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393部分

读者十年精华-第2393部分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时代:智者并不沉默

  只是被无尽的嘈杂声

  窒息了。于是退避于

  那些无人阅读的书

  两位策士的话

  得到公众的倾听。一位日夜不停地

  喊:“买!”另一位更有见地,

  他说:“卖,卖掉你们的宁静。”

  (王 俊摘自《中国文化报》)

  思绪之束

     ●〔美〕桑德堡

  我想起了海滩,田野,

  眼泪,笑声。

  我想起建造的家——

  又被风刮走。

  我想起聚会,

  但每一次聚会都是告别。

  我想起在孤单中运行着的星星,

  黄鹂成双成对,落日慌乱地,

  在愁闷中消隐。

  我想要越过茫茫宇宙,

  到下一个星球去,到最后一个星球去。

  我要留下几滴眼泪,

  和一些笑声。□

 

Number : 9816 

Title :比喻即介入

作者 :吴亮

出处《读者》 : 总第 196期

Provenance :今晚报

Date :1997。8。10

Nation :

Translator :

  

    我愈来愈喜欢用比喻的方式去写作,它既可以避免直接的冒犯,又能够使那些足够聪明的人明白我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胃口”也是个比喻。近来我比喻惯了,干脆在这儿过把比喻瘾。

  就从胃口开始。

  假如我某一天胃口好,正津津有味地进餐时,请不要在此时向我卖弄营养学的真理;

  假如我某一天在拍卖行欣赏珠宝,请不要用不屑的表情对我大谈贵族的不劳而获;

  假如我某一天中了彩票,请不要代我向下岗职工表示歉意;

  假如我某一天喝了不少威士忌兴高采烈,你不要自作聪明地以为我从此不喝绍兴加饭;

  假如我某一天批评说现在读不到美文,你不要把原因推到电视肥皂剧过度泛滥上去。

  比喻还可以换一下人称,让我试一试。

  假如你喜欢滑稽戏,你没有必要愧对交响乐;

  假如你崇敬的人突然远走他乡,你没有必要自作多情地断言他一定洒脱地离去;

  假如你的朋友死了,你没有必要抱怨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还活着;

  假如你认为玛丽莲·梦露是世纪美人,你没有必要因此不讨老婆;

  假如你惊呼咖啡入口是西方文明的入侵,你没有必要一边喝茶一边沾沾自喜地说,中国的茶叶几百年前也曾入侵到英国与荷兰;

  假如你觉得精神空虚需要信仰,那就去教堂,你没有必要仇视世俗的喧哗;

  假如你需要物质的满足名利的获取,你没有必要再唱高调减轻你的负疚感……

  聪明人都知道我在说些什么,所以,比喻就是介入。□

 

Number : 9817 

Title :猴子的故事

作者 :梁漱溟

出处《读者》 : 总第 196期

Provenance :梁漱溟随想集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人类顶大的长处是智慧。但什么是智慧呢?智慧有一个要点,就是要冷静。譬如:正在计算数目,思索道理的时候,如果心里气恼,或喜乐,或悲伤,必致错误或简直不能进行。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事。但是一般人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偏不明此理。他们总是为感情所蔽,而不能静心体察事理,从事理中寻出解决的办法。

  我想说一个猴子的故事给大家听。在汤姆孙科学大纲上叙说一个科学家研究动物心理,养着几只猩猩、猴子做实验。以一个高的玻璃瓶,拔去木塞,放两粒花生米进去,花生米自然落到瓶底,从玻璃外面可以看见,递给猴子。猴子接过,乱摇许久,偶然摇出花生米来,才得取食。此科学家又放进花生米如前,而指教它只须将瓶子一倒转,花生米立刻出来。但是猴子总不理会他的指教,每次总是乱摇,很费力气而不能必得。此时要研究猴子何以不能领受人的指教呢?没有旁的,只为它两眼看见花生米,一心急切求食,就再无余暇来理解与学习了。要学习,必须两眼不去看花生米,而移其视线来看人的手势与瓶子的倒转才行。要移转视线,必须平下心去,不为食欲冲动所蔽才行。然而它竟不会也。猴子智慧的贫乏,就在此等处。

  人们不感觉问题,是麻痹;然为问题所刺激,辄耐不住,亦不行。要将问题放在意识深处,而游心于远,从容以察事理。天下事必先了解它,才能控制它。情急之人何以异于猴子耶?

  还要注意:人的心思,每易从其要求之所指而思索办法;观察事理,亦顺着这一条线而观察。于是事理也,办法也,随着主观都有了。其实只是自欺,只是一种自圆其说。智慧的优长或贫乏,待看他真冷静与否。□

 

Number : 9818 

Title :乱弹琵琶

作者 :乔叶

出处《读者》 : 总第 196期

Provenance :北京青年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最温暖的地方

  一次,和朋友兴致突发地去深山里玩。回来时迷了路,只好露宿山中。夜渐深渐冷,冻得睡不着,我们二人便蜷缩着,说些散话。

  我真想睡到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朋友说。

  哪里?非洲?

  那儿太热,并不温暖。

  海南岛?

  那儿风浪太大。

  咱们这儿可是标准的温带。可还有冷的时候。我想睡的那个地方永远恒温,晴如丽日,暖如阳春,无风无雨,无雪无霜。一到那儿,我睡得就特别安心特别香甜。

  那是什么地方?

  爱人的心里。

  乍听感觉意外,一想,也真。再一想爱人宽厚的胸膛、沉稳的鼾声和富有节奏的心跳,眼眶竟湿润了。

  音乐在哪里

  上初中时,音乐课曾学吹口琴。每次练习总有个学生卓尔不群地拖出长长的余音,引得我们窃笑不止。

  一次,老师终于忍耐不住,很生气地把他叫起来,让他当众示吹那一个乐句。他依然悠悠地拖出了几拍。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我总觉得这个音吹长一些很好听很有味道,我自己吹着就想哭呢。”

  老师怔了怔,默默地看了他一会儿,让他坐下,不但没有责怪他,以后竟还常常给他吃小灶。后来这个学生成为很有名气的钢琴演奏家。

  有一年,初中同学聚会,有人问起他这件事,他深情地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节课后,老师给我说的一句话:音乐不在谱子上,也不在舌头上,而在你的感觉和情绪中,在你的心里。”

  钱的问题

  钱的问题,恐怕是当今社会无孔不入的一个大问题。对于钱的态度问题,则是人生观的一个大问题。古人王衍,自命高洁,素日不言利不谈钱,鄙夷地称钱为“阿堵物”,却生来嗜酒,过酒店时常偷偷窥伺。宋耒笑他:“爱酒若无阿堵物,寻春奈有主人家。”引为笑谈。

  所以说,人在钱面前是没有清高可言的,若是撇清,反类俗情。不过回头再说,钱的本质是为人所用,若要把钱擎得高高的,见了钱便磕头作揖,自降为臣奴,也实不可取。钱物之类,有得用便足矣。何必太丰厚?又何必太奢华?

  宋臣孙献之,有人送其珍砚,用口呵气即能渗水磨墨。献之拒之曰:一石水才值三分钱,我要此连城之宝心中不受。送者愧去。汉臣萧何无半间房产,人问其为何不置,答曰:子孙若似我,何愁无产;子孙不似我,产多亦枉然。

  不是在堆砌故事,而是实在觉得,古人控制自己在钱财方面的欲望要比现代人明断得多。现代人周围花花绿绿的诱惑太多,个个都被身外之物弄得疲倦不堪,却很少去拂拭内心越积越厚的尘垢。所以细想,唐诗宋词那种清雅纯粹、美妙绝伦的文化时代不复再来也确在情理之中啊。

  读书人

  我总觉得,因为处在商品时代,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读书人总有些不尴不尬不伦不类,带着些孔乙己之流的可笑可叹的酸腐之味儿。而古时的读书人因为像现代人信奉经济效益一样信奉读书,所以便充溢着一种正统和谐的清洁之气。

  传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侵占某城时,一城人闻风而逃,只有一位清朝的老儒生执意不走。日军闯入他家时,他仍端坐在大厅之中岿然不动。日军头目问他为何不避,他缓缓吟出两句诗:雪满山城鸦去尽,独留老鹤守寒梅。那头目也稍通古文诗词,闻听此语,默然无言,深鞠一躬,带人撤下。

  真正读书人的气节和风骨,正在这里。无论他多么不明世情不识时务,可他敢用心跟任何人说话。即便有点酸腐,也酸腐得正宗可爱。而现在的人面对他们,又怎么能不汗颜呢?□

 

Number : 9819 

Title :第十二座雕像

作者 :邓琮琮等

出处《读者》 : 总第 196期

Provenance :文汇报

Date :1997。7。14

Nation :

Translator :

  

  迟到的雕像

  写作本文的时候,清华园中,一座雕像正举行着揭幕典礼。那是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写作本文的时候,北京城里,“夺回古都风貌”活动正热烈开展着,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恢复一段当年北京的旧城墙。一些北京市民正抱着当年拆毁的旧城砖,在电视镜头前说着:“我们要为恢复北京城墙做贡献。”

  这是无法完成的使命。当年,为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先生如杜鹃啼血,奔走呼号,结果是无可奈何城毁去。而今天,抱着旧城墙砖,呼吁恢复城墙旧貌的,许多都是当年的毁城人。这是历史经常爱开的大玩笑:当行动者自以为是在从事一项伟大事业时,他们实际上只是在演出一场时代悲剧。真正伟大的往往是使人忘记伟大的东西。

  我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了一座新的迟到的雕像。梁思成先生的脸上,没有亲人记忆中的风趣和俏皮。可能,这是雕像者有意为之。因为,我们发现,先生的目光正穿越历史,希望我们从那被忘却的历史中捡回点什么有用的东西。

  一毁一保一念间

  让我们先回到1957年。“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而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也正在被热火朝天地拆除着。到处是毁墙的炮声,每一炮,都像在梁思成的心中炸响。他已经有了无望的感觉,但这位中国建筑业的泰斗还要为保卫北京城墙做最后拼搏。

  有一天,梁思成进城去瞅了瞅,发现地安门已经没有了,广安门也消失了,听说正拆广渠门,急忙赶去,发现已经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

  毁城的大军正向北京最后的两个城门进军——崇文门和西直门——1957年时最后两个有瓮城的城门。

  梁思成流泪了。他要去找周总理。

  “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在1957年,这话比“右派”还要右。但梁思成说了。

  有人劝他:“算啦。你被批判得还不够吗?这是什么时候了?不行就出去吧……”

  梁思成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宁愿做一个‘右派’死在祖国的土地上,也决不出走。”

  但他不明白:北京旧城是在伟人的努力下才保存下来的,而今天的毁城决策正是当年的保卫者做出的。

  他还记得,那是在1948年深冬的北平清华园,家里忽然来了位不速之客。3个月前,在南京北极阁,他刚刚当选为院士,一回到清华园,发现整个北平已经被共产党的军队围得像铁桶一样了。

  此前3天,这所由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学校,已经被解放军正式接管,校园里到处是兴高采烈的面孔。青年学生纷纷起来护校,一些长期从事秘密工作的人,公开亮出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梁思成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其实,“北极阁院士会议”刚刚开过,国民党政府已经开始筹划把中央研究院迁往台湾。朋友们劝他:“北平保不住了,共产党来了。看来台湾也不保险,还是把全家接到美国去吧。”他拒绝了,说:“共产党也是中国人,也要盖房子。我还是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吧。”

  可眼下他确实有些担心了。近在咫尺的古城已经被围了好几个月,城里的傅作义将军是战?是降?是和?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共产党对这样一个瓮中之鳖究竟有多久的耐心呢?真要打起来,那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他不愿往下想了。

  梁思成的父亲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梁启超,戊戌政变,亡命日本后,1901年在东京生下了他。他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对中国古典文化素养深厚。11岁回国,14岁进清华学堂,23岁留美,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和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建筑,兼攻西方建筑史。游历欧洲时,对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珍视和保护古典建筑的做法,印象深刻。1928年回国后,一边教学,一边和夫人林徽因及同事、学生遍访中国各地的古代建筑。十几年中,足迹踏遍15个省,2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

  这样一位对中国古典建筑情有独钟的建筑学家,要目睹五代之都在兵燹中毁于一旦,那种痛心疾首可想而知。他觉得,自己比被围在城里的傅作义将军还要度日如年。就这样天天在担忧之中煎熬着,直到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叩响了他寓所的大门。

  许多年以后,梁思成还在懊悔自己没能记住来访者的姓名,只知道客人是围城部队的一名解放军干部。那是他第一次真正认识和了解共产党人。

  来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开门见山地说:“梁教授,我受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的委托,前来向你请教。城里有哪些著名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请你把它们的位置准确标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