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永乐大典 2 >

第26部分

永乐大典 2-第26部分

小说: 永乐大典 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行。故曰:气有馀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武人山名
  【淮南鸿烈解】
  雒棠武人,在西北陬。皆日所入之山名也。
  州人地名
  【经子法语】
  荀子州人,举太公于州人。
  任人
  【杜预释例】
  周地阙。
  阳人
  【史记】
  秦本纪庄襄王元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秦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注,奔艹驯地理志,河南梁县有阳人聚。
  【续后汉书】
  孙坚传,坚讨董卓,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破,坚复收散卒进屯阳人。
  柏人县名
  【左传】
  哀公四年,赵鞅围邯郸降,荀寅奔鲜虞,鲜虞纳荀寅于柏人。
  注,柏人,晋邑。
  【西汉书】
  《地理志》:柏人,县名,属赵国。注,奔艹曰寿仁。
  【刘子】
  《鄙名篇》:亭名柏人,汉后夜遁。注,汉后,是汉高祖也。夜过柏人亭欲宿,问曰:此是何亭?左右曰:此名柏人亭。高祖曰:若名柏人亭,逼迫于人,事须急去,去后果使客来欲害高祖,至自寻觅不见,乃是能人贯高正遂恐其罪,不以为怨也。
  道人
  【西汉书】
  《地理志》:道人,县名,属代郡。注,莽曰道仁,师古曰:本有仙人游其地,因以为名。
  人
  【西汉书】
  《地理志》:人,县名,属太原郡。注,如淳曰:音立反。师古曰:又音山寡反。
  安人
  【隋书】
  《地理志》:安人县旧曰临西,开皇十八年改名焉。
  淳人
  【隋书】
  《地理志》:淳人县开皇十九年置。
  宁人
  【隋书】
  《地理志》:宁人县开皇十五年置,曰安人,十八年改名焉。
  燧人氏
  【古三坟书】
  《燧人氏》:有巢子也,生而神灵,教人炮食,钻木取火,天下生灵尊事之,始有日中之市,交易其物,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寿一太易,本通姓氏之后也。
  【易通卦验】
  燧皇始出握机矩表计冥图。其刻曰苍渠通灵。郑玄注曰:矩,法也。燧皇,世谓燧人在伏。前,作其图谓之计冥,时无土刻石而谓之耳。刻曰:苍精渠肩之人,能通神灵之意也。
  【尚书大传】
  燧人为燧皇,燧人以火纪,火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
  【古史考】
  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
  【王子年拾遗记】
  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啄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巫人
  【罗泌路史】
  《高辛纪》:巫人封巫为巫氏,生衤遂民,衤遂民盼姓。
  王人
  【元和姓纂】
  《风俗通》:王人,子突之后,因氏焉,汉有安平太守王人宰公。
  【罗泌路史】
  《高辛氏纪》:家平阳为王人氏。
  左人
  【罗泌路史】
  《黄帝纪》:夷彭纪姓,其子始封于采,是为左人有氏。
  左人郢
  【史记】
  仲尼弟子左人郢,鲁人。
  【庙学典礼】
  宋高宗制伯彼临淄,左行独贤。纵十哲,秀颖三千。心悦诚服,家至户传。乐只君子,文声益宣。宋刑部尚书边归谠建隆凤德既衰,龙战于野。方领圆冠,孰敦儒雅。平平子衡,昼夜无。张我国维,是称达者。宋尚书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石中立祥符循循善诱,从师希圣。崇仁厉义,奚其为政。业修道隆,终古斯盛。兴儒建侯,彰我休命。
  闻人
  【元和姓纂】
  《风俗通》云:少正卯,鲁之闻人,其后遂以闻人为氏。
  【西汉书】
  《儒林传》:后仓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授沛闻人通汉,子方以太子舍人论石渠,至中山中尉。如淳曰:闻人,姓也,名通汉,字子方。
  闻人誉
  【宋刘行简苕溪集】
  《宋故闻人府君墓志铭》:余曩以柱史失职,罪黜寓家德清。暇日浮扁舟,访川岩于邻邑,中流遇风,命撑舟傍村墅,暮夜不得所栖,问亭,传曰无有。独酒垆在焉。问主垆为谁?曰闻人君长者也。余得假宿,访主人曰适他墅矣。质明将兴,则奴奉在户外。余沃盥仅毕,君出迎有礼貌,自言昨暮无他适,盖窥公于屏间,识公非尘凡人也。固欲饭余,具甚设,自是识君。率间岁一相过,坐客有及求田事者,余以囊无金谢之。君窃听若不闻,阅数日持券来曰:乡公与客语田事,寻物色其处,以缗钱千为公得之。余惊谢不敢留者七八。君曰:他日以直归我未晚也。如是十馀年仅能偿半,余剌促不自安,君无半辞及之。一日扶羸过余曰:吾得疾且病,故来取别久之。出笔札相授曰:乡所负已折券,惧吾子若孙不察吾意,或相督取。余曰:自吾居里间,虽甚困不贷人一钱,所见士大夫有急叩人门,虽甚薄少,不可得。今君捐数十万钱不取,如弃涕唾授受之际,不应如是之轻。君以笔札抵案径不辶歹顾,余愧其意,每从人言之,知君者皆云闻人君乐善好义,辞气质直。不为表,意所欲必为之,类此颇众,然非余意也。念终当偿之,又三岁而君卒。其子颀袖书来乞铭,余固欲表其事不复辞,且使后人知君所为可概见也。君讳誉,字声甫,世居湖州之武康。曾大父永,大父亿,父济。君未尝业儒,而举动不愆于礼义,奉亲孝谨,承颜顺指,生事死葬,无毫发可恨,乡里称焉。赈贫恤孤,不见所难,自幼至老,属意浮屠氏之学,以精进布施为实,行建殿阁,严像设者十数,诵内典,饭缁流不可以数计。名山桥梁应创,与通衢径街,并岩险仄应布砖,虽绵亘甚远,皆独任之。行路受其赐,平时多从方外有道者游,晚岁若有得,临终索汤沐,炷香敛念,诏傍观曰:闻人有道,行与否?在今日矣。实绍兴二十三年,八月戊寅也。享年七十有三,以其年十一月壬寅,葬于所居之南二十里崇仁乡,南岳山之原,从先君之兆。室李氏,男二人,充页泰州助教,早卒。颀从信使出疆补官,转承节郎。女三人,适邑人姚,施良佐。孙男六,良贵、良臣、良翰、良心、良器、良才,铭曰:川可回,石可泐,惟兹铭,诏罔极。
  闻人滋
  【老学庵笔记】
  嘉兴人闻人茂德,名滋,老儒也。喜留客食,然不过蔬豆而已。
  郡人
  求馆客者多就谋之,又多蓄书,喜借人,自言作门客牙,充书籍行,开豆腐火羔店。予少时与之同在敕局为删定官,谈经义衮衮不倦,发明极多,尤邃于小学云。
  闻人邦荣
  【夷坚支】
  信州贵溪民闻人氏,有二子,长邦荣,季曰邦华。父在时豫为区处生理,于县启茶肆以与邦华,于州启药肆以与邦荣。及父没,数岁之间,华纵游妄费,破荡几尽。而荣独能谨身节用,衣食丰馀,母爱季子密助之,且导使兴讼,以为母在堂,不应分析。荣不伏诉于有司,台府官僚定夺至五六,最后监胆军库张振之子理承其事,时厥母已亡。张议令悉籍遗赀中分,各受若干,其先为华所坏者,理为所得之数。华不伏,至于狱治。华使所善买生砒置火羔中,赂门卒持与荣,荣接食下咽,未几即呕吐,遍身肿赤,吏以告理官,遣还家半途死。其子廉夫虽知父被毒明白,而无形影可发其冤,隐忍殡埋。事恰经岁,华入理院对状,廉夫一仆献计,请仍用前策。别携一丁偕诣食店买面四碗,各餐其一,而其一送华,细屑砒于下。华食不尽器而止,有大辟囚在傍其馀,覆残汁地上,犬舐之,俄顷囚犬皆呕,华遂得疾宛如兄状。明旦死,司理参军王昌祖深疑焉,曰:昨日一健汉,元无患苦,何由遽至是?将行究诘。使狱卒物色,鬻面处曰:有三人来,一著皂背子,两白衣。亟遣呼逮已窜矣,所谓皂衣者,乃廉夫。两白者,仆也。言于君发卒追之,得于贵溪之西五里。既到狱,一问即承。郡请于朝,首谋之仆坐死,廉夫但决配,命未下而亡。此事首尾三年,邦荣以绍熙卒亥,邦华以壬子,廉夫以癸丑,同是六月八日凶终,可谓异矣。砒固有毒,然服之者何必尽死?闻人氏之祸,实冤业致然。人或不幸而值此者,唯单饮生油,以吐为度,则其毒气自消,不能为害也。
  闻人贞
  【国朝徐一夔始丰藁】
  闻人氏《家谱序》:德清闻人氏家谱一卷,孝孙贞之所记录也。按谱闻人之有姓,自鲁之马正始。汉元成间有名通汉者,与大小戴讲礼曲台。灵帝时有名袭者,拜太尉,用异免,刘宠代之。汉末之乱,徙居吴中,至晋武帝时有为博平令者,名,以上疏切谏有声。隋末徙钱唐。至吴越王时,有为新定从事者,名,累阶银青光禄大夫,此其尤显显者。周显德中,又徙嘉兴,而嘉兴之族,在宋时类由科目起家,号为特盛。而贞之族,则嘉兴支也。自训武府君居武康之巽渚,传五世徙德清之溪上,今贞实为德清闻人氏,云:贞之来建业也,其父虑其游宦日久,授以兹谱,且告之曰:兵革甫定,而兹谱幸存,尔慎承之。贞承命唯谨,重加汇次,谒余请序。呜呼!人本乎祖,祖也者,气之所从始也。故记礼者曰,礼不忘其所出,更辶歹始之道也。先王盛时,宗庙有制,昭穆有序,冠昏丧祭有礼,近而合也。有敦睦之情,远而睽也,无乖离之患,其防范斯世之意至矣。去古既远,宗庙之制废,昭穆之序紊,冠昏丧祭之礼不讲。夫能使世之人知其身之所自出,而不堕于蚩虫山之类者,亦以家有谱而已。而家谱之设,未必人人然也。何也?昧者不知所以修,明者知所以修之,而不能保其不失。近世清河元文敏公以雄文重望伏一世,至欲执笔叙其传次,以推也德之源,溯而上之,仅四世而止,自四世以上,莫能详也。有遗憾焉?是故谱牒不修,虽有孝子慈孙欲以展追崇之敬,有不可得,岂不可叹也哉!今观贞之谱,其远者勿论,自训武而下,以至于贞,凡八世矣。嗣是而书,虽百世不泯可也。居今之世有能自全其躯者足矣。遑及其身之所自出哉!此闻人氏之父子所以为可敬也,乃为之序。贞,字廷干,慎敏而有学,故知所重如此云。
  宜人闻人氏
  【宋孙烛湖先生集】
  宜人闻人氏圹记:宜人闻人氏,先世自吴徙家越之馀姚,曾祖修,祖嘉谋,皆长者。父颖达,太学名士。宜人生绍兴之壬戍,为故朝奉大夫知婺州赵公师龙之配,三封至宜人。嘉泰元年九月六日卒,寿六十。十二月甲申,葬其县龙泉乡石堰西之原赵公之兆。四男子,希醇,承务郎签书南康军判官厅公事;希一,文林郎监镇江府延陵镇;希白,迪功郎监湖州梅溪镇;希,将仕郎。四女,适迪功郎婺州黄陂县尉应宗度;承事郎监安庆府山口镇杨榘;宣教郎知临安府于潜县胡卫;幼早夭,应氏胡氏女亦先卒。孙男三,曰与庆、与权、与可。孙女四人尚幼。宜人早任家事,姑郭夫人得燕佚康宁,近九十而终。赵公历典四郡以循良著,无私谒之谤。诸子力学,孟仲已践世科,叔子四贡礼部,宜人为妇为母之贤可知已。里人孙某为识其圹。
  北人
  【元和姓纂】
  《英贤传》:古有告刘河北人,因氏焉。庄子吴大夫有北人子高。
  【通志】
  《氏族略》:庄子舜友北人无择吾,汉有侍御史西虚。
  见英贤传厨人
  【元和姓纂】
  《周礼》:厨人因官为氏,宋有厨人濮。
  见释例徒人
  【元和姓纂】
  《左传》:齐有徒人费。《国语》,又齐有徒人回。
  子人
  【元和姓纂】
  《左传》:郑大夫子人氏。
  【通志】
  《氏族略》:郑子人九之后也,亦为子氏。
  雍人
  【元和姓纂】
  《周礼雍人》:雍人以官为氏。鲁有雍人高,雍人擅。见左传
  封人
  【元和姓纂】
  古封畿之后,其后为氏。《左传》:晋有萧封人,汉司空掾封人婴。
  行人氏
  【通志】
  《氏族略》:周礼大行人也,又有行氏,即行人氏,《左传》:陈行人之仪,卫有行人烛过。
  寺人氏
  【通志】
  《氏族略》:掌府寺之官,宋寺人惠墙之后。
  会人人名
  【通鉴外纪】
  帝喾之祝融,吴回生陆终会人。生子六人,坼剖而产,其四曰会人。
  商人
  【古史】
  《晋世家》: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
  夷人外夷
  【山海经】
  《海内西经》:夷人,在东胡东。
  列人
  【山海经】
  《海内南经》:列人之国,在西北。在旄马西北。《前汉书·地里志》列人,县名。属广平国。
  大人
  【山海经】
  《海外东经》: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舡,又为人兽身人面犬耳,珥两青蛇。以蛇贯耳也。
  长人
  【通志】
  长人国在新罗之东,人类长三丈,锯牙驹爪,黑毛覆身,不火食,噬禽兽或搏人以食,得妇人以治衣服。其国连山数千里,有峡固以铁阖号关门,新罗常屯弩士数千守之。
  人
  【通志】
  小人在大秦之南,躯才三尺。其耕稼之时,惧为鹤所食,大秦每卫助之,小人竭其珍以酬报。
  【事林广记】
  小人,国名曰,长九寸,海鹳吞之。
  短人
  【通志】
  短人,魏时闻焉,在康居西北。男女皆长三尺,人众甚多,去奄蔡诸国甚远。康居《长老传》闻尝有商旅行北方,迷惑失道,而到斯国。国中甚多真珠,夜光明月珠,见者不知名此国号,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