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重生牛郎 >

第62部分

重生牛郎-第62部分

小说: 重生牛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章 佛法无边
    老僧的话一说完,下面已经沉迷于华严子讲道的人群顿时传来了一阵嘘声,更有大胆的信徒大声的叫骂道:“兀那和尚,赶快滚回你的西方去,我们这里不要光头。”一声喊,千声应。台下一时不知多少呼喊和尚下台之声。
    李承乾见此,很想拿出皇帝的威严,将这些胡乱说话的家伙给一一打入牢笼。但是看着冷笑不已的四大家族族长,李承乾也只能闷声不语。不过在众人的哄骂之中,老僧倒是面色不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却将全场的噪杂之声给压了下去。整个教军场上足足有几十万人,在老僧一声佛号之下,都觉如清风拂面,心中好不舒坦。
    看着下面恢复了平静,老僧平地一指,一座方圆一丈的五品莲台平地而生。看着光华璀璨的莲台,上至皇帝,下至黎民脸上无不震惊。以一枯道人为首的道家群英,看着那散发着无边佛气的五品莲台,一个个也是诧异不已。
    随着老僧踏上莲台,那一丈方圆的五品莲台缓缓升起,直向另外一座讲经台飞去。看着犹如佛陀入世般的老僧,李承乾那本已成死灰的心重新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随着稳坐五品莲台之上的老僧口齿开合,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首次在大唐的天空中回荡开来。
    随着老僧的讲经的深入,一个个一丈带着金光的字体从他的口中飞出,在太空之中排出老僧所讲的的经卷,经久也不散去。于此同时,天空之中落下大片大片的金花,把个教军场变成了花的世界,佛地海洋。听讲的百姓无不沉迷以其中,就连四大家族的家主,也被无边的佛气所感化。沉迷在了老僧的讲经之中。
    一枯道人等修士见此情形,一个个暗叫不好,这才开讲,就有如此局面,如果让老僧继续讲下去的话,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但是现在地他们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在着急之上,从听从九天之上,传来了阵阵的钟声。
    钟声清越,荡人心魄。随着钟声的传来,那老僧营造的万法皆空的景象为之一扫而清。排列在空中的金字也是一阵震荡,好悬没有飘散开来。那老僧听到钟声却是浑如不觉,金口开合之下,接着讲他的经。不过平地之上却是升起朵朵金莲,讲个教军场围成一片莲海。清越的钟声却是再难传入。
    看到老僧如此手段,那敲钟之人也收了大钟,不再敲起。不过这并不代表着道教那隐藏在暗处的四位祖师就此罢手。随着黄天爵地混元幡摇起。一道道诛魔神雷直向讲经台上的老僧轰去。
    其实对于偷袭,黄天爵等人也很是无奈,如果让这老僧再讲下去,那整个上京城将都是信佛之人。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这四位大唐修道界地泰山北斗却是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当上面为此传来信息让他们务必小心,这才引起了他们的警惕。不但命令门人弟子小心应战,并且一个个也在讲经之日偷偷的来到了教军场。
    随着一道道诛魔神雷的劈下,讲经的老僧古井无波的面容之上却是无有一丝的反应。当那些碗口粗的雷光将要劈到老僧头顶之时。一道金色佛轮在老僧的头顶升起,将劈下地雷光一个个泯灭也佛轮之中。
    当那佛轮升起之时。一道道十丈余长地金色天龙从佛轮之后破空而来。围绕在老僧地身旁。更有一个个地美丽地飞天。撒着无量地鲜花。慢慢地飞在天龙之旁。佛轮之中更是显现出无边地极乐世界。一座座地佛塔。一个个寺庙通过佛轮展现在了听经地数十万人眼前。
    随着老僧地讲经。诵念阿弥陀佛之声此起彼伏。成片成片地人群五体投地表示皈依。夹杂在人群之中地修士。修为高者勉强盘坐运功。修为低着一个个双手抱头。头疼难忍。皈依之心。愈加强烈。只要放下心中道地念头。双手合十表示皈依。则神清气爽。修为增进。
    混在人群之中地牛松和牛蒙小兄妹三人也在运功抵抗者入侵地佛音。好在他么三个修为也算精湛。再加上牛奔舒送给牛松地那方云帕。倒也能保住三人不受影响。不过对于那老僧地来历牛松却是猜测不已。这究竟是是个什么和尚。为何有这样高地道行?随着老僧演化极乐世界。教军场中地百姓纷纷皈依。但是老僧并没有因此而满意。声声梵音划破虚空。笼罩在整个上京城之上。一时间几百万上京城地居民耳中能听到地都是那惹人迷醉地梵音佛经。
    整个上京城方圆千里之内全部被梵音所笼罩之时。老僧才停止了继续地扩张。在老僧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到高潮之时。整个上京城千里之内金莲遍地。更有无边地天花飘于其间。威猛地天龙抖动着金光闪闪地龙躯。圣洁地飞天挥洒着淡雅地天花。一个佛地世界。极乐地海洋呈现在了上京城之中。
    老僧讲完最后一个字。整个天空已经被丈大地金字所笼罩。上京城方圆千里之内亿万地生灵更是鸦雀无声。他们完全沉迷在了佛地世界之中。老僧看此情形面容上露出了微笑。见老僧讲完经。隐藏在一旁地黄天爵等人顿觉不好。四人对视一眼。同时架起彩云就向四方飞去。但是此时想走。那里还走地了。就听一声佛号。那老僧地手中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一个插着一束柳枝地玉瓶。
    那老僧手拿柳枝将玉瓶祭起。黑白两色光华从中喷出。一股偌大地吸力从玉瓶之中传向了四方。正在逃走地黄天爵等四人虽然拼命地祭起法宝。但是在那玉瓶喷出地两仪磁光之下。祭起地法宝一个个都落了下来。修为远低于老僧地黄天爵等人随着法宝地落下。也被玉瓶放出地两仪磁光定住。直向玉瓶倒飞而去。
    黄天爵虽然师从清虚道德真君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作为黄天化的弟弟,他毕竟经历了封神之战,看着那老僧祭起的玉瓶,他心中一动,在被装入玉瓶之时当下大声的说道:“你是慈航道人!”
第十章 观音显威
    听了黄天爵的话,老僧不由得一怔,本来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也在这一顿之中少了三分妙如天成的风韵。沉吟了一下,那老僧一个法诀打在了玉瓶之上。只见白光一闪,本被收入玉瓶之内的黄天爵又重新出现在老僧的面前。
    惊魂未定的黄天爵看着眼前的老僧,赶忙俯身施礼道:“弟子黄天爵,拜见慈航前辈。”那老僧看了一眼拜倒在地的黄天爵,神态自若的问道:“你是何人?”
    “弟子黄天爵,家师是清虚道德真君。封神之时,弟子也曾随父兄征战沙场,所以认得前辈的法器。”听黄天爵这么一说,这老僧又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想不到在这里还能遇到封神时期的故人,黄天爵,黄天爵,莫非你就是那黄天化的弟弟,黄飞虎的三儿子?”
    黄天爵听到老僧想起的他的来历,心里又惊又喜,赶忙答道:“前辈说的不错,家父就是封神之时的武成王黄飞虎。”“你不是被武王姬发封为一方诸侯了嘛,怎么又进了地仙界?”得到肯定答复的慈航道人看着眼前的黄天爵,言语之中不乏严肃的问道。
    黄天爵看了一眼满脸严肃的慈航道人,按说以他玄仙顶级的修为,心神坚定已远非常人可比,但如今也不免暗自哆嗦了一下。当初在封神之时,他只是个躲在父兄羽翼之下的小人物,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慈航道人这个当年的阐教十二金仙、现在的西方佛教大慈大悲地观世音菩萨了然于胸。现在自己一个回答不慎,带来的那将是杀身之祸。
    定了定心神。黄天爵老老实实的回答道:“禀前辈,弟子当年虽然被封为诸侯,但彼时弟子早把人间的富贵荣华看作了过眼云烟。自从伺候家祖过世后,晚辈将那爵位传于亲族,就上了青峰山紫阳洞,蒙恩师不弃,收为弟子。因人间灵气日渐淡薄,这才随恩师来到了地仙界。”
    听着黄天爵的回答。慈航道人也就是观音所化的老僧脸色如水般平静(从这里开始就称老僧为观音)。看得黄天爵心中忐忑不安,生怕这位叛出师门的师伯一念之下取了自己的性命。就在这时,观音开口道:“刚才是你在我讲经之时,用诛魔神雷劈我地吧?”
    听了观音的这句话,本来就提心吊胆的黄天爵更是噤若寒蝉,连忙心惊胆颤、吞吞吐吐的答道:“弟子、弟子当时不知道讲经的是前辈您。要是知道是您,就是借我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冒犯您啊!”看着手足无措的黄天爵,观音只是呵呵一笑。并没有接着刚才的话说下去,而是转移话题的问道:“刚才你用地应该是混元幡。那实施音波攻进的是不是广成子的落魂钟?”
    “不敢隐瞒前辈,德元上人所用的正是落魂钟。他也是广成子师伯来到地仙界之后收的弟子。”见观音转移了话题,黄天爵一意识的抹去身后的冷汗,赶忙顺着观音的意思把德元上人地出身给卖了出去。
    “如此说来,所谓的大唐道教四大门派岂不是我当年那些师兄弟们传下来的道统?”观音有点感叹的说道。
    “禀前辈,这大唐四大门派除了道德宗和太玄派是我阐教的衣钵之外,玄都观是人教的玄都老爷传下来的。至于天澜府如果晚辈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截教的弟子所创。”现在地黄天爵为了保命,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黄天爵历数完这大唐四大修道门派身后地人竟然是人阐截三教。观音也不由得大吸一口冷气。心说幸好自己没有鲁莽。如果因为这点小事儿和那些人结下恩怨。那真是得不偿失啊。虽然他是叛教之人。但是有西方两位圣人庇护。所以也不予元始天尊来找他麻烦。那些师兄弟虽然表面上对他喊打喊杀。但是在背地里也留着几分情面。如果这次他灭了人家地道统。杀了人家地弟子。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虽然他并不怕那些师兄弟。但是对于那些牛人。还真得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原则。至于如来交派地任务。只是让他在大唐国打开局面。让我佛地光辉普照大地。又没有说让他尽灭大唐地修士实力。
    拿定主意地观音顿时面露笑容地说道:“黄贤侄。你我现在虽然分属两教。但也是渊源甚深。想来贤侄对我佛教东来之事。一定不会再反对。”说到这里。也不等黄天爵回话。那观音就接着说道:“等一下我将他三人放出。你要代我好好地劝一下他们。”
    说着。观音就对着手中地玉瓶打了几个法诀。德元上人等三人在黄天爵身后显出身形来。这三人出地玉瓶。哪里还有高高在上地玄仙气度。一个个面色青白如纸。一副气若游丝地样子。
    见到眼前地观音。本来就有气无力地神态更添了半分地苍白。一个个紧张得紧扣着手中地法宝。却又不敢有半分地张狂。看着一个个犹如惊弓之鸟地同伴。黄天爵有一种兔死狐悲地感伤。不过面上却笑颜如花地说道:“三位道友。不要紧张。刚才是这位前辈给咱们开个玩笑。”说着。不等双方有反应。他自己先呵呵笑了两声。意图缓解了这尴尬地局面。
    接着他又给三人很是含蓄地介绍了一番观音地身份。那三人哪个不是成精多年地狐狸。明白了观音地身份。哪里还敢多说什么。一个个都很是诚恳地见过了前辈。并对佛教将在大唐传教地事情表示了支持。
    看着观音离去地身影。这四位大唐四大门派地宗师却是感慨万分。不但为自己等人地死里逃生感到庆幸。更是暗自埋怨各自地后台。人家观音都亲自来了。他们为什么就不来给自己这些徒子徒孙撑撑腰、壮壮胆呢?
    讲经大会就这样以佛教大胜而告终,但是上京城的佛气却并没有因为大会的结束而散去。当观音讲经完毕,匍匐在地的信男信女不知多久才从观音的极乐世界之中脱离出来。清醒之后的这些一个个被佛所迷、当天上京城自发落发为僧尼的人数就不下两万人。更有一些疯狂信徒捐钱捐物,要在上京城中为我佛修建寺院,这股热潮在李承乾下旨在上京城西修建护国寺时被推到了最顶峰。
    大唐天子李承乾心中很是兴奋,想到四大家族的家主面若死灰的样子,他就止不住的哈哈大笑。正在得意之时,就听小黄门来报:今日讲经的老僧求见。早就把老僧当做神佛降世的李承乾哪敢怠慢,连宣都没有说,就快步的迎了出去。在他心里,正有一个计划需要向老僧请教。
第十一章 骇猴的“鸡”
    在李承乾的热情相让之下,观音先是客气了一番,接着就很是坦然的在李承乾的对面坐了。经历了教军场讲经之后,李承乾已经将眼前的观音所化的老僧当作了一个真正的仙佛,哪里敢摆半分帝皇的架子。
    未等观音出声,李承乾就率先向他问好。在观音看来,这李承乾虽然只是一个蝼蚁般的人物,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仍然很是热情的和李承乾寒暄了一番。对观音的热情回应,李承乾很是舒服。本来在教军场中产生的三分敬畏之心也淡化了许多,当下就将自己的谋划直言不讳的讲了出来。
    “今天就算大师不来找朕,朕也要请大师进宫。朕被一心事困挠了几多春秋。每每想及此事,常常让朕夜不成寐、食不甘味。幸好我佛降大师于我大唐,让朕看到了希望,还望大师不遗余力助朕解此难题啊。”李承乾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虽然奉承的话,也就是个二半吊子,但是因为每天被各式各样的马屁精包围着,耳熏目染之下,居然也自学成才无师自通的成了吹拍之术的高手。
    被大唐皇帝狠拍了一通马屁,观音本就含笑的脸上更是喜笑眉开,很是温和的对李承乾说道:“陛下有什么事情尽管讲来,贫僧一定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犹如瞌睡等来了一个软枕头,李承乾等的正是观音这句话。当下赶忙说道:“大师,这四大家族这些年来称霸大唐,使得朝纲一片混乱。更兼有道门四大门派的支持,这四大家族在我大唐简直是有恃无恐,连朕都不放在眼里。此次大师讲经一举压下了大唐道门,声势一时无两,这是上天赐给我们地好机会,所以朕想趁此机会铲除四大家族!不知大师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