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 >

第14部分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第14部分

小说: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危及生命亦不妄说。断故知妄说,若如是作,即自能于阿阇黎等增上境,不生欺妄也。若无知妄说不犯此,故知妄说为罪。 
  (二)心行正直离诸谄诳。以正直心而住,此是第四黑法之对治。如人说自己有神通,口虽不应,或微笑默,亦犯谄诳(虽欲罗致而为我用)。 
  (三)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四方赞其德。我等所作善,无增长之相,而尽坏之相则甚多,以于菩萨及法侣,以嗔恚轻蔑而尽坏也。故应如迦叶问经所说:「于诸有情,生大师想。」因不知谁是菩萨,故设视一切有情如佛之方便。此为第三黑法之对治。 
  (四)化度众生志不求余,令住圆满菩提。此亦就自己之方面,须将所化之机,安立于圆满菩提。若所化机,不生圆满菩提之意乐,则不成罪,以不能成办之故,以此白法能断第二黑法。 
  四,犯已还净法:若犯菩提愿戒,可依三十五佛忏悔仪轨忏除;若已受菩萨行戒,则须依还净品而忏除(虽未受戒,然于佛前承许不作,称中类善性,仍以于十八重四十六轻罪,舍命不犯为要,直至菩提,愿护戒清净,自当励力,并应祈祷师佛加持,如是成办加持之法,详明灯颂自释此一科目中)。 

  【第一四八则】 

  问:菩提愿心学处,分舍与退二种,应如何抉择? 
  答:有说犯四黑法,即舍菩提愿戒,宗喀巴大师则以舍菩提心,及舍有情心,生起此二种,乃舍菩提愿心条件,其余犯四黑法,及与四白法相违者,但退而非舍。余诸誓受学处,因摄于十八重四十六轻,然若尚未受菩提行戒,故不犯戒。然乃誓受学处,故成恶行(如未受五戒居士,曾于佛前,誓不杀生,以未受戒,故不犯戒,然是恶行)。依寂天轨则属于已受菩提行戒,不仅成恶行,于戒有所犯。故明灯颂最后说:总于十八根重罪,四六轻罪毫勿染,舍命亦护戒清净,直至菩提愿守护。 

  【第一四九则】 

  问:发心已于学处须修学之相? 
  答:菩提道次第说:「如是发心已,于施等学处,不能修学……。」如前所引金刚宝喻,虽亦有大胜利,然若不于菩萨学处,修行心要,则未有能成佛者。故于学处当学也。修次初编亦说:如是发心菩萨,知自未调伏,不能调伏于他已,自于修布施等,极作加行,以无加行则不得菩提也。又说:修亦谓受戒已,于彼学处而修学也。以谓菩提行戒,凡与六度不顺者,皆可以十八重、四十六轻对治,方能修六度,此如升阶陛然。例如不以行戒对治悭贪烦恼,则不能行布施度。 

  【第一五0则】 

  问:方便与智慧,随学其一,不能成佛之理? 
  答:大日经说:「秘密主:彼一切种智者,是从大悲之根本生,是从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力而到究竟。」乃佛呼金刚手而告之:是以六度方便而到究竟。总上三句,谓须具智慧、方便二种始得成佛。声缘具智慧而不具方便――世俗菩提心,故未到究竟圆满。故于六度圆满,即圆满福慧二资量,乃可到圆满佛位。此如吾人贪嗔烦恼支分不具则不生,佛果菩提亦然。支分不具亦不生,智慧与方便随缺其一,即不具则不生佛果。 

  【第一五一则】 

  问:何得谓方便与智慧? 
  答:此为藏王菩提光问阿底侠尊者问题,尊者答:「六度中除慧度,其余施等五种,佛说为方便之一分;五蕴、十六界、六处皆由缘起,无自性生,了知如是自体性空,故说名为智慧。」 

  【第一五二则】 

  问:何得谓世俗菩提心,及胜义菩提心? 
  答:世俗菩提心:即前所广释之「真正菩提心」;胜义菩提心:谓唯名安立,须初地以上菩萨常时一心安住空性中者,于世俗谛之见相二分已断,心与空性,和合为一,如水入水,无有二见。如是有情之心,方称「胜义菩提心」,非实菩提心,假名安立为菩提心。于菩提心,则应知有世俗、胜义二种,内外道多于此义误会,彼以住空性,即是修实菩提心,而彼不解有「世俗菩提心」也。 

  【第一五三则】 

  问:支那堪布大乘和尚所主之见――「任何亦不分别,即是成佛之道,施戒等者,是为未能修如是了义之庸愚而说。」等语,是否与大日经所说,全而不错之道相合? 
  答:应知如支那堪布大乘和尚所主之见,与大日经所说全具方便、智慧之道,随其一分,皆不相合。即彼之见,亦非智慧,更非方便。支那堪布之旨,在遮止一切分别,对于任何种,皆不思维观察,是为无缘,是即顿超,等同十地(以上皆和尚之语),宗喀巴大师谓其落于断见。总摄支那堪布玄宗立论――任何不分别,即修了义道。莲花戒师破和尚之言,详修次中编中。于此略要言之:「一,莲花戒大师谓和尚谤「各各分别慧」,由此(各各分别慧)方生通达无我慧,即正净胜义空慧,故无出世间智慧;二,凡内道修习止观者;断无不由各各分别慧,而能证心空合一之无分别慧;三,又与现实理不合,若谓于一切法不起作意,不作思维,则昔所曾受苦乐,亦不起念,无有是处;四,彼若谓我于过去善恶苦乐,亦不分别,然彼已有此不分别之念,即是分别;五,若谓于任何皆不起分别,则一切不能得,则意念宿世慧,及清净无我慧,皆不能得。和尚不能答,承认负堕。 

  【第一五四则】 

  问:若谓和尚乃一门顿超之法,应如何理解? 
  答:莲花戒大师曾答说:「汝法无因,既无循序渐进之基,渐尚不立,何况顿。若真顿教,汝现当已经成佛。而不然者,何谓顿超?所谓顿超者,谓不须时间顿趣入于圆满佛位。须知内道法,皆由循序渐进而生,如登山然,若一切不分别,即得佛位,现见世间法,不加智慧思维,不以善巧方便而行,亦不能得。何况福慧双圆之佛果,而可以不分别得之。又若汝吃饭时,一切不分别,则饭味一切不知,何况饥饱,则汝早已饿死,何况能成佛。又汝行时亦然,将不知而盲行堕于险岩而死矣。」和尚不能答,遂负堕。又吾人常有痴呆出神之时,即任何亦不分别,此与佛胜义智慧光明,相去不啻天壤!如是习于呆境,亦能发生乐受,易误为空性。上者能得无心定,如是即可谓证空性,则吾人皆成佛矣。 

  【第一五五则】 

  问: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对宗祖达摩应如何理解? 
  答:凡属内道,在印度无论大小乘,皆不舍俗谛行品,不与教及理相违(达摩系梵僧亦不出此范畴)。俗谛乃真谛之基,若于俗谛之相,尚无胜解,何能了达其空性。以此遍查印度大小乘中,无有立(如支那堪布之见为宗见者)如是之宗者。达摩系梵僧,不谙华语,假设有玄奘大师、义净法师具相之翻译,为之翻译(内地法相宗所译,及所立宗与印藏无不合,盖由奘师之殊胜因缘也),或不致有从初到底之误解也。恩师对此问题曾开示说:「余不谙汉文,闻内地习禅宗者所言,极似支那堪布大乘和尚之见。达摩乃已证空性者,故说一心专注于空性时,不可于俗谛起任何分别。后人误以其证境为修境,以为初业有情修加行教授,一心专注空境时,于俗谛执实相,皆应遮止,故于一切皆不分别。初机以为加行修法,实为颠倒。」以上恩师所说法语,确实道出千百年来错误根源。经中说:「任何亦不见,即是正见。」不知此就已证空性者,遮止俗谛而言,遂生误解。应知一切种智,即摄真俗二谛,故知三乘及佛皆须俗谛行品,此乃弥勒现观庄严论全论纲领。此论乃了义般若经之锁钥,与此论纲领相违,即与一切佛说了义经相违,并且违理。龙树说:「不达俗谛者,不能了空性。」 

  【第一五六则】 

  问:有谓「禅宗之禅,非四禅八定之禅,任何不起分别,乃修空性慧度,以但学慧度,余何须用。」对如是之言,应如何解答? 
  答:集研覈经说:「诸菩萨为菩提故,而修六度,诸愚痴人谓但应学慧度,以余何须用,此破坏心也。」当知圆满菩提不外法身、色身(摄报化)以为果,共道——色身乃修前五度之方便;法身乃修智度之慧资粮。金刚相续经说:「设获空性者,仅此不成佛,因果无他故,方便非空性。」谓仅证空性,不得成佛,因与果无他,有此因方得此果,非空性已具方便,唯具空性之因。于得佛果,尚缺其余诸方便。成佛方便,非仅此一方便,即金刚乘,亦须具方便智慧,各不相离,始谓之金刚乘。经中说:「此破坏心也。」谓破坏大乘心要。 

  【第一五七则】 

  问:若谓:「非废止施等诸度,唯修慧而施等自具,谓于彼等任何亦不思维,则皆全矣。以不耽着能施、所施、施物故,而无缘之施即全,如是余等亦全。经中亦说,于一一地中摄六度故耳。」作此言时,当作何解? 
  答:倘仅以此即全者,则外道于心一境性之观中,平等住时,无耽着故,当全一切波罗密多。又如了义经十地经中所说:「许声缘亦有于法性无分别智。」若如彼说,则声缘平等住时,当全一切菩萨之行。如是则外、小皆成大乘。若因经说,一一之中,便能摄六,仅彼为足,则献坛供,亦说涂牛粪水之行施有六,仅此认为具足六度,岂能合理?当知以见摄行,及以方便摄慧之理,譬有慈母,因爱子死为忧所苦,与余谈说等时,任起何心,而忧恼之势力不减,然非一切心,皆是忧心。如是若通达空性之智势猛,则于布施、礼拜旋绕等时,缘彼等心,虽非通达空性,然具彼等之势力而转,亦无相违。若以猛利菩提心为前行,则虽住空性定时,菩提心不现起,然以有彼力执持,亦无相违。慧与方便不离之理,亦如是也。」以上为菩提道次第中所说,于此应知,唯佛能同时一心双运。故一心专注空定,不能同一刹那又缘布施等。但前者(菩提心施等)之力,未全退失,即为摄持。非皆全也。若谓一心专注空性时,同时亦能缘菩提心者,则缘菩提心,应有前因。但可说从前修菩提心之力不失,即为摄持不离。是故通达空性,智慧猛利力量不失,而行布施,方为无缘之施。非于所施、能施、施物任何亦不分别,即是无缘之施。于施时,见所施、能施、施物虽是有,而是缘起安立,无实自性,乃称空慧真实摄持之施。支那堪布谓:「一切身语所作,皆非成佛方便。」然彼不知以慧摄持之方便,乃成佛之正因。菩提道次第说:「于说福德资粮之果,为世间身财长寿等,亦不应错误。若方便与智慧不相离,若是世间,倘以慧摄持,则极可为解脱与种智之因也。」如龙树宝鬘论说:「大王:佛色身从福资粮生。」以故应勤修此福德资粮;「大王:佛法身从慧资粮生。」以故应勤修此智慧资粮也。 

  【第一五八则】 

  问: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着,是魔之业。」三蕴经亦说:「由堕所缘而行布施.及执戒为胜,守护戒等,彼等一切,皆当忏悔。」梵问经说:「尽其所有一切行之观察者,分别也.无分别者,菩提也。」如是等处.当作何解? 
  答:如是等处,不应误解。初之义者,由于二我颠倒耽着,而发起行施等者,以不清净,说为魔业。非谓施等,即为魔业。若不尔者,说堕所缘而施,则不须堕于所缘,理应总说布施当忏悔,然不如是而说故耳。此修次末编中,作如是答覆之理,极为重要!又梵问经义,彼经尔时,是观察生住等时,说施等于真实不生;谓分别者,唯是安立之意,非说不依彼等,而当弃舍。此亦为修次末编所作答覆。总之,以一分道品,不足之义,如集经论亦说:「离善巧方便之菩萨,不应于甚深法性精进勤修。」明显说之,秘密不可思议经亦说:「善男子,譬如烈火,从因而燃,因若无者,则当息灭。如是从所缘而心然,若无所缘,心则寂灭。善巧方便菩萨,以清净波罗密多,了知寂灭所缘,于善根所缘,亦不寂灭;于烦恼所缘,亦不生起;于波罗密多所缘,亦为安住;于安性所缘,亦为分别;于一切有情,以大悲心,于所缘亦观也。」谓于别别所说无缘有缘,须判别也。如是于烦恼及执相之缚须缓;学处之绳则须紧;于性遮二罪须坏;于诸善业则不须坏;故以学处拘束,与为执相之缚,二者不同。守戒而缓,及我执之缚而缓,二者亦不同。坏与解脱等义,亦应善为观察。莲花戒大师破「不作意」之理者,谓住于抉择胜义理之见上,于任何亦不作意,专注一趣而修者,非其所破;若非住于抉择胜义理之见,而心不行动,任何亦不分别而住,为修空性者,是所破也。 

  【第一五九则】 

  问:恩师说:「破支那堪布,应知其与教相违、与理相违、自语相违。」当如何知其此等相违? 
  答:摄支那堪布所著「睡转法轮」等着中之心要——「谓但心不生分别,身语二业,可以随便。但睡亦可成佛。」及其所引之经(如上文),彼亦误解,应知由人法二我执而行施等,如以毒和食,不惟无益而又害之。若总说六度皆魔业,则汝(和尚)称汝所倡者摄于慧度,亦魔业矣,成自语相违。与教理相违者,经中所说「堕所缘」谓耽着于「实有」。此所谓魔业,乃谓对于菩萨成佛为障之魔业,非对一切有情而言,不然,则登地有情,皆未达空,皆有二执,岂其修施等亦成魔业耶?一切行为如修大慈、大悲、菩提心等,皆谓具二执堕于有相之摧毁一切行品,凡夫现行虽有我执,然布施时之舍心,是善行,故非我执。破斥之谓若如所称,则得法无我者,须将舍心、防心等,如嗔慢等而并灭之,即将六度视同烦恼而断之,则无圆满佛陀,佛依无所依矣。热盛则寒微,寒盛则热微(成反比),见行如此,则堕常断,则以见害行,或以行害见,不惟不得成佛,如圣天四百论说:「执有堕畜生,执无堕恶趣。」法身与色身,凡夫之心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