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84部分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早年还没有学佛的时候,亲近方东美先生,跟他学哲学。他告诉我,一个哲学家在一生当中,不能不坐一次飞机。我们那时候很年轻,才二十几岁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为什么叫你坐一次飞机?飞到高空去体验一下,高空看到底下才知道人身的渺小。现在飞机飞到高空在上面看不到人,看到下面的房屋,一栋房屋比一粒芝麻还小;天气非常晴朗的时候飞越都市,看到下面的房屋,街道上走的车辆看不见,才知道人是多么渺小,人身是多么脆弱。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讲,「人命无常,国土危脆」,在高空上面你才能体会得到。
  在空中飞行没有障碍,「无著无碍」,不像在地面上,地面上开车一定受地形道路的约束,在空中没有约束。用这个「眼」来「普观众生界」,众生是什么?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相。界就是类别,现在科学大分为动物、植物、矿物,在佛法里面还包括著自然现象,都叫做众生,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的。清凉大师在这里注解注得好,「智无著故见无碍」。我们今天六根起作用,为什么会有障碍?有执著。我们有妄想,妄想是障碍;有分别,分别是障碍;有执著,执著是最严重的障碍,障碍了自性本具的智慧。智慧不能现前,德能、相好都不能现前。
  每一个凡夫,有情众生都希求相好。相好的范围包括很大,不仅是我们自己相貌端庄,身体康健,包括我们居住的环境一切美好,像往生经里面给我们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那叫做相好。所以我们看到佛经上讲相好,不要单单想到佛的身相,这个范围太小,不是佛说的本意。佛说的相好是依正庄严,这是相好。相好是自性里面本具的,不是从外来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华严》讲华藏世界,净土里面讲极乐世界,极乐跟华藏是一个世界,不是两个世界。佛为什么又说极乐、又说华藏?佛教我们不要执著这些名词,你要会通他的意思,华藏就是极乐,极乐就是华藏。不但佛所讲的我们要懂得会通,别的宗教里面讲的我们也要会通,宗教与宗教之间就不会产生误会。
  上一次我们参加伊斯兰教的一个座谈会,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伊斯兰教讲的是天园,天上的花园,基督教、天主教是讲天堂,天堂跟天园是一不是二,跟我们讲的极乐世界也是一不是二。我们修净土的讲极乐世界,学华严的讲华藏世界,学基督教、天主教的讲天堂,伊斯兰教讲天园,其实是一个地方,还有什么好打架的?在这里打得头破血流,到那个地方,「原来你也在此地」,这不叫冤枉吗?所以要懂得,特别是《华严》上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是方便说,一是真实说,一多不二。这些道理、事实,我们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我们的心就清净,妄想分别才真正能放得下。否则的话,一看,我佛教,他是基督教,这个分别执著永远不能破,你的智慧就不能开,你就不能入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什么?叫不二法门,记住!基督教不是佛教,佛教不是基督教,这是二,你就入不了门。什么时候基督教跟佛教不二,那恭喜你,你成佛了,你入了不二法门。他们观念当中有二,我们不二,我们入进去,他在门外。
  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例外的,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华严经》上说的。真正把这一些意思、这个经义参透,你得大欢喜心,真的是心开意解。这是「无著」,破执著了。《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得到了。得到之后,这是智慧现前,你的见,就是你的观察没有障碍,你观察一切众生界,就是你观察十法界依正庄严;迷而不悟的众生,永无休止的在搞六道轮回,决定不会停下来,造业不停,受报也不停,你就会看清楚、看明白;再往上看看诸佛菩萨,在十法界示现不停、教化不停,也没有停止过,这才看到事实真相。
  清凉末后这个注解好,「悲普观故通悉调」。智看没有障碍,佛还有大慈悲心,看到一切众生,像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眼到手到。就是我刚才说的,看到十法界众生相永无止境的造业受报,一真法界里面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也是永无止境的大慈大悲,在十法界里面随类现身,随机说法,也是永远没有停过的。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这能去休息吗?不能!虽然说不能,我们在世间法里面看,确实历代都有高人,有道德、有学问,他们隐居山林,每天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出家人当中也有一些一生住山,不下山的。这些人我们现在人观念当中,他是不是逃避现实?是不是自己贪图享受?不能说没有,但是极少数。我们从这个地方要细心去体会,佛菩萨教导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过这种清净的日子?我们自己的道业成就了,这个成就就是开悟、证果,开悟就证果。这个开悟是指明心见性,这个证果是圆教初住菩萨,《华严经》上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证得初住,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可以住山,你可以自己静修。但是在什么状况之下?没有法缘。
  因为佛法是师道,这个一定要懂得。师道一定要有人来礼请,如果没有人来礼请,你自动下去教人,别人轻视你、瞧不起你,说你不值钱,「我没有要你来,你就来」,他不尊重。不尊重你,教导他,没有用处,你白费精神。必须他要以隆重礼节来礼请,你应该下山,为什么?他尊重。印光大师常说,「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众生十分恭敬,你下山去讲,他得圆满利益;如果他毫无恭敬心,决定不得利益。所以一个人修行证果之后他住山,在山上等待机缘,等人家来请他。这个不是摆架子,不是好名、好利,是看众生可教不可教,这是义,这是师道。师道是「只闻来学,未闻往教」。求学,我们要到老师那里,亲近老师,跟他学。像现在有所谓家庭教师,在古时候没有的,家庭教师你家里面的儿女对老师没有恭敬心,很难教。那个老师是什么?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一文不值。养成这个子弟一个很不好的理念,「轻视老师,不懂得尊师重道」,这哪能有成就?
  我们懂得尊敬老师,怎么来的?父母教的。我在六、七岁的时候,好像念了四个月的私塾,以后就没有了,以后私塾也渐渐的被小学代替。我们住在农村,私塾一个老师,课程都是古籍,那个时候一般课程,大概是《千字文》、《百家姓》、《唐诗》、《古文》、《四书》这一类的。一个老师教二十几个学生,年龄不一样,从六、七岁到十五、六岁都有,每一个人念的书本也不一样,各人念各人的。年岁比较大的,我们那个时候还记得,老师给他们上《古文观止》、上《四书》;我们年岁很小的,念《百家姓》、念《千字文》、念《唐诗》,念这些东西。上学的头一天,这个学校在祠堂里面,祠堂的大殿就做为礼堂,当中供奉孔老夫子的牌位,是个很大的牌位,「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我们上学先要在孔老夫子牌位面前行礼,我父亲在前面,我跟在后面,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就跟从前见皇帝一样;拜完了至圣先师之后,请老师上座,也一样的,我父亲在前面,学生在后面,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礼,再送礼物供养老师,我们从这里学会了尊师重道。家长这样隆重的礼节对老师,老师要不好好管教学生,对不起家长,这叫师道。现在没有了,现在老师要管学生,学生回家告诉父母,父母立刻就告状,老师还能教吗?所以我还接触到古老教学的边缘。
  现在没有教育,现在人不懂礼,什么都不懂,不会做人,不会生活。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一无所知,完全凭著自己意气用事,广结冤仇,前途一片黑暗。我们过去看到这个事情也非常难过,读到《无量寿经》这个心情才轻松一点,放下一些了。为什么?佛在《无量寿经》里说了,都说现前的社会,大众无知,胡作妄为,把这个社会搞成这个样子。其根本原因经上所说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我们今天对於这些造作罪业的众生不能怪他,他的父母、他的长辈没有教好他。没有教就不造罪业,这是圣人,这不是凡人,那是佛菩萨再来的才行。凡人要教,这不教怎么行?
  今天的教学比过去要困难太多了,过去有基础,从小教好教,这儒家常常说的「教子婴儿」。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从胎教开始。一般没有这种大德大能的,都知道小孩生下来之后,两、三岁的时候就要管教。现代人疏忽了,忙著赚钱,钱赚到了,下一代完了,把小孩交给佣人去照顾。我听说有很多自己非常忙碌,一个月去看小孩一次,把钱送给佣人,才去看看他。一、两年之后,这个小孩认佣人是妈妈,自己父母不认识,丝毫感情都没有。钱是赚到了,家后代毁掉了,得不偿失。这一种情况在现在社会,国内、国外都相当普遍,我们都能看到,这是社会的隐忧,我们这个社会能安定吗?世界能和平吗?看看现前的人,他想什么?他说什么?他在造什么?这个世界的前途,大致上我们可以预知。
  现在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也有了严重问题。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换句话说,老师能不能把学生教好,专看学生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做父母的人不尊重学校老师,学生怎么会看得起老师?「我爸爸都瞧不起你,你算什么?」他怎么会听老师的话?纵然有好老师想教,也困难重重;看到许多障碍,老师也知难而退。我也在学校教过几年书,老师在一块聊天聊什么?我们作老师的目的在哪里?目的在拿薪水、拿钟点费,拿回家过日子;学生来干什么?学生要文凭。文凭送给他就好了,他是不是真学到东西不管,反正我满足你的欲望。老师月月薪水拿到,可以过日子。
  方东美先生讲现在的学校,叫误人子弟的行业。他老人家一生教书,谈到摇头,「误人子弟的行业」。难!必须要有真实智慧,真实智慧一定要离开妄想分别执著,你的智慧才能现前。只要有丝毫妄想分别执著夹杂在你的观念里面,你的智慧就不开,智慧被堵塞。你所用的是什么?用的是妄识,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你用的是这些。用这些东西对社会真相永远看不清楚,你的慈悲心生不起来,遇到挫折你就退转,这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才有真慈悲,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他不会退转,总是想方法来帮助众生、来救度众生,一定要靠智慧。
  我们看看今天这个教育,今天社会动乱,要想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只有教育。可是许许多多的国家地区,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也没有了,我们讲教育是圣贤教育。社会教育,你们天天接触到的,这个社会的现象教我们什么?你每天在报纸上看到的,报纸是社会教育的教科书;电视,现在还加上网际网路,都是广大社会教育的工具,里面的内容教人杀、盗、淫、妄。小孩一出生,眼睛一张开就看到电视,就看到电视上种种画面,先入为主,他认为那是正确的。稍稍长大一些,现在小学生都已经用电脑,电脑可以收世界上所有的网路,这个太可怕了。最后再讲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现在一般只重视宗教的形式,教学疏忽了。佛门弟子不懂得学佛,不懂得学菩萨,只晓得烧香拜拜,祈求佛菩萨降福,保佑他、加持他。其他宗教也不例外,都著重形式,不懂得教育。
  我们学佛的同修要学佛菩萨,佛菩萨是我们的榜样,这才叫学佛。从前李炳南老居士批评佛门四众弟子,他们不是学佛,他们是玩弄佛法、消遣佛法。自己生活无聊,消遣消遣,做个法会、打个水路,消遣佛法,玩弄佛法,这个无济於事。一般宗教徒不能够学上帝,上帝是我们人的好榜样,《圣经》里头讲得很好,上帝是照他自己这个样子来造人,人应当像上帝才对。造出人,人的样子像上帝,人的心、人的行为跟上帝完全相反,这上帝造错了。由此可知,教育多么重要!
  现在我们希望联合全世界各个宗教,我们推行教育,宗教教育,推行神圣的教育。宗教教育有一个共同点,「仁慈博爱」。许哲修女说得好,宗教是什么?「宗教就是爱,爱就是宗教」,这个话说得好,一点都不错。我们看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我们看回教,这个地区回教徒数量最多,你展开他们的经典,每一段经文头一句,「阿拉确实是仁慈的」,他们称上帝称阿拉,我们要学阿拉的仁慈;佛菩萨一片慈悲。所以「仁慈博爱」是所有宗教共同的根本。
  宗教的目的都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根本相同,目的相同,只是教学的方法手段不相同,这个没有关系,所以宗教可以合作,宗教可以携手来挽救社会,消除世间天灾人祸的劫难。不仅是弥补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不足,还要全心全力去辅导恢复家庭教育,恢复学校跟社会的伦理道德圣贤的教育,这个世界就有救,不至於有世界末日。现在国际上我们常常听到有宗教的会议,这个好事情,希望这些会议最后都能够落实到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可是一定要把社会的病根找出来,从根本上下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家庭。社会就好像我们一个人的身体,家庭是我们人身上的细胞,细胞要坏了,这个命活不长。每一个细胞都健全身体健康,社会健康、世界健康,所以家庭教育比什么都重要。中国自古以来,政治的领导人,没有一个不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这一个细胞主要的是夫妇,夫妇好和这个家庭健康,夫妻不和这个细胞就坏了。我们看中国的古礼,婚宴不仅是人生第一桩大事,它是社会的大事,是世界和平的大事,绝对不是男女两个人的事情。两个人不好,危害社会,危害世界和平,这关系多大!现在没有人讲,也没有人知道,这什么原因?没有人教。我们现在不能不说,不能不多说,希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