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

第186部分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第186部分

小说: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要造成多少这样的生离死别!还有我的亲哥哥,他就是不肯放弃他自己的理想,就是不肯听了如儿的,我不知道我们兄妹对决的时候,他会怎样的心痛。我也不知道,自己安排的一切,能不能做到不会伤害到一个亲人。还有,如儿再怎么心狠,也狠不下心去伤害一个无辜的人,一个无辜的孩子。娘,我前儿回来就进宫见皇帝了,看着他那颓废的样儿,我怎么都狠不心来说谎骗他。还有,我见了董妃的孩子,那么小的孩子,却吃了那么多的苦。想着这些,我这心里真的好痛,好痛。娘,如儿没有别人可以说这些,不能也不敢跟别人说这些,我只能在娘这里才能放松我自己。我真的很累。”   
    在外面再怎么意气风发,我也只是个小女子。为了心里的这个梦,我放弃了少女的情怀,放弃了常人的喜怒哀乐,无时无刻的伪装让我厌倦到了极点,只有回到亲人怀里,我才能做回我自己。云哥哥的怀里已经没有了我的位置,我只有在徐母这里,才能尽情表露自己的本性。   
    徐母就那样轻轻地拍着我的身体,宛若哄一个孩子般地任凭我发泄心中的痛苦,听我说完,才出言安慰着我:“好孩子,娘知道,你的心思娘都明白。娘知道你生性善良,娘知道你爱所有的亲人,娘也知道你比常人多付出了不少心血,娘明白你的痛苦。哭吧,尽情哭一次,会好些。”   
    多少年的压抑,多少年痛苦在这瞬间都爆发了出来,我真的在徐母怀里痛哭了很长时间,发泄完了以后,就这样伏在徐母怀里睡着了,很香甜的一觉。   
    等徐母轻轻摇醒我,望着她怜惜的目光,我的脸羞得通红:“对不起,娘,我又让您为我担心了。只是娘怀里好温馨,我这样,累着您了。”   
    徐母的微笑着拉我起来,为我净面:“傻孩子,说什么对不起,我是你娘。孩子有了委屈,不到娘怀里来,还能到哪里去?看看你,这两年的辛苦劳累,人又瘦了,脸色这么苍白,让娘看着心疼。这手上怎么有这么长的伤痕?又受伤了?”   
    我看了看手里的伤痕:“没什么,我去山里采药,不小心划破了,早就好了。娘,我也没有瘦,只是把敷面的黄粉减轻了用量,加了一些白粉,老那样用,很难受。反正现在文人中流行白粉敷面,服用五石散来不留胡须,我这样子,就算是个学习他们的恶俗商人好了。”   
    娘好笑又心疼地抚摸着伤痕:“原来你的肤色这么嫩呀,怪不得邹氏一直就跟我说,我们的如儿是个大美人,我今天才算看清楚。如儿,我知道你受的苦不会告诉我们,怕我们为你担心。你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你也很明白,娘也不能再说什么。只是,无论如何难,你都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千万不要去做太过冒险的事情。”   
    我嗯了一声,亲人对我的关心我又怎么会漠视:“娘放心,如儿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怎么都舍不得放弃生命的。如真幸福,有娘在,我的心事有娘听。”在徐母怀里睡了一觉,我感觉自己轻松多了,心中那种沉甸甸的痛苦也减轻了不少。   
    娘不再说什么,而是拉着我的手去了大堂,我这一觉就睡了近一个时辰,李记早就收拾好了饭菜等我享用了。嘿,亲人身边就是舒服。放下了包袱的我,是真饿了,看着我狼吞虎咽般的吃相,娘是会心一笑,也放心了不少。   
    用完饭后,我也恢复了平时的样子,还是那个狡猾中带着精明强干的赵如,而不会是小女儿般的赵云如了。徐家人对于我的洛阳搬迁计划没有什么意见,徐母开口支持,别人还有什么意见?在听我说起要在洛阳修建大家的住宅的时候,徐家人都没有任何惊诧的表现,很显然,徐庶已经把我的打算告诉了大家了。徐母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修建的太奢侈了,能生活得舒适就好,不要铺张浪费。这正中我的心怀。不是我舍不得花钱,虽然现在银钱很比较紧张,可几年的时间,陆续修建几处比较豪华的住宅,我还是负担的起。只是,我和徐母的想法不一样,她是舍不得让我出太多的钱,而我是不想往豪宅方面修。曹操是个很节俭的人,他一直就严令手下不得奢侈,我不想在这方面让其他的人钻了空子,告上我们一状,毕竟,我就算离开了,兄长们可还是朝堂重臣,还不用说我们的后代子孙。   
    说完了这件事,再和徐母考虑好如何安排将要到来的张辽的家眷后,我方笑着说:“二哥那边的房子添两间也就够住了,反正我们在许都也待不上几年了。再说,几位哥哥以后怕很少住在许都,就家里人,也没有多少,不用添置多少用具。”   
    徐母也点头同意:“好了,这些事情,我会让康儿他们两口子去办,就不用你操心了。”   
    我突然想起,笑了起来:“娘,三哥不是说,二哥的妹妹来了,就许给四哥吗?您要是答应,二哥那边还能少添一间屋子。”   
    娘也笑了:“你呀,这话说起来,你也不害臊。不过,你说的倒是实情。文远已经来拜见过我了,等人到了,也就进家门了。那孩子也是文远大伯的孩子,只不过双亲去的早,就跟在他娘亲这边长大,可怜见的孩子,徐家也不会亏了她。”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点痛。徐母注视着我的神情,叹口气:“他们几兄弟现在都在外面,你也难得回来,这次就在家多住一段时日,将息一下身子,别累的很了,对你以后不好。”   
    我笑了笑,故意顽皮地说:“娘,我不是想这个。我在想,四哥以后的几年基本上都在邺城,四嫂可不能在家里等四哥,再说,也不能耽搁娘多抱几个孙子,还是把人送去邺城的好。我回去就让他们在邺城为四哥收拾好宅院,虽说只有几年时间,也要住着舒服。”   
    娘也笑了起来,笑过后,又叹口气,拍拍我的手:“你这孩子呀……唉。”   
    知道娘是为我操心,我当不知道,看着蹒跚走路的小家伙徐宁,一笑,把孩子抱了过来:“这小家伙,才过了周岁,就这么急着走路了,身体长得真好。”突然想起云哥哥的小女儿,那是我的亲侄女哟,我这一走就近两年,不知道小家伙长多大了?该会跑路了吧!   
    徐母不知道我在想什么,看着我一脸温柔地看着孩子,她轻轻叹口气:“记儿只比你大个把月吧,唉。”   
    我无奈地笑了笑,想起我的计划,嗯,还是要说给徐母听,我不在的时候,那孩子还要她老人家来教授,我也放心:“娘,您也别为我叹气了。告诉娘一个好消息,我也快有个孩子了。嘿嘿,年龄怕是这些孩子中,比不上满儿,也差不多。” 
正卷 运筹帷幄篇 第一百七十六章 义子曹冲(2) 
    这个消息才让徐母真的吃惊了:“你……如儿,你哪来的孩子?这些年了,也没听你说过呀?”   
    不仅是徐母,就是徐康也惊呆了:“子云,你……你在外面有夫人了?孩子怎么会这么大?要是你的几个兄长知道了,你又要挨骂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瞒着大伙。”   
    我扑嗤笑了起来:“娘,姐夫,我怎么会在外面娶亲?真要这样做了,别说兄长们,就是主公也饶不了我。”   
    看着两人纳闷的样子,我笑着解释:“难道如能生一个不成?他当然不是我亲生的,这孩子不管叫我什么,都要在我身边养几年。只是,这件事事关重大,我虽然没有提前和娘亲、兄长们商量,可孩子要领了回来,也要你们知道的好。”   
    徐母听我这样说,她释然了:“看来是你捡回来的孩子了?人在哪里?你放心,我们大家都会待孩子很好的。”   
    我笑了,很狡猾的笑:“娘,姐夫,我可要说这孩子的事情了,你们最好先喘口气,别惊着了。”   
    一口气把我的打算和安排说完,果不其然,徐母的气快喘不上来了。好半天,她才说出话来:“如儿,你……你怎么能这么做,万一,万一……”   
    徐康地脸色白的没有了任何血色:“子云,你不能这么做呀,万一要被曹公知道了内情,你的性命恐怕……再说,他要是真成了……那你也……任何一个君主都不允许身边有这么一个人,你想想吕不韦,想想霍光……”   
    我知道大家会有这样的反应,所以,把早就想好的话慢慢说了出来:“娘,姐夫,这次皇后的事件您看的很清楚了,主公和皇帝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血海深仇的地步了,以后朝堂的发展很难预料,如虽然在尽力做一些事情,但恐怕无法挽回大局了。这样一来,如只能为了将来多做打算。主公的性格您也看得清楚,早些年的隐忍已不再了,他真放下一切,以后的行为就更加妄为,这样的行为做多了,不是朝堂之福。所以,如在预留后路,为主公,为我们大家,更为这个天下。”   
    看着两人疑惑的表情,我接着解释:“主公的性格已然如此,不可能被改变。我改变不了他,难道不能改变别人?所以,我想学习吕不韦,亲手打造一个君主。当然,我要打造的是一个明君,一个仁君。”   
    徐母脸色还是不好看:“如,你的意思是,这个大汉朝真就……”   
    我用力点头:“娘应该接到过四哥的信了,我给四哥说的很清楚了,能保则保,实在保不住,不要也罢!现在看来,能保的可能性太小了。既然保不住,我们就要尽量为天下人着想,先培养一个好皇帝出来。当然,我也不只做了这一个打算,我还安排了人,在皇宫里悉心照料董妃母子,如果这个大汉能保,那个孩子也能带给我们平安。不是如想的多,我可是一向把亲人的安危放在第一步的。”   
    徐母眼中突然泪花凸现:“孩子,你这样为大家想的周全,可曾想到你自己?你这样做,会让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你不明白吗?”   
    我当然明白:“娘,我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可我没有别的选择,这是其一。其二,我的身份适合这样做,最多我辛苦一些,却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不利,毕竟我比较特殊呀!”   
    徐母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抱过我,泪流满面了:“那年,你四哥回来说你的安家之计,我们都以为你想得周全,没有想到,这才是你要为大家做的事情,才是你保全几家人的计策,你在牺牲自己来保全这几家人呀!好孩子呀,我们这几家是几世修来的福气,竟遇上你。”   
    我泪也下来了,被亲人的理解和包容而感动:“娘,如儿能得到这些兄长,能得到娘亲们,才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为了大家,如什么也不怕,更何况,这件事并不难做,也没有什么危险。如多谢娘和兄长们的支持和疼爱了。”   
    徐康也在一边哽咽。从徐母怀里出来,我很郑重地告诉徐康:“姐夫,我为什么要把这个内情告诉你和母亲,就要需要你们的帮助。否则,我宁愿不让你们知道内情,这样,对大家都好。”   
    徐康连连点头:“你放心,这个秘密烂死在我肚子里,也不会让别人知道一分。有什么需要我的,你尽管开口。”   
    徐康因为身体的缘故,还是不能做太多劳累的事情,反正曹操的手下都多了,徐康在这些人中间,也显不出来,所以,大家一致决定,不让他入阁。再说,他在家的事情也多。几家人不是谋士就是大将,几乎是常年累月不在家,虽然有朝廷办的劝学堂,可孩子们能学到的东西也有限。就杨彪、刘基这些人,能教孩子多少实用的东西?所以,这几家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全放在徐康身上了。曹冲来了以后,自然也要跟我们孩子在一起,培养他们之间的兄弟感情,也是我百年大计中最重要的环节。   
    “如先谢谢姐夫的全力支持了。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知道,姐夫现在基本上是这些孩子的先生了,我真把孩子带回来,他平时的教育还要姐夫多操心。最主要的是,姐夫要把握住这些孩子之间的相处,他们的情谊是保证这些孩子们性命的法宝。可是,姐夫也要切记一点,无论关系再好,也不能逾越了君臣关系。在朝,他们一定是君臣,在家,才是兄弟。”我这番话说得很严肃,也很明白,徐康绝对能办到这点。   
    徐康地聪明一点也不亚于我们这些人,自然很明白我的道理,他是连连点头作保证了。   
    管辂的动作可真不慢,我在四处忙活的时候,他也没闲着,一反他平时不言人生死的作风,在许都是大显身手起来,官宦豪门争相相请,一时间,许都算命的都恨管辂恨得牙痒。曹操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神算子,频繁相招。管辂也不摆什么架子,只有时间合适,去就是了。他也不在曹操面前来半点虚的,是上至天,下至地,能说得绝对不曾保留。当然,曹操几次相招,问得都是以后的大业,就是未曾问到家人的平安。管辂也真能沉得住气,你不问,我也不说,死守住说话只说半分的原则,也算吊足了曹操的胃口。曹操在管辂这里得到一大堆的是是而非的答案,更是对一切事情都心痒难忍,恨不得管辂把他的后半生的一切全部说清楚了。   
    当我来到曹府的时候,听了他充满憧憬地遐想,是狠狠地嘲笑了他一通:“主公,管辂要是把什么都说清楚了,您还在这里奋斗什么?以后没有发生的事情您都知道了,别人还有活路吗?要是每个人都要管辂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说清楚了,您这未卜先知,也不起作用了。再说,管辂也只能看个大概或结果,不可能预知所有过程的,您知道的多了,反而会患得患失,做什么事情都会犹豫不决,结果,命运反而因此发生了改变。到了那个时候,您就后悔吧。哼,命运也会因人,因事而改变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您都不懂,好笨。”   
    我这番话说得曹操一愣一愣的,半晌后,大笑起来:“子云说得有理,我是迂腐了。就算知道了结局,难道我就不去做什么了?万一结局不好,我岂不是现在就没了斗志?哈,如此看来,我还是不要知道那么多的好。”   
    我也笑了起来:“主公总算明白这个道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