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林帝国 >

第146部分

武林帝国-第146部分

小说: 武林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久,张承太才缓过来,毅然说道:“更衣,我要见父皇。”
    第四卷 4…22拉面小萝莉长大了
     更新时间:2009…8…17 13:19:39 本章字数:3338
    从乾清宫出来,张承太整个后背都湿了,冷风一吹,才觉得凉嗖嗖的,刚才他跪在乾清宫冰冷的地上,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在外结纳武林豪杰,豢养死士的事情全交代了出来,置办了几处秘密田庄,有多少银子的小金库,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甚至连派人送礼物给元封的事情也没漏。
    当然,张承太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有什么不良的企图,身为皇子,不能为父皇分忧解难,他只好醉心于武学,即使给那个什么元封送去珍贵的唐刀,也只是仰慕他的刀法出众而已。
    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并没有暴跳如雷,连一句重话都没有,只是轻飘飘说了一句知道了,这更让张承太心寒,心寒到绝望的地步。
    他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自己调拨二哥和四弟于大哥为敌,兄弟三个打群架,自己就一旁偷着乐,那次父皇很生气,用戒尺狠狠打了自己,还饿了两顿饭。事后语重心长的教育自己,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
    父亲已经不是以前的父亲了,他已经很久没和自己说话了,甚至在自己犯下大错的时候连骂都懒得骂了,这让张承太惶恐不安,难道父皇已经打算舍弃这个儿子了?
    很有可能。
    他步履蹒跚的回到自己的宫殿,心如死灰的坐下,将所有的太监宫女都赶走,就这样一个人坐着,坐着,从黄昏到日落,再到天黑,他想了很多很多,自己所做的一切,在父皇眼里都是透明的,这座宫殿里就不知道有多少曹少钦的眼线,自己花大力气购置的隐秘据点,锦衣卫说捣毁就捣毁了,那些所谓死士连抵抗的机会都没有。
    自己还是太嫩了,没有地盘,没有军队,在父皇的眼皮底下想成就一番事业,难!
    以往那些阴谋诡计,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可怜自己还信誓旦旦给亲信们许愿,登基之后封这个封那个的,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父皇一个小手指就能摧毁自己精心构筑的一切。
    ……
    京师西南一隅,这里不比夫子庙一带繁华,古巷幽静,大树参天,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独轮小车吱吱呀呀的响着,寒冬腊月,街上行人不多,连饭铺里的伙计都懒得站在门口吆喝,躲在门后面猫冬。
    天阴沉沉的,冰粒子夹杂着雨水落下来,路上的行人加快脚步往家里赶,两个没带雨伞的汉子紧赶几步,跑到街口一家小饭铺外面的雨棚下站着躲雨,其中一人正是元封。
    街对面的巷子里住着柳松坡,自打元封进京以来就一直想拜访他,可是柳松坡总不在家,不是访友拜客,就是上山听禅,元封并不气馁,隔三差五就来看看,正碰上这场雨夹雪。
    棚子里摆着两副桌凳,元封和叶开坐了下来,看着雨中的京师街景,倒也别有一番风情。
    到底是京城,就连普通百姓家的房子也都是砖瓦建造的,青砖灰瓦白墙,翘脊飞檐,门庭窄小,小桥流水,再配上江南的细雨,整个就是一副水墨画卷,遥想起西北边塞的鹅毛大雪,雄关古道,黄土城堡,真有恍然隔世之感。
    两人微服前来,身上穿的都是青布棉袍,外罩羊皮坎肩,看起来再普通不过了,在雨棚下面坐了一会儿,小饭铺的棉布门帘子掀开了,一个小伙计出来道:“外面冷,客官里面请吧,屋里有炉子。”
    元封赶忙致谢:“多谢小哥,我们坐在外边挺好。”
    小伙计眨眨眼,没说什么,缩回去了。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饭点,小饭铺的生意还算不错,客人络绎不绝,不多时门帘后面便传出浓郁的香气来,是牛肉汤的味道。
    元封抬头看看饭铺的幌子,上写四个字“三山面馆” 。
    “叶开,你还记得么,当年咱们第一次去兰州府,兄弟四人吃一碗拉面。”
    “怎么不记得,咱们的盘缠钱丢了,找知府衙门又找不着,靠人家施舍才吃上一碗面,那碗面,是我一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我也是。那碗面真的很好吃。”元封深情的回忆起年少时候的往事,不胜唏嘘。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⑴бk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⑹k.cn手机站:wàp.ㄧ⑥k.cn支持文学,支持①⑥k!忽然门帘子一挑,小伙计端着个托盘出来,将两碗面摆在元封和叶开面前,青花大碗里装着粗细均匀的面条,汤水清澈,上面摆着厚厚一层淡黄色的干切牛肉片,红艳艳的辣椒油浇在上面,喷香。
    元封有些纳闷:“我们没要面啊?”
    小伙计道:“不打紧,这是小店送的。”说着便进屋了。
    元封和叶开面面相觑,这小饭铺的老板还真是古道热肠呢,八成是以为他俩没钱吃饭,不好意思进屋,所以才赠送两碗面条。
    人家一片好心,自然不能辜负,两人从筷笼里取出竹筷,大快朵颐起来,这面条非常劲道,汤水和辣椒也很地道,不像是京城小吃,倒像是西北风味。
    两人狼吞虎咽吃完了面,拿出银子准备进去说声谢谢,掀开门帘走了进去,但见地方不大,只有七八张桌子,到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当间生着一个大火炉,几个客人坐在桌边埋头吃着面,小伙计肩膀上搭着手巾蹲在炉子边烤火,柜台后面发出算盘珠子的声音,想必是掌柜的在算账。
    元封走上前去,将一枚小银锞子放到柜台上,刚想开言,柜台后算账之人抬起头来,一张洁白无暇的鹅蛋脸,两只大眼睛幽深清澈,一身蓝布棉裙干净得体,耳边垂着发鬃,看年纪不过十六七岁。
    小姑娘很漂亮,尤其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睫毛长长,显得非常可爱,元封依稀觉得这双眼睛有些熟悉,但是记忆中似乎并没见过这个少女,他微微失神,随即反应过来,拱手道:“多谢掌柜的,这是饭钱。”
    少女起身笑笑,收起银子道:“客官吃好了。”
    元封微笑点头,此时外面又有客人进来,进门便嚷道:“雨下完了改成下雪了,今冬的雪可不少,来年收成一定好。”
    既然雨停了,就可以冒雪赶回去了,元封对少女客气的说声告辞,转身离去,和叶开走出小饭铺,踏着薄薄的积雪走了几步,脑子中忽然想起那少女是谁,他猛回头,正看见少女掀开帘子袅袅婷婷走出来,冲着他大喊道:“元封!”
    果然是故人!元封转身指着那少女笑道:“柳迎儿。”
    原来这位拉面馆的掌柜竟然是柳松坡的女儿。
    想当年元封第一次见到柳迎儿,还是在兰州府,饿得前心贴后背的贫困少年元封,脏兮兮瘦巴巴的蹲在人家拉面馆门口,为了怕肚子里的咕咕叫传出去丢人,十六岁的少年用麻绳勒紧了腰。
    就在这样的尴尬时刻,柳迎儿出现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端着一碗拉面放在他面前,用稚嫩的声音说:“大哥哥,我请你吃拉面。”还把嘴里吮的手指给他看,说都被烫着了。
    这一幕元封终生铭记,也是因为这件事,他对柳松坡的印象很好,生女如此,当爹的也不会是恶人,一晃七年过去了,当年八…九岁的小萝莉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女大十八变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元封还真是没认出来柳迎儿。
    柳迎儿对元封的印象也很深刻,她很清楚的记得这个大哥哥很能打,有一次贼人打进县衙,把自己劫为人质,还是这个大哥哥救了自己呢。
    也正是那件事之后,元封就再也没见过柳迎儿,没想到竟然在京城重逢了,又是在拉面馆中,真让人感慨万千,造化弄人。
    柳迎儿给小伙计交代了一句话,就带着元封叶开往家走,边走边说:“你们是来找家父的吧,他前日去紫金山了,今天兴许能回来。”
    元封忙道:“正是来拜访柳大人,如此甚好。”
    柳松坡的家不大,只是一所三进的宅院,这种房子在京城也就是值个三四百两银子,柳松坡好歹也是为官多年,到头来竟然住在这种房子里,真是令人惊讶。
    如果是周子卿是清官的话,那柳松坡就是清官中的清官,大周朝官员的俸禄并不高,收入多是来自于其他方面,柳松坡不屑于贪污受贿,还经常拿出俸禄接济穷人,所以为官多年依旧两袖清风。
    敲敲院门,来开门的依然是当年的老院公,老人家的记忆力相当好,立刻便认出元封来,将他们迎进门来,上堂拜见夫人。
    说起来元封曾经是柳松坡的部属,又救过他们一家人的性命,算不得外人,所以见见女眷也无妨,老夫人陪着他说了些话,便说身子不适,暂且回去休息了。
    夫人回后宅歇息去了,依旧是小姐陪着客人说话,这在一般人家里是难以想象的场面,大家闺秀哪里有抛头露面的道理,可是人家柳迎儿可不是一般人,都在外头开买卖了,陪客人说话还能算什么大事。
    第四卷 4…23 迎儿,这是你元世叔
     更新时间:2009…8…17 13:20:18 本章字数:3418
    柳松坡的夫人是江南人,跟随夫君关山万里来到西北苦寒之地生活,她本来身子就弱,有个咳嗽的毛病,西北气候干燥,病情加剧,恰逢柳松坡绝处逢生,仕途道路触底反弹,由芦阳县令提拔为铜城知州,他便将妻子儿女打发回了京城,几个年老的家院仆妇,也不忍他们客死异乡,遂一同打发回去。
    历经千山万水回到京城,连个住处都没有,区区一个西北边塞的州官,谁去搭理你,多亏了老朋友周子卿照应,替他们盘下三山街这一处宅子,夫人和柳松坡的性子很像,起初死也不肯接受,周子卿说是借给他们住的才勉强搬进来,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柳松坡和周子卿的交情即是如此。
    柳松坡有个养子,名唤柳靖云,是武举出身,按说在军中谋个差事不难,可是他舍不下妻小母亲妹子,不敢远离,只能到处求告,想在六部衙门中谋个职务,六部哪里是那么好进的,所以一直没有着落,几个月下来,柳靖云便染上了酗酒的恶习,把媳妇的首饰都给变卖了,日日在家醉生梦死,可怜柳松坡也是曾经做过宰相的人,家人竟然有时候连饱饭也吃不上,夫人又是个要强的人,再苦也不向人伸手。
    柳松坡的俸禄很少,人又远在万里之外,家里唯一的男丁又不顶事,生活的重担便落在尚未及笄的柳迎儿身上,这小丫头从小就机灵调皮,七八岁就满街跑,累的丫鬟婆子在后面追,到了芦阳之后,生活艰辛,也经常帮着娘亲做事,她人聪明,学什么都比别人快,人又馋嘴,几年西北生活经历,竟然偷学了不少手艺。
    柳迎儿请家里的老院公出面,在街口租下一爿门脸,开起了小饭铺,小丫头手艺不错,生意倒也兴隆,维持日常开销,还能养活家里几个年老的婆子院公,按理说大家闺秀抛头露面是败坏门风,但是夫人是个开明之人,并不讲究这些俗礼,怨只怨当初自己选择了柳松坡,当年夫人也是名门闺秀,毅然选择了落魄书生柳松坡,并因此和娘家断了往来,这都是前尘往事,不提也罢。
    一个漂亮小丫头在鱼龙混杂的京城里开饭店,地痞流氓不来找茬是不可能的,幸亏周子卿知道了此事,柳家母女要强,他是明白的,所以只在暗中襄助,堂堂户部尚书打个招呼还是很管用的,京兆尹衙门的捕快放话出来,三山面馆谁也别碰,地痞们自然知道轻重,所以从不敢来骚扰,几年下来,靠着这爿面馆,柳家的日子总算捱下去了。
    后来柳松坡提了知府,又提了巡抚,进而是总督,升官的速度令人眼花缭乱,京城中各方人士终于回过味来,再想来巴结,人家闭门谢客,啥人不见,再后来柳松坡忽然在陕甘总督的位子上被免职,回京坐冷板凳,京城中又是一阵闹腾,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柳家人见的多了。
    听柳迎儿讲起这些往事,元封也忍不住摇头叹息,没想到柳大人的家眷在京城中竟然过着这样的日子,柳大人夫妇,还有这位迎儿姑娘,真是令人钦佩。
    外面雪越下越大,爹爹还没回来,哥哥也被吏部叫去***了,堂上就坐着一个小姑娘和两个大男人,茶也凉了,话也说得差不多了,一时间元封觉得有些尴尬,刚想告辞走人,柳迎儿彷佛猜到他的想法一样,站起来道:“来,我有东西给你们看。”说着蹦过来拉着元封的胳膊往外面拽。
    三人来到厢房,一进屋元封就被惊呆了,满屋子的书,书架从地上一直到屋顶,摆满了三面墙壁,各种书籍分门别类放在一起,书橱的柜门上还做了标记,经书古籍,诗词史书,诸子百家,还有大量的手抄本,浩如烟海,令人震惊。
    “柳大人的藏书真是汗牛充栋啊。”元封由衷的赞叹道。
    柳迎儿嘻嘻一笑:“这是我的书房,爹爹的书房里比这还要多呢。”
    元封大跌眼镜,这里竟然是柳迎儿的书房!本以为这丫头是个勤快伶俐的小厨娘,哪知道还是个才女!
    桌子上摆着文房四宝,镇纸下面压着一个白纸本子,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簪花小楷,柳迎儿将本子拿起递给元封道:“你需要这个东西。”
    元封接过一看,本子封面写着邸报二字,邸报是朝廷发布的政治新闻,内容包括谕旨,招书,臣僚奏议等,这些内容不定期由通政司发布,各地督抚派驻京城的代表将这些内容抄录之后再由驿马送往各地。
    由于高级官员们在京师的派驻机构叫做“邸”,所以这种政治新闻便被称作邸报,这种由唐代就开始的新闻形式,到大周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通政司发布消息往往不够快捷及时,民间便有人买通司礼监的太监,从宫里弄些小道消息出来贩卖,民间的报房和通政司并存,消息来源广泛快捷。
    “家父在甘肃之时,我便每日收集各种版本的邸报,汇拢整理,挑选有用的信息誊抄下来给家父送去。”
    这可不是简单的抄抄写写,邸报的内容很广泛,皇家动态,明发上谕,官员升迁任免,大臣奏章,各地军情等等,各种资料浩如烟海,能从中区分出重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