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

第130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子。在净土经典里面讲快速,讲的是几天、几个小劫,《华严》讲三大阿僧只劫,一样不一样?一样,时间长短不二。决不是说极乐世界时间短、快速,华藏世界时间那么长,那你就落在分别、落在执著。你只要有分别、有执著,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要知道的。
  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了,他们住在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里面的人,对於宇宙之间一切理事性相因果不执著了,就是见思烦恼断尽,不执著了,出轮回。有丝毫的执著,轮回出不去。我们真正了解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修什么?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修不执著。不执著怎么做事?随缘。真的,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随缘你就自在了。不能有执著,有执著就有六道。执著没有了,但是还有分别,分别比执著微细,所以还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他有分别,愈往上去分别愈淡薄。分别真正没有了,那好,那你就是在十法界跟一真法界的边缘。破一品无明,你就脱离十法界,你就进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肯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我们在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在六道里面的众生,我们用什么功?就用这个功。在哪里用?理事是一不是二,所以你不需要选择。我要选择有什么好的道场、深山这里面去修行,那你分别执著没有去掉。随缘,哪里都好,没有一样不好,就是在这里头把分别心、执著心磨掉。
  而分别执著的习气非常非常之重,我们在经上读到的,这是三大阿僧只劫断无始无明习气。回头再想一想,见思的习气、尘沙的习气,换句话说,执著的习气、分别的习气跟无始无明差不多。你要不处处警觉、时时警觉,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怎么样修都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可是这里头,真的有一个特别法门,这种分别执著对西方极乐世界行。就是你其他的分别执著统统放下,都不要了,我只执著阿弥陀佛,只执著西方极乐世界,能往生去,能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生哪里?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就是跟我们这边是一样,凡圣同居土有分别执著,叫带业往生。可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跟十方一切诸佛的凡圣同居土不一样。怎么不一样?阿弥陀佛在那里教,我们可以亲自接受阿弥陀佛教诲,而且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可以天天到十方世界去参学,去供养诸佛,听诸佛讲经说法,这个好处太大!这是他方世界凡圣同居土没有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不在上二土,就是在凡圣同居土,太殊胜了。
  这个法门,祖师大德说得好,「万修万人去」。万修万人去的条件,你要能把拉拉杂杂的放下,你才能去得了。放下什么?不是事放下,事没有碍,「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不是放下事,事照干,放下什么?放下执著,放下分别。那个妄想是很难放下的。妄想,我们自己也不懂得什么叫妄想,我们现在起心动念那是分别执著,妄想太微细了。只要把分别执著天天淡薄,年年淡薄,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把握,这个要懂。活在这个世间什么都随缘。无论是在家学佛、出家学佛都要懂得随缘,不要去执著,不要去分别,什么都好。今天没饭吃、没衣服穿、没房子住,也好,一心念佛,没有忧虑、没有犯愁的,早一点往生怎么不好?你还有什么牵挂?还有什么留恋?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没有一样不好。人家害我,把我害死了,我谢谢他,他送我到极乐世界去,让我早一点去,你说是不是好事?如果你还有怨恨心,好了,那你堕落在三途,那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错了。这都是你没有看破,你没有放下,看破放下才管用。
  所以对於「法界众生界」的理跟事一定要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之后才晓得「究竟无差别」,是一不是二。学佛,就要学佛的想法,学佛的看法,学佛的说法,学佛的做法,真学佛!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华严经》上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是不是我们境界?不是,佛境界。但是佛在大经上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现在是不是佛?佛眼睛里面看众生是佛。为什么我们自己不是佛?我们不承认自己是佛。这就应了佛经里面一句话,「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是识,就是识变的,我们心想我不是佛,那就不是佛。一切法从心想生,看你怎么想,这外面境界怎么变。这桩事情现在被科学家证明了。所以我看江本博士他的水实验,我很欢喜,把佛的话证明了。水是矿物,它没有思想,它没有分别,它也没有执著,它能随著人的念头起变化,人的念头是感,它有应。有心感,无心应,感应道交,丝毫不爽。所以从这个实验当中,证明佛所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那我们为什么不想善?为什么想恶?
  什么是善?佛是善,佛是纯善。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天天想佛,不要去想人,不要去想事。这个人对我很好,那个人对我不好,这个人帮助我,那个人陷害我,你想这个,你想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六道轮回,这个东西是冤冤相报,错了,自性里头没这些东西。所以我们想佛教我,《十善业道》里头教我要想善,「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是学佛基本的条件,这是世尊根本的教诲。我们要连这个道理都不懂,都不能去做,不是学佛,真学佛是从这做里起的。可是佛这些教训,我们初学的人学一个简简单单概略的观念,慢慢再充实,慢慢再提升。「问明品」后面的一品「净行品」,那就很具体的给我们落实了。
  「净行品」里面,总共是一百四十一首偈。现在诸位对於《弟子规》很熟悉,我说这品经一百四十一首偈是菩萨的《弟子规》。这个菩萨不是普通菩萨,大乘菩萨、一乘菩萨他们必须要遵守的。今天我们学为什么学不像?我们没有弟子规,所以怎么学都学不像;不要学那些精细的,粗枝大叶也学不像。十善业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谁能做到?我们要懂得,别人能不能做到与我不相干,我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古时候人能做到?能做到的人都证菩萨果位了,能做到的人遇到净土都往生了,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大问题。
  说实实在在的话,六道不值得留恋。六道里面福报大的,欲界天、色界天;欲界的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四禅,大梵天、摩醯首罗天是六道里面福报最殊胜的,人间怎么能跟他比?这些我们看到羡不羡慕?想不想得到?你要是有这个念头,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那要修多生多劫的福报才能得到这个果报。果报现前,一生享受完了,如果不能够继续修行,福享完了一定堕落。这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很深的道理,这个道理叫物极必反。像我们这个一年;大年初一到腊月三十,到底了,到第二天又大年初一了,物极必反,这个道理要懂。你明白这个道理,逆顺是一不是二,这很深很深。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了解这个道理,你心是平静的。顺境里面平静的,逆境里头还是平静的,外头境界你就不受影响了,不受它干扰了,这叫超越。这就是佛法的殊胜,这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决定不受外头境界的干扰,这叫最高的享受。
  有人问我,世间人喜欢赌博,赌博不是好事情,家产都输尽了,什么时候回头?物极必反,你不要著急,让他去赌,输到他家产尽光的时候,他就回头。开赌场的,用这种方式来赚人家钱的,他能不能发财?不能,这里头因果的道理要懂。设很多圈套,把人家钱夺来,他能发得了财吗?哪有这种道理!如果这种道理可以发财,释迦牟尼佛早就开赌场了,没有这个道理。你骗来的也好,抢来的也好,用什么方法夺取的都好,都是你命里所有的。你命里没有,你不相信,你去开赌场,他开赌场赚钱,你开赌场一定蚀本。为什么?没有命!用这种不好的方法叫别人破产,你自己发财,这个发财的人他的财库很丰足。譬如,他的财富有一万个亿那么大的财富,他开设赌场赚钱,他的一生所赚大概只有五千个亿,打对折了。为什么?损害。
  佛告诉我们,这我们在讲席里头常讲,还得常常提醒。为什么?你健忘,你迷惑。财富从哪里来的?佛给我们讲,布施来的,财布施。这命里头有大财(大财库),过去多生多劫财布施。现在说有亿万财富的人,我们很清楚,学佛这么多年很清楚,至少他过去生中十世以上好人,欢喜用财布施帮助一些贫穷苦难的人,累积到十几世,那个财库就不得了,命里头有。至於他用什么方法赚钱,那是缘。他有因,无论干什么事情,他的财源滚滚而来,缘,因缘具足果报现前,是这么来的。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以为用那种不正当的手段,他就发了大财,不是的,你要这样想法,你完全错了。用不正当的方式赚来的这些钱,在他财库里头已经大大的打折扣了,亏折了。一百亿的财富就变成了五十亿,打对折了。如果说心狠手辣,害多少多少人破产,甚至於自杀,家破人亡,恐怕他那个一百亿的命只变成了十亿。他还自己以为很了不起,我有这么多钱了。其实,他命里原来的财富比他现在有的多十倍都不止,很可惜他用错了心。
  怎么样去增长?有钱肯布施。所以我们中国的财神,诸位晓得中国财神范蠡,真正是一个富有人的好榜样。范蠡帮助越王句践,真正是复国了,这在历史上很少见的。国家被灭亡,又从自己手上再恢复,很不容易,你就晓得这个人聪明智慧。但是他懂得句践的性格,这个大王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打败吴国之后,他就偷偷的逃了,带著西施走了。改名换姓叫陶朱公,做生意,做小买卖,没有几年发大财,命里头有。这个人有智慧,发了财怎么?散财,把他所有的统统帮助这些穷苦的人。散掉之后,从小生意再做起,过几年又发了,三聚三散,那个财是永远用不尽的。我们中国人认他作财神有道理,他真正是我们求财人最好的榜样。
  求财一定要懂得散财,不可以囤积,囤积是罪恶。这世间上多少苦难的人缺少钱财,你把你的钱财放在你的仓库里、放在银行里,造罪业。所以财布施得财富,你命有财库更好,更要施,没有财库也要施,你才会有财富,命里财库是这样修来的,这个道理要懂。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佛大小乘经论上常常讲。我们要真干,我们想求财、求聪明智慧、求健康长寿,有求必应。不是佛菩萨保佑你,这是理,心性之理。你懂得理,事跟理相应,事跟理不二,是这个道理,现在人讲真理。所以,求财要用正当的方法。正当的方法是什么?利益众生的方法,不能够残害众生。残害众生,后头没有好报,你命里头有大财库、无量财宝,到最后你还是要堕落到三途地狱,那就大错特错!
  理跟事的真相,现在知道的人愈来愈少,迷失自性是愈来愈严重。我们看到这个现象不好,见解错误,思想错误,行为错误,起心动念损人利己。这些话,我连答记者问都讲得很清楚,损人决定不利己,这是因果里头的定律,利人才真正是利己。你把你所有的全部都布施掉,你自己决定不会缺少吃的、缺少穿的、缺少用的,不会,没这个道理。中国习惯上一个名词叫「舍得」,诸位要晓得,舍得这个名词是佛教的。舍就是要施,因,种因!后头一定有得,舍财得财,舍法得法,舍无畏得健康长寿,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理跟事是一不是二,性相也是一不是二,因果也是一不是二,佛法用这六个字把整个宇宙讲清楚、讲明白,性相、理事、因果。今天我们学佛的同学,最重要的就是把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自己搞不清楚,你怎么能讲得清楚?自己搞不清楚,你怎么能做出好样子给人看?
  现在这个时代,讲,效果不大,一定要做出样子给人看,他才会相信。讲得再好听,说得很有道理,他听了也点头,点头完了过去他就摇头,做不到!信心不能建立。信心是世出世间法成就的基础,你有多大的信心,你就有多大的成就,信心跟你的成就决定是成正比的。《华严经》上佛也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你说这多重要,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怎样建立信心?读经。所以世尊当年在世四十九年,天天讲经说法,为什么?帮助众生建立信心而已。现在人为什么丧失信心?不读经,不学教,信心迷失了,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偈子后面这句说得好,『一切悉了知』。这句话如果用宗教的话来讲,宗教信徒赞美上帝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是这个意思。要知道,全知全能是一切众生本来如是,个个都是这样的,所以佛家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哪个是全知全能?就是你,不是别人!为什么现在变成无知无能?迷失了自性,迷失了信心,所以才变成这个样子,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怎样恢复自己的信心?这要靠教学,所以佛教教学是究竟圆满。佛教在哪里?佛教在经典之中。我们今天赠送《大藏经》,赠送佛法,从经典里面你才真正学到,不仅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诲都在《大藏经》里头。什么时候你展开《大藏经》,像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好了,你就能契入。不亦悦乎,在佛法讲法喜充满。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十分钟,这首偈意思还没有讲完。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再看第六首偈,还是把经文先念一遍: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这首偈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第三句,『一切悉了知』,这句话重要。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一切悉了知,可是事实做不到。我在早年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