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 >

第7部分

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第7部分

小说: 何厚铧家族传 作者:佚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厚铧家族传21、柯麟诊所遇知音






21、柯麟诊所遇知音

  如果说,葡国政府的罗保博士,对于作为商人的何贤的一生有过重大影响的话,那么,对于作为社会政治活动家的何贤来说,对其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当数柯麟了。

  贤哥和大陆拉上关系,比后来一窝蜂爱国的人早得多。那时,中共在大部分澳门人眼中,仍然是不可接近的。

  当人们都怀疑和惧怕共产党的时候,何贤便已开始和他们有交往了。这期间,一定有人对他有过影响的。

  于是,何贤直截了当地回答人们的疑问:“影响我最大的,是澳门镜湖医院院长柯麟!”

  柯麟是位老共产党员。当年他在厦门从事地下工作时,因为地下机关遭到敌人破坏,于是辗转来到香港。

  1935年中秋节的前几天,中央特派员潘汉年约柯麟到自己的住处弥敦酒店见面。柯麟依照约定走进潘汉年的房间,不料却惊讶地见到自己1929年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24师工作期间认识的将军叶挺。

  久违的故人重逢,不胜感慨唏嘘。潘汉年告知柯麟,叶挺刚从国外回来,定居在澳门。可不久前,叶挺的一个儿子不幸染上白喉,却因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病死了,叶挺为此伤心不已。

  考虑到叶挺需要有一个地下党员经常与他保持联系,并鼓舞他重新参加革命工作,同时还照顾好他的家庭,于是组织上建议柯麟迁居澳门担此重任。

  潘汉年对柯麟说:“你在香港熟人太多,容易出事,又不能挂西医牌行医,维持生活也有困难。如果迁居到澳门,既可以执行党委派的任务,又可以解决你自己家庭的实际问题,一举两得。”

  这次会面后没几天,也就是1935年中秋节,柯麟举家由香港迁往澳门。到了澳门以后,柯麟在板樟堂前街开了一间门诊,挂起“柯麟诊所”的牌子。

  那期间,马万祺得了肺病,便到诊所请柯麟治病。病治好了,两人也成了朋友。潘汉年得知马万祺思想进步,遂要柯麟多多与马万祺联系,并通过马万祺团结澳门工商界人士。于是,经过马万祺的介绍,何贤、崔德祺等人也结识了柯麟。

  何贤与柯麟两人无论是受教育的程度抑或所从事的职业,还有各自的身份背景,都有很大的差距,但柯麟的侠义性情,使何贤深感钦佩。

  柯麟医术高明,这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澳门,他完全可挣到很多的钱,但柯麟对穷苦人收费总是很低廉,甚至完全免费义诊。从上层社会的绅士太太到穷困潦倒的渔民车夫,他都一视同仁,悉心诊治。

  柯麟的医德,使他在澳门社会各阶层都享有很高的声望。

  有一次,何贤与柯麟一道去看望一个朋友。走在路上,不断有人向柯麟问好或点头致意。他们走到白马行街与竹园围斜巷的拐角处,突然有一个小男孩儿欢呼着向他们跑来,抱住柯麟的腿亲热地叫着:“柯先生!”

  柯麟面露笑容,亲切地摸着孩子的头问他到哪里去?

  小男孩告诉柯麟,妈妈叫他去买粽子叶,端午节快到了,要包些粽子送给柯先生。

  柯麟对小男孩说:“回去告诉你妈,你爸爸病愈没多久,刚出来拉车,要省着点钱,她的心意我领了。好不好?”

  听柯麟如此一说,小男孩突然一本正经地说起大人话来:“妈说,柯先生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我们家穷,送不起别的礼物,送些粽子表心意是一定要的,不能免的!”

  说完,孩子一溜烟地跑了。跑了很远,又回过头来喊着:“柯先生再见!”

  小男孩儿走后,柯麟告诉何贤,那孩子的父亲是个车夫,一年多以前得了肺病,在别的诊所花光所有积蓄也没把病治好,后来经别人介绍找到了柯麟诊所。柯麟不收诊金,给他治好了病。这位车夫全家对柯麟感恩不尽,逢年过节,总要登门拜访,再穷,他们也要提上几件称心的礼物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

  听了柯麟的介绍,何贤心头似乎有所触动。



  






何厚铧家族传22、共产党人识何贤






22、共产党人识何贤

  柯麟诊所成了何贤每天必去的地方。每天,他都要找一个时间约柯麟聊聊天儿,喝喝茶。

  晚年何贤曾回忆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柯麟,但他从来未向我讲过半句宣传共产党的话,我是从他做人的态度上,看出他的“进步”的!他为人的态度,实在令人敬佩。

  柯麟自己开诊所,免不了要与医院打交道。重病人要住院,病逝者要停柩,诊所都无法解决,只能与医院联系。当时,澳门只有一个镜湖医院。

  镜湖医院始建于1871年。它是澳门富商巨贾合办的一个慈善机构,以赠医施药、安置病残、寄棺停柩为主,兼管赈济救灾、修桥补路、排解纠纷等。

  柯麟在与镜湖医院打交道的过程中,曾一度动过加入镜湖的念头,因为诊所经济能力等诸多因素限制,接纳的穷苦病人毕竟有限。

  有一天,廖承志来到澳门。柯麟便与廖承志谈起加入镜湖医院的事,廖承志鼓励柯麟说道:“医院小不要紧,那里缺乏人才,正好给你施展身手的机会啊。”

  与廖承志的这次谈话,使柯麟最后下决心,成了镜湖医院的兼职医生。镜湖医院的工作对于柯麟来说,纯粹是义务工作性质,柯麟没有在“镜湖”收取过分文报酬。每天一大早,柯麟便从家中动身去镜湖医院上班,从他的住处到镜湖医院所在的连胜街,这整段路的车马费还都得柯麟自己掏腰包。柯麟上午去镜湖上班,在那里忙碌上半天,下午再返回自己的诊所应诊。由于在诊所应诊的时间减少,柯麟的收入也相应减少了,生活明显地露出尴尬的窘困。

  这一天天蒙蒙亮,柯麟又要起床准备去镜湖医院。妻子一边给他准备早餐,一边唠叨着:“少去一天也不行?昨天马经理来了电话,今天要来诊所看病呢!”

  “让他改时间吧。他患的也不是什么急病,我心里有数。”柯麟一边匆匆吃早餐,一面回答妻子。

  “澳门又不是只有你一家诊所,成天这样推人家,人家就非求你不可吗?人家就不会另找高明?”

  妻子的话明显带着不悦和怨气:“看看这两个月的收入,都快应付不了日常开支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自己来当家好了!”

  柯麟竭力压下心中的不快,心平气和地对妻子说:“正是因为马经理这样的病人,不在我这里看病也可以到别的地方去看,误不了治病,我才推他的。你不知道,到医院应诊的大多是穷苦百姓,他们没有钱上私人诊所,我不去应诊,他们无处投医,耽误了治病,还会有性命危险呢!”

  正说着,何贤来访了。这“不速之客”虽说一脸忠厚,可目光还是犀利的,一看柯麟夫妻俩的神色,何贤就知道他们又为义务应诊的事吵嘴了。

  何贤立刻装出紧张的样子对柯麟说:“我妻子昨晚感风寒,想请麟哥去看看,我怕来早了打扰你们,拜托拜托!快走快走!”

  说罢,何贤又转身对柯麟妻子道:“对不起了阿嫂,我拉走麟哥,改日再请你饮茶!”

  说完,不等柯麟妻子答话,拉着柯麟,匆忙而出。柯麟跟着何贤出了家门,突然想起没带出诊箱,便要折回家取。何贤笑道:“我哪里是要你去看病,不过是拉你出来,免得在家和阿嫂吵嘴么!”

  柯麟感动地看着这位善解人意的朋友,叹了一口气。

  沉默了一会儿,何贤忍不住问道:“柯先生,我真不明白,你到镜湖义务为大众服务,不但每月少了一大笔收入,而且搞得家里也不安宁,何苦呢?病人永远看不完的,你准备这样吃亏吃到什么时候呢?”

  听何贤如此问,显然他是思索过一番,也疑惑过一阵了,何贤真是个有心之人。

  柯麟感到很高兴,其实,他早就想和何贤谈谈,潘汉年不是交给自己一个任务,要团结澳门工商界进步人士吗!平时想展开“地下工作”,可柯麟总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切入,今天可是何贤自己开口发问了,做做他的“工作”正好顺理成章。



  






何厚铧家族传23、镜湖医院救穷人






23、镜湖医院救穷人

  柯麟拍着何贤的肩膀,目光深远地说:“贤弟,人的生命有限,就算长命百岁,也终究不过是大宇宙生命的短短一瞬间!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生命和事业是无穷无尽,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我个人不信佛,也不信基督教,更不信天主教,虽说澳门到处都是教堂庙宇,可我的信仰和抱负,却是以个人有限的生命,去造福人民和国家,这才不枉这短暂的一生啊!”停了稍许,柯麟又捶着何贤的胸口道:“对了,贤弟,你也加入镜湖吧。你平时也常常济贫扶弱,但那只是帮了个别人,可加入镜湖,就可帮助了澳门广大的劳苦众生、贫民百姓,那才是功德无量啊!”

  在柯麟的鼓励下,何贤于1945年加盟镜湖医院,担任镜湖医院慈善会值理。1946年至1947年被选任该会副主席。从1950年起直到他逝世,何贤均被选任为该会主席,义务任职长达37年……

  柯麟加盟镜湖之前,澳门当局歧视这座由中国人主办的医院,且规定医院不能给患者施行手术。一日,柯麟与往常一样,一大早到镜湖医院上班。只见一间西医诊室门外挤满了人,站在外围的人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只在那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柯麟见状,知道一定又有了危急病人,他不由分说推开人群,挤了进去。诊室的病床上,躺着一位搬运工人模样的病人,痛苦地抱腹呻吟,时而嗷嗷叫喊,头上挂满豆大的汗珠儿。

  柯麟向值班医生询问情况。值班医生道:“我们诊断是急性阑尾炎,得马上动手术。病人求诊太迟,看样子似是已穿孔,再不动手就可能保不住命了。”

  柯麟一见病人,丰富的医疗经验就使他已猜中八九分了。柯麟刚进入镜湖不久时,也遇上过同样一个病例。本来阑尾手术没什么大不了的,镜湖完全有能力做,只是因为当局不准他们给病人手术,镜湖呢,也不争气,压根儿没有准备手术器械,因此,柯麟两手空空,两眼直瞪干着急,无法为病人做手术,结果那个病人就因弥漫性腹膜炎咽气了……对一个医生来说,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本来可以救治的病人,却因耽搁治疗而不幸死亡啊!事后,柯麟一方面继续向当局申请手术权,一方面也自己悄悄准备了一套手术器械。没想到,柯麟的准备今天派上了用场,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看完病人的检验报告,柯麟对身边的护士长说:“将治疗室布置消毒,准备手术。”

  听说柯麟要给病人做手术,在场的医护人员都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表示赞同,说镜湖早就应该设立外科了,这次做出个样子给当局看看,让他们再也不敢一味胡说镜湖不够资格做手术了吧!也有人则不无担忧地劝柯麟,说未经当局批准,施行手术属违法呀!加之镜湖连手术室都没有,闹出人命可就闯大祸了。

  柯麟眼睛都没抬,平静地说:“没时间顾那么多了,我再也不能眼巴巴看着病人因得不到治疗而无辜地死在医院里,我不允许!”

  手术做得很成功,病人接受治疗后很快就恢复了健康。经过此次手术,当局不得不承认镜湖医院完全有施行手术治疗的能力,于是批准了镜湖设立手术室。争得当局的批准后,柯麟又通过何贤,取得澳门工商界人士的支持,筹款为手术室添置了各种仪器设备。

  经柯麟和镜湖医院同仁、澳门工商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镜湖医院,终于建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手术室。这一来,不但大大提高了镜湖医院的救治水平,还使镜湖医院朝现代化、正规化的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46年2月17日,镜湖医院慈善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改值理制为董事制。第一届董事会被选举出来,柯麟、何贤都选为董事。镜湖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经董事会主席林炳炎提名,董事会一致通过聘用柯麟为镜湖医院的首任院长。按照当时的规定,董事选出后,还要报澳督批准。



  






何厚铧家族传24、真心倾向共产党






24、真心倾向共产党

  柯麟当上镜湖医院的首任院长后,有人担心柯麟难以获得澳督的通过。虽然说谁也不确定柯麟真实的共产党人身份,但他平时待人处事的态度,人们也都看得出他与共产党“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的主张有相似之处。

  林炳炎说:“如果澳督不同意,这主席我也不当了,让他们来管镜湖好了!”

  何贤主动请缨,与林炳炎一同去见澳督。果然不出所料,澳督拿了董事会名单反反复复地看。过了很久,他突然抬眼狡猾地冒出一句:“听说柯是共产党员?”

  林炳炎说:“柯医生我们认识已久,他热心医道,从不过问政治,怎么会是共产党员?”

  澳督说:“我听说他常常在自己的诊所,替那些苦力、渔民看病不收钱,不是共产党,谁会帮助那些穷苦人?”

  何贤听到此处,不等澳督说完就忍不住插嘴道:“咦?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们也常常帮助那些穷苦人家,还捐钱捐物呢,难道我们也是共产党?”

  澳督没有正面回答何贤的质问,只是换了一副商量的口吻说:“镜湖已非同往昔了,现在人才济济,有几十位贤达,换一个人不行吗?”

  澳督在澳门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林炳炎、何贤等人平常见到澳督,从来都是彬彬有礼、毕恭毕敬的。可这次为了镜湖,不得不得罪他了。

  林炳炎一字一句地说:“董事会几十人谁都可以换,惟独柯麟不能换。”

  澳督听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了,他无言以对,在下意识的一种感觉中,发觉时代变了,看看这一个个中国人,一个个黑眼睛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