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诸夏 >

第40部分

诸夏-第40部分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了。
    他们这一去,除了建立中国第一家电台之外,还要在上海建立起美华贸易公司的上海分理处,并在接下来到青岛再开设另一个分理处。地方想必张啸林已经选好了,仓库也不是什么问题,电台的事情有三大头出面解决,想必也不是多么的困难,毕竟他们除了在黑道上面横行之外,在外国特别是英法租界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起码黄金荣就是法租界巡捕的头子,说话有分量。
    金学友这一趟担负的责任可谓重大。他首先要在新加坡停靠一下,去代表陈晓奇拜访海外华人的领袖陈嘉庚先生,陈先生可以说是千万东南亚华人的精神领袖了,不单是他取得的商业成就,更难的是他那份爱国情操,是值得在历史上大书特书的优秀人物,陈晓奇是久仰了的。
    此去有两个目的,一是与陈先生一起共同捐资建立厦门大学,历史上正是这一年开始,陈先生捐资一百万开办费开始创立厦门大学,此后12年共捐资300万支持大学教育,这是历史性的创举,虽然后期陈先生因为生意破产支持不下去了,才央求国府将其收归国家办理。一生之中,陈先生在教育上的投资捐款不下一亿美金!这真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事。
    如今的陈晓奇家产比陈嘉庚要雄厚,目光看的也长远一些,自然要在这等好事上掺上一脚,抓住高等人才培养的第一机会,为自己扬名立万之外,还能得到实质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另一个目的,是要跟陈先生合资,在东南亚大量购买橡胶种植园,历史上陈先生先后建立了一万五千英亩的橡胶种植园,成为大名鼎鼎的“橡胶大王”,这在陈晓奇看来是远远不够的,工业时代,对于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有多少就能用多少,战争一开那就更无法计数了。
    东南亚有丰富的粮食和矿产资源,这些在战时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能多控制一些在手里,就多一份机会。马来西亚的锡、石油、棕油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早一些控制一部分,对将来的大业就越有好处。尽管这时候这里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可谁说凭着金钱就不能在日渐衰落的日不落帝国的口袋里挖一点金子出来?
    除了会见陈嘉庚,就是上海的事情了。金学友第一次承担这么重的任务,很有些惴惴不安的样子,毕竟这转变来的太快了,责任太重了些,事情也太紧急了些。
    撇开他不谈,陈晓奇的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的来。刚过了1922年元旦,“美华实验室”旗下的重型机械研究小组推出一系列的履带式拖拉机,从最小的50马力到75马力再到100马力的大型履带柴油拖拉机相继问世,相配套的锰钢履带、联合收割机都同时推出,但也只是冒了个泡,比起其他的美华系产品,这个未免太没有特色了。
    但是这不过是个起点。过了不长时间,其他部门的研发工作都取得了进展,机械传动装置和机械及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液力变矩器、联轴器总成、行星齿轮式动力换挡变速器、中央传动、转向离合器和转向制动器、终传动和行走系统等,都获得了初步的成果,尽管效率和质量不尽如人意,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创举性的发明,在此之上,大功率推土机面世。
    液压回转机构的研发成功,使得美华实验室得以继续推出新的工程机械,挖掘机、起重机的原型机也一一制造出来,大型压路机、铲车、等工程机械也纷纷面世。这些采用大功率柴油机、液压传动系统、刚性履带、回转机构、操纵机构一整套的新发明堆起来的工程机械,在市场上再起掀起新风。
    此后不久,化工实验室传来好消息,在天才的化学专家陈晓奇的一力领导之下,该实验室划时代的发明了“催化裂化”石油炼制法,通过该实验室发明的固定床反应器,在硅酸铝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够大幅度的将目前主流的热裂化法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所得裂化气在经过吸收之后一方面可得到大量廉价氨气,其余的经过液化分馏之后,可得到大量化工原料------丙烷、丁烷,这两种材料再经过化工处理,便是腈纶和顺丁橡胶的关键原材料。
    除此之外,陈晓奇还马不停蹄的提出了一些列从煤气和煤焦油中提取苯,苯加氢制备环己烷再到环己醇再到己二酸、己二酰胺的制备流程和工艺设备,特别是提出用硝酸氧化环己醇(由苯酚加氢制得),首先实现了己二酸的工业化生产。这才具有了生产划时代产品------尼龙的基础。陈晓奇经常觉得奇怪的是,以前看网络小说的时候,经常发现某些大能无缘无故就能将尼龙制造出来,这中间一些列根本绕不过的原材料生产制备工艺人家是怎么过去了,在原历史上,从实验室中聚合反应制造成功尼龙,到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解决原材料的来源,那是经过了五年验证、四年准备才得以实现,杜邦公司在1937年才彻底解决原材料问题,那还是有天才的卡罗瑟斯前后11年的忙活才得以成功,自己这个化学系的研究生有超过**十年这时代的化学知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些家伙们是怎么做到的?
    除此之外,陈晓奇还发布了自己的关于丙烷高温裂解制乙烯的方法,尽管看上去跟林德空气产品公司提出来的方法是几乎一样的,但是别忘了陈晓奇知道的东西太多了,他几乎都不经过验证的,就给出了管式炉、泡罩塔、汽提塔等设备的结构图,还提供了许多流体输送机械、过滤机械、粉碎机械、破碎机械和搅拌机械等化工机器的设计样图,此外还有如容器(槽、罐、釜)、分离设备、换热器、蒸发器、结晶设备、传质设备、干燥器、吸附设备、电解槽、窑、反应器和反应炉等化工设备。
    一大堆的东西给出来之后,给整个世界已经不是震惊所能形容得了,作为老资格的合作伙伴,杜邦公司不得不专门派出一个技术工作组长期驻在“美华实验室”的基地这里,努力的想办法跟上该实验室的前进步伐和节奏,想方设法的将其连篇推出来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帮助陈晓奇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化工机械设备的产业化。陈晓奇多么奸诈的人啊,他怎么可能将化工设备和化工机械这么一大块肥肉放给别人?
    除此之外,受到新的石油裂解技术吸引的美孚石油公司第一个抢在自己的姊妹公司前面与陈晓奇达成了合作协议,其一整套催化裂解生产技术的每年专利使用权高达一千万美金,这还是陈晓奇在人家的大力压迫之下不得不委曲求全接受的价码,否则他绝对至少要到两千万甚至更高的价格,因为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洛克菲勒家族旗下,谁不知道石油里面包藏着多大的黄金?
第四十七章 大跃进式的发展(二)
    今天全部更到!大家的票票呢?收藏呢?
    他们这个钱花的一点都不亏,因为相比较起来其他人的发明,他们或许还要长达数年的理论验证和设备研发才能够投入到生产当中,而陈晓奇则直接给出来一整套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直接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整套设备和机器,这个速度这个服务周到,让他们大大减少了时间花费,提前若干年就进入了新的石油化工时代!
    如果没有陈晓奇的到来,催化裂化工艺还要到20年之后才能面世,这还是固定床的工艺,若是到了流化床的工艺更要延后到五十年代,更进一步的催化重整技术陈晓奇都在掌握之中,只不过他压根就没打算现在搞出来,因为这不符合他的利益。ΩΩ网
    借用这一系列庞大的项目,杜邦公司和美孚石油公司为了尽快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设备,不得不帮助陈晓奇购买到了大型机床,美国钢铁公司则在他们的合作之下想方设法提供各种高强度低合金钢、耐腐蚀钢以及其他的合成金属材料,短短的时间内,陈晓奇派出去的冶金实验室小组就获得了大量各种型号合金的生产技术。
    大型机床也没花陈晓奇多少钱,他仍然将目标对准了还在继续拆分贱卖中的德国市场,那些制造工艺精湛、产品质量上乘的大型机床是以美国为首的战胜国口中的大肥肉,自然不会落在别人的口中,特别是应用在战舰制造上面的大型机床,动辄长达百米的超长床身,那是没有数十年的积累绝对造不出来的东西。陈晓奇也只是在后世的钢厂见过这种巨大的玩意,没有这东西,大型舰船的龙骨就制造不出来,没有配套的大型水压机和油压机,就制造不出来合格的钢骨,更不用说长达百米甚至数百米的热处理炉,那是想象不出来的超级东西。后世的中国为什么造不出来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因为那是整个工业综合技术集中体现的标志性产物,其复杂程度和技术含量即使到了21世纪也是不落伍的,完全没有基础、根本买不来超大型机床、还整天吆喝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真是可笑!没有合格的机床,连大型发动机和大型锅炉都造不出来,没有大型金属加工的经验,那些战列舰动辄几百毫米厚的装甲钢板难道要用百十毫米厚的钢板拼凑?还不用说表面处理了!那动辄四百多毫米口径的巨炮,也不是说说就能搞出来的,整个世界在二战以前很长时间,除了英国和德国,其他国家包括日法美,超过三百毫米口径的身管大炮都造不好!
    没有超级大财团的帮助,陈晓奇自己绝对买不来这些超大型的设备,没有这些划时代的项目当诱饵,那些牛哄哄的大财团们怎么会理他这个外来户?没有这些东西当引子去偷师,就算陈晓奇这时侯有一台能连上21世纪互联网的电脑,他也未必能研究的出来,那玩意说和做完全是两回事!
    金学友到达上海并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电台的时候,已经到了1922年的三月,电台载入史册的第一个声音,是陈晓奇早就录制好的密纹唱片中播出来的致辞,他那略显激动、伤感,但却包含了深情的声音回荡在大地上的时候,不管是在天南还是海北,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凡是拥有收音机的家庭和个人,无一例外的早早守候在旁边,也因此听到了陈晓奇的第一声问候:“同胞们,亲人们,你们好!”
    陈晓奇特意放缓了节奏的播音让整个中国的人们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才是标准的普通话,那些南腔北调的所谓官话在他的声音表述面前显得那么别扭和粗糙,其后一男一女两位播音员的声音,更是成为了这时代声音的标志,一如后世的赵忠祥老师那浑厚的男中音一样,几十年内都是标准,这就是先行者的好处。。
    陈晓奇的名字伴着他的讲话很快家喻户晓,在他们特别建立起来的有线广播网遍布整个上海之后,百万民众几乎都知道了这个传奇人物“小财神”,而他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和英雄事迹也第一次打动了无数青年英才的心。两年来,陈晓奇辛辛苦苦都招不来几个英才的局面,竟然就这么轻松的打破了,成百上千的热血青年为了心目中那伟大的理想,为了实践产业救国的梦想,纷纷发出要求,要到陈晓奇手下的公司工作,而当他们听说早在两年前,陈晓奇就不断的拿出巨资在寻求资助学子们到国外留学深造的消息后,陈晓奇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某些激进者甚至将他当作了中国未来振兴的希望,热血***的呼喊着要誓死追随云云。
    这始料未及的结果不但大大出乎陈晓奇的意料,也差点将历史改得面目全非,许许多多这时代应该发生的大事因为他这意外的搅局而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关于他的话题在街头巷尾乃至广大民间掀起来连片的风浪。
    陈晓奇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中,对于人类生命健康最关键的药物------“磺胺”,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之后,在国内造成的轰动可谓强烈,某些对西方极其了解的人,甚至提出了可以将这个成果报请诺贝尔奖提名,不然不足以显示这伟大发明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历史上发明磺胺药物的那位专家是获奖了的,但是前提是他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同时他还是西方人,谁都不敢说诺贝尔奖是完全公正无私的,更何况在这个时代,人人都知道的矮化民族。
    某些有识之士早就有预见性的提到,目前陈晓奇几乎不可能获得这项大奖,不但如此,甚至都没有人替他去申请这个奖项,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此前毫无人之知晓的毛头小子,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还有关键的,这个不争气的国家和政府,他们都忙着贪污**,争权夺利,哪里还有心思关心国计民生,关心民族大义。
    不管怎么说,陈晓奇是彻底的火起来了,他那时不时的播出来的定期录好的朗读文章,让人们几乎不可能忘记他的存在,许许多多的人开始尝试学着他的语调和发音来读书说话,而播音员们在事先安排之下早就准备好的培训班也很快成功的办了起来。
    这一切,远在美国的陈晓奇是不知道的,现在的消息传递是如此的慢,一封国际电报那么贵,根本不可能描述什么东西,一封信要走多长时间天晓得。
    在芝加哥飞行学校的中国人有将近二十个,陈晓奇出钱组建了飞行俱乐部之后,陆陆续续的将越来越多的人送进去进行培训学习,同时他自己也注册了一个飞行器制造公司,并很快的先仿造出了第一代双翼单引擎飞机,第一次试飞是由冯岩亲自进行的,在天空中翱翔起来的那一刻,他泪流满面。
    接下来,陈晓奇就直接摒弃掉了双翼飞机的研究工作,转而拿出来一份让所有人都叫惊讶不已的绝密飞机设计草图。如果是现在有一个二战迷看到的话,一定能够认出来,陈晓奇拿出来的那份设计图分明是经典的德国战鹰------Bf-109。
    陈晓奇没指望这东西几年内能造出来,因为这时侯的发动机根本达不到要求,金属材料也不合适,气动布局也需要大量的试验验证才能搞出真正的图纸,但这都不是什么问题,陈晓奇只是跟他们一个努力的方向而已。在这个时代,单翼飞机是一种不可想象的东西,许多人在第一次见到单翼飞机的时候,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