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419部分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悴拍芄恍薜匠弦狻N锸鞘裁矗抗诺陆驳煤芎茫镉镉欠衬铡8袷歉裆保盐镉裆钡簟N镉鞘裁矗孔运阶岳⒚爬⑽逵尽D愣哉庑┒魈爸簧帷⑻扒笪扪幔饨形镉8袷鞘裁矗渴歉约鹤鲆桓龈穸罚阋阉畔拢馐俏奘冀僖岳吹南捌畔拢独搿N裁矗磕悴拍芑指辞寰恍模磺寰恍木褪浅闲摹!肝锔穸笾轮梗轮鞘裁矗渴侵腔邸N镉习四愕闹腔郏隳馨盐镉蕴×耍愕闹腔劬拖智啊K酝且Ь蹋⑿暮牖ふǎ训茫≈罘鹌腥荚尢尽H绻悴荒茉谡馍舷鹿Ψ颍荒芸朔约旱姆衬障捌裎锞褪强朔约悍衬障捌⒖朔约旱奶安_痴慢,致知是克服自己的愚痴、邪知邪见,你的诚意不会现前,这是要真正做功夫。
  儒家的格物致知就是佛家讲的破烦恼障、破所知障,致知是破所知障,格物是破烦恼障。所知障是什么?所知障最重要的,成见,「我的看法、我的想法」,这个不行!烦恼障是贪瞋痴慢。所知障是属於成见,痴里面的一分。如果我们说得清楚明白一点,贪、瞋、慢是属於烦恼障;痴、疑惑是属於所知障。这个东西要拔除,恢复清净心,恢复真智慧,这个意就诚了。诚还要诚到极处,至诚,真诚到极处。极处是什么?就是把这个心量拓开。真诚心遍虚空法界,这是至诚。我们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周遍法界,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广修供养,这样当然得诸佛如来『广大加持』;普贤菩萨、等觉菩萨跟诸佛如来一样,时时刻刻照顾你,真的照顾你无微不至。
  你要是契入这个境界,你自己会感觉到你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好像很愚痴,现在忽然觉得自己很聪明;过去觉得自己好像很沉重,现在觉得自己很轻快;以前觉得自己总是常常昏沉,精神提不起来,现在精神饱满,精神振作。这个气象不一样,自己能够觉察得出来。尤其是在经教这方面,过去这个经文展开看不出意思,要叫你上台去讲,不知道怎么讲法好;现在能看出意思了,而且这个意思愈看愈多,深解义趣,得佛力加持的。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明心见性能入这个境界,不得佛力加持,你这个能力从哪儿来的?这就是证验,是测验,是证明。我们的心、我们的愿、我们的身行跟诸佛菩萨相应,没有一个念头为自己,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如来。
  诸佛如来的心愿希望一切众生快快成佛,诸佛心愿;我们今天心愿跟诸佛一样,希望一切众生个个都能够回头是岸,都能够破迷开悟、转凡成圣,真有这个心,这个心念念不失。这个心是什么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那个心量、身量要不能够扩展到虚空法界,你跟四弘誓愿这一愿就不相应。「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的心量要无边,我们的身量、行量也要无边,跟这一愿就相应。然后我们学著断烦恼、学法门,都要靠诸佛威神加持才能办得到。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一切恶缘不能成就,一切善缘都能圆满,这是什么力量?诸佛如来加持的力量。诸大菩萨、护法善神在旁边照顾你的力量,然后你才体会到三宝的恩德,不是父母恩德所能够比拟的,我们要以感恩的心认真努力好好的来求学。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0九卷)  2001/1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509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同生众,十普菩萨第九句:
  【普宝髻华幢菩萨摩诃萨,得普入一切世间行出生菩萨无边行门解脱门。】
  这位大菩萨也是弘护正法的典型人物。清凉大师说:「若无大悲,不入生死,则不能出菩萨行门。如不入海,安能得宝,此即化他成己。」注的意思很清楚、很明了。菩萨的德号显示他所契入的圆满,『普宝髻华幢』;「普」是平等,「宝髻华幢」,华是表菩萨行,幢是表高显,宝髻是圆满的福德,髻也是高显之意,所以从名号上显示他福慧圆满。他所修的法门『普入一切世间』,这一句重要的是「普入」;普入是平等入,是清净入,入一切世间。换句话说,我们一般讲「一切世间」是九法界,如果从《华严经》上说,这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哪个地方有感,菩萨自自然然就到那里去应化,决定没有空过的。所以佛菩萨说法,经典上常常把它比作海潮音,很守信用,真的是一分一秒都不差,到时候潮水一定上涨,落潮的时间到了就准时落潮。这是比喻诸佛菩萨对众生感应的信用,这是我们应当学的。虽然现前没有这个能力,决定有这个心量,决定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族群的界限,没有族类的界限。族群是从人分的,族类是从万物分的,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决定是一律平等对待,决定没有厚此薄彼,这是佛菩萨的心。所以人家的心清净,人家的心平等,我们一定要学习,要很认真很努力的去学习,这就是拓开自己的心量,这是真正的修行。
  入一切世间去做什么?只有一桩事情:『行出生菩萨无边行门』,这个「行」就是我们现在社会上所讲的行业,你到这个世间来,你在哪一行工作;菩萨到这个世间来,诸佛如来亦复如是,从事哪一个行业?总的来说,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这是总的来说。多元文化社会教育里面的科系繁多,这个世间应有尽有,一样也不缺少,所以说菩萨无边的行门,这就是四弘誓愿里面第三句「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们要问,菩萨是同时的还是有先后的?可以说两者是圆融的。为什么?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空间是一切世界,时间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我们想十方三世与菩萨有感的众生大概是无量无边,菩萨的应当然也是无量无边,这个境界不是我们的境界。等觉菩萨就是圆满的佛果,他有这个能力能现这个现象,数量等一切众生;我们前面读过的,十方三世有多少众生,佛与大菩萨可以同时现这么多身。每尊佛都有这个能力,每位菩萨摩诃萨也有这个能力。所以老实说,佛菩萨比众生的数量多,多得太多了;众生数量不算多,众生无量无边,诸佛菩萨现的相是无量无边的无量无边。
  我们从这个地方再看起,才能够体会得到佛家常讲的「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体会到诸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很难想像,没有法子想像。这是真实的慈悲,没有丝毫希求在里头,决定没有讲的报偿。你看世间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一说马上就想到回报,有多少回报;经营一个行业,多长的时间才能收到回报?诸佛菩萨没有,有这个念头,心就不清净,心就不真诚,决定没有丝毫回报的意思在里头,圆满的付出。这是教化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看看菩萨是怎么生活的,菩萨是怎样入世的。真正看懂、看明白了,自自然然会效法菩萨,佛陀教学的目标就达到了。人人只知道付出,只知道为社会、为别人服务,那个回报的念头都没有,给诸位说,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这是真正的共产党。
  我们在这个世间,「共产」是个理想,永远做不到,六道里面不可能的。如果做得相似的,都得四圣法界,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们他们做的是相似的;真正做到,《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为什么?「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但四相没有,四见也没有,「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这是社会主义,只有群体,没有个人。个人尽心尽力无条件的为群体服务,个个都如此,这是要圆满智慧,要圆满的福德,普通人哪能做到?起心动念会想到「我的利益」,起心动念还想控制一切人事物,起心动念还想占有一切人事物,这怎么能谈共产?怎么能谈社会主义?於是我们晓得,真正的共产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华藏世界、西方极乐世界,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
  所以你看看经上,菩萨「普入一切世间,行出生菩萨无边行门」,到这个世间来是做这个示现的。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什么?他需要哪一种帮助,佛菩萨就帮助他,「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诸佛菩萨有大智慧、有无量的德能,换句话说,任何一个行业他行行通,你想做什么、你想学什么,全都帮得上忙,一定能满足你的愿望。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再提升他的境界,这是佛法,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了生死、出三界。你的理想很高,志愿很大,但是在六道凡夫里面你决定得不到,你要不离开六道,这里头只有一个理想而已,这个理想是空的,不切实际的,这是事实真相。菩萨满足众生的愿望、满足众生的理想,他可以帮助你证入华藏世界,可以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那是个大同世界,那是个平等世界,在佛法里面称之为法界。
  菩萨无边行门里面有总有别。别说,《华严经》自始至终我们所看到这里面讲的法门两千多个,这是从纲领上说的;细说,佛法里头常讲「八万四千法门」,这个八万四千不是随便说的,确实有这个事实,这是真实的,一点都不假。而实际上是无量无边的法门,这个地方讲「无边行门」,这是真的。可是无量无边的行门总有一个纲领,聪明人、会学的人抓纲领,这个细目就不难掌握了,首先要把纲领抓住。佛在经论里面就纲领上说也有很多种,这个纲领就是讲的原理原则。我们净宗学会的同学,净宗学会当年在美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台北「华藏净宗学会」接著也成立,我在缘起里头就抓住五个科目,万行的纲领。这五个科目第一个就是三福。诸位一定要记住,不管你修学哪个法门,无论你是学哪个宗派、哪个法门,你要知道基础是净业三福。《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得很好,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那我们就知道无论修学哪个法门,这是我们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不管哪个法门你都学不成功,你最后一定落空。我们把它摆在第一。
  第二,我们掌握六和敬,非常重要。我们在这个世间不能脱离社会大众独立生活,不可能的,一定要跟一切众生往来。跟一切众生往来最重要的是和睦相处,儒家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儒跟佛把「和」这个字看得非常非常之重,佛家尤其是令人佩服、令人仰慕,为什么?他不要求别人,他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跟我和睦相处,要求我要跟他和睦相处,这个难。我怎么能跟他和睦相处?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六和才能做得到。诸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是来表演,就是表演这个事情,表演三福给我们看,表演六和给我们看。我们要学菩萨,就是学菩萨表演,学表演、常常表演就变成真的了;从「为人演说」下手,真的去做,做到最后自自然然就是这个样子,自自然然就入佛境界;「普入菩萨众会」。所以不做怎么行?一定要做出来,一定要落实。学佛,这叫真学,要学得像,学得一模一样。这是基础,三福六和是基础,你在这个世间这是好人,佛经里面讲的「善男子、善女人」。
  有这个基础,我们可以真干了,正式开始学了。正式开始学,佛教给我们的总纲领,就是戒定慧三学,戒学、定学、慧学。修戒定慧的方法多,太多太多了,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不修戒定慧?哪个法门不是以三福六和做基础?这一点你要没搞清楚,你学佛学得不能成就、学佛出了问题,那是当然的。所以学佛真正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你要了解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佛,什么是教,什么是佛教?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有下手之处。佛在一切经论上常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小乘教落实在戒定慧三学,大乘教落实在闻思修三慧,那个慧是什么?慧是戒定慧的慧。你慧没有开,你那个闻思修是世间法,不是佛法。为什么?闻思修下头没有慧。戒定开智慧了,开智慧之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智慧就生了。我们读《六祖坛经》,惠能见五祖忍和尚的时候,他跟五祖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这个报告,五祖心里就有数了。为什么?他戒定慧三学圆满了,智慧开了,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生烦恼,他生智慧。我们今天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生什么?生贪瞋痴慢,这叫烦恼,生妄想执著。我们总得记住,只要是搞这些东西,这叫做搞生死轮回,这不是佛法。惠能大师那真是了不起,他走的是佛法,他生智慧,不生烦恼。我们要怎样才能到他那个境界?得修戒修定。
  修戒,我常常劝勉同修,戒从哪里修起?从十善业道修起,从五戒修起,出家人修沙弥的十戒二十四门威仪,从这儿修起。如果你没有这个基础,你的心是散乱的,你的心是胡思乱想,心不定。所以自己要常常检点自己,每天早晚两堂功课,我讲得很多,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是检点,这个早晚课做得那是真的有功德,不是应付,是真的做功夫。我们认真反省,当然最好的方法是用功过格,认真的去记。中下根性的人不从这个方法下手,很难收到实际的效果,这是老实话,莲池大师为我们做了榜样。一定是从认真的学戒,戒久了,养成习惯了,心就定了,这个心不会再往外头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他心定了。六根还往外面六尘境界上跑,收回来又跑掉了,再收回来不知不觉又跑了,我们功夫为什么这么难成就,原因就在此地。所以认真去做,不要怕别人讥笑我们;我们随顺佛陀教诲,绝不随顺别人的闲言闲语。我们不杀生,我们对待小昆虫都非常尊敬,别人看到:「哎呀,这个人神经病,这个人头脑有问题。」我们不要去理会他,不要人家这么一说,哦!我们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做了,错了。我们要做出形象给他看,影响他,不要被他影响了。他那个影响是不善的,我们慢慢做出好样子来影响,是善的。
  你要不相信你试试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