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仙恋红尘 >

第25部分

仙恋红尘-第25部分

小说: 仙恋红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满为患。
    在万众瞩目中,沈信坐到台前,开始讲话:“对于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我本人深表遗憾。对于这件事情,我本人的决定随后由我的经纪人张凤仙小姐宣读。在此之前,我首先要感谢广大歌迷对我的支持,在我做错事后还对我如此宽容和厚爱,实在是太感谢了。”
    这一番话顿时在现场激起一片议论声浪,什么?沈信当众认错?是不是听错了。
    沈信没有理会记者们的反应,继续说道:“除此以外,我还想表达一下对警方的敬意,虽然事实上只是一件小事,但由于我的冲动,的确是给市民们带来了极大的骚扰。在这样的情况下,警方所采取的行动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正表明他们对市民的关心和负责。尤其是高级督察方容小姐,她在休息的过程当中,一发现异常情况马上投入了行动,是警方对市民负责的最好表现。为向方容小姐以及他的同事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我个人决定对警方赠送锦旗一面。”
    沈信说得一本正经,凤仙却在后面听得暗自好笑,这完全是为了配合方容所说的不得有损警方形象的要求,只是如果方容看到这一幕,却不知是不是会笑出来。
    而这时,沈信的讲话也进入到最后阶段:“关于整件事,都是我一个人的错误。凡人都会犯错,但这并不是我逃避责任的理由,为了表示我的忏悔,我做出了一些决定,由张凤仙小姐宣读。”
    说着,在沈信的示意下,凤仙款款来到台前。沈信居然有这么美丽的一个经纪人?记者们又是一阵骚动,感到对沈信资料的挖掘严重不足。
    “由于本次事件,关于我的当事人沈信先生,传出了很多谣言。沈信先生的意思是,如果这些谣言只是单纯地想制造一些快乐的话,倒也无伤大雅,只不过,如果把传言当成事实的话,就有点贻笑大方了。所以,沈信先生才有下面的一系列举动。”
    凤仙的话也是反响强烈,要知道前一段时间对沈信的报道,颇有太过分之处,而凤仙的表示却等于沈信对此持很宽容的态度,倒让习惯与发生负面新闻的明星针锋相对的记者们不知如何是好了。
    凤仙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首先是关于沈信先生身份的种种谣言,其不堪一驳之处,也不一一列举了,对此沈信先生的反应是将自己珍藏的古籍,大多数是已经被列为失传的中国古乐谱,以及一些珍贵字画,全部捐献给香港艺术馆。这批古籍已经送交艺术馆,至于其价值,正由众多专家在鉴定,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各位朋友都是新闻界人士,相信不会错过这个新闻的。”
    这番话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如果真的有这么一批古籍的话,那么且不说沈信身份如何,其身价地位肯定会因此一高千丈,影响力大大增强。
    至于所谓古籍,当然是天机子当年的珍藏了,沈信早有将其捐献出来的想法,此刻不过是借机会了却心愿。当然,如果能够因此而获得某些名利的话,他也不完全反对,虽然他并不热衷名利,但毕竟名人可以省却很多麻烦,他既然决定留下,也就不能完全不考虑这些事情。
    正因为如此,当刘德华和凤仙决定将这一项作为重点来宣传,他并没有反对。
    “除此之外,沈信先生还将进行一系列的慈善活动,作为对社会的回馈。主要内容是对孤儿院的捐款,以及对孤儿的慰问活动。”说到这里,凤仙的口气变得很严肃:“沈信先生曾经有过一段苦难的童年,对往事颇不愿回忆,唯一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他也是一个孤儿,所以才选孤儿院作为最先捐助的对象。他自己是受到一名好心的人收留,培养他长大,并教他音乐,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孤儿也能健康成长。至于收养沈信先生的那位好心人,只能告诉大家说是一个奇人,而且已经离开人世,为尊重他的遗愿,在这里也不便公开他的姓名。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关于沈信先生来历不明,完全是无稽之谈。”
    这一番话模棱两可,倒是足以让记者们发挥想象力,编织出一部《现代苦儿流浪记》的故事来,虽然还有疑点,但也足以反驳所有对沈信身份怀疑的人了。
    凤仙的话也不是胡乱编凑,沈信的遭遇确实像凤仙所说,只是那是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前的事,倒也不是所有人能想到的。而关于对孤儿的看法那一段,也是沈信的真实感受,他正是由于经历了坎坷的童年,所以才一心随天机子修行,没有兴趣回到凡尘。而当他知道这世上还有孤儿院这样的机构时,马上决定大力资助。
    有一点比较好笑,天机子看出沈信尘缘未了,但未了的尘缘居然发生在一千多年以后的世界,却也不是他能料到的。
    凤仙最后说道:“对于关心沈信先生的歌迷,也不用担心,沈信先生虽然最近遭遇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音乐方面的工作还在正常进行。相信很快就会有一盘新的专辑跟大家见面。关心他,想了解他,请听他的音乐,那里有他的一切。”
    对于歌迷来说,最令他们高兴的就是最后一段话了,尤其知道这盘专辑叫《心伤》,是一盘情歌专辑后,更是如此。
    整个新闻发布会很成功,沈信知错能改,在歌迷当中的形象更是变得真实可靠,少男少女将他当作可靠的邻家大哥,青年们也将他当作可以托付的朋友,沈信的形象没有受到丝毫的损害,反而有所提升。这是预先谁也想不到的。曾志伟更因此给自己的得意弟子起个绰号叫“福神”,盛赞其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什么事情最后也能转化成对自己有利。说这话的时候,曾志伟趾高气扬,好像那也是他的功劳一样。
    第二天,关于沈信捐献的那批古籍的新闻也出来了。经过专家鉴定,那批古籍属于先秦两汉,由于此前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对研究那段时间中国历史文化将会有巨大的帮助。除此以外,那些古乐谱都堪称是中国音乐的巅峰制作,随着这批乐谱的整理出版,对中国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真是难以估计。对于捐献古籍的沈信,艺术馆方面自然不吝赞美,简直有将沈信誉为文化伟人的趋势。一时间沈信在专业报刊和娱乐杂志上都成为焦点人物,风头一时无俩。
    对于沈信变魔术般变出来的一大批古籍,刘德华还不觉得如何,张林和凤仙却惊讶到了极点,他们清楚地记得沈信一身道装去他们家的时候可是身无长物,怎么突然成了珍藏家了?对此,沈信只能托词说以前失忆,记不得放在什么地方,现在想起来才拿回来,然后顾左右而言其他,蒙混过关。
    至于对孤儿的慰问活动,沈信第二天就开始了。有几家媒体专门派出记者跟随,倒让本来诚心诚意的活动变成了做秀。不过沈信倒也无所谓,自顾自跟孤儿打成一片,有过同样的经历,倒让他和孤儿们很容易沟通。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沈信倒像是去了游乐场。尤其最后发现孤儿院还有一个小型足球场后,他还跟孤儿们踢了场球才走。
    多事的媒体什么也不放过,连沈信捐献给孤儿院的财物所值也打探得一清二楚。数目不算大,但当媒体同时列出沈信入行以来的大概收入后,即使最刻薄的人也无法说什么了,沈信几乎将自己的全部家产都捐出去了。由于沈信慷慨捐献一批价值连城的古籍给艺术馆,自然也有人联想沈信本来就是大富翁,不在乎一点点钱。可是很快又有消息传出,尽管现在沈信红得发紫,他却还在跟自己的经纪人兄妹合住在一个低级公寓里,生活跟苦行僧差不多。
    总之,有关沈信的种种新闻,在此后一大段时间里依然是热门。当关于沈信的点点滴滴融合起来之后,所有人的看法都是觉得不可思议,不过歌迷更崇拜沈信,却是必然的结果。对沈信的行为完全无法理解,最后媒体只好用“高风亮节”来形容。
    对这样的形势,刘德华和凤仙,还有公司的相关人员都很高兴,每个人都喜欢沈信,看到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上升,自然觉得欣慰。只有张林一个人觉得不满,他本来还想跟着沈信住到高级别墅中去,现在全泡汤了。不过对于他的抱怨到底有没有听,他自己也没有把握。
    沸沸扬扬中,沈信的银幕处女作《秘藏侠情》上演了。
第四十三章 票房奇迹
    在沈信事件的影响下,《秘藏侠情》的宣传已经成为多余,广大歌迷翘首期盼沈信首度亮相银幕且不说,光凭现实中男女主角的感情纠葛已经引起公众极大的兴趣。所以,当《秘藏侠情》第一日在各大院线上映时,已经达到一票难求的热度。
    沈信在电影中的表现也没有让众多购到门票的幸运儿失望。喜欢动作片的,可以欣赏沈信不亚于成龙和李连杰的身手以及富有创意的各种高难度动作;喜欢喜剧片的,自有大段的笑料任他们开怀;而喜欢文艺片的,经方令强精心操作,由沈信和秋真真倾情演出的感情戏也是感人至深,令他们可以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怀。即使不喜欢文艺风格的人,联想到现实,对电影中的感情戏也别有一番感受在心头。总之,无论观看的是什么人,都从这部片子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对广大的沈信歌迷来说,这部电影等于是反映自己偶像的镜子。当最后男主角说出那段深情的告白时,电影院中简直是哀鸿遍野,敏感的歌迷们把这形象当成了沈信自己,大为动情。
    还有细雨密林那一幕戏,也受到一致的好评,被称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场面。这也难怪,经沈信提议,这一幕特意增加了一首插曲《雨中情》,配合上方令强要求的唯美画面,几乎可以单独作为一首MTV发售,情景交融下,简直就是有情人的梦想,怎能不让人动情?这一首插曲后来收进沈信的《心伤》专辑,成为一首传唱很久的经典情歌。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票房大收。最后在年终票房排行榜上,《秘藏侠情》居然名列第三。一部中等制作的影片能够名列三甲,被认为是机缘巧合下的神话,但沈信以此片一举奠定自己在电影方面的地位,也是不争的事实。
    还在继续热炒沈信的媒体自然对这部影片评论如潮,不甘寂寞的陈辉也在自己的专栏发表了一篇文章,由音评人转为影评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陈辉首先开门见山说道:“一部电影能否成功,或者能取得多大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秘藏侠情》并不是烂片,但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却完全是因为意料之外的市场效应。”
    对于《秘藏侠情》的成功,陈辉归结为两点:“首先,沈信前一段时间在歌坛上的表现已经激起了歌迷对这部影片的期待。尤其是那盘《侠骨柔情》的专辑发售之后,更是让人迫不及待地等候这部影片的上映。我正是这样。老实说,我对武侠片基本没有兴趣,但听过这盘专辑,我也忍不住想看看影片到底是什么样子。其次,前段时间的沈信事件也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如果说沈信是借该事件炒作这部影片,当然是有失厚道,不过确然起到了炒作的效果,也是事实。凡人都有窥人隐私的毛病,相信只是受沈信事件影响,单纯为看热闹而观看这部影片的人也不在少数。”
    接着陈辉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这部影片:“虽然我认为该片取得的成功超过其应得,但正如我开篇所说,这并不是一部烂片,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极为优秀的影片。首先,武打场面流畅而富有创意,在视觉上已经是很大的享受。其次,情节不拖沓,搞笑桥段也设计得很好,整个故事轻松幽默,娱乐性十足。以上两点已经足以成为一部优秀的商业片,但本片的优点还不止此,感情戏也很有深度,令人观后感慨良多。正是由于感情戏方面的表演,这部片才超越了纯粹商业片的范畴,具有了文艺片的某些特点,成为一部优秀的影片。”
    最后陈辉总结道:“总之,这部影片不能称之为最好的影片,但绝对是极好的影片之一。特别是沈信的表现,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作为一个新人,实在不可能要求得更多。不过,大家也都清楚,沈信为此付出的代价,让我们对其敬业致以敬意的同时对其以后的发展寄以厚望。我和广大沈信的崇拜者站在一起。”
    《秘藏侠情》的热潮同时影响到了沈信唱片的发售,很多此前没有购买《侠骨柔情》专辑的影迷,看过影片之后也转为歌迷,只为听听那首片尾主题曲《跃马江湖道》。那是沈信《侠骨柔情》专辑中的主打歌曲之一。一部电影的两首歌曲分属两张专辑,或者说因为一部电影而出两张专辑,沈信也算是第一人了。
    电影票房步步上升已经让人高兴不已,而因此引起《侠骨柔情》的热卖,让众人不可思议之余更是欣喜若狂。沈信事件本来不是一件好事,但结果却如此之好,分外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几乎所有与沈信有关的人都从《秘藏侠情》的热播中得到了好处,方令强借此跨入了优秀导演的行列,马天成则水涨船高地成为一线剧作者,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人也是各有所获,即使普通职员也能从年底分红中多拿点钱。一时间,所有人欣喜之余都认可了沈信“福神”的绰号,那是曾志伟给沈信起的。
    而沈信却是唯一不快乐的人,影片和唱片即使再成功,也不足以抵消心中的痛。在《秘藏侠情》持续高温的情况下,他却在马不停蹄地慰问着孤儿,还忙碌地与任务制作着《心伤》专辑,只有在忙忙碌碌中,他才能暂忘那个记忆深刻的身影。
    看到这种情况,刘德华不由有些担心。这一天,看到沈信还是工作狂的模样,他就对沈信说:“别老是忙着工作,妈说好久没见你了,想让你去看看她。”这当然是借口,不过沈信并没有拒绝的理由,想起有好一阵子没有见到刘母了,他心中也颇为歉然。
    见到沈信,刘母果然高兴得不得了,开口就问:“怎么好久不见你来?最近很忙吗?”
    刘德华知道母亲喜欢沈信,怕她为沈信担心,所以并没有让她知道沈信前一段时间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