住了这5年,他在这5年之中,创作出了 

五部闻名历史的战争杰作:“暗渡陈仓”、“木罂渡军”、 

 “背水布阵”、“囊沙断流”、“四面楚歌”。每一部作 

品中都融入了他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使之成为了历史战争中的经典之作。 

       是他提前结束了楚汉战争,他才是西汉王朝建立 

过程中的中坚力量。 

      他孤苦贫穷,却有无双奇才;出身卑贱,却能志 

盖群雄;威震天下,却又甘居人下;功高盖世,却遭 

不白之冤。 

      他的一生,历尽了磨难、屈辱、冷落、辉煌、失 


… Page 6…

韩信传                                                              ·5· 



意和悲惨。 

       他的成与败、功与过、得与失,无不反映了历史 

中社会与人相互作用的力量。 

       他是高明的,可他又是愚蠢的;他高明地创造了 

一个历史,而他对封建独裁者的愚忠却毁去了他一世 

的功绩和英名。 

       在他身上,我们怎能看不到历史的沉重;怎能感 

觉不到生命的悲壮和世事的艰辛。 

       历史是残酷的,总制造出太多的悲剧,留给人们 

无尽的遗憾。 

       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也没有完美无缺的选择。而 

他的一生,恰在选择中走过。他的选择,是对,是错? 

也许,永远都难以说清楚。 

       不过,每个人都有一个评判的标准。 

       让我们从他的成与败,得与失,功与过之中吸取 

点什么吧!——我们也要在历史的进程之中走过。 


… Page 7…

韩信传                                                               ·6· 



                        第一章 坎坷少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结束了持续了 

五百多年的诸侯割据的历史,第一次完成了天下由“ 

分”向“合”的转变。 

       也许 ,“分”本来就意味着战争。而战争,就是 

灾难,就是流血。 

       春秋五霸,从战争中成长起来,战国七雄,在战 

争中发展壮大。残暴的诸侯在战争中满足着他们永无 

止境的贪欲,却将人民抛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曾是在田间为他们流汗劳作的壮年又被他们驱赶 

到战场上去为他们流血拼命;本应用于生产的牛、马 

也被他们强行夺去用于侵略。 

       人们在渴望着和平,渴望着安定的生活。连年的 

战乱已让人们饱尝艰辛和凄苦,在刀光剑影、腥风血 

雨、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的人们已 

经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合”,也许做为“分”的对立本应该是另外一 

番景象,是和平,是安宁,对,还应该有幸福。 

       可是,初合的天下却让人们倍感失望。 

       秦始皇对天下的“合”不是为了结束“分”带给 


… Page 8…

韩信传                                                               ·7· 



人们的苦难,而是要将他的贪欲持续下去,他在才从 

战争中解脱出来的人们身上又加上了繁重的徭役和酷 

刑的枷锁。而对于这些,苦难深重已久的人们同样难 

以忍受。 

       于是,又要通过战争来结束它。 

       于是,天下又走向了“分 ”,人们又要在战场上 

去流血。 


… Page 9…

韩信传                                                              ·8· 



                      孤儿寡母 贫不失志 



       我们的主人公韩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 

下出生于战国末期楚国的一个极为贫苦的农民家庭。 

具体一点的地点就是在今天的江苏省淮阴县境内。 

      但是,韩信具体一点的出生年月我们已很难考证 

得出了,只能根据各种相关情况判断他大约出生于公 

元前230年之后,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秦朝的兵役 

制度是成年男子自20岁起服兵役两年 ,而韩信从军 

并非是去为秦王朝服兵役,而是以自由之身投入项梁 

的起义兵队伍的,那一年是公元前208年,也就是说, 

公元前208年时他还超不过20岁。 

       由此,我们又可知,韩信七岁左右时正是秦楚战 

争最为激烈的时期。公元前223年,秦灭楚。之后, 

幼小的韩信就生活在秦的统治之下了。 

       我们又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在公元前213年, 

可知,韩信在此之前应该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 

识及兵法知识的。 

      有人说韩信自幼丧父,也有人说他的父亲是在他 

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但不论怎么说,韩信从 

小是由母亲抚养的,孤儿寡母俩人相依为命。 


… Page 10…

韩信传                                                              ·9· 



       在那样一个年代,又没有父亲,家境本来就很贫 

穷,小韩信和母亲的生活的困苦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由于家境是如此的贫穷,又没有父亲的庇护,小 

伙伴们都不愿和韩信一块玩。小韩信却非常懂事,他 

不愿让母亲为他难过,他很听母亲的话,经常安静地 

呆在家中。 

       韩信的母亲是一个很刚强的人,她把全部的爱都 

倾注于韩信身上,她见她心爱的儿子非常懂事,更下 

定决心一定要尽可能地培养韩信成才。 

       韩母设法让韩信读了一些书,而不让韩信学务农、 

做工和经商。而小韩信也很能体谅母亲对他的望子成 

龙的苦心,他在学习的时候非常勤奋,加上他天资聪 

颖,很快就掌握了必要的文化知识。 

       在小韩信的心灵之中产生了一个坚定的意志,他 

要不辜负母亲的深切期望,将来一定要建功立业,出 

人头地。他的这一抱负意志,支持着他一生的奋斗。 

       后来,韩信接触到了兵法书,他立即被吸引住了。 

似乎他天生就属于兵法一样,他对兵法的酷爱使他很 

快地就沉迷于对兵法的孜孜不倦的钻研之中。 

       对兵法的热爱也使韩信明确了他事业的发展方向。 

虽然他这时还不能很清晰地去分析社会的发展形势, 

但是,他预感到,战争,很快又会到来,而他,也必 

然会在将来的战争中实现他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理 


… Page 11…

韩信传                                                            ·10· 



想和抱负的。因此,韩信对兵法知识的钻研也就更加 

勤奋刻苦了。 

       可是,就在这时,他伟大的母亲却因为长期的劳 

苦和清贫的生活早逝了。 

      孤苦伶仃的韩信悲痛欲绝,在他的心中,母亲是 

最伟大的人,他还要想让母亲看到他将来出人头地的 

那一天呢! 

       可是,母亲却静静地抛下他去了。永远也回不来 

了。 

       韩信觉得他没有尽到对母亲的孝敬,而将来也没 

有机会了,于是,他要“厚葬”他的母亲,一则尽孝, 

一则壮志。 

       在当时,迷信的人们对安葬死人是很讲究的,不 

过,最讲究的还是富贵权势之家。他们不仅讲究葬礼 

的排场,殉葬品的丰厚,还要求坟地的风水好。达官 

显贵们所要求的风水是要能在坟地周围安置一些老百 

姓为其“守冢 ”,即看守坟墓,以便于祭祀。因此, 

坟地的周围要开阔才行。 

       韩信一心要厚葬母亲。可是,贫困无钱怎么厚葬。 

既讲不起排场又买不起殉葬品。于是,韩信只好于风 

水上打主意。好在当时地广人稀,无主之地多的是。 

于是,韩信找到了一处非常开阔的高地,周围足以安 

置上万户老百姓居住。然后,韩信将母亲安葬到了这 


… Page 12…

韩信传                                                              ·11· 



块高地上。 

       韩信的这一举动在壮志这方面已是将自己纳入了 

公侯将相之列。当时的人们是无法理解他的。直到后 

来他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荣归故里时,人们才知道 

他这时就已有了很远大的志向了。 

       司马迁曾亲入淮阴去看过韩母冢。他的评语是: 

 “良然。”(《史记·淮阴侯列传》) 


… Page 13…

韩信传                                                            ·12· 



                      市井无德 漂母有恩 



      母亲的去世使得韩信生活更加艰苦了,他失去了 

唯一的亲人,也丧失了生活的来源。他从小少于与人 

交往,所以没能当上个小官吏,又不会也不愿务农、 

做工或经商。这样,他只好过着流浪乞食的生活,常 

在邻里熟人处混饭度日,日子不长人们也就开始讨厌 

他。 

      在他家不远处有一个下乡南昌亭,南昌亭亭长还 

有一点眼光,看出韩信是一个不平常的人,将来或能 

有发达之日。所以对韩信还不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