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

第136部分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第136部分

小说: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等他反应过来,曹军骑兵同时呐喊一声,瞬间,满天的箭雨飞上关头,袁军大惊之下,急忙四处躲避。彭安不愧是将军,身子埋的更快,只是,等他直起腰来一看,夷,这千箭齐发的声势很大,可却没有伤几个人。早有袁军疑惑地上前拿起曹军射上来的箭,才发现每支箭都扳去了箭尖,上都绑着布,展开一看,是劝降书。   
    自从徐州的彭城一战后,每次攻城略地,基本上都要先射些劝降书之类的书信进城,这也是瓦解军心的一个方法。不过,这次不太一样,射进关上的不仅仅是劝降书,其中,绝大多数是官渡被俘袁军士兵的书信。每封信都写的特别真实:姓名,籍贯,可能与关中的某个守兵是亲戚或邻居,或者是其七大姑八大姨那边的什么人,或者是同村的,同族的,总之,只要有那么一点沾得上边的关系全部用上了。在信中,自然是描述曹境里的幸福生活,他们过的怎么怎么好的日子,劝亲人、朋友、熟人快点过来,有地一起耕,有饭一起吃(大锅饭?)。   
    这就是我给曹操出的攻心之计,也是为庞统的攻心之战,锦上添花。嘿嘿,原来出主意安置袁军的五万多降兵的时候,我都没有想到有这个用处的,那天听了庞统得攻心之战,突然来灵感,说与曹操他们,马上得到共识,这也是我商人的本色吧,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人。曹操很快命令那些投降的袁军士兵所在的安置地的大小官员,命他们让每个袁兵写至少两份书信,能知道自己认识的人所在驻扎地的更好。所以不仅仅是这里,所有曹军部队都带有大量这样的书信,都准备在攻击之前射入城池或袁军军营的。   
    虎牢关下,曹军骑兵射入劝降书信后,很快退回军中,这攻城是没有他们什么事情的。步兵已经列阵在关下,各种攻城用的工具全部摆放整齐(就是要给对方看,震慑作用嘛),静静等候着下一步的命令,张辽和徐晃则在营帐中等候观察兵回报关上的动静,甘宁则在呼呼大睡中,他准备在晚上带兵攻关。   
    张辽他们没有等多长时间的,关上的袁兵有识字的,马上把信中主要的内容叙述给四周的兄弟,而一传十,十传百,小小的虎牢关能有多大的地方,等彭安想到要收缴所有的书信的时候,劝降信的内容已经传遍了整个关隘。袁军在看到了关下曹军的气势的时候,已经在心里为自己的命运打鼓了,劝降信的到来,尽管彭安以死来威逼,还是有更很多的人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了。   
    张辽和徐晃在商量着明天的攻击计划,徐晃正踌躇满志地说:“我们明天进攻关上,我想,彭安在此处几乎是孤军奋战,他不可能坚持几天的。既然关上只有三千守军,我们一定可以速战速决。等我们拿下了这里,张燕那里可能也能拿下壶关了,到时候,我们双方在上党回合,非让高擀叫娘不可。”   
    张辽点头:“不错,这次我们不能输给张燕。彭安这个人没有什么名气,我料他在前无救兵,后无援军的情况下,他不开关投降也不行了。”   
    甘宁正好进来:“什么?开关投降?那我们不是没有仗可打了?”张辽大笑:“兴霸,奉孝他们说了你多次了,打仗不是斗狠,你总是不听。主公的霸业刚刚展开,你还怕没有仗打不成?”   
    甘宁满心的不情愿:“你倒好,不带上我,自己跑到东海打了一仗,立了大功,又进封平寇将军了。我可想着立功请赏呢!”   
    张辽摇头苦笑:“不让你去,还不是因为你在官渡玩命,受了伤的。你放心,以后有机会给你的。你也跟着学学怎么打仗,不要老是当冲锋卒子,我们一说军务,你就躲开。”   
    甘宁不肖地说:“有那么多动脑筋的人啦,我懒得去管,还是养足精神,冲锋陷阵来的痛快。你们快说,这仗什么时候结束?”   
    徐晃看着他笑:“这仗还没有打,你就想着结束了?”甘宁不解地望着他:“你们不是说什么开关投降吗?既然他们已经投降了,这仗不是结束了,是什么?”   
    张辽和徐晃哈哈大笑起来,张辽这才把刚才说的又重复了一遍:“仗还是要打得。明天正式发起攻击,争取两天之内,拿下虎牢,然后进兵上党。”甘宁这才笑了起来:“早说嘛。既然明天才发动攻击,那我去休息了。”不等张辽出声,他是拔腿就跑,生怕张辽叫住他似得。张辽看看徐晃,两人都无可奈何。   
    张辽和徐晃这两日已经在搜索到的当地人口中,基本了解到了虎牢关的情况,此关两侧,高地对峙,形成自然的隘口,东南方的守军营寨高地有数处绝壁;西北侧的邙山原头,除几条隘道外,余多绝壁;北面则是黄河;西南为红沟,沟壑纵横。此关只能强攻,要想不付出代价夺取此关,除非守军能像当年董卓一般,主动放弃此地,张辽他们就是希望彭安知趣些,早点开关的好。   
    没有太多的犹豫,曹军开始了猛烈的强攻。徐晃是从中牟直接北上的,他的军队以步兵为主,就是为了攻城而训练的,张辽从许都带来的一万人马,除了三千虎豹骑,剩下的也是攻城部队,而且带来了大量的攻城器械,曹操他们也明白虎牢易守难攻的特点。   
    改进过的投石车,第一次在攻城战役中使用。相比当初刘晔的设计,现在的投石车车身加长,加大,可投掷的石块从小到大都可以不说,投掷的高度和距离大大增加了。虽然,狭隘的场地限制了投石车的展开数量,可是,十来块大石头呼啸而至的声势依然强大。随着每一次呼啸而起的声音,关隘上的袁军都躲避不及,鲜血在一波波石块的攻击中绽开,让人惊心。   
    十轮打击过后,关口上的袁军都避到了城垛下,不敢抬头,而曹军已经趁势将云梯拉近了城墙下,而撞车也推至了关门口。只是,投石车投出的石块并不是全部飞上了城墙上,没有上去的石块落下来,也砸伤了不少曹军士兵,不过,除了迅速把受伤人员架离战场外,没有人为此伤心痛苦,战争就是这样无情。   
    彭安好不容易等到没有石块飞上城墙,急忙探头来看,只见密密麻麻的曹军已经开始攀登云梯,而撞车撞击关门的声响也传了上来。彭安急忙命令士兵开始反击,大量的弓箭,枕木从城墙、关口倾泻而下,顿时把曹军登城部队压制了下去,同时,裹了松油的火把也被成束扔下,目标全部对准了撞车,无论曹军如何抵挡,撞车不可避免地起火了。张辽他们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惨烈,想了想,还是鸣锣收兵了,曹军这一轮的攻击被击退了。   
    张辽和徐晃并没有同意甘宁连夜攻城的要求,他们虽然也想一鼓作气拿下这里,可是,虎牢的地形如此艰险,夜晚攻击,付出的代价更是多,他们还不想浪费有限的兵员。毕竟拿下虎牢只是第一步,等待他们的事情还多,他们可是孤军奋战,保存实力是很必要的。   
    在进行了一夜的准备后,曹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鉴于投石车的威力,张辽他们今天把所有的车子全部用上,虽然地形狭隘,可也勉强放下了。十五辆车同时将准备好的石头投上了关墙,这次,已经有所准备的袁军躲避的很快,伤亡也比昨天少了很多。不过,今天石块攻击的目标不仅仅是人,还有城墙,所以,投石车的攻击力度比昨天大多了,时间也长了很多,大量的石块飞上墙口,猛烈地撞击着墙体,漫天的尘沙飞舞,带着令人窒息的空气萦绕在城墙上。那石块撞击在墙体上,咚、咚、咚的声音不像是打在城墙上,而是像直接打在袁军士兵的心头,不少人的脸色都变的苍白起来。   
    彭安的心中也是懊恼得要命,由于袁绍和高擀对虎牢的天险甚为清楚,再加上这些年都没有战火波及此处,因此,这里的防守力量是很薄弱的。他非常后悔没有在曹军到来之前,派人给袁绍报信,高擀又没有影子,他手上兵只有三千多人,守城的器械也不多,全靠关口周围的树木和山石来替代弓箭了,不知道在曹军如此猛烈的打击下,能坚守多久,眼下也只有尽力而为了,守到高擀的部队前来,就好了。   
    在投石车把准备了一夜的石块全部投完后,徐晃一声令下,攻城部队冲了上去,张辽也指挥骑兵站在了原来投石车的位子,弓箭齐开,对准了城墙。虎牢关的确是易守难攻,而且关口修建的特别高大,普通士兵从下往上射箭,根本就到不了城墙上,所以,张辽才把三千骑兵派成弓箭手了。   
    投石车虽然很有威胁力,可是虎牢地势上的优势,使得它的城墙高大坚固异常,从下而上的打击,并没有对墙体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只有两处墙体出现了缺口,范围都不大,就这样的结果,已经不错了。曹军攻城的兵士,很快把云梯架在了有缺口的墙体附近,开始向上攀爬。   
    关门在石块的撞击下也没有昨天那么坚固了,曹军的撞车又开始了用力,五十个小兵在两边使劲推着撞车,前进、后退,一下又一下,撞得关门四周墙上的砂石纷纷落下,在关门处形成了一片扬沙。只是,这虎牢的关门是用非常厚实的原木做成的,外面还包了铁皮,经过了这么多打击,依然没有任何断裂的缝隙,曹军只能继续撞击。   
    彭安窥视到投石车退下后,就冲到了隘口,指挥着袁军进行反击。看着一架架云梯被推翻,看着袁军的火把又开始往下扔,张辽大手一挥,三千骑兵手中的弓箭飞上了城头,城墙上的袁军顿时发出了一片惨叫声。彭安算躲得快,差点挨了一箭,而他身边的亲兵已经在这一轮的弓箭袭击下,倒下了近一半儿,正在还击的袁兵更是死伤一片。   
    虽然对曹军这样的弓箭攻击还是很害怕,可在彭安的督促和威逼下,袁军还是尽力地发起了反击。起身射箭是困难点,可是,往下扔滚木和石块还是很容易,掀翻云梯也困难不大。在他们的顽强反击下,曹军的损失也大了起来。看的张辽和徐晃直皱眉头。   
    彭安也不好过,他明白,眼前的局面对他十分不利,可现在的情况不容他多做考虑,虽然本事欠佳,可袁绍把虎牢交给了他,他就不能这么放弃了,再说,依他所想,高擀应该快到了,他的信使已经出发了三天了呀。坚持,再坚持,只要再坚持两三天,就好了。彭安不停地用这个为自己,为士兵打气,鼓励他们再坚持两天,一切都会好的。   
    近一天的攻防战就在惨烈中交替进行着,袁军坚守的力度超出了张辽他们的想象,望着被抬回营地的伤兵,他们终于清楚地认识到,在没有完全绝望前,想袁兵开关投降还是很困难的,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攻击,攻击,不断地攻击,彻底打垮袁军坚守的信念。傍晚收兵后,曹营清点了下损失,还是很重,一天的强攻,只有几十人攻上了关墙,自然全部殉职,死在墙下的人也有一千余人,虽然是心痛,可也无可奈何,这就是战争。   
    第二天,第三天,同样的情况依旧发生着,曹军在付出了死亡四千余人,伤二千多人的代价下,依然不能攻上关墙。关门则明显被加固了,而高大的用大石头砌成的城墙在投石车三天的轰击下,依然没有太大的损伤。双方都在进行着性命、耐心、勇气的比拼。攻击、攻击、再攻击,对上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秦勇第二次见到张辽他们的时候,就面对的是这样惨烈的情况。   
    张辽他们坐在营帐中,郁闷地低着头:“秦勇,看来拿下虎牢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容易,我们的兵力已经损失了三成了,你回去给子云说说,让他暂时延缓进攻壶关,短时间里,我们怕是无法配合他兵逼上党了。”   
    秦勇想了想:“我现在就是赶回去,恐怕公子他们也已经拿下壶关了。公子定好了计谋,不是攻击壶关,而是奇袭,那里不会有这么麻烦。这样,我还是连夜赶回去,看看公子有没有什么办法或准备下步怎么走?有了消息,我马上赶回来。这一来回,我会尽快,争取只用一天时间。这里还是要麻烦将军们多用心了。” 张辽他们也只有点头的份。   
    关中的彭安也坐卧不安。四天,仅仅过了四天,在他看来,就像是过了好几年了。守关的士兵已经伤亡大半,剩下的人也都缺少了坚持下去的勇气,虽然他今天斩杀了几名装病装伤不肯上前的士兵,可其他的士兵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被激起斗志,反而,他从大多数人眼中看到的是绝望。他狠心不去看那些绝望的眼神,他自己心中又何尝不绝望,可是,没有办法,这就是军人的天职,是命运的安排。强压下心中的痛苦和不安,他走上了关口。   
    第二天白天,张辽他们只进行了半天的石块攻击,尽量消耗敌人的防守力量,争取机会。另外也要仔细观察一下敌人有没有薄弱的环节。可惜,虎牢实在是易守难攻,张辽他们实在找不出速战速决的办法。   
    只是,张辽他们还是很着急,因为,张燕和我马上就要攻击壶关了,万一高擀得到了消息,我们就会很危险了,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无论如何也要在高擀出兵以前拿下虎牢。当甘宁再次提出连夜进攻的时候,张辽他们不再反对,只是嘱咐甘宁一定要小心保重,拿下虎牢是早晚的事情,不要过急了,陪上大将的性命,不合算。   
    经过半天的休整,投石车已经准备好了夜晚的攻击,与白天不同的是,这次投掷的石块不是那种大石头,而是小了很多的石块,目的也由城墙改为了人,一次投掷二、三十块石块上城墙,不需要瞄准,也不需要目标,完全是乱投,砸死一个算一个,特别是火把所在处,几乎所有的石块的目标都是那些手持火把的人。在两轮过后,袁军也意识到了这点,城墙上的火把明显少了很多。   
    甘宁感觉到机会来了,立刻下令开始登城。云梯又架了上去,曹军在呐喊声中扑了上去。彭安在投石车的打击下就明白今天晚上不好过了,在听到曹军扑上来的声音后,他是红着眼睛,高举手中的刀,与其说指挥,不如说是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