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诸夏 >

第166部分

诸夏-第166部分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将来面对面的时候措手不及!中日之间必然是不死不休的对头,他们亡我之心不死,而我们,也不要忘了甲午之仇!我们打不过西方列强。难道还要让这妖麽小丑继续在眼前晃来晃去么?!”陈晓奇咬着牙根子,强压着怒火和声调喝道,“卧薪尝胆!今天你们能感到羞愧,感到耻辱。这很好!把你们的怒火给我点燃每一个人!我相信,雪耻的日子不会远了!”
    “如果北伐军一路北上打到济南的话,日本人是一定会动手的!”李俊峰掌握参谋部,各种情报汇集起来之后他们作出的判断也越来越准确。
    “他们内部现在正在搞分裂。起内讧,半壁江山在握,各路诸侯便开始忙着争权夺利,仗打到这个份上,一点都不坚决,后劲不足了,这一次,他们未必就能打过来。”戴春风淡淡的说道。
    “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这句话从来都不过时的。”陈晓奇眯缝着眼睛。悠然说道,“我们应当看清楚,他们都是些什么样地人组成的,这样的人,这样的组织占了中枢之后,他们怎么可能会将人民大众地利益放在心上?就连全国统一的大业他们都敢拖后腿打黑枪。可见其心底下有多么的不堪了!所以还得靠我们自己!从现在开始,扩军备战!”
    直到现在,“复兴军”都只有三万人的规模,从1922年第一批核心训练开始,到现在整整五年了,换成旁人,有陈晓奇如今这样地财力支撑,不要说三万人,三十万人都敢搞!但是不管下面人怎么提意见。陈晓奇就是压着不动弹。结果就像在美国的最后那两年一般,硬是把一群士兵都快养成军官了!
    这样的决定一出。是所有军人们最爱听的,不用管财政问题,谁不愿意手底下的兵强马壮!出身胡子部队的黄镇山那前十来年打下的烙印轻易是洗不掉的,他们的心里面就是一个理论——人枪越多越好!
    他马上将刚才地憋屈丢在一边,急吼吼的问道:“老板!咱们扩充多少人?!十万行不?咱们直接把张宗昌和孙传芳那点子残兵败将赶出去得了!省的整天看着他在这里胡作非为憋屈的慌!”
    对于张宗昌的倒行逆施鱼肉百姓,这帮军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特别是每年被张督办勒索搜刮去的数以千万计地资财,足够他们将军队扩充一倍有余呢!结果全都喂了这帮永远也喂不熟的恶狼!
    而山东工商业界和老百姓就更是苦不堪言,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一点钱在威逼之下不得不拿出来孝敬张宗昌的贪婪,即使在美华集团入主以来的三年收入有了巨大的增长,但仍是给不断的战祸和无休止的骚扰给折腾的经受不住了,编求天下无人能助地时候,近在咫尺等候多时地陈晓奇便成了他们唯一的救星,而革命党在山东地活动一向给张宗昌压得死死的不得翻身,到现在意识形态民心风向均已经倒向陈晓奇这边,他隐忍到现在才借机发挥!
    不过,扩军到多少合适,陈晓奇真的是很费了一番脑筋,藏兵护卫和十来个工业区的做法,让山东其他的商会会员承担了养那五万多人的费用,这就让他大大减轻了一把,现在也算有余力搞大一点了。仔细点算一番,陈晓奇选了个自认为非常合适的数字——六万。
    “六万?太少点了吧?!”黄镇山扳着指头算了一圈,这样的数字分派出去,他手底下充其量也就是现下的三四万人的规模,离着他当集团军总司令的梦想还远着呢!
    对此,陈晓奇有他自己的考量:“我们不能搞得太显眼了!鲁中山区充其量能藏兵五万,其他的就要放出来找地方驻屯,但是你们看看咱们能去的地方有多少?现在可是真正的四面皆敌啊!所以这一次,复兴军总量就扩展到五万人,我们的民团编制还在,这一次要扩展成两万人一个师的数量,帮着张宗昌去驻守日照一带,我想他会很高兴的。我们不能把自己搞成北伐军的靶子!一切要等事态平稳下来再说,这林林总总十几万人的兵力,足够我们把持山东的了!现在我们要等奉军的最后一哆嗦了!那之后,山东就是我们的天下!”
    忘记说了,大家端午节过得好么?好的话,顺便帮俺一把把!要求不高啊!小票就好,谢谢!
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抗的开始
    日本人的肆意妄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尤以感到被耍了的英美最为强烈,他们不仅通过外交渠道对日本严加谴责严重关注,并将自己在远东的舰队启动起来,作出要干涉的架势,于7月8日,共计美舰15艘、英舰1艘、意大利舰2艘开抵青岛。
    日本人并不在乎这些,或者他们已经看出来列强国家的色厉内荏,认为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在军事上对远东地区过多的干预,现在大家都处在恢复元气的时段,且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和经济上的持续不景气,让这些国家想插手也是有心无力,而新崛起的革命党到底倾向如何,奉军的统治还能不能撑得住,他们想要得到的利益能不能及时的抓在手中,这一切的博弈都要看这一次出兵的效果怎么样。
    因此,日本不但没有丝毫的收敛,又将“常磐号”巡洋舰派到青岛以壮声威,此外还将驻上海的陆战队一部也调往青岛增援,使的在山东之兵力大大超过四千人。
    在组织广大学生参观了日本人在济南城外耀武扬威的操练之后,整个济南各学校被要求学生各自写出心中感想的命题作文,尤其是高中和大学的学生们,更是要深刻思考国家民族衰弱被人欺凌无力反击的痛楚,从自身出发,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事情继续发生,而不仅仅是拿着小旗在大街上扯破喉咙喊也没人听没人管的行为。
    济南各界商民,被严令拒绝接受日本人的钱钞交易,只允许以现有中国发行之钱钞来买卖,市场照开,生意照做。日本人也要吃喝拉撒,他们还不敢就地抢劫和随意占夺,因此可以与之接触。
    只不过一夜之间,整个济南城做买卖的人全都换了个遍,无论是柜台伙计还是摆摊卖菜的。统统都换成了“复兴军”和“美华集团”的人,就算日本人想要在街上买根葱都是专门的人在支应。其余的商民全都被告知放大假,一切与日本人打交道的事情,全部是他们私底下在做。
    而这个时候的济南工商界,实质上已经是“齐鲁商会”完全把持着,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那个不开眼地敢跳出来胡说八道找麻烦,否则只能“消失”。值此国家受难之时,但凡脑子不傻的都明白该怎么做。
    所以不过几天日本人吃掉了自己携带地军粮物资之后,只能从街上采购置办,负责协调这一切的济南总领事馆的人愕然发现,整个城市都变了模样,做了情报工作很多年的武官和特务们很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吃喝拉撒睡都在中国人的监视之下了!
    我们不打你,我们也不骂你,这样的外交事件不是小民能够掺和决定地,那么我们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让你感到心寒。让你感到压力!这就是陈晓奇他们制定出来的应对政策之一。只要日本人不动武,只要他们想在山东过下去,那么他们的所有行动都将在整个美华体系的监控之下。躲都没地方躲!
    日本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占领济南城,他们的军队只能在商埠区和领事馆一代活动,即便是张宗昌再蠢再傻也知道这时候不能放鬼子进城,否则请都请不走了。再者说,这时候南北两面正在谋求妥协,张作霖和蒋中正他们正在谈判。事情没有到闹得不可收拾的那一步,他才不愿意背上个汉奸卖国贼的名声呢!袁世凯那么牛叉的一个人,最后倒霉不还是臭在二十一条上么?
    日军方面。转载自济南总领事西田井一地态度再次发生变化。如果说以前他还一力主张将陈某人扼杀在萌芽状态。彻底除掉这块心腹大患地话。那么现在他反倒不能熄决心这么处置了。
    两年地时间里。美华集团已经从事实上控制了山东经济。并且拥有了对抗地军事力量。这些都瞒不过他们地眼睛和探子。光明面上地那些军事力量。西田认为如果陈晓奇有心在山东独霸地话。完全可以将张宗昌一下子干掉赶走地。战斗力和装备、素质等等都在这里摆着。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
    这一次陆军部出兵山东。他也是非常赞同地。但是数量和动作地轻重拿捏却不太好掌握。他是常驻山东地老资格外交人员。对于这里地民生、民心和舆情非常熟悉。却不是陆军部那些脑袋烧坏了地家伙们所能比地。那些家伙已经将自己想象成了无所不能地神。只要他们挥手之间。便能将一切覆灭。西田是绝不敢这么想地。这一次。他也想看看陈晓奇地底线和容忍程度。
    还有。就是即将北上地革命军。陈晓奇回国之后送了一份大礼过去地事情。日本人清楚得很。后来双方之间地某些买卖往来也不是什么秘密——貌似在国战之前。革命军内部那些事情没有一样对日本人算是秘密地。这两者之间有着这样地关系。那么值此关键时刻。陈晓奇会怎么做?是揭竿而起投靠蒋军?还是保持中立不作为?还是帮主张宗昌看住了山东这块老家基地?或者干脆图谋独立?
    不能挑起军事争端。这是派兵地时候。日本外务省主要官员地大口径是这么严格要求地。否则地话。他们绝不允许派兵进入山东。这是原先币原喜重郎外交政策根深蒂固地一大延续。陆军部在这方面还是要妥协一些地。包括在对张作霖地态度上。陆军部地人虽然不断叫嚣要“采取必要措施”。但此时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刚刚上台地田中内阁寄希望于不流血地政治胜利。在谈判桌上谋求自己地利益。
    陈晓奇在等着日本人出问题先动手。而日本人却也在等着这个机会。看看是否能从中把握主动权。现在地日本经济是经不住跟中国硬来地。士气正盛地北伐军好容易内讧了。不能给他们以借口重新团结起来。这是非常重要地。
    日本人和陈晓奇都在等机会,此时的北伐军已经停下进攻的脚步,专心内斗。只有冯玉祥部还在缓慢地往前争夺阵地,但明显的劲头不足。
    内忧外患之际。春季麦收已经彻底完成,正是到了征收税赋和钱粮地时候,这一次的山东百姓可就没有以往那么老实了。遍布山东各地的“美华集团”工作人员和“复兴党”基层党员的协调联合之下,大半个山东的农民集体抗税抗捐,顿时让张宗昌为首的**统治政府傻了眼。
    放在以前太平时节,则张宗昌完全可以责令各地镇守使和衙门警察下手抓、杀、镇压民众的反击,但是这一次就不行了。北伐军和冯玉祥都把刀顶在肚脐眼上了,日本人更是在这其中横插一杠子,他们根本没能力也没精力来管这些事情,加之“复兴军”暗中下黑手,将鲁西南战线溃败下来地联军士兵给截去大半,兵力捉襟见肘之下,根本无力讨伐这些“暴民”,但在陈晓奇为首的主要商民士绅调解之下,此时折腾了几个月才消停下来,上交一部分税赋和粮食。大家共同过关。
    南方政府此时闹党争,北伐行动半途而废,月底外交部长伍朝枢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矢田七太郎会谈。抗议日军的跋扈行为,却反被对方一顿威逼劝告,要求革命军的人只能停留在徐州,不得进入山东地界儿。
    张作霖在这其中看出便宜所在,强令张宗昌重新调集人马奔赴徐州战场,重嗅取地盘。而孙传芳也调集自己的残兵败将,反攻安徽江苏,无心抵抗的北伐军迅速缩回兵锋,于7月24日退出徐州,让开道路。
    八月九日日本公使芳泽提出带有附加条件的撤兵方案,11日蒋中正宣布下野,外交部长伍朝枢于21日发表声明,接受日本政府的条件,三天后。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决定自9月3日开始撤军。至13日,日军完全退出济南。
    西田井一毕竟没能等到陈晓奇的主动出击。而陈晓奇也庆幸日本人此时没有昏了头的乱来,这样他在完全没有准备好地情况下,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就暂时往后拖了一段时间。
    1927年秋天,老天还是不大给面子,一场席卷大半个省区的旱灾让鲁西南地区地人彻底没了活路,在鲁西路北地区,因为战乱频发就已经导致民众存活艰难十室九空,而这一次的自然灾害却将他们最后的一点坚持压垮,他们纷纷逃难出来,又因为往西往北甚至往南都在打仗,因此便稀里哗啦的全数朝东涌过来。
    难民?张宗昌是绝对不管的,身强力壮的正好抓来当兵打仗去,老弱病残那就爱怎么样了,反正天不收地不养,死到哪里算哪里。
    从泰安沿线开始,美华集团会合齐鲁商会便开始有组织地接收安置这数百万的灾民,绝大部分的人分置于各城各县,最远的安排到了烟台日照一带,其中约二十万人在美华集团的引导之下,彻底发了狠的下了南洋。
    而鲁东地区则因为有各方面农田水利工程的帮助,减产仅百分之三十,却又比另一时空好上了太多。继之而来的蝗灾就真的彻底搬空了重灾区地人口,此时地山东内陆除了军队和乱匪之外,几乎没什么正经的老百姓了,略有些土财主们将自己地寨墙垒的跟城墙相仿,又购买了水泥砖石加固加高,甚至买来柴油发电机架上电网的也有,雇佣百十来个枪手护院那是不消说得。
    总而言之,偌大的山东腹地搞得如同晋末时期一般堡寨林立,孤岛成群,一派岌岌可危的紧张局面,却也不知道何日是个尽头。
    而美华集团和齐鲁商会干的事情也很不厚道,他们一边鼓动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趁早搬家另迁他地寻求安置,一面却又大肆收购土地,这样的年景下,就算是自耕农们也被张宗昌的横征暴敛逼得要卖儿卖女了,何况佃户。没有“美华农业银行”的便利政策支撑,这里的农民一旦碰到灾年便过不去了,而去年的水灾、今年的旱灾、蝗灾、兵灾齐至,放在过去这简直就是“末世”的景象,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了。因此农民得知有人能以不太恶毒地价格买下它们的田地,帮他们另寻出路。打头地又是陈晓奇这样的善人,那也就跟着走吧总要活下去!
    西北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