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永乐大典 2 >

第63部分

永乐大典 2-第63部分

小说: 永乐大典 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舜若多神相太空,无目仙人逢暗夜。虚堂愚曰,有佛无佛不得住,三千里外无凭据。赵州赢得口皮光,却是这僧知落处。
  生死空花
  【颂古联珠】
  张拙秀才因禅月大师指参石霜,问何姓,曰姓张,名拙,霜曰,觅巧了不可得,拙自何来?公忽有省,呈偈曰,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生死等空华。佛监鉴勤曰,老倒石霜无忌讳,当头一句曾提起。只因当日老婆心,千古寂寥挂唇齿。笑翁堪曰,胪传不羡擅嘉声,错认山河作眼睛。巧拙一时俱裂破,断作烦恼病重增。宝叶源曰,进前峭壁三千丈,退后悬崖几万重。珍重里大唐张拙老,铁锤无孔舞春风。
  帝释雨花
  【宗门统要】
  须菩提说法,帝释雨花。须菩提乃问,此花从天得耶?从地得耶?从人得耶?帝释皆云弗也。须菩提云,从何得耶?帝释举手,须菩提云,如是如是。云门偃云,帝释举手处作麽生?与你四大五蕴。释迦老子,是同是别。
  百鸟街花
  【宗门统要】
  金陵牛头山第一世法融禅师,幽栖石室,有百鸟衔花之异。唐贞观中,四祖遥观气象,知有奇人,躬自寻访,见师端坐,祖问曰,在此作什麽?师曰,观心。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作礼问曰,大德高栖何所?祖曰,贫道不决所止。师曰,还识道信禅师不?曰,何以问他。师曰,响德滋久,冀一礼谒。祖曰,即贫道是也。师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有宴息处否?师引至庵所,唯见虎狼之类。祖举两手作怖势,师曰,犹有这个在?祖曰,适来见什麽?师无语。祖於师坐石书一佛字,师睹之竦然。祖曰,犹有这个在。师未晓,乃请说法。祖曰,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师领悟,祖曰,吾受三祖,领教法门,今付於汝。汝受吾言,只住此山。后有五人绍汝玄化,百鸟不复衔花。号懒融。僧问南泉牛头,未见四祖,为什百鸟衔花献泉?曰,为渠步步踏佛阶梯。曰,见后为什不来泉?曰,直饶不来,犹较王老师一线道。赵州因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州?曰,饱柴饱水。见后如何?曰,饱柴饱水。云门偃云,南泉只解步步登高,不解从空放下。时有僧问,如何是步步登高?门云,香积世界。如何是从空放下?门云,填沟塞壑。
  【颂古联珠】
  汾阳昭曰,古人抱志坐牛头,信师说话示无休。饱柴饱水安心静,真正无私是赵州。雪窦显曰,牛头峰顶锁重云,独坐寥寥寄此身。百鸟不来春又尽,不知谁是到庵人。杨无为曰,紫气氤氲透白云,因逢宗匠指迷津。衔花百鸟空惆怅,不见庵中旧主人。祖印明曰,喧寂同为不二门,莫求无佛处称尊。寄言牛首庵中老,百鸟衔花祸有根。一榻萧然傍翠阴,尽扃松下冷沉沉。懒融得到平常地,百鸟衔花无处寻。天童觉曰,花鸟不来空过春,牛头山上懒融人。自心净故元无作,放下许多闲苦辛。张无尽曰,花落花开百鸟悲,庵前物是主人非。桃源咫尺无寻处,一棹渔蓑寂寞归。梦庵信曰,寥寥风月卧烟霞。百鸟从兹不献花。人义尽从贫处断,世情遍向有钱家。克符道者曰,六叶牛头树别栽,五天熊耳纵云雷。须知四祖乘机接,百鸟衔花去不来。别峰印曰,水因有月方知静,天为无云始觉高。独坐孤峰休更问,此时难着一丝毫。孤峰深曰,雨前不见华间叶,雨后浑无华底华。蝴蝶纷纷过墙去,不知春色落谁家。铁山仁曰,著鞭骑马去,空手步行归。寂寞庵前路,衔花鸟不飞。横川珙曰,学者疑心尚未休,饱柴饱水坐牛头。子期不用黄金铸,末世知音有赵州。
  渔父宿芦花
  【颂古联珠】
  东京天宁芙蓉道楷禅师,僧问,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如何是不露底事?师曰,满船空载月,渔父宿芦花。丹霞淳曰,星流水国夜燃灯,月印江天明似镜。隐显无私位不该,依稀拟动成偏正。
  白马入芦花
  【颂古联珠】
  洞山因僧问,如何是空劫已前自己?师曰,白马入芦花。正堂辨曰,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几回敬妾梦,不得到辽西。
  明月芦花
  【碧岩录】
  垂示云,以无师智发,无作妙用。以无缘慈作,不请胜友。向一句下,有杀有活。於一机中,有纵有擒。且道什麽人,曾恁麽来,试举看,举云门示众云,乾坤之内,土旷,人稀,六合收不得。宇宙之间,休向鬼窟里作活计,蹉过了也。中有一宝,在什麽处光生也。切忌向鬼窟里觅。秘在形山。拶点。拈登笼向佛殿里,扰可商量。将三门来灯笼上,云门大师是云门道,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且道,云门意在钓竿头,意在灯笼山。此乃肇法师《宝藏论》数句。云门拈来示众。肇公时於后秦逍遥园造论,写《维摩经》。方知庄老,未尽其妙。肇乃礼罗什为师,又参瓦棺寺跋陀婆罗菩萨。从西天二十七祖处传心印来,肇深造其堂奥。肇一日遭难,临刑之时,乞七日假,造《宝藏论》。云门便拈论中四句示众,大意云,如何以无价之宝,隐在阴界之中。论中语言,皆与宗门说话相符。合不见镜清问曹山清虚之理。毕竟无身时如何?山云,理即如是事,作麽生。清云,如理如事。山云,瞒曹山一人即得,争柰诸圣眼何?清云,若无诸圣眼,争知不恁麽。山云,官不容针,私通车马。所以道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大意明人人具足,个个圆成。云门便拈来示众,已是十分现成,不可更似座主相似,与你注解去。他慈悲,更与你下注脚。道拈灯笼向佛殿里,将三门来灯笼上。且道,云门恁麽道,意作麽生。不见古人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又云,即凡心而见佛心。形山即是四大五蕴也。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所以道诸佛在心头,迷人向外求,内怀无价宝,不识一生休。又道,佛性堂堂显现,住相有情难见。若悟众生无我,我面何殊佛面。心是本来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移动,个中无改变,有者只认个,昭昭灵为宝。只是不得其用,亦不得其妙。所以动转不得,开拨不行。古人道穷则变,变则通。拈灯笼向佛殿里,若是常情可测度得,将三门来灯笼上,还测度得麽?云门与你一时打破情识,意想得失是非了也。雪窦道,我爱韶阳新定机,一生与人抽钉拔楔。又云,曲木据位知几何,利刀翦却令人爱。他道拈灯笼向佛殿里,这一句已截断了也。又将三门来灯笼上,若论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云门道,汝若相当去,且觅个人路。微尘诸佛在你脚跟下,三藏圣教在你舌头上。不如悟去。好和尚,子莫妄想。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良久云,与我拈面前按山来看。便有僧出问云,学人见山是山,水是水,时如何?门云三门,为什麽从这里过?恐你死却。遂以手划一划云,识得时是醍醐上味,若识不得,反为毒药也。所以道了了了时无可了,玄玄玄处直须呵。雪窦又拈云,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挂在壁上,达磨九年不敢正眼目虚着。而今衲僧要见,劈脊便棒。看佗本分宗师,终不将实法系缀人。玄沙云,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虽然恁麽,也是灵龟曳尾,雪窦颂云,看看,高着眼用,看作什麽,骊龙玩珠。古岸何人把钓竿,孤危甚。孤危壁立甚。壁立,贼过后张弓,脑后见腮,莫与往来。云冉冉,打断始得百匝千重,灸脂帽子,鹘臭布衫。水漫漫,左之右之,前遮后拥。明月芦花君自看。看者则瞎,若识得云门语,便见雪窦末后句。若识得云门语,便见雪窦为人处。他向云门示众,后面两句,便与你下个注脚。云,看看,你便作瞠眉瞠眼会,且得没交涉。古人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若只向瞠眉努眼处坐杀,岂能脱得根尘。雪窦道,看看,云门如在古岸,把钓竿相似。云又冉冉,水又漫漫,明月映芦花,芦花映明月。正当恁麽时,且道是何境界。若便直下见得前后,只是一句相似。
  【颂古联珠】
  白云端曰,领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沩山秀曰,看看,野草闲花极撩乱,三月洞庭江上春,烟霄飞过萧湘岸。佛心才曰,帝网交罗几万般,形山消殒影团团。拈来不是无寻处,只在乾坤宇宙间。圆悟勤曰,虎豹文章,麒麟头角。辉天灿地,堆山积岳。拶破面门兮,盖色骑声。截断罗笼兮,解粘去缚。罢却干戈百草头,万里秋天飞一鹗。断桥伦曰,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忽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四花。
  文陀罗花
  【般若经】
  释提桓因化作文陀罗花,取持散佛。
  绵上铺花
  【颂古联珠】
  五祖演云,太平即不然,若立一尘,法堂前草深一丈。不立一尘,锦上铺花。何也?不见道。雪岩钦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拟展脚眠。蚊虱虼蚤出,且看双故更双收,有底欢声有底愁,一切圣贤如电拂。大干沙界海中沤。竹屋简曰,家国分明得自由,盛衰全在一尘妆。将军战马眠方熟,野草从教满地愁。
  偈言觉花
  【玉融新对】
  东京智海佛印禅师僧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选佛场开如举唱,师云,觉花绽处千林秀,佛日圆时万象融。又益州甘露舒禅师觉花偈曰,慧泽真飙习习回,春生觉树觉花开。芬芬性地谁能识,郁郁香风遍九垓。
 
 
 
 
永乐大典
 
 
卷之六千五百二十三
卷之六千五百二十三
  十八阳妆
  总叙
  【事物纪原】
  周文王时,女人始傅铅粉。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妆之始也。宋武宫女,效寿阳落梅之异,作梅花妆。隋文宫中,红妆,谓之桃花面。
  【古今事通】
  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昭容上官婉儿以掩点迹。大历以前,士大夫妻,多妒悍。婢妾小不如意,辄印面。姚翻《咏美人》云,临妆欲含涕,羞畏家人知。还将粉中絮,拥泪不教垂。粉中絮,即今粉扑儿,晋宋间已用之。
  佛妆
  【能改斋漫录】
  张芸叟《使辽录》云,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予按,后周宣帝传位太子,自称天元皇帝。禁天下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墨妆,以是知虏妆尚黄久矣。
  【萍洲可谈】
  先公言使北虏,见虏使耶律家,车马来迓。毡车中有妇人,面涂深黄,谓之佛妆。红眉黑吻,正如异物。或说人眉在眼上,设有眉生眼下者,众必骇见。使人人生眉在眼下,而忽见眉在眼上者,其骇亦尔。故天下未尝有正论,杂然如此。要之世间事,不可立异,且须通俗。
  【宋庄季裕鸡肋编】
  燕地良家仕族女子皆髡首,许嫁方留发。冬月以栝蒌涂面,谓之佛妆。但加傅而不洗,至春暖方涤去。久不为风日所侵,故洁白如玉也。
  【彭汝砺鄱阳集】
  妇人面涂黄,而吏告以为瘴病。问云,谓佛妆也。有女天天称细娘,胡谓妇人有颜色者,为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华人怪见疑为瘴,墨吏矜夸是佛妆。
  墨妆
  【孔平仲杂说】
  周宣帝禁天下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墨妆。所谓铅黄者,以此欤?
  唐妆
  【太平广记】
  沈明远寓简言,近时士大夫好为怪服,号曰唐妆。
  啼妆
  【东汉书】
  《五行志》: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啼妆。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自大将军梁冀家所倡,京都翕然,诸夏皆仿效。《梁统传》:统玄孙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风俗通》曰: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梁冀传》:孙寿,色美而善为疾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
  【郭稹诗】
  《咏海棠》:应为无诗怨工部,至今含露作啼妆。
  泪妆
  【开元天宝遗事】
  宫中嫔妃辈,施素粉于两颊,相号为泪妆。识者以为不祥,后有禄山之乱。
  【江湖续集】
  萧立诗:腻粉匀成玉箸垂,春风面面晓妆迟。妆成图得君王顾,却为君王谶别离。
  醉妆
  【五代史】
  《前蜀世家》:蜀人好裹尖巾,其状如锥。衍后宫皆戴金莲花冠,衣道士服,酒酣免冠,其髻坐髟然。更施朱粉,号醉妆,国中之人皆效之。
  【蜀杌】
  衍为尖巾,妃妓皆夹脸连额,渥以脂粉,曰醉妆。
  晓妆
  【唐李邴诗集】
  《调笑令》:伏以长安丽人,杜工部水边瞥见;洛川神女,陈思王梦里相逢。虽赋咏之尽工,亦纤之未备。若乃吟烟吐月,镂玉雕花,众中唤做百宜娇,诗里装成十样锦。汉鬓楚腰呈妙伎,竹枝桃叶换新声。采袖初呈,传踏来至。睡起斜痕印枕檀,弄羞未怕指尖寒。紫绵香软红膏滑,不惜春娇对舞鸾。袅鬓细鬟金录四束欠皿,春工只在纤纤玉。却月弯环未要深,留着伊来画双绿。双绿淡匀拂两脸,春融光透肉。起来却怕东风触,本是一团香玉。飞鸾台上看未足,贮向阿娇金屋。
  【玉台后咏】
  《乔氏临镜晓妆诗》:林鸟惊眠罢,房栊曙色开。雀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妆似临池出,人疑向月来。自怜方未已,欲去复徘徊。
  【宋名贤诗集】
  浅画修娥薄傅腮,淡妆雅称寿阳梅。丁宁不用梳高髻,勾引朝臣谏疏来。
  【元许有壬至正集】
  《题善原道经历所藏唐人晓妆图》:锦帐春寒晓起迟,临鸾无语更娇痴。匀妆未了花阴转,已过农家爨饣盍时。
  【朱希颜瓢泉吟藁】
  《朱希颜题晓妆图》二首:春帏梦足晓鸡回,妆罢娇慵侍妾催。莫怪铅华多半面,当时误得主恩来。
  一身何啻当三千,列屋闲居谩取怜。长恨昭阳深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