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管子传 作者:高连欣_2 >

第21部分

管子传 作者:高连欣_2-第21部分

小说: 管子传 作者:高连欣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越冷冷地说道:“隰朋大夫所言,老臣实在费解,小小汶阳尚且难以保全,又何谈天下之大?如此拱手相让,岂不把齐国瓜分殆尽,最终连你我之辈也无立足之地。”

  隰朋争辩道:“得天下之大,不在于得失一城一地,而在于威望。正如勇士之猛,不在于高大,而在于威武。”

  宁越亦反唇相讥道:“如此畏缩胆怯,威武之风何在?”

  隰朋道:“臣所言威武不在于纠纠之气,而在于泱泱之风。何况相国舍身保护主公,面对利剑,凛然不惧,其威武之气,又岂是他人可比?”

  宁越冷笑道:“岂有此理!”

  齐桓公越听心里越乱,“啪!”一掌拍在案几上,他俩都一齐住了口。齐桓公站了起来,说道:“此事寡人已决定了,不要再说长道短了!退朝!”一甩袖子,转身而去。

  众臣面面相觑,也悄声离去。宁越看看管仲,再看看隰朋,哼了一声忿然而去。竖貂将此情此状俱看在眼里,趁机走到宁越身边,竖起拇指,奉承道:“宁越大夫刚正不阿,有胆有识,令人佩服,佩服!”

  宁越斜眼看看竖貂,未加理睬,径直向前走去。竖貂回过头来,冲隰朋狡黠地一笑。

  大殿内只留下孤独的管仲。他站立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刚才他一句话也没说,是想听听朝中大臣们对他到底是怎么个看法。现在清楚了。他感到委屈,感到不平,感到气愤。特别是宁越那激烈的言辞,深重地伤害了他。对退还汶阳之田一事,他已做好了人们七嘴八舌的思想准备。但他万万没想到会说他吃里扒外,身在临淄,心在曲阜,好象他成了鲁国的内奸似的。自当相国以来,为了齐国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别说退汶阳之田是对的,即便是错的,也不应该得到如此的诽谤。他感谢隰朋仗义直言,看来,隰朋是理解他的。可惜鲍叔牙不在,如果鲍叔兄在,可能会减轻他的压力。最让他寒心的是桓公,本来,他企盼桓公能说句公道话,谁料想桓公竟然表了那么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看来,这场风波还要继续下去。

  管仲走出宫门,只见荣辱柱前围着一大批人,正在高声议论。管仲找了个不显眼的地方站定,他想听听。

  士人甲说:“这次柯地之盟,听说国君差点吃了大亏。”

  士人乙说:“咱们国君还能吃亏?”

  士人甲说:“坛上都是咱们的人,鲁国只有两个人。咱们国君刚要歃血,那鲁国曹大夫突然拔出剑来,一下子指向咱们国君的胸膛。”

  士人乙急忙追问:“那还了得!后来呢?”

  士人甲道:“管相国见事情不好,一个箭步跳过去,用身子挡住国君。”

  士人丙插了一句:“咱们的人怎么不带剑呢?”

  士人甲道:“听说是双方说好了,都不带剑。”

  士人丙气愤地道:“管相国不让咱们的人带剑,却让鲁国人带着剑!”

  士人甲不解地问:“你怎么能这么讲呢?”

  士人乙说:“怎么这么讲?他不是跟公子纠在鲁国呆了好几年么!”

  士人丙摇摇头,伤心地道:“汶阳那地方我去过,水美土肥,还给鲁国,太可惜,太可惜啊!”

  士人乙道:“不只是可惜。让人拿剑逼着答应下来,真太丢人士人丙道:“丢人的不是国君,是相国。是他丢了齐国的脸。”

  士人甲问:“怎么会是管相国丢了齐国的脸?”

  士人乙道:“会盟之后,竖貂大夫他们都主张把曹沫那厮捉来,好好教训一番。可管相国坚决不肯,非要退田不可……”

  管仲听不下去了,忧心忡忡地离开。人心不一,众口烁金。看来,只有让时间来说话,让事实来证明了。





管子传第三章 大见成效



第三章 大见成效

1.竖貂的伎俩

  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做童子羹孝敬齐桓公,齐桓公很动感情,在管仲面前再三夸奖易牙的忠心。管仲也明白桓公的心思,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决不许易牙参与朝政,也不再坚持把他逐出宫去。易牙的御厨地位总算保住了。他恨透了管仲。柯地会盟之后,他到处散布管仲的坏话,恨不得管仲立即下台。特别是他堂弟易容还关在死牢里,过些日子要斩首。他还存有救易容的念头。与竖貂、开方多次密谋商量,他俩也没有办法,一个劲地骂管仲。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终于商量出一个办法:向管仲实施美人计。

  为了进一步取悦桓公,开方想把他的两位堂妹长卫姬、少卫姬送给桓公。竖貂向桓公一禀报,桓公大喜,还着实夸奖了竖貂和开方一顿。竖貂和开方立即出发到了卫国。长卫姬父母一听说要把女儿嫁给齐桓公,立即表示同意,当下接受了开方和竖貂送来的聘礼。事情顺利得简直出乎竖貂、开方的意料。长卫姬、少卫姬听说要嫁齐桓公,也很高兴。竖貂和开方在卫国住不到半个月,两位美人儿就坐上了去齐国的马车。开方还特意从他家的侍女中选了一个漂亮的侍女,一起带回齐国。

  齐桓公一听说卫国二姬已到临淄,急不可待地传唤竖貂和开方进宫。

  竖貂和开方进内殿拜见桓公,道:“臣竖貂开方叩见君上。托君上洪福,臣等此行不辱使命,迎娶卫国二姬到来,现在外听宣。”

  桓公高兴地说:“快,宣她们进来。”

  长卫姬和少卫姬进殿,拜见桓公:“拜见君上。”

  桓公连忙上前,一手拉起一个:“免礼,平身。”他仔细地看面前这两位美人儿,只见姐妹二人,肌如瑞雪,脸赛朝霞,粉面桃腮,娇媚动人,姿质艳丽,国色天香。不同的是,姐姐长卫姬文静深沉,妹妹少卫姬天真烂漫。把个桓公弄得魂游荡漾三千里,魄绕山河十万重,恨不得把姐妹二人一口吞下肚去,欲火象熊熊的烈焰一下涌遍全身。要不是竖貂和开方在场,他会立即把这姐妹二人抱到榻上。他拚命抑制住欲望,对开方道:“爱卿如此忠于寡人,寡人定当重赏。”

  开方忙道:“只要君上满意,臣等不虚此行,这就是君上对臣的最高奖赏。”

  桓公满面笑容,对侍女道:“将二姬带去拜见夫人。”

  两位侍女带路,二卫姬相随出殿。

  竖貂欲跟着进后宫,刚迈动脚步,桓公含笑道:“竖貂爱卿,你与开方爱卿辛苦了,回家歇息去吧。”

  竖貂止步,看着桓公。

  桓公对侍卫吩咐道:“取白璧十双,黄金百斤,赏赐二位爱卿。”

  竖貂和开方谢道:“谢主公。”

  二卫姬随侍女来到蔡姬寝殿。只见蔡姬在案几旁正读简策。她音韵清朗地读道:“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宫女上前禀报:“夫人,主公新选的美人长卫姬、少卫姬拜见。”

  蔡姬一惊,抬头问道:“什么?”

  宫女答道:“长卫姬、少卫姬拜见夫人。”

  长卫姬和少卫姬盈盈而入,跪倒在蔡姬面前:“拜见夫人。”

  蔡姬站起来,伸手搀扶起来道:“二位妹妹,请起。”

  长、少卫姬站起来。三人互相注视着。只见长卫姬眼中闪过一丝嫉妒的光芒,而少卫姬脱口惊叹道:“夫人真美呀!”长卫姬一听,回眸瞪了少卫姬一眼,少卫姬赶紧敛口退后半步。

  蔡姬见她二人如此,笑了笑,说道:“两位妹妹请坐。”

  长卫姬道:“谢夫人。”

  蔡姬道:“君上委托我掌管后宫。两位妹妹入宫,备位如夫人。”

  长卫姬低眉顺目,应道:“谢夫人。”

  少卫姬真挚地说:“贱妾年幼不懂规矩,今后请夫人多加教诲。”

  蔡姬微笑道:“妹妹不必客气。君上乃是有大抱负、大作为的明君,日夜勤劳,励精图治,欲克成齐国霸业。两位妹妹要善事君上,行于正道,切忌侈靡淫戏,荒废国事。两位妹妹自幼生长卫国宫廷,家教有方,不必多说。否则,后宫自有法度,决不宽贷。”

  长卫姬忙道:“多谢夫人教诲。”

  少卫姬见蔡姬说话和颜悦色,心里也就不那么紧张了,问道:“夫人,后宫之中,也可以弹琴鼓瑟、歌舞娱乐吗?”

  蔡姬笑道:“只要不误国事,自然是允许的。想来妹妹一定精于丝竹,技艺不凡了?”

  少卫姬羞涩地一笑,又转而问道:“姐姐读的什么书呀?”

  蔡姬看了案上的简策一眼,答道:“是管相国新著的《治国》篇。”

  少卫姬好奇地问:“管相国非常了不起,是吗?”

  蔡姬道:“管相国雄才大略,学识渊博,多谋善断,真是盖世奇才。君上欲成霸业,全靠管相国出谋划策。”

  长卫姬从堂兄开方嘴里,对蔡姬已有了几分了解。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以前她总以为天下美女都不如她,今日一见蔡姬,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心中油然而生妒意。她也知道,蔡姬进宫已三年有余,可至今没有生过孩子。她想,只要我为君上生个儿子,这正位夫人就是我的。她打定主意,听开方堂兄的话,多亲近君上,争取早日生个儿子。

  少卫姬比她姐姐小两岁,今年才十六岁,她对蔡姬很有好感。蔡姬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性情温和,不端夫人架子,还懂得那么多大道理,她自愧弗如。她进宫时心里怕得要命,怕桓公,怕夫人。临来时,母亲悄悄告诉她如何侍候丈夫,男女如何云雨,她一听更感到害怕。今日一见桓公,心里便很高兴,虽然年龄大了些,可是相貌堂堂,一派大国君主的气度,能嫁这样一位丈夫,也不枉活一世。后来又见到夫人蔡姬,感到十分亲切。她感到满心喜欢。

  侍女进来,向蔡姬深施一礼道:“夫人,君上传旨,二位如夫人今晚临幸。”

  蔡姬虽然开明大度,也感到一股醋味直冲咽喉。她吩咐道:“二位妹妹大喜了,君上今晚就要临幸你们。”

  长卫姬喜不自胜,她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说:“谢谢夫人。”

2.“美人留下,计带回去”

  管仲今晚心情特别激动。隰朋得到可靠情报:卫国、曹国、纪国、莒国因为齐桓公在柯地会盟上不仅不怪罪鲁侯和曹沫,反而同意归还汶阳之地,十分钦敬,都要派使者到临淄来,与齐国订盟,尊桓公为盟主。这可邦了管仲的大忙,只要此举成功,那些诽言谤语不攻自破。更令管仲兴奋的是事实证明他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作为一名政治家,看到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这是最大的喜悦和幸福。四国与齐国定盟,无疑奠定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管仲的改革大计,内外政策也必然会大大减少阻力。相地衰征、官山海大计虽然已通告全国,可阻力很大,特别是朝廷中,以宁越为首的老臣、阳奉阴违,虽然已初步见到成效,可很不理想,他决心把这两大改革全面推开。他翻开简策,对相地衰征、官山海大计又认真地研究起来。

  侍仆进门来,轻声道:“相爷,竖貂大夫求见。”

  管仲一怔,慢慢抬起头:“竖貂?他来何事?”把手一挥:“不见!”

  侍仆答应一声“是”转身向外走去。

  管仲转而一想,又改变了主意。他连忙叫住侍仆,道:“请他进来吧。”

  侍仆答应一声,出去了。不一会,竖貂出现在门口,深施一礼,口中关切地说:“天这么晚了,相国还在为国事操劳?”管仲冷淡地问:“竖貂大夫夜晚来见,是君上有急事吗?”

  竖貂道:“不是。”

  管仲又问:“那么,竖貂大夫是有事找我吗?”

  竖貂献媚地道:“相国为了大齐鞠躬尽瘁,大齐有今日之强盛,都是相国的功劳。”

  管仲皱了皱眉,说道:“竖貂大夫此言差矣,我管仲乃一国之相,不过辅佐君上而已。”

  竖貂忙道:“对,对,大齐有如此明君贤相,实在难得。”管仲冷笑一声:“竖貂大夫今晚就为说这几句话而来吗?”竖貂环顾左右无人,小声道:“在下到卫国为君上迎娶长、少卫姬,也给相国选了一位,真是倾国倾城,国色天香啊!”

  管仲一愣:“有这等事?怎不带进来?”

  竖貂陪着笑脸说:“相国稍待,立刻就来。”起身出门。

  管仲也站起来,注视着书房门口。不久,竖貂带着卫女沿门外甬道走过来。卫女一出现在门口,管仲的眼睛就盯住了:真是貌若天仙,美妙无双啊!只见那卫女盈盈下拜,口中道:“小女子叩见相爷。”

  管仲连声夸赞道:“好,好,请起。”

  竖貂凑到管仲跟前,笑嘻嘻地问:“相国,还满意不?”

  管仲笑了笑,说道:“那就谢谢竖貂大夫,人我收下。”

  竖貂紧跟着小声问道:“相国,易容是易牙的兄弟,念在易牙侍奉君上有功,是否可以从宽发落?”

  管仲明白了,原来如此!他不由笑了:“好说,好说,看在竖貂大夫面上,处决易容时,赏他个全尸就是了。”继而对内室喊道:“夫人。”

  婧从内室盈盈而出:“相爷有什么吩咐?”

  管仲指着卫女道:“承蒙竖貂大夫美意,给我送来了位美人,以作为从宽发落易容的条件。我已答应处决易容时赏他个全尸。你将卫女带进去问一问,她若愿意留下就留下,不愿留下就派人送她回家。”

  婧微笑着答应道:“是。”引着卫女进入内室。

  管仲对竖貂道:“竖貂大夫,还有何事?”

  竖貂脸色十分难看,勉强从牙缝里挤出句话:“谢相国的关照,告辞!”

  管仲毫不客气地一伸手:“不送。”

  竖貂转身出门,恨得咬牙切齿。

  婧从内室里走出来,笑着说:“妾问过了,卫女愿意侍候相爷。”

  管仲笑着问道:“那夫人呢?意下如何?”

  婧娇嗔地说:“只要相爷高兴。不过,妾以为竖貂此举,恐怕是美人之计吧。”

  管仲听了,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婧不解地望着管仲。

  管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