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隋末仙侠传 >

第36部分

隋末仙侠传-第36部分

小说: 隋末仙侠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一个小白龙,见此情景,扬蹄嘶鸣,声如贯雷,当将井水激起数丈。而一旁的柳石基,这才感到有祸事临头,那原有的山洞,即是隐去。一种不祥的预兆,迫于眉间,更是弥漫在锦秀峰的天顶。
    “难不成智云禅师待劫之日提前了么?”他正凝想之即,但见那嘶鸣的小白龙举足探躯,似要向水井口冲去:“呃。。。。他想干啥?跳井?”
    其实,他误解了小白龙,此畜最是聪明过人,形同人类,他想近前以水震之山洞,以声浪敲打洞壁,来进一步提醒洞里待劫之人,注意!
    正当石基要扑过去阻拦白龙下水之时,空中随即转来隐隐地雷声,一时间乌云盖顶,阴气惨惨,黑风狂旋。紧跟着又一道电闪亮过,划破天际,似一双巨手撕开黑幕,直将那白森森的阴骨暴现。
    “尔等不可妄动,我早有所提防,不必太过兴师动众,只在洞外于我守护要紧。”这时,智云禅师的声音破壁而出,在空气中震荡。
    原来智云禅师这几日也感脉向不宁,坐定铺团,还光内视,仙元充溢,环绕佛体,孕育待升。便知化羽在即,天劫将临,一触即发。
    闻听大师所言,白龙收敛狂燥,渐静渐安,仰首朝向西北方向,似在观其症候。而石基先时听小雨说过,以前也在武打小说里看过,修真之人炼虚合道,元丹复出之时,便会引得八方妖魔觊觎,天地风雷邪侵。
    此时,除飞升之元神自身凭功力抵御外,最需要外力助之替其护法,以保元神及真体顺利避劫,成功飞越天界。
    但自己除却新进的一点道艺外,并无可御邪的无敌功法,如何助大师一臂之力呢?石基想去甚是苦恼,着急万分,堪堪天劫降临,此刻去唤小雨已是不及。
    正当他心焦之即,又听得空中大师传言:“你不必过虑,我应劫九世,这已不算什么。你只消先面朝西北坐定,当那乾天之火到来之时,同白马一起,诚心坚忍,甘耐百苦,只以本身真元与它拼持,一切法宝飞剑都舍却无用。那火专一消灭道家成形婴儿,佛门法体,适为感应而至,对常人反到不害,切记。”
    稍候,智云声音又起:“此劫过后,巽地罡风又来,其力可摧万物,使其转瞬销毁,更是佛道法术习炼者不能敌,你只凭日前我赐于你的灵石附于手中,使体内真元源源不断,克制其风雷,只消隐忍过二个时辰,便无忧了。界时,我自会相助于你,一起拼死抗争。”
    石基听罢,以明其意,总结为两字:毅力!他对空大声回应:“小道明白,谨尊大师之命。”
    说完他即刻朝向西北,正好频临那池井水,居地盘坐。而那小白龙,业已早早四蹄内屈,伏于当地,与石基人马相对,昂首视目以待。
    就在石基运动体内玄功,炼气调元之时,在那西北角的上空,隐显一团红影,悄默声息地缓缓向前移动。他两眼死死定住,那就是智云禅师所说的乾天之火吧,据说它不比寻常天火,乃为纯阳之气所凝。
    此刻乌云已散,阴风无踪,又交烈日当空,万里晴天一碧。而那团红影赤如火盆,更甚十倍,看去似旭日东升,尤显清明壮观。
    才时看去似杯碗大小,转眼便如缸斗,夹带着呼隆隆风雷之声,星飞电掣般地片刻到了锦秀峰的上空。
    石基这才真正看清,它不单单只如太阳一轮,周遭亦有庞大的烈焰将其围裹,似火龙盘日,所及范围约有亩许,而中心那团实质样的火盆,却仅为三米,为众焰相捧,红彤彤仗人二目,赤辣辣灼裂心腹。
    正文 第十四章 天火焚洞 玄水屠剿
     更新时间:2009…12…4 15:59:50 本章字数:2408
    那团乾天之火,眼看着快要落下锦秀峰,倾刻就要烧到翠树秀石,转瞬便是林毁鸟亡,满目苍狼。
    这还当其次,那火逼近佛母洞顶,便要连洞带人一起焚化。而那洞里,石基若要看见,定会惊得道心大乱,克不能制。
    只见洞内,一切如故,智云禅师坐于一间石室中,云案横面,将其遮起半边,案上火烛,青光缭绕,映于岩壁之上,致身影随烛摇曳,飘呼不定,恍若幻像。
    而那合目之躯,业已没了智云禅师的元神,只一皮囊耳,血红袈裟披身,盘于当地间。而他凝炼的金身佛体偕同神识一并离了肉身,去了内洞佛母腹内,正由周围“五脏”相护,微红脉络互包。
    金体真佛即出,便将引来无数邪魔的觊觎,同时勾动天火风雷,更可怕的是天魔也会接踵而至,如一个稍加不慎,便会招来灭顶之灾,轻者重新打入轮回,重至形神俱灭。
    因智云禅师三花聚顶以待上乘,神识虚化的佛体已凝成形,这日即将粉碎虚空,破体而去。经历九世轮回之苦,每每这一线难过。这次智云不仅早早入室待劫,在封洞之即,布下了棋星阵,使天火有来无回,更是将凝体放于佛母脐内,以法护之,一旦避劫成功,便即冲壁洞出,破空而去。
    然石基的来临,为他助劫又添新力,可共抗外敌,除魔驱邪,他心下怎能不喜。况此劫如能抵御,这个年轻人的功力也会随之大进。智云虽身在洞内,却可观于户外,为他高兴,并将厉害之处,如何御敌一一告知。
    当他正欲把那最后一关说出,便觉神识被迫潜回,知乾天之火临及,便不再分神,逐收心动念,盘实佛躯,以真气将之护紧,灵光贯顶。好在肉身所处石室,离金佛真体只一壁之隔,防守不碍,只待机破壁而出,助那一人一马抗劫便是。
    再说那洞外石基和白龙,已呈相对之势面面而持,互为转功纳气。石基见那乾天之火迫到洞顶,距离顶面十来丈高低,无故不再向下降落。只当它要朝自己而来,便更以玄天一气,贯于周身,并加速转功给白龙,使之人马之间,即显一圈气带环于周遭,以此与那天火相克。
    其实他多虑了,即便乾天之火烧之近前,也不会拿他怎样,一如智云禅师先时所说,那火专一消灭道家成形婴儿和佛门金体,且由此感应而来。这时,那真身金佛正值洞内,并无破壁飞出,他焉会受到伤害?
    正当他如箭般蓄势待发之时,却见佛母洞周岩幻化成立体棋格,星罗密布,使他为之错愕不已。更有甚者,从那罗列的棋格内,忽然冒起万丛霞烟,五彩缤纷,似博放的烟花,将那团火光骤然截住,相持起来。这就是上文所提到的,智云禅师为克天火布下的棋星阵,给御劫成功争取了有限的时间。
    而那乾天之火,不愧为至纯至阳真火,堪比那初升的旭日,艳红瑰丽,波海齐出。点点金光上下窜动、跳跃,在阵格上空往复飞舞;又无数焰火蒸腾,光华流溢于烟霞之中,借化出千条火龙,幻像出万层丽影,与那上冒的烟霞相碰互撞,搏击角斗,看去五光十色,奇丽非凡。但终究真火难克,火光每起落攻击一次,那烟霞便被消灭一层。
    眼看着火光是越来越盛,紧紧下逼棋格中的烟霞,逐渐随着火光通照,化成残丝败缕,于日光下随风消散。
    石基虽不知那乾天之火究竟有多大的威力,但从禅师密布星罗般如此的缜密之举可以看出,显然此火甚是厉害。如若护洞烟霞被灭,棋格阵自破,佛母洞被天火灼通,那其中御劫之金佛必难逃火劫,形神不保。
    这是他第一次偶然间替人护法助劫,完全没有经验。事到如今,见火光更是强盛,基本将残余烟霞裹食殆尽。紧跟着,砰得一声大震,那团火光倏得自中心爆散,化成千百个碗大的火球,陨星坠雨一般,直往那阵中的棋格内飞去,似要冲格而入。
    就在火焚洞顶的一刹那,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大吼:去!旋即,一股真气,带动百丈水波,似千河涌动,万江奔流,滚滚涛天浊浪,排山倒海地直向盖顶的乾天之火压去。又层层低浪狂啸着似只只钢爪,齐刷刷把正中那团天火之源托住、紧撰,喷洒蹂躏。
    这上下轮番的掘动、扫荡,随施以真气之人的不断运功,再狂烈的火焰也会在汹涌的波涛中淹灭。随着那团原火的剿灭,散发在周围的火光也倾刻不见。消失之快,令人难以置信,而这一“翻江捣海”者,正是洞前井旁,那一人一马所为。
    乾天之火被破,这头一劫算是避过。再看那洞前空地,一片水域,正汇成道道小河,汩汩向山下流淌。而左近大范围的树木山石,受刚才水波巨大的冲击,似粉沬浮沙般被瞬间冲刷得一干二净。
    可见它们定是遭受了天火的炽烈灼烤,逐已化为枯木、槁灰,似堆聚的铺雪,一经冲刷,立时槯枯拉朽,坍塌怠尽。
    石基见状,猛然向佛母洞看去,那庞大的洞府难道会幸免此劫?不由得大声呼唤:“智云禅师!”
    话音刚落,就看天降地陷般,那佛母洞如焚毁的巨人,悄默声息地瘫将下去,好似那无声的电影,只见画动而不闻其声。石基心如刀绞,又一声:“大师!”声泪俱下!
    而那小白龙也似疯了一样,直朝正倒下去的岩洞飞扑过去。
    就在这一人一马惊天吼地,万般悲痛怂动间,正倾倒中的“大厦”突然哗的一响,向上冲起一物,直令那变为齑粉的岩沫如暴瀑般向四面飞溅。紧跟着一细若游丝般的声音钻入石基的耳内:“道友,我出来了,快快把我接住。”
    石基闻言,正是智云禅师的声音,虽然气息柔弱,但内含千功,更透发一种劫后余身的快意。他大喜之下,一提真气,飞身于前,一伸双手,刚好将缓缓下落的禅师金佛真体稳稳接住,紧紧抱在怀里。
    而那小白龙闻声亦收转雪蹄,昴首对空一嘶长鸣,似向那即将到来的二次天劫吁动。
    正文 第十五章 天罡正气 同仇敌忾
     更新时间:2009…12…4 15:59:50 本章字数:2409
    石基闻得禅师呼唤,与那破壁而出之物才一照面,便见一簇祥云,护拥着一个尺许来高的佛体,缓行飞来。
    只见他赤金般通体透亮,稚嫩的面目清秀绝伦,佛耳有轮。周身上下俱有微红轻烟围绕,盘坐于金莲之上,头与足时隐时现,仿佛身上蒙了一层轻纱薄绢,氤氲祥和。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他的头顶之上,悬着一点豆米大的光华,莹润若珠,被外围一层赤金佛光所护,晶亮射目。
    石基一见便认出是智云禅师劫后重生的元神和真体。他赶紧飞身上前,将其抱于怀中,低头凝视,欣喜中无不惊讶万端。见那合虚的金身佛体,正微闭双目,两臂双腿交盘而坐,手结着印,好一副安祥之态,恰似佛童再生。
    正当石基端详打量之即,那怀中佛童尽开口对他细细道:“道友将你的嘴张开,让我进去。”
    石基一听,大惊。什么?我没听错吧,他虽小似婴儿,好歹也是个人吧,我的喉嗓如何能容得下这尺许来大的小人通过?瀑汗!
    这时,那回转的白龙似乎看出主人的心思,直对着佛体头顶上悬及之物嘶鸣。才使石基猛然醒悟,急忙把嘴张开。
    猝然间,佛光伴着莹珠般光华倏地飞起,一道金色闪过,直入柳石基的口内,他只觉喉间一凉,有一东西冰沁入肚。那是智云禅师修炼的元神,也就是悬及于金身佛体头顶之上的那点莹光。
    “石基道友,请面向东南而坐,那巽地风雷就要来了,依我先前所言,待第二次天劫来到之时,将那灵石平附于手掌心中,以天罡正气去克制那巽地罡风。”智云禅师细微的声音从石基的腹内传来。
    其实禅师有所不知,在刚才抵御乾天之火时,石基就已经动用了灵石助力。不然,此刻人马恐早已成为焦炭,一如那树木草芥,转眼飞灰烟灭。这也正是他柳石基灵活机动之处。
    上文提到,他与树洞内的蜈蚣较量时,曾危急中,想到用禅师所赠的这一灵石聚以真元,来对抗毒蚣的吸噬。由此无形之中,借灵石摧动本体真气,使体内天罡正气如先天一气的黍米般初生。
    现今,在那第一次抗劫乾天之火时,他与白龙互传生态五形,又与体外自然中的五形之气不断替换、交合,相得益彰。于是不知不觉中,催长天罡正气再次萌发,在人与马的体内外生就一层极强的保护膜,将肌肤、五脏六腹紧密包裹,虽然气层绵薄,犹如蝉翼,但足以使人马身体不受天火的炙烤。
    且那井水非一般地下水可及,乃是经智云禅师千年历化过的玄水,可释象乾天之火这等剧热于瞬间。之前在石基下井入潭时,就已提到其潭水冰沁,实乃此玄水之功效。所以石基在运动玄功,以真气带起涛天巨浪扑向那天火,使之倾刻覆灭的同时,也将自己与白龙体表再度消热,把那热毒瞬间带除。
    之所以能有此巨力带动井水,那体内的天罡正气更是功不可没,这是智云禅师都没有想到的,却被石基无形中运用。而仅靠独门玄功,就只石基现在的功力是绝难做到的,两者互动,不断补充,才是发功动水灭火的根本之源。
    说来说去,这脱天火之劫算是二次运动灵石。自打智云禅师赠石之后,石基还真是没时间好好静下来,通过运转灵石,正式修练过天罡正气。
    而这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御劫,又是对体内天罡正气的三度再修,不,应该还要加上小白龙。石基明显感到,这天罡正气单修不如双修来的迅猛,进益。比如先时树洞里的运动灵石,只片刻充盈了体内的真元,天罡正气虽萌但基本没有。
    而此次人马作合,天地互动,双修御火劫,尽使天罡正气如雨后的春笋,带露蕴萌,正真发动起来,这如何不使石基绽放笑颜。
    又听禅师所言,更是暗自窃笑:大师,你可说晚了一步哟,我一早就开动鸟。
    那知智云禅师在他腹内“咳”了一声。“哎哟歪!”石基心道,大师的元丹可真厉害啊,都能感应到。他哪里知道,智云的元神现在做什么,恐怕被他柳太守窥见,要心疼,泪奔哩。
    恰原来,智云禅师的元神正于柳石基的丹田之上,莹莹珠光紧挨着他那初生的,小不点大的元婴玉面之上,照得那芝麻粒大的婴孩成了“绿芽儿”,豆豆般的“小人”正害怕得瑟瑟发抖哩。
    不过也正是这偶然的机缘,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