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十年与二十天 >

第21部分

十年与二十天-第21部分

小说: 十年与二十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佩伯爵”号的命运已众所周知。但尽管敌兵力十分强大,其它大型舰只的作战却取得了成功。克兰克海军上校率领的“舍尔海军上将”号击沉敌舰的数量相当可观。他一共击沉19艘舰船,总登记吨位达137000吨,并捕获了2艘油船作为战利品带回本土。“舍尔海军上将”号的作战持续了161天。这2艘战列舰在2个月内共击沉敌舰116000总登记吨位。由迈泽尔海军上校率领的“希佩尔”号共击沉14艘舰船,并重创英巡洋舰“伯威克”号。
  海战指挥部对敌海上兵力进行牵制的目的也已达到。英国的每一支护航运输队都有一艘战列舰担任护航。“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泽瑙”号曾在1941年2月8日和3月7日与敌护航运输队遭遇。但我方战列舰奉命没有对它们进行袭击,因为它们如果受到战斗损伤的话,那么它们在大西洋其它海区的行动就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但是当我们于3月7日在大西洋中部佛得角群岛东北方向发现了一支护航运输队后,却成功地派遣了U…105号和U…124号潜艇前往。按照舰队司令吕特晏斯海军上将(率2艘战列舰)的意图,这2艘潜艇的任务是歼灭为护航运输队护航的英国战列舰“马来亚”号,以便德国重型舰只随后能发起攻击。但这个企图没有成功。这2艘潜艇面对护航的英国战列舰却一举击沉了护航运输队中的5艘商船。直到14天后当“马来亚”号又在大西洋南部为一支驶往英国的运输队护航时,才被U…106号或U…105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
  正是在潜艇数量不足的几个月中,派遣大型舰只对在大西洋孤军作战的潜艇进行支援,这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当“舍尔海军上将”号在1940年11月5日首次袭击了英国的护航运输队后,英国感到有必要派战列舰护航,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占用并分散了英国海军很大一部分兵力。作为潜艇部队司令我感到有一件事当然是不会发生的,那就是英国人取消护航运输队中用以对付潜艇的警戒兵力和减少反潜空中警戒力量。
  遗憾的是,在以后的几个月中由于战列舰“格奈泽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及后来的“欧根亲王”号在布雷斯特港抛锚,给潜艇战带来了不利后果。
  经过2个月的战斗后,1941年3月23日我们的2艘战列舰驶进了比斯开湾沿岸的布雷斯特地图上译为布勒斯特港,“沙恩霍斯特”号因主机故障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出航。4月6日“格奈泽瑙”号在布雷斯特港中了1枚鱼雷和4枚炸弹,好几个月不能使用。为了修理这2艘战列舰,海军从德国在比斯开湾的所有基地抽调了800名造船工人到布雷斯特集中。到目前为止这些工人一直是为从战场返回的潜艇进行维修工作的,以便使这些潜艇能继续参战。由于抽调了劳动力,结果使潜艇一直停在船厂里,短时间内无法修复。船厂维修时间的延长对经济地使用为数不多的作战潜艇产生了有害的影响,不利于发挥潜艇击沉敌舰船的效能,当然这只能对敌人有利。
  为了修复这2艘战列舰,海军放弃了潜艇这一对英国作战的主要兵器的大量维修工作,也不让本国工人接受这项维修任务,对这种做法我表示反对。因为我们在全面肯定大胆使用大型军舰取得的战果及其在整个战争中对敌所起的迟滞作用的同时,不能忽略我们的主要目标,那就是通过大量击沉敌舰船给敌造成实质性的损失,争取尽快地结束战争。对于实现这个目的来讲,潜艇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经济的对英作战的武器。按照我的观点,无论如何不能为了大型军舰的作战而通过抽调船厂劳动力的办法来剥夺最有效的作战武器——潜艇进行战争的权利。于是,1940年夏季海上作战潜艇的数量与它们的总数之比每况愈下。
  特别是当事实证明重型军舰已不再可能实施大西洋海战时,我于1941年11月26日在一份备忘录中向海军总司令再次重申了反对抽调劳动力和有必要把船厂生产能力集中用于潜艇方面的意见。我写道:
  “潜艇部队司令认为,缩短潜艇在船厂的修理时间将能大大增加作好战斗准备的潜艇的数量。因此必须把招集潜艇修理工人的工作看作是增加海上作战潜艇数量的最有效和最必要的措施。
  “象我们这样的经济状况,海军不能指望从外面调进工人。以我之见,为了增加维修工人,海军必须自力更生。这就要求我们集中海军所有的修船工人,专门建造或维修在这场战争中绝对需要的作战舰艇。
  “因此,按照潜艇部队司令的意见,应检查一下当前迫切需要的潜艇工人是否仍在修理战列舰、巡洋舰,或在维修和建造驱逐舰,而这些舰只是不是战争绝对需要和必不可少的。
  “我们是在与地球上两个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作战,它们控制了对海战有决定意义的大西洋海区。我们的水面舰艇突入该海区作战是无比勇敢的行动。然而由于美国对英国的援助,我认为现在已不是派水面舰艇到该海区作战的时候了,水面舰艇突入大西洋的作战方式已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由于敌人的抗击,我水面舰艇的作战目标很快就会改变,避免与敌交战的防御性目标将取代原来袭击敌海上交通线的进攻性目标。
  “事实证明,用水面供应船来实施补给是行不通的。
  “因此,只有潜艇可以突入制海权已被敌掌握的海区,在那里停留和战斗,因为它不需要与敌争夺制海权。该海区出现的敌战列舰和巡洋舰越多,并不意味着对潜艇的危险越大,相反却给潜艇增加了求之不得的攻击目标。
  “因此,就大西洋作战而言,潜艇部队司令想说明的是,战列舰和巡洋舰并不是绝对需要的。如果这些军舰也不能执行其它任务(如占领岛屿)的话,那么明确的合乎逻辑的结论是,这些军舰已不是进行这场战争迫切需要的武器。因此,当参加这场战争的潜艇需要维修力量时,再也不能把维修力量用到战列舰和巡洋舰上”。潜艇部队司令第3618号机密件。
  在这份备忘录中,我从潜艇战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尽可能多的要求。我作为潜艇部队司令必须这样考虑。然而,我的这份备忘录并未见效。当海军总司令在决定分配海军的维修力量时,其它一些观点可能占了上风。我本人后来在1943年任海军总司令后也为大型作战舰只的留用和维修在希特勒面前说过情。不过当时我也指望从国家领导那里为潜艇的建造和维修争取我需要的一切。当时大型作战舰只和潜艇之间(在维修方面)已不再存在利害冲突。但在1941年,作为潜艇部队司令的我必须反对因维修大型舰只而贬低潜艇战的观点。
  丘吉尔也将潜艇战在战争中的作用看得比大型战舰大。他在回忆录中阐述了我们用大型舰只作战给英国带来的问题后,接着把话题转向了潜艇战,他写道:
  “除这些问题之外,还有一种更为严重的危险。在战争中真正使我担惊受怕的是潜艇的危害。”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2卷,英文版第529页。
  在此我还得对不幸的“俾斯麦”号的作战行动以及它对潜艇战的影响和潜艇对“俾斯麦”号的援助讲几句话。在这次大胆的作战行动的准备阶段,舰队司令吕特晏斯海军上将于1941年4月8日与我在巴黎会晤。我对他十分敬重,我们彼此之间都很熟悉。我俩曾在同一年分别任出国访问的“卡尔斯鲁厄”号和“埃姆登”号巡洋舰舰长。出访结束时,我们一起停泊在西班牙的维哥港,然后一起返回本土。战前我任潜艇部队指挥官的那几年中,吕特晏斯任鱼雷艇部队指挥官。我们经常在一起,并有公务上的联系,对一般海军方面的问题看法比较一致,能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在巴黎会谈中我们作出了潜艇支援“俾斯麦”号在大西洋作战的决定:
  1。 继续按通常的潜艇战观点部署潜艇。
  2。 如果我战斗群在大西洋逗留期间有可能与潜艇协同作战的话,就进行协同作战。为此特派一名有经验的军官到“俾斯麦”号舰上。
  3。 舰队司令随时通过潜艇发出的无线电通信来掌握潜艇的位置和了解潜艇部队司令的意图。
  1941年5月24日凌晨,“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在突破冰岛和苏格兰应为格陵兰之间的“丹麦海峡”时击沉了一艘英国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虽然“俾斯麦”号受了伤,但这2艘德舰继续向大西洋前进。当时我们的一支潜艇群位于“俾斯麦”号几百海里处。1941年5月24日我在战争日志中记下了这件事:
  “在考虑我们的潜艇是否对‘俾斯麦’号战斗群提供某些支援时,得出的结论是,首先必须了解舰队司令的意图。在与西线总司令西线总司令扎尔韦希特尔海军大将主管对“俾斯麦”号的作战支援事务。打电话时,他同意我的上述看法。我暂时停止实施经济战,将全部潜艇交给他使用。只要舰队司令一发表意见,西线总司令肯定会提出要求的。”
  同一天舰队司令吕特晏斯要求这些潜艇在格陵兰南端以南的海区排成正方形阵位。他想把已保持接触的英国舰船吸引到这个正方形阵位中。按照其要求我将该潜艇群的7艘潜艇进行了配置。当德舰这里指“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及其追击者(英舰)到达我方潜艇阵位之前,它们都出乎意料地向南,然后又向东南方的比斯开湾港驶去。据我们后来所知,临时改变决定的原因是由于“俾斯麦”号的前部中弹,引起油料不断损耗。为了准备让“俾斯麦”号重返大西洋军港,遵照扎尔韦希特尔海军将军的作战命令,潜艇在那里配置成一个巡逻幕。其中刚从战场返航处于途中的U…556号和U…98号潜艇没有装备鱼雷。但它们作为侦察艇还是有用的。该巡逻幕的另一艘潜艇U…74号由于被深水炸弹击中而失去战斗力,也同样处于返航途中。该艇准确地看到了形势的严重性,并报告了自己的情况,说最迟在第二天凌晨可到达比斯开湾潜艇群附近的阵位。因此,它也作为侦察艇配置在巡逻幕中。
  没有装备鱼雷的U…556号潜艇在优秀的沃尔法特海军上尉的指挥下,受到了跟踪“俾斯麦”号的英国特混舰队的追击。沃尔法特在其战争日志中写道:
  ……1941年5月26日
  位置:兰兹角以西640海里处
  天气:西北风,风力6…7级,海浪5级,晴,少云转晴。
  15点31分:在飞机来袭之前已下潜,在水下听到几声如开炮似的爆炸声。
  19点48分:警报!一艘“乔治国王”级战列舰和一艘航空母舰,可能是“皇家方舟”号,冲破雾气从后面快速驶来。目标右舷,方位10。如果我现在有鱼雷该多好啊!我连动也不用动,即可在原地进行一次很成功的袭击。敌人没有驱逐舰掩护,没有作曲折运动!否则的话我就可以插入两艘舰之间同时将它们干掉。航空母舰上鱼雷飞机正在起飞。这时也许我能帮助“俾斯麦”号。
  20点39分:上浮,发信号:“发现敌一艘战列舰,一艘航空母舰,航向115度,高速航行,方格BE5332”(北纬48度20分,西经16度20分)。然后继续发送失去接触和声测的信号,直至22点06分。我试图用最后一点燃料从后面进行冲击。下潜进行声测,报告声测情况和发送测向信号。
  21点30分左右我们接到“俾斯麦”号的无线电报,说它已被航空鱼雷击中,停泊在北纬47度20分,西经14度50分的位置,几乎不能动弹。
  几分钟后,约21点42分,所有装备鱼雷的潜艇均接到了一个万分火急的电报,火速赶到上述正方形阵位,援救“俾斯麦”号。但由于暴风骤起,潜艇还得与风浪搏斗,因此未能及时赶到沃尔法特所指示的位置。
  当英舰对“俾斯麦”号采取行动时,5月26日夜间只有沃尔法特(没有鱼雷)在其附近。他在战争日志中继续写道:
  1941年5月26日
  地点:布雷斯特以西420海里处
  23点30分:警报!迷雾中突然驶来一艘驱逐舰。当我艇位于水下30米时,这艘驱逐舰呼地一下从我艇上方驶过,在艇内听到螺旋桨的声音。后来又听到螺旋桨的声音。无深水炸弹攻击。
  0点(5月27日):西北风5级,海浪5级,狂风暴雨,能见度一般,漆黑的夜晚,上浮到水面。我能为“俾斯麦”号干些什么呢?我观察“俾斯麦”号发射的照明弹和防御火力。突然遭到火炮的袭击。一种恐怖感向我袭来,我就在附近,却无能为力。我只能继续侦察,引导携载鱼雷的潜艇前往。我在视界的极限距离上与其保持接触,报告位置和发送无线电信号,以引导其它潜艇前来。
  3点52分:我从东向南往战斗地点移动,很快我的活动达到了燃料所能允许的最大限度,我再前进的话,将无法返回。
  4点:海浪越来越大,“俾斯麦”号在继续战斗。为空军报告气象情况。6点30分我发出最后一次与敌接触的情况报告。发现U…74号,我用目视信号向U…74号潜艇交待与敌保持接触的任务。我艇尚可用电机慢速在原地航行。水面航行需要燃料,我艇必须返航……
  在“俾斯麦”号进行战斗时发生了一系列不利的意外情况。其中有一个情况是,当“俾斯麦”号进行最后的战斗时,在“俾斯麦”号附近我方只有无弹药的U…556号潜艇和失去战斗力的U…74号潜艇,而英方却有半个舰队的兵力。
  “俾斯麦”号的沉没清楚地证明,敌人在大西洋的警戒已取得很大进展,它使我方大型作战舰艇在该海区作战的时代宣告结束。从此德国的水面舰艇中只有辅助巡洋舰在海战指挥部的指挥下还在大西洋上作战。这种舰原是配有武器装备的商船,经过仔细伪装后保留下来的。它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在海上大胆航行,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其作战费用与大型作战舰艇相比还是比较小的。使用这种舰只作战是对潜艇战的一种补充。但到了1941年它们在大西洋的作战也告结束。
  本章前几页探讨了1941年在打一场有效的战略上正确的潜艇战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和阻力。这些不利因素及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