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

第214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前生有一定的,那是因,你这一生享果报。所以从经典里面去找,细心去找,真的,它也是有三世的。所以上帝不是随便定哪个人的吉凶祸福,不是说我喜欢他,他信我,我喜欢他,就赐福给他;他不信我,我就降灾殃给他,不是的,前定的,根据前定,这说得有道理。
  当然讲得最详细,最清楚,最明白的、透彻的,是佛经。三世因果十二因缘,讲得就相当详细。第一个「无明」,无明是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就是过去当中你的烦恼习气。如果没有烦恼习气,你就不造业。烦恼,总而言之,佛把它归纳三大类: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总不外乎这三大类烦恼的习气。因为烦恼习气,你才会造业。这个造业就是第二条「行」,行是行为。行为是什么?依过去世烦恼而造作之善恶行业也。所以行就是造作,造作有善有恶,这是业。
  无明是缘,业是因,这个关系要搞清楚。我们要用三代来做比喻,无明好像是祖父,行是父亲,下面识才是自己,这是果报。因为无明才有行,因为行才有识,那个识就是投胎。跟投胎最接近的这个因,这称为亲因缘,疏远的,那是再远一点叫做增上缘,那个不是亲因缘。它有这个因跟缘,我们要分清楚,哪个是因?哪个是缘?哪个是果?因为有缘才产生这个业因,过去生中造作善恶的业因,现在受果报。果报,第一个是投胎,「识」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这个识是神识,我们中国人叫灵魂,在佛法里就称为识。谁来投胎?它来投胎,这个识就是阿赖耶识,我们自己的阿赖耶识它就来投胎。
  投胎也要缘,跟父母有缘,没有缘,你不可能到他那里去投胎。所以佛常常讲父子关系四种缘。这四种缘,报恩的,过去生中,我跟他有恩,就是他对我有恩,我看到他生欢喜,我去报答他。报恩来投胎的这个儿女就是孝子贤孙,前生带来的,父母对他有恩。第二种恰恰相反,是报怨的。前生父母是他的仇人,这次见到之后,到他家里来投胎,来报仇的。报仇,小的时候一定父母非常喜欢,长大之后,他就不孝,败家子,一定搞得你家破人亡。无论是有意、无意,他业力在牵引,这很可怕。
  第三种是讨债的,父母过去欠他钱,他来讨债。生到你家,你好好的照顾他、养他,也挺逗人欢喜的,二、三岁他死了,这是什么?欠得少的,你在他那里用心血、花钱,他讨完了,走了。如果债多的,大概到二十岁,譬如你培养他,好不容易栽培他到大学毕业,拿到博士学位,正可以踏进社会,他死了,他走了。你所用的钱他讨完了,讨完他就走。他跟你没有别的关系,他就来讨债,讨债鬼。第四种叫还债的。还债是什么?儿女前生欠父母的,所以这一生来,他要去赚钱养活父母。如果他欠父母欠得很多,那他供养就很丰富,父母什么都不缺;如果他欠得少,他对父母生活能照顾,没有丰厚的供养。我们细心在这个社会观察都能看得出来。你看到这些小孩,他是来讨债的,是来还债的,是来报恩的,还是来报怨的。
  所以现在有很多做父母的来给我说,儿女不孝,不好教。什么原因?自己应当晓得,我们是不是生生世世对一切众生布施恩德?如果果然你心地善良,布施恩德,那你家的孝子贤孙就多,都是来报恩的。如果我们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那你跟人家结得是冤仇,你的儿孙是来报怨的。所以人决定不能够有邪念,不能够想占人便宜,你要知道占不到便宜的。你占到便宜,你将来要还他。佛法里头讲得好,像吃肉的时候,佛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你吃它半斤,你将来还它八两,就这么回事情。哪有那么容易的!你吃了它,你不还它,没这个道理。欠债也是如此,你今天想尽方法把别人的财产谋到自己手上去了,结果什么?你来生还要还他,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怎么可以随便夺别人的财产,随便去害别人?不可以。纵然是世间法律你有方法能够逃避,所谓钻法律的漏洞,因果逃不掉。
  现在这个社会孝子贤孙少,那是什么原因?现在的人不懂得布施恩德,不知道以善心诚意待人,原因就在此地。所以今天我们提倡这个教育,我常常讲,在国际会议每次我一定会说的,因为每次参加这个大会的人不一样。我都是讲三种教育可以能够化解冲突,可以能够帮助这个世界恢复安定和平。这个世界本来是安定和平的,所以我不讲促进,我讲恢复。哪三种教育?第一个是伦理教育,第二个是因果教育,你要懂十二因缘讲因果,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怎么可以用恶的念头对人?绝对不可以的。你知道事实真相,你会跟一切众生结善缘。
  我常讲(跟在身边同学都知道),蚊子来咬我们,蚊虫来叮我们,你想想看,它为什么要叮你?还不是饿了想吃一顿饭,就是这个意思。你要是肯布施,你就供养它,你就让它吃,吃饱了,让它自己走。它没有犯死罪,你一巴掌把它打死,你就跟它结了怨,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要晓得将来它要变成人了,你要变成蚊虫了,你去叮他,他也一巴掌把你打死。冤冤相报!你不肯布施,把它赶走就好,它不犯死罪,为什么要杀害它?连蚊虫蚂蚁你都知道爱护,都知道帮助它,不伤害它,这叫慈悲,这叫布施恩德。不杀生、不吃肉,无畏布施,果报健康长寿。
  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为什么不修布施?我没有钱,没有钱就更要修财布施,为什么?你将来财用不缺乏。那你要不肯布施,生生世世穷,一世比一世穷困,那多辛苦!我们如果没有遇到好老师,没有遇到佛法,怎么懂这个道理?伦理的教育是教人做好人,不是教人去做大官,不是教人去发大财,为什么?做官发财要有命,前生定的。你前生没有修,你这一生得不到,这是一定的道理。但是你只要做好人,好人,你肯修、肯学,种来世的因。我这一生修因,来世就有好的果报,果报不要在这一生享。这一生修好因,这一生做好人,这是伦理的教育,因果的教育,究竟圆满是宗教的教育。唯有宗教教育,才能把宇宙人生真相,给你讲清楚、讲明白到底这是怎么回事情。
  所以你看看,无明缘行,这两条是过去生中的因,过去世的。这一生得的果报,从识到受这五条是果报。识,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这遇到缘了,父母是缘,就是刚才这四种。只要有这四种缘,一遇到之后,他那个一念生起来就入胎,就坐胎,这我们讲投胎,就是这么回事情。不是有什么人主宰,鬼神主宰,阎罗主宰,没有这回事情。是你自己一念,跟父母有缘动了一念,这个一念就是烦恼起现行,他去坐胎。这一念是什么?爱欲。
  下面一个叫「名色」,名色是在胎中心身渐渐发育,这个名称。名就是他是活的,色是物质,他在母胎里面是一块肉,但是这块肉是活的不是死的,他慢慢在长,渐渐长成一个人的样子。人的形状完全长出来,就叫「六处」,六处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他都长成。慢慢的这个六根统统具足,他就出胎、就出生。所以从胎儿眼耳鼻舌身的形成,一直到出生之前都叫做六处,名称都叫六处。
  下面「触」,触这个讲法,这是从前的说法。触是什么?他一出胎,他就接触外面境界,所以这个触应该是出胎了,出生。出生,他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接触母体外面的世界,他有感触。你看一生下来他就哭,为什么?痛苦,他在母胎里是一个生活环境,离开母胎的时候,是另外一个迥然不同的环境,他受不了,所以他很痛苦。他要慢慢的习惯,习惯这个母胎外面、母体外面的生活环境,他要习惯。所以小孩出胎的时候没有不哭的。那哭的声音你仔细听,苦啊!苦啊!叫苦,来到这个世间就要苦一辈子。你看到哪个小孩一出生哈哈大笑的?没有。所以你从这些现象去看,细心去观察,你就了解人生确实是苦。所以触是接触,从出生一直到老死,哪一天不接触?接触外面的社会,接触外面一切人事物,这是触。
  底下一个是「受」。受,从前是六、七岁以后,现在这个受提前了,这我们很清楚就看见,在从前确确实实六、七岁以后,渐渐对一切事物识别苦乐而有感受。现在我看,聪明一点的,一岁他就有受了。一岁、二岁的小孩就能够察言观色,厉害!从哪里学来的?在我想是从电视学来的。你看,他一出生之后,还睡在摇篮里面,天天看什么?天天看电视。父母没有教他,电视在教他。他从电视里面学到很多东西,虽然他不会说话,他不会走路,他心里很清楚、很明白。大人一举一动,他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他有反应。你只要从反应里面去看,你就知道他受,他有喜欢、有讨厌,他有苦乐那种感受,很清楚的可以看出来。
  受,从有感受起,也是一直到老死你天天都在受。生活里面你在受,工作里头也在受,处事待人接物还在受。受的是什么?佛给我们讲了五大类,苦乐忧喜舍,你一生所受的总不出这五个字。身有苦乐,心有忧喜,当你苦乐忧喜暂停的时候叫舍,总不外乎这五大类,所以叫五受。从识到受这五个位次是果报。这里面,你来投胎,佛法说得很清楚,引业,过去生中所造的善恶引导你来投胎,不是别有主宰。确确实实是像《古兰经》上说的,真主是依前定而给你的,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依前定。佛法讲得很透彻,过去生中,曾经持五戒,曾经修十善,五戒十善引导你到人间来投胎,是这么回事情,引导你!你这一生苦乐忧喜舍,叫满业。
  所以我们到人道里面来,引业是相同的,满业不相同。满业就是过去生中,你所做的这些善恶累积的,所感这一生的果报,这一生苦乐忧喜舍的果报。因此,教育就非常重要。所以中国人懂得这个道理,教育可以帮助你改善。譬如过去造的恶业造得太多,这一生当中,你要受苦;如果你要有很好的教育,觉悟了,这一生当中,要把习气毛病改掉,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能把自己命运转过来。你看《了凡四训》就是很好的例子,《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这《俞净意遇灶神记》,现在有同修想把它拍成电影、连续剧,这个剧本送到我这儿来,我看过,写得很好,我只略略的给它改了一点,它总共只有六集,我想将来诸位都能看到。俞净意的那个改过以及他的果报比了凡先生还要殊胜。
  这是告诉我们,命运有没有?有,定数,前生造的是定数。但是你要晓得,定数之外,还有一个变数,变数是什么?我这一生所造。过去生中造的恶多,这一生当中不作恶,专作善,我今生的善足以把过去的恶统统盖过,那你就是有善无恶,你的命全改了。我们看了凡先生他改过的效果,他每年的收入增加,这财布施,增加;聪明智慧增长了。每年考试,孔先生给他算命,算的每次参加考试名次都没有错。遇到云谷禅师,知道改过自新,拼命努力修善,再去参加考试,那个名次提前。有一次,孔先生给他算命,他是第三名,结果他考的是第一名,提前。效果不可思议!所以人要真正懂得因果,就应该努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创造自己崭新的命运,这才叫聪明人,这叫有智慧。
  到这个地方这就是一重因果,两世一重因果,过去、现在。过去的因,无明、行是缘(因缘),今生是果报。可是这一生当中,我们还会造作,所以造业。造业,这用三个字就统统包括了,爱、取、有。「爱」,解释里头说,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爱欲之位。现在这个年龄提前,大概十岁就有很强烈的爱欲,甚至於七、八岁这个强烈的爱欲就现前。什么原因?教育。现在人从小就教他自私自利,西方的教育从小教什么?竞争,好像不竞争就不能生存。从小教竞争,竞争就是有我就没有你,所以观念上都是损人利己,这造恶业。我们晓得竞争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升级就是战争,所以这种教育的理念是死路一条。我们回想到中国古圣先贤教人,从小教什么?教让,教尊重别人。事事懂得忍让、礼让,它是和谐的。
  儒家讲礼,礼的精神,自卑而尊人(自己谦卑,尊重别人),这都是跟西方这个教育理念完全相反的。我们要细心去想想,我们传统东西好,还是外国东西好?你要想清楚,关系你这一生的幸福,关系来生的果报。所以我们确确实实相信三世因果。这个爱欲的念头,欲望念头生起来,有这个欲望,他就要「取」,就要夺取,现在不是成人以后,现在青少年人就是这样子,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满足自己的欲望。现在的新名词,就是跟人家竞争,一定要战胜,一定自己要赢得;你赢,别人就输了。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有命在里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争取得到。所以说命不能不相信。
  有取,取就是造业,后面就结业了。「有」,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之位。这业是什么?阿赖耶识里头结业,这个业就像我们这一生讲前世的行一样。这一生我们做的,爱、取是属於无明,爱是无明、是迷惑,样样都想占有,这是造业。业怎么?业就感来生的果报。所以业牵后有,你又有来生的因缘,你有了来生。所以爱取有是这一生造的业因,感来世的生跟老死。你看佛用这样简单方法,把三世因果给我们讲清楚、讲明白了。辟支佛就是在这个地方领悟的,晓得这是什么?无量劫来生死轮回不断,原来是这么回事情。
  怎样脱离轮回?就在「爱取有」上下功夫。真正能够放下爱欲,不再贪爱,喜欢的不贪爱了,不喜欢的不瞋恚了。生活在这个世间,对於一切环境,人事环境也好,物质环境也好,统统以平等心看待,清净心看待,不迷惑。生活在这个世间,无论做什么事情,随缘而不攀缘,不取。取,你就造业,所以攀缘就造业,随缘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