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 >

第8部分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第8部分

小说: 灭除心闇曼殊意光论(学习问答360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又有令他解脱怖畏之方便善巧。如贪欲甚重之阿难陀,患痴甚重之周利盘陀伽,及千骨(鬓的上部+曼)沙弥,与食人之罗刹,皆为佛所调伏,导以善道,而证阿罗汉。又如诸阿罗汉无法摄受之施主伯吉,年将近百,衰老龙钟,佛令出家而度脱之,广详经论。 
  三、对一切行大悲,无亲疏之分。如佛於其子罗(目+侯)罗及仇怨提婆达多,无怨亲之分。提婆达多服药王童子所造胜药,体不能胜,痛苦万状。佛往观之,佛说:「我视汝如罗(目+侯)罗,若真具此平等舍心,应手而愈。」言已果然。 
  四、於佛有恩无恩者,佛皆为作义利。此与世道相反,世人於自有恩者,始作义利。如经说,佛度恶相女,及具十馀恶相子,又如列翁全无福报,佛亦调夫之,令其辗转生福,出家证果。以上四德皆具,何以称为应皈依者?因成佛由於法,而於法作助伴。作看护者乃僧众,虽未具四德,而於可以成佛之法,作饶益助伴,故应皈依。而释梵等神无斯德,故不应皈依。 
  又依上师教授要诀说:「须知现前能说法者,上师即佛。法为所说菩提道次第之教义。僧为能依菩提道次第如法修行之良伴。」 
  生起一种怖畏,但皈依一境(或佛、或法、或僧)亦可解脱(此种公案经论中甚多)。然欲解脱生死,则应皈三宝,如患重病,非有良医、良方、良看护不能治愈。以此堪皈依唯三宝。 

  【第六二则】 

  问:由知何种使心感动,令皈依真切而有力? 
  答:由知:一、总义——佛身语意功德,法宝功德,僧宝功德;二、种种差别功德。略要言之:佛身功德:如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一一所有功德,详诸经论;佛语功德:佛语具六十四妙音说法,佛以一音现各种义,如无常苦空随机得解;佛意功德:佛观一切法如掌上观纹,於一时间,二谛并显,总摄具悲智二德;佛之事业功德:不外令众生离苦得乐,而其方便,则分暂时究竟二种。於佛功德实不能穷,故说不可思议。 
  法功德者:应知佛之无边功德,乃教证二法生起,故法之功德,尤不可思议。所谓教证:教谓经律论,乃相似法宝;依此三藏教法闻、思、修而通达之法即证,即灭谛与道谛。灭谛断除过失,道谛修行功德。除此正法外,馀不能成佛。 
  僧功德者:言「僧宝」与僧不同,三宝之「宝」字义,为稀有之义,圣者超越之义。得见道位以上,乃为超越。又彼能由念法功德,能如理依法修习者,乃贤圣僧伽。念僧功德详经中罗汉、独觉、菩萨各各道位,差别功德。吾人常以小乘为劣,然细思之,其功德极大,使具三十七道品、六通、五眼中除佛眼外,馀四皆具。 
  二、了知差别者:(一)性相差别:如佛过净德圆而为性;佛乃法之因,谓佛为度有情而说法,众生闻之,如理修行,而得通达果,故谓法者彼果;僧伽者,谓能以他人依法如理修行,获得通达,而辗转承传下来之教授,依之如理正修者,乃为贤圣僧伽之相。 
  (二)事业差别:相差别就体言,事业差别就用言。佛令众生,对於教法,不生颠倒,如其次第,而善为开示正法为用;法依各别有情当断惑业诸苦,令断为用;僧依其实现,以身作则为现业,应後来度化作范,令生仰慕欢喜,欲步後尘为用。 
  (三)信解差别:此言於佛应生堪恭敬供养信解;对法应生真实修学,欲得成就信解;对僧应生与法相顺之善友信解等。依如是信解诸行,而生起渴欲求成之心。 
  (四)应修差别:此即上项信解之实行,於如上次第於佛(上师)作供养承事;於法身心生起相应实修瑜伽行;於僧法财受用等应作之事当作。 
  (五)忆念差别:如经中说:忆念佛为一切功德福资粮田,庄严灿烂,又如解佛为佛子之父,众生之宗师;念法有义利,为悦耳者,初闻、中修、後果皆属於善;念僧为善正安住者,堪礼拜、供养、皈依为福田。 
  (六)增福差别:以人法二种为主之增福,分情(人)与非情(法)。佛僧属有情,法属非情。有情又分一多,佛为一,僧为多。 
  (七)皈依差别:认佛为皈依大师,法为正皈依,僧为修皈依良伴等。 
  (八)内外差别:广如成立因明论第二章详说,馀师(外道)具愚痴无明,为三毒所染。外道亦有戒定,然不如内道戒定,极为殊胜。如十善戒中,意之三恶,後二(害意、邪见)外道皆不能圆。诸外道不执常则执断,谤无因果,不信业果,甚则不许外因,如日出、木刺皆属自然,别无因缘。外道立义虽异,然皆执有人我,许自我功德,能为常为实为自己,因有如是过失,故十善成常不圆满。内道戒定,皆为解脱生死,其出发点亦不同,故入门之皈依,即以解脱生死为皈趣。如下士道共通皈依,即摄出离心,如云:「皈依法离欲尊。」意谓法乃解脱烦恼,而得涅盘之殊胜宝,此中即含希求出离之意。佛为如量士夫,非为佛知刹土微尘数,海水为若干滴积成,即佛告我此数,亦与解脱无关。乃为佛开示无倒应取应舍之法,此唯佛堪能,外道大师所不能,故惟皈依三宝。 

  【第六三则】 

  问:皈依有何种胜利?因何而有如是广大胜利? 
  答:皈依胜利,略而言之有八:一,入佛子行数;二,皈依为诸戒之本;三,所积罪障能灭减;四,广积大福;五,人与非人不能为灾;六,不堕恶趣;七,随愿皆成;八,常生善根,速得佛位。因何而有如是广大胜利?是因对境力大,故与其他善根不同。大悲白莲花经说:「以语敕(咒)诅彼田中种子,令不成种,无有是处。世间凡夫,虽犹会看世间福利,然以对三宝,对境力大,故将来必得佛位。」 

  【第六四则】 

  问:以何判别内外道? 
  答:判别内外道,或以见为判别(无常、苦、空、无我);或以行为判别;追踪佛所建立之善行,安立为内道;或以皈依为判别:有真实二皈依,入佛子行数,方可安立为内道。 

  【第六五则】 

  问:何谓真实皈依? 
  答:有三皈依,固为内道。然若心未生决定,未诚意皈依,虽博通三藏,通达空性,修习生圆二次第,其所修者,虽为内法,皆不能谓为内道。非口诵皈依,须从心底有认识生起决定,一切时皆依三宝,方为已得皈依而未舍,方为具实皈依。故能修者,未发至诚皈依之心,亦不入於佛子数。依上师教授说:「仅以一支香(时间),真实皈依,较终日修习风息脉络明点功德胜超千万倍。」 

  【第六六则】 

  问:应如何令所受皈依戒条,如法而得清净? 
  答:於皈依三宝,应遮止学处,及应奉行学处,当郑重实行。应遮止者:即「皈依於佛,於他天神不应礼供」,若礼供犯不知内外差别。天神等於善恶法,邪见颠倒故。「皈依法不残害有情」,损害有情,即为非法,故应遮止。法,梵语「达摩」,意为引导有情出恶趣,而入解脱道。佛曾授记说:「於未来世有相似法,令诸有情,心生忧恼,起诸残害,得大痛苦!」故应视其所说法门,其见行修是否清净。依理为量,视其与龙树、无著之学,是否相合。若不郑重观察,而信奉相似法,适犯此条(皈依正法,不残害有情)。「皈依僧则不应共外道住」,喻如毒树、毒海仅害身,邪见伴侣并害身心。外道不应共住,固无论矣,即於内道中僧俗人等,若自己确知其曾犯轻师(根本重罪)慢法者,亦不宜与之共住,恐受其恶之加持,而生大障奇灾。 
  应奉行者:佛之塑画形像,随为何种(包括显密),美恶不应讥弹,置不净处(如坐处、卧处),作物品质当买卖,作装饰玩具等,凡不敬重及轻毁等方便,悉当断除,应视同真佛,为如敬之田;於法凡四句局以上之法,皆当恭敬,不应质当经典,作为货物,搁置露地及污秽处,或与鞋合持及跨越等,悉当断除,如法宝而敬。上师说:「乃至不能在经上堆置佛像铃杵、哈达等(哈达作供则可);於僧或是僧众,或仅具出家相,亦不应呵毁及妄分彼此派别,而兴仇视,应敬僧如宝。又末法世,因众生业力关系,虽出家相犹不得见,以此希有因相,故应敬重僧相。 
  共同学处:有六:一,随念三宝功德(如前所说内外差别等功德),数数思之,知唯三宝能作救护,而至诚皈依。 
  二,随念三宝大恩:当以报恩意乐,而勤行供养。此中分不间断供养及圆满供养。若供饮食(或随每日所餐)而不间断,则少用功力,而能圆满采多资粮。应知於资具获得自在诸大菩萨,犹化身多亿,往一切刹,於诸佛所,经历多劫而行供养,如菩提道次第所举十事,知此十差别,於一座间亦可具修,是名菩萨圆满供养。法性供:知法性无别,则遍十方三守,眼见有限,意则无量。自不能举办众多微妙之物,於他所办,心生随喜,亦称广大供养。若真无可供之物,若有信者,即以坛供(曼遮)及水,与无主物而供亦得,当以信心及修行而供。自有说无,吝不兴供,感现见财物不能受用之果。 
  三,随念大悲:以悲心安立其他有情,令受皈依,有法施功德。 
  四,启白三宝:凡所作事及有所需(如病灾急须救治),皆应仰赖三宝,以行与三宝相合之供养;而於与三宝不顺之外道等,及其他世俗法,则不当依从。惟一切时中,无论顺境逆境,皆一心依於三宝。 
  五,既知胜利,勤修皈依:知如前说八种胜利,至心皈依佛法僧,为我作救护(口中不念亦可),心中至诚希求救护之念。如死囚往礼拜一相识且有权能救护己者之官吏,希求速救之心。以三宝为极大依怙,而生希求(三宝)救护之心,即皈依体相(心所中一种,心於境感动)。因皈依,令馀有情生起皈依之心;果皈依,自皈依後,对於未来希求三宝救护,为解救三途、生死苦,度脱一切有情,愿得三宝果位,此即果相皈依。又如佛为大师,僧为良伴,皆因相皈依;而法为正所皈依,乃果相皈依。知如是皈依之体、因、果等,复念前说种种胜利,须於画三夜三而行皈依。 
  六,守护不舍:菩提道次第中说:「身命受用终须舍离,若因彼故而舍三宝者,则一切生中常为苦逼。故当立誓自决,任过何缘,乃至失命,皆不舍离皈依,虽戏笑亦不说舍三宝之言也。」总之,重在依学处实行,令所受皈依与学处不相违,而得清净。 

  【第六七则】 

  问:怖畏三途苦,知三宝功能,一心希求救获,此为已於三宝之救护下,其真能离三途之法为何者? 
  答:佛先说业果取舍,故应於业果,深生净信,方知取舍,知取舍乃能离於三途苦。以故昔诸大德如阿底侠尊者等,首重开示业果法门。 

  【第六八则】 

  问:上师教授说:业果为正法之首,其故安在? 
  答:若於业果不明,虽昼夜不息,亦不入於修法行列。於微细业果,亦当殷重,若不加注意,虽为大成就者,不免堕三途苦。如婆罗门瞻那加修阎曼德迦法,得共通成就,因不注意业因,死堕地狱。故有资粮道菩萨堕地狱者,因於业果有违失故,然以菩提心力,旋可复出。无论如何善巧,苦连业果,亦堕苦趣,故应精勤,善为研究,先由业果理趣,审谛思维。 

  【第六九则】 

  问:业果法门:业决定、业增长、此二理趣,较空性尤难通达。由於业果关系,非服所亲见,横遍世间,竖历永劫,当依何法而思修? 
  答:业决定:当依教、依喻、依事而作谛思。喻如种甘得甘,种葡萄得葡萄,种辛得辛,种底达(辣椒之类)得底达;依事:如善和尊者,及十万释种事等;依教:如贤愚因缘经等,尤以依教圣言量求之为要。对於「从善因唯生乐果,从不善因生苦果,不生乐果」之理趣,须依经而生决定。再以亲自所见所闻有关业果之现前事实而思之,发起誓愿从今日起,远离不善,勤行善法。 
  业增长:亦当依教、依喻、依事而作谛思。喻如能蔽五百乘之那罗树,起於一小粒那罗果,树上所结之果,又为种子,复生无数之树,辗转增长。外种如是,内种尤大,集法句经说:「虽作微小恶,後世招大怖,能有大损失,如毒入腹中。虽作小福业,後世感大乐,能成大义利,如谷实成熟」;依事:如沙弥郡德讥恶声比丘如犬吠,感五百世为犬。金钱比丘以一金钱供色都如来,感世世生後,手中即握金钱,用之不竭等事,依教:仍依贤愚因缘经等圣言量。此外再以亲自见闻所知现实因果而思之。应心生誓愿,虽小恶决定不为,虽小善而为之,令心生决定。 

  【第七○则】 

  问: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之理趣,应如何思修而生决定? 
  答:亦当依教、依喻、依事而作谛思。业不作不得:喻如未种稻不生稻,未种麦不生麦。依事:如侠巴与婆罗门战,有飞行神通,而不免堕火坑中死,未作业之婢无神通而得免难。依教:多阅佛所说有关业果如贤愚因缘经等圣言量,於不作不得之理,生起决定,善恶二业皆然。 
  业作已不失:喻如播种田中,未遇破缘(焦芽败种,腐坏虫食等缘),决定生长而获果,业亦复如是。自所作善恶二业,若未过破缘(於恶忏净,於善退悔),自当触其业所感之果;依事:如已证四果之谔军比丘,以昔禁母不得食业,感多生受饿死之报,直至证得阿罗汉将不受後有,仍须偿清旧债;依教:如戒经说:「假使时间经百劫,所作之业不亡失,若遇因缘聚会时,果报还当彼自受。」及贤愚因缘经等圣言量,於作已不失之理,生起决定。 

  【第七一则】 

  问:有疑业若常住,则犯过,应如何决疑? 
  答:此一根本问题,应知业果直通缘起性空之理,业果非不依缘,而自能自立成其为业果,实无有自性之业果,知无自性,以断常边。依缘而有,则遮断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