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走出华为 >

第25部分

走出华为-第25部分

小说: 走出华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帖子上获悉:您十年前不愿意两地分居,放弃了许多,选择了深圳,希望过上平稳的日子,由于先生外派,打破了平衡。做为万科的董事长深表歉意!
              万科做为一家跨地域经营的企业,外派或分公司之间的职员交流调换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新职员参加万科的志愿表格上有一条:同意或不接受外派的选择回答。万科并不排斥不接受外派的职员,只是注明其提拔培训的机会小于接受外派的职员。
              判断您先生是位中层管理人员。对于外派的中层(已婚、有家小的特点),万科的人力资源政策有明确规定:1)鼓励配偶一起到外派的城市,并协助找工作;2)对于暂时没有工作的给以经济补贴;3)对调动的经理给以搬家安置费……万科一贯倡导的〃健康丰盛〃理念理所当然包括了对职员家庭生活的健康丰盛,夫妻的和谐、独生子女的教育、老人的敬仰、邻居的融洽、朋友的交往等等,否则健康丰盛就是不成立的,或者是不完整的。
              对于不愿意随先生/女士外调的家属,万科尊重家属的意见,尽可能做出双方合适的安排。
              万科人力资源部门会就你提的问题反思检讨。
              再次表示歉意!
              (上海最受尊敬企业颁奖会议茶歇回复)
              向万科致敬,为王石喝彩!
              '蚂蚁公社' 于 2003…8…30 17:30:53 加贴在 王石Online ↑
              我个人认为;就万科目前对外派员工的指导思想、政策、具体措施都已经相当好了。
              Couldn't be better,I do believe it!
              从王石的回复可以感受到一种真感情,读了三遍,我的眼睛甚至流了泪。
              这么好的公司;这么好的领导……如果,万科能提供20万年薪(税后),我真想牺牲一下,放弃现在的工作,投奔万科。
      
            篇首语: 好人的天堂
            汤圣平 
             

              ? 汤圣平,看了华为的好让我热血沸腾;看了华为的危机又让我心情沉重,你是不是也是一手举矛,一手举盾
              ? 预测我办不到,但是我可以明确回答你的其他问题
              ? 但是,我知道,天堂一定是上帝首先为好人准备的

              汤圣平,看了华为的好让我热血沸腾;看了华为的危机又让我心情沉重,你是不是也是一手举矛,一手举盾?
              汤圣平,如果你不是自相矛盾,那华为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就是通常所谓的“毁誉参半”?
              汤圣平,如果你不是自相矛盾,华为的危机如此深重,那华为又怎么能取得如此的辉煌?
              汤圣平,如果你不是自相矛盾,是不是说2000年前华为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2001年后就不是了呢?
              汤圣平,如果你不是自相矛盾,是不是你要讲华为的发展是主要的,困难和危机只是前进中的暂时阻碍?
              汤圣平,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
              “在铁轨上高速旅行根本不可能,乘客将不可能呼吸,甚至将窒息而死。”
              “想叫比空气重的机器飞上天去,不但不可能,而且还毫不实用。”
              “天与地,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点诞生。”
              这就是几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大胆做的“科学”预测。
              ……
              你问,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我不知道。
              但是,我并不是说我们的世界神秘得完全不可知,我只是认为,以貌似科学的态度去“准确掐算”一个大企业的命运,不仅办不到,而且对实际工作也没有什么实际益处。
              华为未来的命运肯定是和它现在的状态紧密相连的。从这层意义上说,华为今天的样子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明天的样子,决定了它的红旗是否还能在未来迎风飘扬。
              预测我办不到,但是我可以明确回答你的其他问题。
              我不知道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因为坏人不一定不能上天堂,好人也不一定不会下地狱。
              但是,我知道,天堂一定是上帝首先为好人准备的。
              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我们等着瞧吧。
      

            第33章 华为:简单(1)
            汤圣平 
             

              我们为华为优秀的一面而兴奋不已,华为糟糕的一面又让你觉得华为的气数已尽。如果把华为危机中的任何一个拿出来加载到中国其他企业身上,仅一条危机就能将它们致于死地。比如,让你看得惊心动魄的“人满为患”,不要说由此导致的巨大人工成本会让许多企业关门大吉,仅仅由此产生的混乱就会让这些企业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1。 华为,你到底是什么

              ? 因此,华为的核心危机只有一个,而这个核心危机产生的核心因素也许就来自于一个政策,甚至是一个举措
              ? 《深圳,你被谁抛弃》说的危机都是事实,有勇气说出来值得欣赏,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迷失了方向
              ?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因为,因为,因为华为简单
              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华为的危机。我在第一稿中说:如果华为有7宗罪,那么7罪之首是“人满为患”;我在第二稿中说:如果华为有7宗罪,那么7罪之首是“家长余风”(把别人当傻子)。后来我觉得用“7宗罪”有点太煽情,于是在你看到的也不知是第几稿的文字中,我把它改成:如果把危机细分(按章来分),最大的危机是上一章的内容———“家长余风:人性缺位的华为”。
              不过,7罪之首无论是谁,如果抛开“寓居的公司”这个综合的危机,华为危机中两个最大的危机就是:“家长余风”和“人满为患”。
              “家长余风”是华为管理思维的“劣根性”问题,是整个中国企业中普遍的“劣根性”问题,我在最后一章再和大家探讨。先说“人满为患”。
              为什么说“人满为患”是一项大大的罪名呢?很简单,人只要是胖了,什么毛病都可能出来了。温家宝总理在“哈佛”演讲时谈到中国最大的困难就是人多。华为的“人浮于事”、“人心浮动”、“官民失位”、“危机运动”、“股权缺位”都与“人满为患”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人多了,钱就少了,股权危机的导火索就被点燃了,人心就思动了;因为人多了,就会有闲人在制造大量的无用功;因为人多了,你就不得不需要官职来把这些人激活,就无法避免“官民失位”;因为人多了,你就不得不在矩阵里繁殖机构,无用功就更多了,管理成本就直线上升了;因为人多了,让员工对公司的未来就产生了担忧,心一乱,就不是产生哪一个危机的问题了;因为人多了,不要说太多深层次的危害,仅仅是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就不由得会让人产生莫明的浮躁!
              甚至,和人多看起来没有太多关联的“危机运动”,也是因为有大量冗员了,才让人们在真假莫辨中忐忑不安地工作着。所以,我说《华为的冬天》是“雪上加霜”。
              “人满”实在是华为的患,是华为的大患,华为看起来林林总总的危机都可以从它身上找到大部分答案。
              它是怎么产生的呢?直接原因很简单,把人招多了,又没有去及时裁人(其实优化更准确)。甚至可以还原到一个点:如果没有2000年的那一次6500人的招聘,华为的危机绝不会如此严重。
              因此,华为的核心危机只有一个,而这个核心危机产生的核心因素也许就来自于一个政策,甚至是一个举措。总体上,从当前来看,华为的这些危机并没有很大程度上威胁到“高薪的华为”、“公平的华为”、“互助的华为”、“沟通的华为”和“华为的华为”,华为现在还是个“人才帝国”。这些危机也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远大的华为”、“做实的华为”和“低调的华为”。
              我们总是说看待问题一定要辨证地看。辨证包括两个方面:静态的是与非分别是什么样;是与非之间是互动的。如果“是”是主流,一般情况下,这个事物就是健康的,即便如此,“是与非”也能相互转化。但是,我们千万要注意,它的转化是需要其他条件来作用的。因此,第一步一定要看清楚“是与非”,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寻找有没有转化的条件(我在下一章将会结合华为来谈),否则我们就会夸大其辞,甚至危言耸听。
              华为的“是与非”如何呢?请允许我庸俗一点———优势是主要的,危机是次要的。我们看问题一定要跳出来,而且要抓住影响事物性质的核心要素。
              我相信看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人,一定觉得深圳愁云惨淡,岌岌可危。但是如果你把事物的纲和本质抓住,我们的结论就不一样了。深圳是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深圳是中国高科技最集中的城市,深圳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深圳是中国仅次于香港、上海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查看数据和报道)。一个城市已经如此了得,我们怎么能直接钻到问题里不出来呢?深圳的确有它自身的缺陷,但还有的就是类似于“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缺陷。《深圳,你被谁抛弃》说的危机都是事实,有勇气说出来值得欣赏,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迷失了方向。
              华为也是。一个高薪、公平的华为就可以让众多的企业望尘莫及,因为这不是钱多的问题,这是优秀的品德、科学的管理、远大的战略的问题。同样,我说了就凭一个“远大的华为”,任正非就比99%的企业家要伟大。华为高层的职位经常变动是个危机,但是这和不变动、即使变动也是“意思意思”完全不同,如果做了,好处居多,可能也有些坏处,但那也比什么也不做强多了。
              你可能会说:汤圣平且慢,我现在也承认华为的优势是主流。如果你说的危机是事实,我虽不认为华为是“大是大非、毁誉参半”,但绝不是主要、次要这么轻松的。我们不能说危机是10%,成绩是90%,如果说华为的危机要占到30%是不是不算夸张呢?招聘人员过多的背后原因是“盲目扩张”,况且无论危机的成因是什么,结果总是客观存在的。再说了,华为又不是一般的企业,15年了,华为怎么可能成为中国企业的NO。1呢?
              是的,您说得一点儿没错。从我进入华为开始,华为每年的年终大会,任正非都要提到一个概念:明年将是华为生死攸关的一年,明年如果挺过去了,华为的日子就好过了。如此“生死”了好多年,我相信2004年,任正非还要说这句话。其实,不是任正非在说,华为的员工也这么认为。部分有自己人看华为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原因,也存在着只看危机而忽视核心成功要素的原因,不过毕竟这些危机就在眼前(就算30%吧,虽然这种说法不科学,起码可以直观地判断:危机比较严重啊),再加上险恶的IT业,任正非、华为人怎么能不忧心忡忡呢?
              但是,华为却始终能在中国通信制造业中独占鳌头,让国外巨头胆战心惊。华为在2001年后战略上的确经历了几次失败,但几千万、几个亿,100%份额的项目还是一个个地在签。也正是在2001年后,华为发力,对思科的市场步步紧逼的呀!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因为,因为,因为华为简单。
              简简单单的任正非!简简单单的华为人!简简单单的华为!
   

            第33章 华为:简单(2)
            汤圣平 
             

              2。 再论任正非:简简单单任正非
              ? 他不是压制你,也不是恫吓你。反正,不要烦琐的讨论、争鸣,你去做吧。他说完也转身去做了
              ? 任正非每个月看到这么一大笔钱的工资,他是怎么忍心签的啊,这个字他一签就签了 
            15年啊
              ? 他把这件简单的事情有点复杂化了,之所以变得复杂,本质上还是因为他的简单
              ? 那个眼神我特别熟悉,就是1996年那个晚上的眼神
              ? 我突然想把任正非改成任总……是的,他是足够值得我一辈子尊敬的一个人。
              任正非的决策方式很简单,他做就做了,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去反复论证,3000人、5000人需要就去招吧,钱尽量花,预算做好了,花不完就是你的责任。销售计划公司讨论完了,各个办事处上来就签,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不要去讲什么理由,你把理由讲得再充分他也不听,他就相信局方建设100个亿,我就按照50个亿来做计划,要什么资源你只管说,任务完成不了那是后话。他不是压制你,也不是恫吓你。反正,不要烦琐的讨论、争鸣,你去做吧。他说完也转身去做了。
              这是任正非的简单。
              华为不做小灵通经过市场证明是个重大失误,但有一点,3个月就可以搞出的东西,任正非一直坚持了3年不去做它,他就把全部的精力完全集中在3G上,华为3G技术在国内的领先证明了他简单思维的正确。任正非现在开始做小灵通手机,他的市场战略我表示质疑,从产品战略来讲,是要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