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813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1813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中营,专门关押和屠杀穆斯林。而塞族武装断然否认这一指责,认为在塞族武装控制的区域只存在着关押战俘的“战俘营”,而不存在关押平民的“集中营”。与此同时,塞族武装也反过来指责克族人和穆斯林设有集中营屠杀塞族人。

  大约1993年初,更为耸人听闻的消息又从波黑传来:塞尔维亚族武装正在有计划地大规模强奸波黑妇女。以进行“种族纯化”。西方记者称之为“塞族武装的第二条种族灭绝战线”。据称,塞族武装专门设置了一些关押妇女的集中营,然后就命令其士兵对这些妇女进行集体强奸。欧洲电视台普遍播放了一个据说是被俘的塞尔维亚民兵的“证词”。据他说,他强奸了不下数十名穆斯林妇女;上级命令他一直要强奸至这些妇女怀孕、留下一个“塞尔维亚的后代”时才放这些妇女回家。西方的记者称,这一“政策”起先还只是在集中营内实行,后来就扩大至整个塞族人控制的区域。只要是穆斯林妇女,塞族人就实行强奸。西方记者认为,塞族人企图以此来达到“纯化塞族人”的种族灭绝目标。为了调查事实,联合国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目前尚未有正式的调查结果公布于众。事实上,许多指责都是建筑在“推测”上的。

  铁托的遗产

  如果要理解西方各国,主要是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对前南斯拉夫问题的立场,就必须从南斯拉夫的解体开始说起。

  铁托领导南共游击队取得了对德作战的最后胜利,于1945年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以“联邦”形式来重组南斯拉夫,在战争尚未结束时,就已经为铁托所提出。

  铁托是一个克罗地亚人。他首次将南斯拉夫划分分六个享有同等权力、分别由某个民族为主的共和国(当时只有多民族混居的波黑共和国是个例外)希望由此来解决几个世纪的克、斯族与塞族人之争。此外,他还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内建立了两个民族“自治省”,即西北部的伏伊伏丁那省和南部的科索沃省。

  在铁托将军的领导下,南斯拉夫度过了近35年的和平生活。虽然期间也曾爆发过1968年的科索沃骚乱和1971年的“克罗地亚之春”的动乱,但总的来说,各族人是在和平的气氛中生活的。此时,塞族人与克族人及穆斯林人已经开始混居并通婚。特别是在波黑共和国及其首府萨拉热窝,由于克族人、塞族人和穆斯林彼此朝夕相处,共同生活,早已将历史的恩怨消化了一大部分。到了八十年代,他们大多已放弃自己的民族归属而自称为“南斯拉夫人”。处于少数地位的克罗地亚人也同样在政府和其他权力机构中担任职务,而穆斯林也享有与塞族和克族同样的权力。穆斯林文化甚至已成为波黑的象征。在战争中立有战功并损失最为惨重的塞尔维亚人也在军队里保持着重要职位。许多退役的塞尔维亚人受到很好的对待。可以说,在这段时期的波黑共和国,民族团结已经大致成为现实。

  今天,我们听到对铁托各种各样的指责。有的指责他偏向克罗地亚人,将南斯拉夫最好的土地划给了克罗地亚;有的指责他偏向塞尔维亚人,将军队完全交在塞尔维亚人手中;有的指责他掩盖了民族矛盾,例如,当阿尔巴尼亚人发动骚乱时,他便给予科索沃以高度自治,从而埋下了今天科索沃要求独立的契机……但一个事实是,在三十五年的铁托时代,南斯拉夫没有战争。而一切人类最美好的梦想,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才有可能实现。

  确实,铁托在南斯拉夫没有真正解决民族问题。他一方面给了各个民族日益强大的地方权力,使日后南斯拉夫各个共和国大致都拥有独立的能力,给南斯拉夫的分裂留下了隐患;另一方面他又大权独揽,以个人威信来保持国家的统一。其结果就是在1980年5月4日铁托将军逝世后,南斯拉夫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仅生存了十年。克罗地亚的斯洛文尼亚再次宣布独立,宣告了这片土地上新一轮的相互杀戮的历史将重新上演。

  战争的起源

  波黑共和国分别生存着穆斯林、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人。而首先走向独立的克罗地亚境内也有近六十万的塞尔维亚人(斯洛文尼亚则没有这个问题。生活在斯的塞族人不到两万人)。当克罗地亚开始谈论“独立”的时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塞尔维亚人便忐忑不安起来。他们担心,一旦克罗地亚独立,他们的身份和国藉立即成了问题。他们对二次大战时遭到克罗地亚人残酷屠杀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1991年2月28日,克罗地亚的塞族人自行宣布成立“克拉伊那维亚赛尔维亚自治区”,并脱离克罗地亚,并入塞尔维亚。然而,克罗地亚政府对塞族人此举的反应十分强烈。克当局以“防止”塞人“暴动”为名,下令收缴大多为塞族人的民警预备役士兵的武器。双方几乎发生流血冲突。

  此后,克、塞族双方频频发生冲突。这一冲突随着双方的非法武装的日益壮大而急剧升级。直至1991年3月31日,频频爆发的两族人冲突终于酿成了首起流血死亡事件。在克罗地亚的小城镇普利特维亚,克族人与塞族人发生摩擦而引起火并,造成三人死亡的惨案。从此,埋藏在两个民族心底近四十五年的仇恨终于被激发起来。

  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来形容欧洲国家对南斯拉夫的政策演变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西方各国先是根据“民族自决原则”来承认南斯拉夫分裂,承认克、斯、波黑等国从南斯拉夫独立出去的。那么根据同样的“民族自决原则”,生活在克、斯、波黑等国境内的塞族人不也同样有“自决”的权力吗?然而,到了这些国家境内的塞族人希望同样实施他们的权力时,西方则又抬起另一个原则,即战后边界不可更改原则,从而反对克罗地亚塞族人再独立出去。为什么西方会前后如此矛盾呢?以“民族自决原则”为标准的时候,是因为西方以为克、斯的真正目的是走向“民主”。在发现以此为标准会引起南斯拉夫一场战乱时,西方各国又改用“边界不可更改原则”,可以说,正是西方不公正的做法,使南斯拉夫陷入了今天的内战之中。

????

Number : 7734 

Title :季节之门

作者 :周捷

出处《读者》 : 总第 143期

Provenance :《羊城晚报》

Date :1993。4。9

Nation :

Translator :

  清晨起来推开窗户,一阵湿润润的气息扑面而来,一种熟悉的温馨告诉我:春天来了。这睡眼惺松的一推,打开的却是一扇季节之门。

  匆匆忙忙走在回家的路上,绷着脸,思绪还未从忙碌后的疲惫中解脱出来。忽听一声喊,原来是数月不见的老友。一挥手,几句亲切的笑骂脱口而出,心中顿觉春意暖怀。那一挥手,一莞尔,心扉的季节之门顿时打开。

  季节之门,原来是这样简简单单。毋须刻意追求,毋需四处寻找,季节之门,就在瞬间转换。推开门是冬;微笑着是春,绷着脸是冬。季节之门,就在我们心与心,心与自然的交流对视之时开启。

  季节之门,有一把百试不爽的金钥匙,上面刻着:温馨、微笑。

????

Number : 7735 

Title :人生谈薮

作者 :方方  鲁枢元  何祚欢

出处《读者》 : 总第 143期

Provenance :《今古传奇》

Date :1993。1

Nation :

Translator :

  永远的内疚

  方方(作家)

  人有时很奇怪,或许他干过很多的坏事犯过很多的错误他却一点也不记得;而一件很小的很算不了什么的事却可以让他萦绕于心,永远地感到内疚。

  我便有很强烈的这种感受。说起来那的确是一件很小的事,而且那时我才十二三岁,可是它却折磨了我许多年,像一块石头压在心里,想起来便觉得沉重。大约是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一个姓丁的女教师突然调走了,换上了一个姓田的男老师。田老师又矮又胖,脸上没有一根胡子,眼睛又是出奇的小,简直与英俊潇洒无缘。与漂亮苗条的丁老师相比,实在令人看不顺眼,这一下子引起女生的愤怒,竟众志成城地对田老师采取了抵抗态度。然而在丁老师交班之时,曾单独将我作为班主席介绍给了田老师,田老师找我了解了一些班上情况,大约我谈得很有条理,田老师对我很满意。头一天上课他便夸了我几句。这一下竟使我陷入一咱很难堪的局面:我被敌视田老师的女生们孤立起来了。我很不自在,感到孤独的滋味很难受,于是决定和我的同学们站在一起。我也开始与田老师为敌,和我的同学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很快成为学生领袖之一。田老师先是莫名其妙,后则失望无比。而我却因重新获得同学拥戴而兴奋不已。我们决定集体罢课,只要是田老师的课就全体到操场去做游戏。时值文革期间,老师已无力管教学生,只能听之任之。田老师的愤怒和焦急溢于言表,可我们却毫不理睬。有一天我们决定耍一耍田老师,这个主意是我出的。我说,等田老师一露面,我们便拥进教室,他以为我们是进教室上课了,心里一定很高兴,但我们进教室后就马上从窗户翻出去,让他空欢喜一场。我的主意得到大家一致的赞同,于是我们照此实施了。那天,当我们所有的女生一窝蜂地跑进教室又一窝蜂地翻越窗子时,男生们不明白我们究竟要干什么,只是一旁起哄,如同助威。田老师远远看见我们进了教室,果然欢喜异常,然而当他走到教室门口时,脸色却骤然大变,他身体晃了一晃,仿佛是晕眩,手上的粉笔盒从备课本上滑下,粉笔“哗啦啦”撒了一地。那时的我们正在窗外偷看,许多女孩发出嘻嘻的笑声,然后一哄而去。我离开得最晚,我被田老师的表情所震动。大约便是那一天,有一个画面就永远嵌在了我的脑子里:那是一个胖胖的大人呆立着露出一副失魂落魄的神情。

  从那时,一种对田老师的内疚就一直纠缠着我。我对自己自责过很多也对自己自慰过很多,可我仍然摆脱不了这种纠缠。我很想找田老师去认错,让他骂我一顿以便我得以解脱,可是有人告诉我,说田老师已经死了。

  这件事使我常常想,人不能图一时之快去伤害别人,否则,更加深刻地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

  包装

  鲁枢元(文艺心理学家)

  如果要给人类社会发展寻找一个外在显著的标志,我可能要选“包装”。

  小时修,在我们那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商品包装还是十分简陋的:买一斤红糖,也就是一张黄草纸;一块卤肉,一张蓖麻叶子;一斤油条,用根干柳枝横排穿起来,倒也十分方便。最复杂的莫过于年节送礼的点心,那是一种薄木片钉起的匣子,像个小抽屉,盖子上粘着红贴,然后一匣两匣用染成粉红色的麻线捆扎起来。那时候,商品少,人们吃的用的简单,包装也就简单。

  现在情况可大不一样了。哪怕随便到一家百货小店,货架上也总是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一块面包,一只塑料袋;一撮榨菜,金属印花薄膜;几口饮料,一只精工巧制的合金易拉罐;一瓶普普通通的大曲酒,则瓶要名瓷,盒要彩绘,锦带金牌,全套披挂。至于泰国进口的话梅果,法国舶来的口香糖,英国输入的巧克力,那包装就更精巧豪华。市场上流行的一句行话,叫做“卖包装”。

  于是,“包装”也就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心理。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市场上长盛衰的生意是“时装”,款式、面料、色彩,几乎每个小时都在变化。“里根服”、“幸子衫”、“老板裤”、“迷你裙”,无论张三李四,时髦什么穿什么,时装艺术其实成了一种包装艺术。

  化妆,当然也是一种包装:舒尔曼、夏士莲、海菲丝、绿丹兰,从头发染到眼睫毛,从手指甲搽到脚趾甲,全方位覆盖。

  “麻木的士”略解

  何祚欢(曲艺家)

  武汉人近年将人力驱动的三轮车称之为“麻木的士”。这创造成果一经诞生,便家喻户晓,历久不衰。人们不能不佩服民间语言家的幽默机智。

  “麻木”与“的士”,风马牛之属也。

  武汉人嘴里的“麻木”,多指那些无餐不酒、无酒不醉、浑然不觉身外有天下的人物。一个从地域的仓库里挖掘出的古老词汇。

  “的士”则是经香港中转来到内陆的“外来语”。到了内地,便与它所指的小卧车一样,四轮生风、风驰电掣地时兴起来。尽管有些人从未听过这“外来语”,但学说“打的”却能无师自通,而且颇能说得傲岸不群,可见它是时髦得很的“洋玩意”。

  于是,“麻木的士”成为对三轮车及其坐客的嘲笑:若是有权,便飘飘地去坐“的士”;若是无钱,便摇摇兮开动双脚走出一个“麻木”。只有那权也略略、钱也约约之辈,才去坐“麻木的士”。

  坐“麻木的士”远非三四十年前那么荣耀,大约就需要一些勇气。一旦坐上去,你却能获得冷眼旁观时得不到的感受

  如果你只是为了省些时间,保存些体力,如果你扛着重物已经走得十分疲累,如果你不管别人的眼睛怎么瞧着你,起码你会觉得“麻木的士”一时还有它存在的价值,甚至能品出“麻木”这称谓特有的滋味。

  “麻木的士”仅仅是代步的工具,与人生荣辱毫无关系。一个人只要荣辱感这根神经麻木一点,怎么坐车坐什么车就全由着自己了。“的士”、“麻木的士”、自行车,有什么坐什么,就是坐在尚未绝迹的“狗头车”上又碍着谁呢?在这种事上过于精明,实在是耽误赚饭吃的功夫。

  谁说麻木完全不好?和“的士”一起,它不是别有韵致么?

????

Number : 7736 

Title :卷首语

作者 :王书香

出处《读者》 : 总第 143期

Provenance :《中国青年》

Date :1994。

Nation :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