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韩信传 >

第9部分

韩信传-第9部分

小说: 韩信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多里处的夏阳(今陕西省韩城)渡河,他命令这一支 

队伍偷偷地到夏阳,不用船只渡河,而是临时伐木制 

造一种腹大口小的木瓶子(又称木罂瓶),把这种木罂 

绑在战士的腰上游过河去,但是,渡河的行动要等对 

岸的敌兵有一部分被调往蒲坂后才开始,不要惊动魏 

军,渡过河后不恋战,而是直接奔向安邑。 

       果然,魏王豹见汉军陈船蒲坂,就立即从其他地 

方调了许多兵来。结果曹参等成功地在夏阳用木罂渡 

过黄河并迅速攻占了安邑。 

       安邑是军事重地,魏王豹不得不回兵相救,他这 

一回兵相救,蒲坂的防卫也变得薄弱了。而这时韩信 

的汉军正等着这个机会呢。他们迟迟不渡河就是为了 

等这一时刻,现在,魏军一撤离,汉军立即就渡船过 

河,迅速占领了蒲坂,先后渡过黄河的两股汉军就将 

魏王豹的大军夹击于蒲坂与安邑之间,汉军反客为主, 

魏军彻底失去了主动权。 

       在安邑城下,魏军大败而逃,曹参紧追至曲阳, 

魏军逃到东垣,曹参又跟踪而至,在这里,魏军残部 

全部被歼灭,魏王豹也被汉军生擒。接着,韩信又北 


… Page 79…

韩信传                                                            ·78· 



上攻占了平阳,一举平定了魏国所有地盘,也是前后 

没用一个月,就把这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消灭了。 

       韩信的“木罂渡河”一役也可以称为战争史上的 

经典之作。不仅渡河的方式奇特,不是用船,而是用 

 “木罂”。其战略步骤更为奇特,先是“声东击西”, 

然后击西之后还要击东,让敌人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 

状态。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韩信指挥战争的另一个 

特点,就是从头到尾有条不紊,战势的发展全部在他 

的掌握之中。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将风度。另外,韩 

信作战一向以破兵为主,他的一切计划就是把敌主力 

消灭掉。对于没有兵力的城池并不看重。所以,经他 

取得的敌军地盘一般都很稳固,不会出现得而复失的 

情况。 

       韩信平魏的胜利不仅解除了汉军侧翼存在的威胁, 

也打破了项羽的攻汉同盟势力,使项羽原先的计划无 

法实施,扭转了楚强汉弱的局面。 

       韩信灭魏之后刘邦将魏国划为了河东郡,然后把 

那个被陈余打败了的张耳派到了韩信的军队中来,名 

义上是给韩信一个助手,实则让张耳监视韩信,汉王 

刘邦对韩信这个才高功大的大将始终是放心不下的。 

       张耳来到韩信的身边后,韩信领着汉军继续向东 

北方向进军去征讨赵国和代国。这时,赵王已是赵歇, 


… Page 80…

韩信传                                                            ·79· 



代王也由赵歇变成了陈余。 

       原来,张耳、陈余两人既是忘年交,更是刎颈之 

交,均为魏之名士,秦灭魏时就曾悬赏要捉此二人, 

两人一同隐名埋姓逃往异乡,陈涉起兵后两人又一同 

投于陈涉军中。然后一同被陈涉派去协同武臣平定赵 

地。平赵之后此二人因对陈涉有怨心就劝武臣自立为 

赵王,之后,张、陈二人又欲自立为王,结果没有找 

到机会。到李良投降秦军杀了武臣后两人又扶植了赵 

歇为赵王。不久章邯率军攻来,张耳和赵王歇被王离 

围于钜鹿城中,而陈余则在外面组织起了几万人的兵 

力,但陈余并没有勇敢地带兵去救张耳、赵王歇。倒 

不是陈余不愿前去相救,他主要是觉得自己兵力太少, 

对秦军心怀惧意。这样张耳就对陈余有了意见了,之 

后项羽带兵赶到,大破秦军于钜鹿,张耳、赵王歇得 

以出钜鹿。张耳对陈余余怨未消,见面时解释事件始 

末缘由时又发生了一点小误会,两人的隔阂就越来越 

深。直到项羽封张耳为赵王,徙赵歇为代王,而陈余 

只得到一个三县之侯,陈余就更为不满,迁怒于张耳, 

当田荣兵反,他立即请兵把张耳打败,张耳败后投入 

刘邦的汉军。陈余就又把赵歇扶上赵王的宝座,赵歇 

为了感激陈余,便封陈余为代王。陈余见赵歇能力较 

差,又刚当上赵王,国家不太平定,就主动给赵王当 

丞相,留在赵国帮赵歇治理国家,他自己的代国的事 


… Page 81…

韩信传                                                            ·80· 



务就委托给相国夏说代理。 

      现在,韩信、张耳率领汉兵向赵、代袭来,而代 

的国君陈余尚在赵国为相,代国国小兵弱,除了夏说 

外没有多少更有本事的人物,而且夏说也并不怎样, 

所以,在汉高祖二年的闰九月,韩信一举打败了代军, 

俘获了夏说,又把代国给攻占了下来。 

       我们知道,赵、代是一体,只要赵不灭,代就不 

能算是稳握于汉军之手。真正有军事实力的还是赵而 

非代。要保全代的胜利果实必须进一步灭赵。 

       可是,就在韩信刚取下代地时,刘邦就派人来接 

收他的军队了。理由简单而又充分:荥阳与楚军的正 

面战场上需要兵力。 

      其实,刘邦真正的原因他是不会说出来的。那就 

是他要限制韩信的发展。因为韩信太能干了,这使刘 

邦很忌妒,进而在潜意识中认为韩信是一个很危险的 

人物。 

      对于刘邦的这一招韩信也没有办法,正面战场需 

要兵力这个理由确实很充分。而且韩信一心只想着怎 

样创造更有利的战场局势,怎样才能彻底打垮项羽, 

帮助刘邦建立帝王之业,以报汉王起用之恩,他根本 

就没有想到小心眼的刘邦早就对他有了异己之心。 

       失去了军队的韩信仍然认为他正开展的这个北面 

侧翼战场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赵的征讨不能半途而 


… Page 82…

韩信传                                                              ·81· 



废。 

       韩信只好请求汉王允许他就地组建军队继续北上 

击赵,并继续扩大北面战场上的战果。 

       韩信坚持要开辟北面的战场实际上是从长远打算 

考虑的。他要从侧面绕到项羽的彭城之后,配合刘邦 

主力军夹击项羽,置项羽于死地。但他现在却不能说 

破,对此,刘邦自然无法心领神会,但对韩信组军击 

赵的请求却难以拒绝。只好又拨给韩信少许兵力任其 

在侧面作战。 


… Page 83…

韩信传                                                              ·82· 



                       背水布阵 破赵会食 



       韩信被刘邦来了个釜底抽薪,第二次有功反遭打 

击。汉王不仅没有给他应有的赏赐。反倒又一次不声 

不响地撤了他的兵权。 

       这样,因为手头无兵,韩信没有能在破代之后乘 

胜取赵,失去了攻打赵国的最佳时机。等到韩信重新 

组织好兵马东下攻赵时,赵军已有了充分的准备。 

       赵国现在占据的地形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形,面 

对韩信大军的进攻,赵国有着高大险峻的太行山脉作 

为屏障,韩信要想进军赵国占领赵国的土地只能从太 

行山的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的井陉口进军入赵。 

       陉,是指山脉中断的地方,山脉中断的地方是什 

么呢,那就是大峡谷,井陉口就是这样一个峡谷状的 

地形。两侧山壁夹峙,道路十分狭窄,车不能并行, 

马不能列入。如果韩信大军要通过这个大峡谷,军队 

必然得排成一条长龙,首尾之间拉得很长而不能相互 

照应。这时,只要赵军在另一端的出口处设下一小点 

兵力把守,韩信大军就难以深入赵地了,原因也很简 

单: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且,井陉口另一端的出口处还有一条水流湍急 


… Page 84…

韩信传                                                            ·83· 



的水斜斜流过,也就是说,韩信军队进入了赵地后, 

面临赵军也是没有后退之路,因为前有赵兵,后是水, 

从井陉口退出也很不容易。 

       既然如此,韩信该怎么办呢?看来,最好的办法 

还是不要进军入赵了。可是,不入赵地何以破赵呢! 

       陈余也在想:只要我把守住了井陉之口这一关, 

你韩信就甭想进来占我赵地了,简直连敢都不敢。可 

是,你不进赵地我们的仗怎么打呢,这仗不打我就无 

法把你韩信和张耳的人头砍下来,嗯,看来还必须把 

你从井陉口放进来才行。 

       于是,陈余就没有派兵控制隘口,而是在隘口之 

东较远的地方聚集了二十万大军严阵以待,以等韩信 

的很少几万军队全过了井陉口才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将 

韩信、张耳的汉军全军歼灭。 

       也许陈余的这一个办法对付别人带的军队还可以, 

可当他的对手是韩信时,他这样做似乎太冒险了一点。 

好在他手下还有一位高人,他看出了陈余兵力部署中 

的不妥。此人便是广武君李左车。 

       李左车向陈余提出更好的建议 。他对陈余说 : 

 “听说这个汉将韩信很不一般呀,他一举渡河俘虏了 

魏王豹,消灭了魏国;紧接着又打败夏说,占领阏与 

歼灭了代军;现在又和张耳率军来攻赵。他这是一路 

乘胜而来,远离了后方根据地,深入到敌境作战,其 


… Page 85…

韩信传                                                            ·84· 



势锐不可当呀。 

        “不过;兵书上说得好:‘千里馈粮 ;士有饥色; 

樵苏后,师不宿饱 。’意思就是千里之外给军队输送 

粮食,士兵就得挨饿!现打柴做饭,士兵就会经常吃 

不饱啊。现在韩信的弱点也就在这一点上。 

        “井陉口的通道十分狭窄,车不能并行,马不能 

列走。韩信又是远行数百里来到了这里,他的粮草、 

给养肯定是在后面跟着来的。对于韩信这样的形势, 

我希望您能拨给我三万奇兵,我带着他们从小路绕到 

韩信大军的后面,切断他的粮草供应。您则坚守隘口, 

不让韩信大军从井陉口进来,也先不要同他交战,等 

到我从后面把他的粮草供应切断了,韩信就陷入了进 

不得交战入赵,退不能率军返回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之 

中,他被我们两面包围着,又没有了粮食来源,临时 

筹粮也无处可得。这样,用不了十天的时间,我就可 

以把韩信、张耳的人头提到您的跟前来,希望您能认 

真地考虑一下我的计策,否则的话,我们就会被他们 

汉军打败的 。” 

       很显然,李左车的计策相当高明。可是,陈余这 

个人却相当迂腐,根本不太懂得兵法,还常常说什么 

 “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结果,陈余听了李左车的建 

议后很不以为然,他回答李左车说 :“兵法上有‘十 

则围之,倍则战之’之说,意思就是有敌军十倍的兵 


… Page 86…

韩信传                                                           ·85· 



力就应该包围它,两倍于敌军的兵力就应该正面作战。 

现在韩信的兵力号称数万,我看呀也不过是几千人而 

已,他这样千里迢迢远道而来,必然也是疲惫不堪了, 

对付这样的弱小疲惫的军队,我们还如此避开他不与 

他正面作战,今后有更强大的军队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呢?像这样,其他的诸侯也会轻视我们,说我们胆小 

无能,甚至会因为轻视我们再派兵来打我们呢 。”于 

是,就这样把李左车的建议放到了一边。 

      韩信怕的就是李左车的那一招。他一直不敢轻举 

妄动就是他也想到了敌人可能会用李左车的那个办法 

来对付他。现在,他派出搞情报侦察工作的人员回来 

报告他陈余不采纳李左车的建议,这一下,他放心了。 

      韩信一见有机可乘,马上采取行动。他率领大军 

前进来到距井陉口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塞,命令 

在此过夜。可是,到半夜的时候他又突然传令让大军 

准备出发。他选拔了轻装骑兵两千人,让他们每人带 

一支汉军的红旗,然后从隐蔽的山间小道跑到赵军的 

军营附近等着,又告诉他们说 :“我等将要和赵军正 

面作战,当我佯败往后撤的时候赵军必然会全军出动 

来追我,你们看准了,当赵军一出军营,你们就迅速 

跑到赵军军营中,把他们的旗帜全拔掉,换成我们汉 

军的红旗。你们千万要小心,一定要按我的安排行事。” 

之后,又让副将分发一些食物给军士们吃,对他们说: 


… Page 87…

韩信传                                                            ·86· 



 “大家先吃点东西垫着,等到我们打败了赵军就吃早 

饭 。” 

      赵军二十多万,而韩信的汉军仅三万左右,可汉 

军主帅竟然发话说在早饭前就能大破赵军,汉军将士 

当然谁都不敢相信,都假装答应着,心里却直犯嘀咕。 

      接着,韩信又对将士们说 :“赵军已经先占据了 

便利之地扎寨安营,他们不肯在隘口阻击我们是要等 

我们全军进入赵地后才一举歼灭我们,所以,他们不 

见到我们汉军大将的鼓旗是不会前来打我们的,他们 

怕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