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官场小说: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 >

第23部分

官场小说: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第23部分

小说: 官场小说:省委书记和他的秘书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钢”在林阳市的产值,占该市的百分之八十。林钢号称有三十万职工,从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而轧钢就分大型铁轨、无缝钢管、薄板等等,加上后勤服务,教育科研,直属单位数十个。如果一下问林钢某个职工:“你们林钢总公司下面有多少分公司和分厂?”恐怕大多数人回答不出来。
  省委办公厅打电话告诉林阳钢铁公司,说是新任命的副总经理卜奎要先去林钢看一看,由张书记的专车送他。可是林钢一位副总经理说,还是由他们派车接好。次日,林钢来接新副总经理的车,预定是八点钟到首长住宅门口等着,可是车子七点半就在门口等着了。
  汽车是一辆斩新型的“丰田”。来接的是一位姓鲁的副总经理。还有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女同志。
  鲁副经理向卜奎介绍:说是她姓于,叫于丽,是公司办公室的秘书科科长。
  于丽爽快地笑着,说:“卜总经理,你就叫我小于好了。”
  卜奎年龄比她大几岁。原来人们习惯叫卜奎为“小卜”。现在他刚一当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就长了一辈。卜奎想。
  林阳市距离省会海天市,只有一百多公里。丰田开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
  他首先去拜望了公司的党委书记兼总经理陈东升。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书记”。
  张敬怀讲得不错,陈书记果然因年纪大了,谈话就有点精力不支。他说:“卜奎同志,我老了。人总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你长期担任张书记的秘书,见多识广,有才有德。很快我要交班的。”说着,就闭眼睛,流着口水睡着了。只朦胧了几秒钟,马上又醒来,说:“对不起!”----
  卜奎告别了老书记,鲁副总经理把卜奎领到公司招待所,让他先住下。同时把办公室胡主任召来。胡主任说:“卜总经理(他没有加”副“字)。您先在招待所住几天。你的房子,我们准备了三个地方,你看着挑,认为哪个地方方便,就住哪里。”
  “随便,随便。不要过多麻烦,不要过多麻烦。”
  胡主任说:“什么麻烦,为领导服务,这是我们的责任。”
  鲁副总经理也说:“卜总经理有什么事要办的,给胡主任打个招呼就行。”又转对胡主任说:“卜总经理有什么吩咐,你就办,办得要漂亮。”
  胡主任连连称“是!”
  大家都知道卜奎这位副总经理,是张敬怀的秘书。这个背景说明:或早或晚,他要接老陈书记的班。未来是卜奎的天下。有了这个估计,为他服务的积极分子就很多了。
  这天下午,所有公司领导班子的成员,都来拜望他了。所有对他的称呼,都省去“副”字。“卜总经理”叫得十分甜。这使卜奎感到很不好意思。
  晚上,由老书记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在公司招待所,吃了顿“便饭”,大家轮流向卜奎敬酒。卜奎推委不得。席间去接卜奎的那位自称“小于”的秘书科长也参加了。
  老书记说:“我们这个小于,在公司办公室,是个人尖子,活跃分子,办事滴水不漏。先给你服务一段,如果你觉得可以,就配给你当秘书好了。”
  因为按林钢公司领导一级的待遇,卜奎也应该有一个秘书。于丽笑着,忙说:“我先见习一段吧。如果不称职,卜总经理就把我辞掉。”
  卜奎没有表示同意,也不便表示不同意。他想:过去给张敬怀当秘书,现在也熬到有一个秘书为自己服务了。想来有点不适应。
  了解了几天情况之后,于丽和鲁副总经理,常常问他:“卜总经理有什么事让我们办的?你初来乍到,想必有许多事要办。无论公事私事,你不要不好意思,你说了我们就办。”
  卜奎在林钢住了半个月,这位鲁副总经理、办公室胡主任,秘书科那位女科长于丽,陪同着他,鞍前马后的介绍情况,为他服务,请他指示。到每个下属单位,总有该单位领导带着一帮子人在门口迎候。鲁副总经理向大家介绍卜奎时,总是省掉“副”字,说是“卜总经理”。卜奎感到,在林钢这个单位,他好像土皇帝一般。但,几天来,他只是听,只是看,只是想,什么也不说。
  原来卜奎计划回省城之后,要办三件事,一是把离婚手续办了,二是,帮助张敬怀物色一个新秘书。三是,要把冯怡调到林钢。因为冯怡的在机械厂的直接领导,水平很低,脾气很爆,办法很粗,就冯怡的性格,水平,很难适应。上下级常常闹矛盾,领导给她’ 小鞋‘ 穿,几次提出要下放她到车间当工人。张敬怀的意见是,把她调到林钢,离海天市远些,免得常来家里看他,让老太太生疑。
  卜奎从林钢回来,向张敬怀做了简要汇报。然后就急于去办离婚手续。办好此事,他就可以“轻装上阵”全心投入工作了。
  原来他以为离婚很简单,拿着单位介绍信,双方一起到法院填张表,签个字就得,他没有想到,还没出家门,一头就碰到墙壁上。
  那天他和青莲约定的“谈判”地点,是在他们自己家里。两人都按时到达。
  闵青莲坐在沙发上,卜奎坐在靠办公桌的一张硬板椅子上。双方都半天没有说话。
  甚至彼此也没有向对面看一眼。
  沉默了一刻,还是卜奎说:“你已经同意离婚,咱们一起到法院,办个手续,机关的介绍信我我都开好了。”
  青莲说:“要离婚得有条件!”
  “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说吧。”
  “离婚,我得当原告。”
  “你当原告也可以,就说是’ 感情不合‘ ,双方同意离婚就是了。”
  “感情不合这一条不行。对感情不合,法院是要进行要调解的。我们十多年的夫妻,又经过文化大革命,怎么那时不离?现在反而’ 感情不和‘ 了?”
  “那么,由你当原告,怎么提条件呢?”
  “条件嘛……对外界,要造成的印像,不是你甩了我,是我甩了你!”这是她爸爸定下的“谈判”原则,必须坚持。
  “行行行。你当原告,你是’ 千金‘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是你甩了我行不行?”
  “我为什么甩你?也得有个理由呀。”
  “什么理由?”
  青莲想了想:“你官当大了,喜新厌旧,有外遇,第三者插足,才和我提出离婚。”
  卜奎听了这话,气得几乎昏厥过去。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控制自己,大声喊着:“嗯?是你有外遇,还是我有外遇?你给我说说清楚!”
  “你有外遇!”青莲毫不犹豫地说。
  “你有外遇,反而说我有外遇!这是什么逻辑?前些日子,你和那个人,被我堵在屋里,你怎样这么健忘呀!”
  “你血口喷人!你拿出证据来!根本没有这事!”
  这时候卜奎才体验到:什么叫不讲理!他想了想:“你为什么这么做?你总得有个目的吧。只要你达到了目的,别的条件我都答应,这一条不行!”
  “我的目的就是说,你升官了,要当陈世美!我要把你搞臭!”
  原来卜奎只知道这个女人自私、狭隘,虚荣心强,只是不可爱,引不起他的热情而已,没有想到她这么狠!
  看来一时半刻和这个执拗的女人是谈不清楚的,转身推门要出去。闵青莲命令似地又叫住他:“你回来!”
  卜奎转身站定。
  青莲冷冷地说:“我告诉你吧:我已经有了身孕,三个月了。对怀孕妇女,丈夫是不能和她离婚的。”
  卜奎站在那里,摇晃着身子,但理智很快战胜了感情。他目前面临着这么重大的任务,千万不能让儿女情肠把自己压倒呀!转身走出门去。
  卜奎回到张敬怀的家里,张敬怀一见便问:“谈得怎么样?”
  卜奎说:“没有什么,暂时不办了。”
  他不能把这事告诉张敬怀,张敬怀夫妻关系不好,他听了会难过的。
  卜奎离婚的事,就这么拖下来了。
  卜奎得抓紧办给张敬怀办物色新秘书的事。此事不能太缓,他得尽早到林钢上班呢。
  有人说:给领导选秘书,像考状元。
  张敬怀从部队转到地方工作,选卜奎当秘书时,人们不那么积极。现在有小道消息,说是杨同理书记要调走了,很显然张敬怀要接他的班,当省委的一把手。
  他换秘书的消息,不胫而走。因为直接负责此事的是单秘书长,为向他推荐秘书的人,说客盈门,络绎不绝。
  从组织上说,秘书是为张敬怀服务的。但是,要找张敬怀解决什么问题,即使要求见张敬怀一面,或者转递一封信件,也得通过秘书这一关。秘书常常是领导的半个脑袋。如果把自己的人推荐给张书记当了秘书,无疑是为自己开了一个方便的大门。
  再者,如果按一般是晋升程序,从一个普通干部,熬到一个处级或者厅、局级干部,从科员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到厅、局一级,得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越往上,竞争的人越多,机会就越少。如果没有机遇,也许终生都是个小干事。
  而一旦给张书记当了秘书,只要为领导服务得好,不出三五年,坐着火箭就上来了。看到这个晋升的捷径,就有不少人到办公室,到家里,挖门子,开窗户地去找单秘书长,或者推荐自己的子女,或者是至爱亲朋。在这一段时间,个个都把自己介绍给首长当秘书的对像,说得天花乱坠。他们都是伯乐,他们介绍的人选都是千里马。
  那些不“沾边”不“贴线”的人,暂且不必说,而上了单秘书长名单的就有某副省长的外甥,宣传部长的侄几,组织部长的弟弟,已经退下来的省长的侄女……他们推荐的人选都附有简历,特长,德才等等条件,从附上的材料看,一个比一个强,弄得单秘书长眼花缭乱。
  那天,单秘书长刚刚下班,一进门,宣传部长就打来电话问,他推荐自己的侄几给张敬怀当秘书的事办得怎样了?单秘书长知道,部长推荐他这个侄几名叫谢晓理。单秘书长接触过这个年轻人。他记得,那天办公厅全体工作人员去万山旅游,一个据说是部长外甥的青年也借机参加了。他给人的印像是:一个油头粉面的奶油小生式的青年,刚一接触就使人感到:他有一种高干子弟的优越感,高傲、轻浮,处处要别人侍候。给张敬怀当秘书,要有一半当勤务员的作风,这样的人,自己就需要一个“秘书”照顾,怎么可能派给张书记当秘书呢?但是,部长给自己出了个难题,我该怎么答复部长呢?
  刚刚放下这个电话,铃声又响了。这是已经离休了的老书记的电话。老书记直呼单秘书长为“小单子”说:“你是小单子吗?”
  单秘书长忙说:“是!吴书记吧。”
  “亏得你还没有忘记我!”
  “哪能呢?我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老书记。”
  “那就好。”老书记说,“我听说张书记要换秘书了?”
  “是。”
  “我这个人,在位的时候,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什么要求。我现在给你讲一件事,也不是为自己。你知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仇政委让四人帮给迫害死了。
  政委夫人现在卧病在床,他惟一的一个侄儿下乡插队,因为表现好,给县委留下了。大返城的时候,因为表现特好,县里将来要培养接班人,也没有让他回来,现在已经是县委的秘书了。把他调回来给张敬怀当秘书,不是正好吗?”
  老书记一下讲了这么多,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我给张书记反映一下您的意见,老书记。”
  “你给他讲,我推荐这个对像,从德才方面的条件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就凭我的面子,张敬怀也不能不给。人家都说,人走茶凉,我还没走,茶能凉吗?”卡喳把电话撂了。
  也就在这天晚上,他的一个亲戚也来了,要推荐自己的儿子给张敬怀当秘书。
  单秘书长十分明白,不管什么人,说得怎么好,最后还得张敬怀同意才能算数。他的答复一律是:你的意见我一定反映给张书记。
  在没有找到新秘书之前,卜奎作为张敬怀的秘书,又正常上班了。
  过几天,就是“五四”青年节,报纸上发表不少纪念文章。内容大多是结合文革经验,提倡民主和科学精神的。一般是泛泛议论的多。其间有一篇文章引起了张敬怀的注意:
  这篇文章,共分几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叙述了“五四运动”在开展民主和科学以及反对封建主义运动中的伟大意义,对推动中国革命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说明了“五四运动”的局限性:“五四运动”虽然提出了反对封建主义的任务,但很不彻底。一个可以看得见的成果,是推广了白话文。因为只过了两年,在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我们党忙于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夺取政权,没有机会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全面地、系统地反对和清理过封建主义。土地革命,算是一次大规模地反对封建主义运动,但只是解决了土地所有制问题,却没有触及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封建主义。新中国建立之后,从“三反五反”就开始反对资产阶级了(只是以“糖衣炮弹”为对像)。接着就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的反对资产阶级了。其实,中国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是一下“跳”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还没有到达资本主义阶段……
  第三部分,叙述了我们当前在上层建筑领域的任务。如果我们以“文化大革命”这样的运动和规模,反一反封建主义,那么今天我国的情况就会不同一些。
  所以,今天我们纪念“五四”青年节,除了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任务,还要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从上层建筑各个领域反一反封建主义,这样才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
  ……
  使张敬怀特别感兴趣的是,这篇文章没有讲那些人所共知的大道理,也没有那些套话空话,也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一篇文章要引证很多领袖语录的“党八股”式的议论,而是以自己的见解和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新鲜观点。文章署名是“吉海岩”张敬怀从此注意“吉海岩”这个名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