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玉兔东升 >

第13部分

玉兔东升-第13部分

小说: 玉兔东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的出手,却总是较他要抢先一步。
    他这里方具动势,袁菊辰的另一只手,已似燕子般地抄飞而起。一起而落,有似电光石火,只一下,已切在了霍七的脖颈上。
    这一下端的不轻。
    只听见“喀”的一声,像是断了根骨节的那种声音,霍七双眼一翻,便宜直地倒了下去。
    武林传说里,就有那么一种功夫——“碎玉功”,能以本身“至柔”内劲,力碎至刚,以之施人,常是外体皮肉不伤,内里五脏尽摧。
    眼前姓袁的所施展的这一手,若是这门传说中的功夫,霍七性命休矣!
    钱捕头一惊之下,陡地打了个哆嗦。
    ——箭已在弦,不容不发。
    “好小子!”
    嘴里一声喝叱,脚下顿处,有似疾风一阵,已自扑身而前,一双牛耳短刀,早已取在手里,顺着眼前这股劲头儿,双刀一上一下,上取咽喉,下扎小腹,蓦地直向着袁菊辰身上扎了过来。
    其势绝快,却仍然不出袁菊辰的算计之中———片掌影,其薄如纸,恰恰在钱捕头递出的双刀之间,电光石火般地猝然落下。
    “哧——”宛若长刀劈风,猛可里已现眼前。
    钱捕头手里双刀,几乎已经挨着了对方的肌肤,偏偏对方的掌锋就是快了那么一点。
    这一掌与前次的那一手,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钱捕头只觉得头顶上一声雷鸣,随着袁菊辰掌锋落处,登时头骨尽碎,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举手之间,连毙二命。
    好厉害的“碎玉”手劲儿——这股劲道连行之下,肉掌大可当兵刃使唤——却把一旁目睹的王亮,吓了个魂飞魄散。
    那样子,简直像是遇见了鬼。
    “啊……”
    脚下一个打闪,差一点坐了下来。
    对方袁菊辰的身子,恰似一阵飘风,“呼”地已现之眼前。
    待将坐倒的一霎,已吃袁菊辰的一只左手,落在右肩之上。
    “啊哟哟……”
    一声惊叫之下,才似觉出对方那只手,并不若想像中凌厉,分明是不着力道。
    一刹那间,这只看似无力的手,却已灌注了凌人劲道,随着袁菊辰收动的五指,有似一把钢钩,简直像破衣直入,嵌进了他的皮肉之中。
    “你……饶命……”
    王亮只疼得全身打颤,一双眼睛睁得又大又圆,简直像是脱眶滚了出来。
    “别怕,我不杀你!”
    “啊……是是……”
    这句话,总算是给他吃了颗定心丸,却只把一双异常惊悸的眼睛,骨碌碌在对方身上转个不已,一时弄不清对方是何居心。
    袁菊辰这才冷冷说道:“你们的鬼蜮伎俩,我清清楚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要先向我下手,那可是他自己找死,他们两个就是最好的榜样。”
    “是是……”
    王亮只觉着全身透体发凉,禁不住两条腿又自悚悚打起颤来。
    “这一切都是我干的——与潘家毫无牵连!”
    冷冷一笑,袁菊辰接下去道:“回去告诉你们县太爷说,叫他少干缺德的事,要是再敢助纣为虐,陷害忠良之后,回过头来,我必取他性命!”
    王亮哆嗦着应了一声:“是……”
    “还有件事……”袁菊辰缓缓说道:“除了这两个之外,那边竹林子里,还有一具尸体,也得烦你们收一收,打点一下,给北京锦衣卫送去。记住,再过几天,尸体可就臭了!”
    王亮心里一惊,正待出声说话,忽然觉着对方那只抓着自己肩头的手指抖了一抖,似有一股劲道透过他的手指尖,霍地传了过来,即觉着身子一冷,顿时木头人儿般站在当地,动弹不得。
    一惊之下,王亮随即明白,自己已为对方这个人点中了穴道。
    果然不错。袁菊辰随即收回了那只紧抓着他肩上的手。
    “你已经被我点了穴道,八个时辰之后,穴道自解,不必害怕,要是你想中途挣扎,自求解脱,那你是自己找罪受了。”
    话声出口,右手轻转,那一盏高悬在半空中的灯斗,倏地打了个转,应势而灭。
    霎时间,室内一片黑暗。
    袁菊辰却已遁身而出——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第七章
    呼哧呼哧策马狂奔。一口气跑了十里之遥,才勒住了马缰,却是东西莫辨,跑晕了头。
    天还没有亮,黎明之前的天色尤其黑得紧,伸手不辨五指。
    一气杀了四个人,黑天扑地的一阵子狂奔,俟到此刻勒马而止,才觉着眼前金星乱冒,体力透支过剧,几至有坠马之危。
    他好恨——恨自己的粗心大意,竟被“侯百户”那个狗头的外表忠厚给蒙骗了过去,以至于轻而放弃职责,把潘氏母女交在了他的手里。如今是什么都晚了,来不及了……
    姓侯的固然卑鄙,却是听令其主子洪大略教唆行事,真正的元凶大恶毫无疑问应该是姓洪的。
    “洪大略,你这无义的小人!狼心狗肺的东西!”
    说不出的那种激动,马蹄践踏,人马就地团团打转。牲口打着响鼻,呼噜噜喷着长气儿。
    “老夫人!洁姑娘,你们在哪里?等着我,千万死不得……我就来了……”
    仿佛是一把锋利长刀扎向心窝,一时间怒血泉涌,狂流滴沙,无能自己。
    恨不能肋生双翅,一飞而近。
    恨不能……唉!若是能死,便一头撞死算了。
    却是潘氏母女,如今又在哪里?
    “接迎”潘氏母女,车过“繁峙”时候,不过才晌午时分。
    那里却早已得了消息。
    繁峙县令李树屏,会同驿丞迎露早就恭候在站,问安之后,盛筵以款,稍事歇息,便自恭送如仪。
    照侯百户的意思,今夜务必赶到“代州”,在那里歇脚过夜。
    母女主婢三个人,尽管累得全身酸软,想想亲家翁洪大人那边,倚盼如此殷勤,又怕路上不太平,夜长梦多,在侯亮好意的催促之下,也就顾不了身上的劳苦,便又上了马车。
    仍然是洪大人讲究的油碧彩车,牲口却是新换的。这一路风光绮丽,五台、夏屋双峰并峙,一道蜿蜒长城,直似卧龙起伏,车行指点,平添无限乐趣,倒也不觉苦闷。
    这一路沿途古迹亦多,所见碑刻,多魏晋物,潘夫人虽读书不多,洁姑娘却博学多闻。晋省一地,虽时有干旱,但文风颇盛,棉丝铁瓷,举国闻名,即以平定“阳泉”所产瓷器,色白如玉,世称“定窑”,便是较之瓷乡“景德镇”所产名器,亦不少让。至于“五台寺院”更是天下知名。周成王封邑“叔虞”,汉高祖大伐匈奴,往前推,便是唐尧禹舜,也都与山西脱不了关系。且听洁姑娘娓娓而道,如数家珍。
    潘夫人倚身半侧,聆听着女儿解说,不时地脸现微笑。
    她在想:“倒是不知这孩子如此文采,只可惜生就女儿身子,要是个男孩儿家,该有多好?丈夫潘照盛年英逝,身后乏嗣,只留下这个女儿,难得她知书达礼,事亲至孝,虽是女孩儿家,自幼却也没有娇惯了她,如今事当大故,一路上出生入死,要不是她在身边服侍,即使有袁菊辰的挺身而护,自己又何能幸免?真正是难为她了。”
    想着,想着……心里越是爱怜有加。一路折腾,早先在驿站不及梳理,头上的发髻儿都散开了。
    背过身子,拿把牙梳,招呼女儿给好好梳理一下,却把个碧绿翠簪叩向嘴里。
    却不知,那翠玉碧簪失口滑落,跌向脚下,轻轻一跌,竟自拆了,一分为二,成了两截。
    “啊……”
    伸手待拾的一霎,她却是又愣住了。
    “宝钗拆分”似是不祥之兆。
    难道说,眼前有什么祸事,临到了自己的头上?
    这个念头的忽然兴起,由不得她惊出了一身冷汗,整个身子都仿佛僵住了。
    好一会儿,才似清醒过来。
    打量着手里的两截断钗,摇头叹息一声:
    “啊……断了!”
    洁姑娘接过来看了一下,不经意地笑道:“不要紧,叫金器铺子给镶个箍子,照样好看!”
    小孩子到底是小孩子,哪里能体会大人的心思?更何况这类金属灵性的感觉征兆,那就说也说不清了。
    彩莲由潘夫人随身携带的首饰匣子里又挑了根玉钗,和洁姑娘两个人配合着总算把她的“元宝发式”给梳好了。
    照照镜子,光洁油亮,连一根跳丝也没有。却为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祥阴影笼罩着,再也提不起一些兴头来了。
    却在这时,前道上车马喧哗,仿佛有人来了——同时间这辆所乘坐的油碧彩车,忽然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到了?”
    彩莲忍不住探向窗外,望了一下,收回身子。
    潘夫人用着强烈震撼的眼神儿向她望着,直觉地觉出了不妙。
    “来了好些人,侯亮正在给他们招呼说话。”
    洁姑娘说:“大概是代州衙门里来人了。”
    听女儿这么一说,潘夫人的一颗心才算放了下来。
    真教洁姑娘猜对了。
    代州衙门差人来了。
    一个姓陆的“同知”,押着大队人马和一辆空着的马车,像是“路迎”来了。
    侯百户说得好:
    “陆老爷亲自来接夫人小姐来了。”
    来人陆谦,虽然职司“同知”,因为所任职的“州”衙门要较“县”衙门高上一级,按明朝制度,“知州”是“从五品”的官阶,“同知”是“知州”之下的一等属员,也有“正七品”的功名,与“知县”不相上下,是以派头不小,差不多的时候,皆可代表主官行事。
    潘夫人虽说是朝廷二品大员的诰命夫人,但如今与过去判若云泥。实不可同日而语,若非是仰仗着那位未过门的亲家翁抬举,哪能有眼前排场。
    听说是陆同知亲来迎接,慌不迭与女儿下车相见——对方骑在马上,捋着一部黑须,频频点头说:“你就是巡抚大人的官亲,潘夫人吗?”
    潘夫人应了一声。
    陆同知眼睛转向洁姑娘:“这是你女儿潘洁?”
    潘夫人又应了一声,心里却老大不是滋味。
    若是平日,堂堂侍郎夫人、千金,凭对方区区一个七品同知,焉敢如此放肆?即以当前而论,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使看在洪大人面上,亦不该如此托大,显然是个不识时务的人。
    心里虽然这么想,也只能自叹自艾,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世事本就是如此,也就不必再在乎这些了。
    陆同知一双眼睛在洁姑娘身上转了一转,咳了一声说:“我家大人正在恭候,特着我来接待,你们这就换过车来吧!侯百户也好回去复命去了。”
    潘夫人不明所以移目侯亮,后者赔笑道:“陆老爷有他们自己的马车,侯亮这就跟夫人、小姐告别,不再侍候你们啦!”
    说着抱拳躬身一拜,转身待去的当儿,不知怎么竟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老夫人、小姐……你们多保重,侯亮人卑言轻,一切听令行事,作不得主……这就……”
    一言未已,语下咽塞,竟淌出泪来。
    一旁的陆同知哈哈一笑,插口道:“侯百户,你太多礼了,这就请回吧!”
    侯亮其时悲从中来,原似要说些什么,听见陆同知这么一说,才似有些发觉,一时收敛失态,含糊应一声,由地上爬起。
    陆同知微微笑道:“老哥回去见着抚台大人,就说我家大人听令行事,一切自有安排,请他老人家不必挂念,过上几天,兄弟同我家大人再去问安,面禀一切。失礼、失礼,老哥这就请走吧!”
    侯亮看着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叹了口气,拱了一下手,随即转身上马自去。
    潘夫人望着他的背影,一时脸色苍白,却是一句话也不说。
    车上的箱笼什物,早已转到了另一辆马车上。
    这辆车虽不若先时乘坐的那辆舒适华丽,却也不差。
    潘夫人一行三人上了马车,未及多言,马车即在陆同知带领前导之下,浩浩荡荡踏上了未竟征途。
    黄尘弥漫里,犹见侯亮一行人马,伫立驿道,远远目送。
    洁姑娘说:“倒是看不出来,侯亮是这么样的一个人!”
    彩莲不解道:“好好在他们车上,干嘛又换过来?我们现在到底是上哪儿呀。小姐?”
    洁姑娘说:“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去代州……”
    微微一顿,她却也有一些纳闷,转向母亲问道:“娘,这是怎么回事?侯亮不是来接我们的吗?怎么他们又打发他回去了呢?”
    潘夫人脸色苍白得厉害,聆听下仍然是一言不发。
    “娘,您怎么啦?”
    只当是母亲仍然为着那一支“断钗”心存不快,一面说一面用手轻轻向她推。
    这才似把潘夫人由梦中惊醒。
    “孩子……”她说:“我们不好了……怕是……”一言未已。眼泪已簌簌淌了下来。
    “怎么回事?”
    洁姑娘吓得睁大了眼睛。
    “但愿我是猜错了……”潘夫人嚅嚅说道:“别是洪大人把我们出卖了吧?”
    “怎么……会?您是说……”
    “我是在担心,洪大人把我们出卖了……”潘夫人脸色白里透青:“知人知面不知心,他是你父生平最要好的朋友,真要是这样,他可是连禽兽也不如,我们全家都瞎了眼睛,这一次是羊入虎口,命该如此了……”
    几句话出口,直把洁姑娘与彩莲吓得面无人色,半晌作声不得。
    “不……不会……”
    定了定神,洁姑娘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您太多心了,洪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出这种事。娘……一定不会是这样……您放心吧!”
    “是不是这样,等一会就知道了!”
    长长地叹息一声,潘夫人喃喃说:“我们太傻了……不该把袁菊辰留在双灵驿,要是有他跟在身边就好了……”
    在这个黑黝黝的小房间里,三个女人足足等了一个更次,仍不见“知州”大人的传见。
    呼呼夜风,一次又一次地吹在银红纸糊就的窗户上,发着轻微的那种唰唰声音——月影偏斜,把一行松树的影子,倒映在窗户上,那个滋味看上去可就更单调了。
    房子里只点着一盏灯,光度晦黯,似乎还不如外面的月色明亮。
    在土炕上,潘夫人和衣而卧,竟日车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