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诸夏 >

第605部分

诸夏-第605部分

小说: 诸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秘密与德国进行的另一笔交易达成缔结!几天后,8架新式4引擎“蜂巢”重型轰炸机从西疆升空,在万米高空之上长途飞行3000公里进入德军控制区,加油后再次起飞,进入德军乌克兰大后方,加入到德国空军的阵营。
    这八架采用星形涡轮增压发动机、首次采用机舱加压技术的超级大家伙刚刚参加过对外蒙苏联军队的大轰炸,其高达12吨的载弹量和高达5500公里的航程,以及一万米以上的飞行高度、超过550公里的飞行速度,都是当前苏军没有办法对付的绝世悍将!
    装在机舱中运来的是12架最新式双引擎“吊篮”运输机的组件,这种运输机体型虽然不够庞大,飞行速度也很低,但其运载量却一点都不输于“蜂巢”,如此一来总数20架飞机一次起降可以提供的运送能力就高达2第六集团军坚守物资供应的戈林巨大的惊喜!
    随着冬天的到来,德军内部对于坚守斯大林格勒的分歧极大,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为首的参谋部力劝希特勒主动退出斯大林格勒,让出阵地后将兵力收缩,将战线缩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苏军攻势。
    可希特勒被巨大的荣誉给冲昏了头脑!占领斯大林格勒,那种快感就好像他亲自拿着皮鞭蹂躏了斯大林一顿似的,那是他的勋章!他的丰碑,怎么能轻易就放弃!而戈林大咧咧的保证他可以给第六集团军提供足够的空中补给,可是他的运输力量,远远达不到前方需要的每天700吨,而只有区区的300吨!
    一直在他们中间混的中国人却洞悉这一切,他们带来了德国人急需却没有的重型轰炸机和高速运输机,以此一下子给戈林加强了200吨运力,加入他勤快点的话,起码保证每隔一天一个轮次的增援,效果会更加的好!而中国方面,那种“吊篮”运输机还可以源源不断的空运过来,凭着他们这种重型轰炸机的超高能力,无视苏联人防空力量的阻拦,横跨整个哈萨克共和国的疆土,直接送上家门,这买卖做得胆大之极!到位之极!
    运输机的零配件源源不断的运到,德国人只需要简单的组装就能立刻投入使用,中国方面考虑的周到无比,他们所需要做的不过是将飞机的几块大零部件拼起来而已,在中国工程师的亲自带队操作下,这工作一点难度都没有!
    很快,当苏军大反攻全面发起的时候,德国人的运输补给速度也一再提升,希特勒终于因为在斯大林格勒呆住了而保住颜面,德军也因为物资的充足而一时间坚守的住,在时不时的一枚“云爆弹”的严重摧残下,朱可夫的大反攻打得艰辛无比!从1942年的11月中旬,到19第六集团军始终没有停止接收到增援,尽管冬天是如此的寒冷,士兵们几乎都要冻僵,可是从后方运来的物资,甚至还有从2500公里外中国运来的物资都给他们帮了大忙!这一块坚硬的骨头卡在那里死活不退,苏军要想消灭他们,遥遥无期!
    在此期间,哈萨克共和国内已经乱作一团!尽管中国人并没有打进来,可来自中国境内的无数颠覆力量却早已经在内部折腾开了!这些人在十几年当中因为农业改革、大清洗和政体演变等等原因而不得不逃离那里,更有一些不忿当年被苏联借着剿杀白俄的机会给强行拉入加盟国的行列,使得他们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在1928年的那场大灾难中死了那么多人,恨是难免的!
    而今,看到苏联可能被中德合伙南北夹击干掉,特别是斯大林格勒的陷落,被宣传成为苏联败亡的序曲,很多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了,在一股股地下力量的鼓动下,严重缺乏守卫兵力的中国边境地区首先乱了,随后开始朝着整个区域弥漫。
    而中国方面,这种跨越数千公里对德军攻击前沿做支援的搞法无疑是非常耗费力量的!不说别的,光是那几十架重型轰炸机的使用成本就极高!尽管他们只是携带物资空头给德军,却没有加入到大轰炸的行列,几乎每天一个班次、每次运输150吨左右物资的支撑仍旧给了德国人莫大的支持,特别是防寒衣物、药品和各类营养必需品的供应,为越来越缺乏资源的德国提供很大的缓解,加上德国人自己的运输力量,终于保证了第六集团军的消耗,这颗钉子,才能坚守更长的时间!
    陈晓奇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导致了这场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战争的面目全非!
第一一六章 反攻苏联
第一一七章 阻止中国崛起
    中国的变化引起英美两国元首的高度重视,罗斯福与丘吉尔不得不特别为此会面一次,专程讨论中国的问题,他们都意识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已经变成了可能影响全世界战争走向的重要力量,如何将这股力量用好,引导向好的方向,将直接决定着未来的世界格局,无论哪一种,都必须要在英美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掌控下,这一点毋庸置疑。(。2。)因此,中国的事情,必须要赶紧作出决定!
    罗斯福的年龄尽管不算太大,但因为上下肢瘫痪的问题,在这样紧张的政务忙碌当中几乎耗尽了心血精神,所以他的状况并不好,只不过来自战场上不断的胜利进展鼓舞着他老迈的心脏,并且他不服输的精神同样支撑着这具苍老的躯体,令他一而再的创造奇迹。
    相比之下,如同斗牛士一般的丘吉尔就完全不同,尽管他的年龄更大,却是一直不肯服输。无论北非还是缅甸的战场都取得重大的反击胜利,他的心气越发高涨,刚刚从连续几年被德国人压着打的阴翳中解拖出来,要扬眉吐气一雪前耻,自然更加的精神抖擞。
    原本,这一次的会面还需要加上另外一个人………斯大林,但是大家其实都知道,现在斯大林已经处于癫狂状态,因为国防军在远东残酷而凶猛的攻击,导致他前后难顾,而从蒙古和中国西部起飞的重型轰炸机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大轰炸,以及对乌拉尔地区重工业核心的大轰炸,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那些全部用来建立起支撑整个国家西线战场的武器生产大大被拖后,油田、矿山、工厂、铁路、公路等等一切眼睛可以看到的东西都在对方的轰炸范围之内,最远他们可以很嚣张的跨越哈萨克攻击到伏尔加河沿岸,与德国人从空中接壤。
    而随着战斗的推进,他们在哈萨克的进展速度之快令人十分担忧,或许他们跟德国人会师的日子并不遥远了!
    一旦发生那样的事,斯大林。的红色帝国就面临着崩溃的危险,没有一支部队在付出了数百万的伤亡和几乎挤出全部的力量以后,还能面对前后夹击两个强大敌人的麻烦而无动于衷,其实在经过数年大清洗、大灾荒以后,很多人的内心已经紧张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是有希特勒入侵这样的事情作为发泄口,那么或许很多人会就此崩溃,或者全部变得消沉麻木。
    总之,他们维持下的苏俄,已经面临着覆灭之灾。
    而这,也正是英美两大巨头非常。担忧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现在无法猜测那个陈晓奇到底是想要帮着德国急需跟全世界作对,还是单纯的针对苏联落井下石,又或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搅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从中攫取更符合他的利益,鉴于他复杂的多重身份,和以往表现出来的各类特质,两位领导人都认为,很有必要将这件事情尽快的商量妥当。
    如果斯大林真的撑不住被中。德两面夹击给干掉了的话,那么刚刚取得进展的北非战场将变得毫无意义,一旦打垮苏联后的德军迅速掉头攻入西线,那么骤然获得力量倾斜的隆美尔也好,龙德施泰德也好,足够给盟军一次倾覆般的威胁!如果不是德国的兵力实在有限,而国家工业生产力和武器供应已经达到了极限,就算没有东线的返回攻击,麻烦也不可避免!
    寒暄过后,彼此交换了一番当前各部分战场的意。见,开始进入到他们需要商讨的重要议题,即对当前中国几方势力的变化将可能对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
    丘吉尔火刺刺的用力顿着他的手杖,很恼火的说:“。这个中国陈是非常狡猾歹毒的,他的阴谋不下于希特勒,这个人,在这个时候发动这样的战争,而不是去集中兵力尽快解决日本人,很明显他在借势!他以为已经站在了可能获得胜利的一方,所以趁机扩大地盘,争取一举将北方的威胁解决掉,将来的中国将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制约的力量在周围威胁,他的强大就将不可抑制,这不符合西方领导全世界的传统,我们必须要制止他!”
    他担忧和恼火的问题之一,便是陈晓奇有那么。强大的兵力却不去抓紧时间解决日本,只要他肯出力,将朝鲜的日军清理干净也不过时三五个月的功夫,那之后,以他的强大海军辅助,完全可以直接威胁日本本土,逼迫日本从东南亚撤军,会极大的缓解英国和美国的压力,可以说,只需要他这么做,那么太平洋战场的局面将大大改观!无论英国人还是美国人,无疑是最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因为,那将少死很多人,更可以让他们集中精力去对付核心战场………欧洲的希特勒!
    可陈晓奇偏偏。似乎就看透了这一切,所以他一方面看似出动了兰芳国的力量和隐藏在缅甸殖民地的力量去打击日本人,可他的真正的本钱却用在北方远东攻势上,这无疑会大大拉长太平洋战场战争的时间,英美在这里的损失,必定还要继续!
    罗斯福对此深表赞同,他对陈晓奇的认识要比丘吉尔深刻的多,打交道的时间也更长。当年他还没有开始竞选总统的时候,在美国强势崛起的陈晓奇就开始有意无意的接触他,当大萧条来的时候,他联合四大财团上下其手的抓紧收购美国优质资产,并拿出大量资金来解决就业和华人移民以及严重剩余的物资工业品,貌似对美国的支持很大,实则是大发美国的国难财!
    当然,罗斯福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的眼光,正是通过这些难得的投资、投机,陈晓奇与他建立了牢固而深厚的同盟关系,在此后的竞选中,陈氏集团的政治献金帮助可谓巨大,而美华集团的存在,更为他的施政和对华政策、经济拉动都起到巨大作用。可以说,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陈氏财团已经成长为美国四大财团之外的第五个势力,其财富总量和经济控制力还在洛克菲勒之上,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财团。
    这样一个家伙想要图谋世界霸权的话,那么做现在的这些举措就合情合理!不算以前,仅仅计算太平洋战争开始的这一年多里,他掌握时机的精准度,和投入力量以小搏大的超卓眼光都是令人惊讶的。这次他出兵对付苏联,把握的时机刚刚好!
    罗斯福似乎经过长考,点点头缓缓的说:“中国的崛起暂时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保持之前的形态,部分强大的中国是很符合西方世界的利益的。尽管红色苏联看起来是对整个世界的威胁,但是我认为,它保持一定力量的存在,要比它崩溃要更为合适。我更倾向于以适当的压力逼迫其改变**形态,成为西方民主世界的一部分,继续存在于欧亚之间,保持对中国的压力和威胁,是最有利的!”
    丘吉尔深为赞同:“是的!红色帝国不符合世界的需要,但是一个可控的、有自保能力的民主俄国就会成为我们的大帮手。但是现在很显然,出现这样的转变不大现实,那必须是要稳定和平的局势下,在我们的帮助下实现。如果我们不去管的话,那么一旦在中德合击下苏俄提前崩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极端不利的!因此,首先我们必须保证她的安全存在,击败德国人,然后再继续动手。中国方面对她的削弱是符合我们的需要的,但是,决不能被中国人搞垮她!”
    这个度很难掌握!首先要保住苏联,不让她崩溃,但又必须不能让她太过强大,否则将没办法控制,但又要让她有一定得能力去压制中国人,保持西方力量对东方的威胁,影响东方中国的强大,令中国不能全力朝太平洋海外拓展,这是真正的世界大局搌布,难度可想而知!
    罗斯福道:“我们必须要清晰无误的对斯大林表示支持的态度,这是首要的。苏俄必须要有支撑到盟军反击欧洲的时刻,那之后就无关紧要了。中国方面,陈晓奇势力必须不能过多的往西部扩展,绝对不能与希特勒会师,不能让他们形成合力。”
    “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德国的压力和对苏俄的支持!美国的欧洲军团必须尽快加强力量,同时要尽快增强对苏俄的北欧运输线的供应,失去了远东大铁路和西伯利亚工业区后,我担心斯大林的部队支撑不到那一刻!”丘吉尔毫不客气的提出条件。
    无疑,这些条件都是需要美国人来兑现的,英国已经达到了自己能力的极限,现在欧洲战场的成败,全kao美国人的恐怖数目字的物资军火战争武器的供应,通过疯狂大造舰的速度加快,从美国出发运载着千万吨物资军火士兵的船队浩浩荡荡开往欧洲,从英国北部绕道增援苏联,令其尽可能的支撑住,这都需要美国人来出力,还是不给钱的!
    罗斯福心中苦笑,其实美国的状况远不是丘吉尔所知道的那么好,不过,美国的工业生产力的确已经毫无争议的是世界第一,美国也的确可以拿出支撑全世界战场的物资,但是别忘了,美国人可不都是机器人啊!他们也要吃饭,他们也会疲惫,在当前这种勒紧裤腰带的全面支撑下,经济已经无从谈起,说不准就要崩溃,他这个总统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这个时候,他是不能说什么丧气话的,他的地位决定了,这是一个美国走上世界领导地位的重要时机,他必须要抓住,而这个代价,就是继续保持这种不计成本的支持,美国出物资,总比出人命要好得多。
    所以他点点头说:“这是不用置疑的。作为盟友我们责无旁贷。那么,我们再讨论中国人的问题。陈晓奇力量的发展太快,现在他的陆军在亚洲已经无人可以抵御,而从太平洋战场上我们得知,那个兰芳国的力量也足以令人侧目,我们得小心应付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