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艺问类聚 >

第13部分

艺问类聚-第13部分

小说: 艺问类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 
娱,信足乐也。 

      晋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曰: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 
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耶,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 
感,故振辔於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於林野,则辽落之志 
兴,仰瞻羲唐,邈已远矣,近咏台尚,顾深增怀,为复於暧昧 
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永一日之足,当 
百年之溢,以暮春之始,禊于南涧之滨 ,高岭千寻,长湖万 
顷,隆屈澄汪之势,可为壮矣,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 
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於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泱 
然兀矣,焉复觉鹏镌铡!

…  30…

艺文类聚                                                            ·126· 

      宋颜延之三日曲水诗序曰:夫方策既载,皇王之迹已殊, 
钟石毕陈,舞咏之情不一,虽渊流遂往,详略异闻,然其宅天 
衷,立民极,莫不崇尚其道,神明其位,拓世贻统,固万叶而 
为量者也,有宋函夏,帝图弘远 ,高祖以圣武定鼎,规同造 
物,皇上以叡文承历,景属宸居,隆周之卜既永,宗汉之兆在 
焉,正体毓德於少阳,上宰宣哲於元辅 ,晷纬昭应,山渎效 
灵,五方杂遝,四隩来暨 ,赪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绝 
书,栈山航海逾沙轶漠之贡,府无虚月 ,日躔胃维,月轨青 
陆,皇祗发生之始,后王布和之辰,思对上灵之心,以惠庶萌 
之原,加以二王于迈,出饯戒吉,有诏掌故,爰命司历,献陈 
洛饮之礼,具上巳之仪,南除辇道,北清禁林,左关岩隥,右 
梁潮源,略亭皋,跨芝廛,苑大液,怀曾山,松石峻峗,葱翠 
阴烟,游泳之所攒萃,翔骤之所往还,阅水环阶,引池分席, 
春官联事,苍灵奉涂,然後升秘驾,胤缇骑 ,抚玉銮,发流 
吹,以降于行所,礼也,龙文饰辔,青翰侍御,华裔殷至,观 
听骛集,扬袂风山,举袖阴泽,靓妆藻野,袨服缛川,故以隐 
赈外区,焕衍都内者矣,上膺万寿,下禔百福,布筵禀和,阖 
堂依德,情盘景遽,欢洽日斜 ,怅钓台之未临,慨酆宫之不 
悬,方且排凤阙以高游, 开爵园而广宴 ,并命在位,展诗发 
志,则夫诵美有章,陈信无愧者欤。 

      齐王融三日曲水诗序曰:臣闻出豫为象,钧天之乐张焉, 
时乘既位,御气之驾翔焉,是以得一奉宸,逍遥襄城之域,体 
元则大,怅望姑射之阿,然窅眇寂寥,其独適者也,至如夏后 
两龙,载驱璿台之上,穆王八骏,如舞瑶水之阴,亦有飨云, 
固不与万民共也,我大齐之握机创历,诞命建家,接礼贰宫, 
考庸太室,昭华之珍既徙,延喜之玉攸归,革宋受天,保生万 

…  31…

艺文类聚                                                            ·127· 

国,度邑静鹿丘之叹,迁鼎息大坰之惭,骏发开其远祥,定尔 
固其洪业,皇帝体膺上圣,运锺下武,冠五行之秀气,迈三代 
之英风,昭章云汉,晖丽日月,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惧 
负重於春冰,怀御奔於秋驾,储后睿哲在躬,妙善居质,内积 
和顺,外发英华,斧藻至德,琢磨令范,若夫族茂麟趾,宗固 
磐石,跨蹍昌姬,韬轶炎汉,元宰比肩於尚父,中铉继踵乎周 
南,分陕流勿剪之欢,来仕允克施之誉,本枝之盛如此,稽古 
之政如彼,故免群生於汤火,纳百姓於休和,引镜皆明目,临 
池无洗耳,沉冥之怨既缺,薖轴之疾已消,谗莠蔑闻,攘争揜 
息,稀鸣桴於砥路,鞠茂草於圆扉,侮食来王,左言入侍,一 
尉候於西东,合车书於南北,偃革辞轩,销金罢刃,天瑞降, 
地符升,泽马来,器车出,江海呈象,龟龙载文,功既成矣, 
世既贞矣,信可以优游暇豫,作乐崇德者欤,于时青鸟司开, 
条风发岁,粤斯上巳,惟暮之春,禊饮之日在兹,风舞之情咸 
荡,载怀平圃,乃睠芳林,芳林园者,福地奥区之凑,丹陵若 
水之旧,殷殷均乎姚泽,膴々尚於周原 ,飞观神行,虚檐云 
构,离房乍设,层楼间起,负朝阳而抗殿,跨灵沼而浮荣,镜 
文虹於绮疏,浸兰泉於玉砌,幽幽丛薄 ,秩秩斯干,新萍泛 
沚,华桐发岫,杂夭采於柔荑,乱嘤声於锦羽,禁轩承幸,清 
宫俟宴,缇帷宿置,帟幕宵悬,既而灭宿登霞,登光辨色,徐 
銮警节,鸣钟畅音,七萃连镳,九斿齐轨,尔乃回舆驻早,岳 
镇川渟,睟容有穆,宾仪式序,授几肆筵,因流波而成次,蕙 
肴芳醴,任激水而推移,葆佾陈阶。金匏在席,戚奏翘舞,籥 
动邠诗,召鸣鸟于弇山,追伶伦於嶰谷,清歌有阕,羽觞无 
筭,上陈景福之赐,下献南山之寿,信凯宴於在藻,知和乐於 
食苹。 

…  32…

艺文类聚                                                            ·128· 

      梁简文帝三日曲水诗序曰:窃以周城洛邑,自流水以禊 
除,晋集华林,同文轨而高宴,莫不礼具义举,沓矩重规,昭 
动神明,雍熙锺石者也,皇太子生知上德,英明在躬,智湛灵 
珠,辩均河注,腾茂实於三善,振嘉声於八区,是节也,上巳 
属辰,馀萌达壤,仓庚应律,女夷司候,尔乃分阶树羽,疏泉 
泛爵,兰觞沿溯,蕙肴来往,宾仪式序 ,盛德有容,吹发孙 
枝,声流嶰谷,舞艳七盘,歌新六变,游云驻采,仙鹤来仪, 
都人野老,云集雾会,结轸方衢,飞轩照日。 

…  33…

艺文类聚                                                         ·129· 

                               五月五日 

       《琴操》曰:介子绥割其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复国,子 
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 
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 
火,国语云介子推。 

       《续汉礼仪志》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 
以止恶气。 

       《风土记》曰: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 
初五日也。又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 

      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 
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 
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 
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采丝缚之,此二 
物蛟龙所惮也,固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 
汨罗之遗风也。 

      崔寔《四民月令》曰:五月五日,取蟾蜍,可合恶疽疮, 
取东行蝼蛄,治妇难产。 

…  34…

艺文类聚                                                           ·130· 

       《会稽典录》曰:女子曹娥者,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 
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县江溯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 
骸,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 

      抱朴子,蟾蜍万岁者,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 
五月五日午时取之。阴乾百日,以其足画地,即为流水。 

      又曰:或问辟五兵之道,答曰: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 
着心前。 

       《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采丝系臂者,辟兵及鬼, 
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 

      又曰: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 

      夏小正曰: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 

      荆楚记曰: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 
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又曰:屈原以是日死於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 
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 

       《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 

…  35…

艺文类聚                                                           ·131· 

       【诗】梁王筠五日望采拾诗曰:长丝表良节,金缕应嘉 
辰,结芦同楚客,采艾异诗人,折花竞鲜彩,拭露染芳津,含 
娇起斜眄,敛笑动微嚬,献珰依洛浦,怀珮似江滨。 

七月七日 

       《列仙传》曰: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行火者,朱雀止冶 
上,曰: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事具仙部。 

      又曰:王子乔见柏长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缑氏 
山头,至时,乘白鹤在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 
而去。 

       《汉书》曰:武帝七月七日,生於漪兰殿。 

       《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於承华殿斋,正中,忽有 
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 
也,有顷王母至,事具鸟部。 

      崔寔《四民月令》:七月七日,曝经书,设酒脯时果,散 
香粉於筵上,祈请於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 
私原,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辉辉有 
光曜五色,以此为徵应,见者便拜乞原,三年乃得。 

       《竹林七贤论》曰:阮咸,字仲容,籍兄子也,诸阮前世 

…  36…

艺文类聚                                                           ·132· 

皆儒学,内足於财,唯籍一生,尚道弃事,好酒而贫,旧俗, 
七月七日,法当曬衣,诸阮庭中烂然,莫非綈锦,咸时总角, 
乃竖长竿,摽大布犊鼻於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世说》曰: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曝曬衣物,隆乃 
仰卧出腹,云晒书。 

      续齐谐记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 
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答曰:织 
女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也。 

       【诗】古诗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讵 
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晋潘尼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玄圃园诗曰:商风初授,辰火 
微流,朱明送夏,少昊迎秋,嘉木茂园,芳草被畴,於时我后, 
以豫以游。 

      晋李充七月七日诗曰:朗月垂玄景,洪汉截皓苍,牵牛难 
牵牧,织女守空襄,河广尚可越,怨此汉无梁。 

      晋苏彦七月七日咏织女诗曰: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 
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琼珮垂藻蕤,雾裾结云裳,释辔紫 
微庭,解礻令碧琳堂,欢宴未及究,晨晖照扶桑,怅怅一宵促, 
迟迟别日长。 

…  37…

艺文类聚                                                           ·133· 

      宋孝武七夕诗曰:白日倾晚照 ,弦月升初光,炫炫叶露 
满,肃肃庭风扬,瞻言媚天汉,幽期济河梁,服箱从奔轺,纨 
绮阙成章 ,解带遽回轸,谁云秋夜长,爱聚双情款,念离 
两心伤。 

      宋南平王刘铄七夕咏牛女诗曰:秋动清风扇,火移炎气歇, 
广檐含夜阴,高轩通夕月,安步巡芳林,倾望极云阙,组幕萦 
汉陈,龙驾凌霄发,沉情未申写,飞光已飘忽,来对眇难期, 
今欢自兹没。 

      宋谢惠连七夕咏牛女诗曰:落日隐檐楹,升月照帘栊,团 
团满叶露,淅淅振条风,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 
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脩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 
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斡,款颜难久 
悰,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 

      宋王僧达七夕月下诗曰:远山敛氛祲,广庭扬月波,气往 
风集隙,秋还露泫柯,节气既已孱,中宵振绮罗,来欢讵终夕, 
收泪泣分河。 

      宋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诗曰:婺女俪经星,姮娥栖飞月, 
惭无二媛灵,讬身侍天阙,阊阖殊未晖,咸池岂沐发,汉阴不 
夕张,长河为谁越,虽有促宴期,方须凉风发。 

      宋谢灵运七夕咏牛女诗曰:火逝首秋节,明经弦月夕,月 
弦光照户,秋首风入隙,陵风步曾岑,凭云肆遥脉,徙倚西北 
庭,竦踊东南觌,纨绮无报章,河汉有骏轭。 

…  38…

艺文类聚                                                           ·134· 

      宋谢庄七夕夜咏牛女应制诗曰:辍机起春暮,停箱动秋衿, 
璇居照汉右,芝驾肃河阴,容裔泛星道,逶迤济烟浔,陆离迎 
宵佩,倏烁望昏簪,俱倾环气怨,共歇浃年心,珠殿棋未沫, 
瑶庭露已深,夕清岂淹拂,弦辉无人临。 

      梁武帝七夕诗曰:白露月下圆,秋风枝上鲜,瑶台含碧雾, 
罗幕生紫烟,妙会非绮节,佳期乃凉年,玉壶承夜急,兰膏依 
晓煎,昔悲汉难越,今伤河易旋,怨咽双念断,凄悼两情悬。 

      梁简文帝七夕穿针诗曰:怜从帐里出,相见夜窗开,针欹 
疑月暗,缕散恨风来。 

      梁柳恽七夕穿针诗曰: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迎寒理 
夜缝,映月抽纤缕,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流景对秋夕, 
馀光欲难驻。 

      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曰: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 
一缕,举袖弄双针。 

      梁刘孝威七夕穿针诗曰: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 
双眼针,时缝合欢扇。 

      梁沈约织女赠牵牛诗曰:红妆与明镜,二物本相亲,用持 
施点画,不照离居人,往秋虽一照 ,一照还复尘,尘生不复 
拂,蓬首对河津,冬夜寒如是,宁遽道阳春,初商怱云至,暂 
得奉衣巾,施礻令诚已故,每聚忽如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