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唐诗鉴赏大典 >

第110部分

唐诗鉴赏大典-第110部分

小说: 唐诗鉴赏大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厍短炻砀琛罚骸疤炻磲猓游骷媪魃场薄4司湔沼ι衔模搿袄聪蚨蓖猓匀皇切鹗鲦趼淼睦蠢<潭私栌貌懿佟恫匠鱿拿判小肥猓朴趼淼钠犯瘛@湘鞣溃星矣星Ю镏荆慰鲦趼聿⒚挥兴ダ希靶圩恕鄙性冢懊推庇檀妫蚨桓市慕邮芊阑垦亩骰荩笨滩煌üι吵 J馔附徊悖ヂ淼钠犯癖硐值眉拭鳌!
  “腕促蹄高”四句,概述骢马的骨相形貌,二句写腕蹄,二句写身躯。“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踣,踏地,踣铁,踏地如铁。据《相马经》载,良马腕须短促,促则力健;蹄须高厚,蹄高则坚硬。交河,西域河名,源出交河县,流经高昌县。正因为腕促蹄高,踏地如铁,所以几次蹴踏,就使层积的交河冰破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五花,骢马毛色,散在各处,如满身云锦。这匹骢马是汗血马,奔驰万里,才能见到身上汗流如血。这两句已从马的形貌写到马的千里之,与末段诗意紧相衔接。 
  末段四句写马的才力和志向。“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电掣倾城知”,二句承上文诗意,继续写出马的才力。因为它雄俊绝伦,京都“壮年”都不敢骑乘它,骑术高超的人驾御它,风驰电掣地在城里奔跑,全城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匹良马。“青丝络头”二句,照应“雄姿未受伏枥恩”,写出骢马向往西域战场,诗人代马言志,是说带上青丝络头,老死在槽枥间,这并非我的志向,怎样才能出横门道,重新驰骋于西域战场上呢?横门,长安城北西起第一门,横门道,是去西域的必经之道。以感慨的语调结束全篇,更能点明全诗的题旨。这首诗的前三段,各押一韵(一、平声东韵;二、去声寘韵;三、入声屑韵),唯独末段却是二句押一韵,“骑”、“知”,押平声支韵,“老”、“道”,押上声皓韵,沈德潜评论这首诗的结尾,说: 
  “若二语用韵,戛然而止,此又专取简捷。”(《唐诗别裁集》卷六)。杜甫的歌行,纵横跌宕,富于变化。 
  本诗的篇幅虽然不长,但在结构上,颇见诗人的匠心。他并没有走从马的形貌写到它的品性、志向这种艺术构思的老路,就题落笔,从高都护回朝,写到骢马的来历,首段叙骢马立功西域,次段接写它因功成而受到惠养,第三段写马的骨相形貌,与第二段“雄姿”、“猛气”相吻合,又为末段写马的才力和志向作铺垫。诗人将马的来历、形貌、品性、志向融合起来描写,分插各段中;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凑,前后照应,筋脉联络,如走月流云,其结构方法适应了连接联想的构思特征。 
  作为咏物诗,本诗摹写骢马的形貌、才力、品格、志向,句句写马,体贴入微,颇得其神理。诗人借着骢马的伏枥境遇,比喻自己困守长安的遭际;借着骢马的雄姿才力,喻写自己的才能襟怀;借着骢马的立功心愿,寄托自己施展抱负的愿望。正如张綖说:“如此咏物,不唯格韵特高,亦见少陵人品。”(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杜甫确是一位“未受伏枥恩”、“犹思战场利”的、不懈地追求理想的诗人。    
  乐游园歌 
  杜甫 
  乐游古园崒森爽, 
  烟绵碧草萋萋长。 
  公子华筵势最高, 
  秦川对酒平如掌。 
  长生木瓢示真率, 
  更调鞍马狂欢赏。 
  青春波浪芙蓉园, 
  白日雷霆夹城仗。 
  阊阖晴开詄荡荡, 
  曲江翠幕排银榜。 
  拂水低回舞袖翻, 
  缘云清切歌声上。 
  却忆年年人醉时, 
  只今未醉已先悲。 
  数茎白发那抛得? 
  百罚深怀亦不辞。 
  圣朝亦知贱士丑, 
  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饮罢无归处, 
  独立苍茫自咏诗。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题下有自注:“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中作。”乐游园即乐游原,在长安东南郊,汉宣帝所建,其地高广,四望宽敞。唐代,士女们每于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来此登高赏玩,为京都游赏胜地。 
  晦日,每月的最后一天,这里指正月晦日。本诗约作于天宝十年(751)杜甫献赋以前,此时诗人正在长安,生活困顿,因此贺兰杨长史请他参加筵饮,他乘醉写下《乐游园歌》,抒发自己郁积胸中的无穷感慨。 
  诗的前段十二句,押上声养韵,叙述乐游园筵宴以及园内外景物。题是《乐游园歌》,诗以“乐游古园”发端,顺理成章。“崒森爽”,古园里的千年乔木森列参天,疏落肃爽。崒,本指山高峻之状,这里指树木高耸。“烟绵”,烟雾笼罩。芳草萋萋,烟雾濛濛,指碧草地广,这两句写园中近景。“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公子,即张长史;筵席正设在地势最高的乐游原上,因而饮宴之间,可以远望地平如掌的秦川。这两句在记叙张长史置酒古园的同时,兼带描写远景。“长生木瓢”两句,是说酒筵上主人用长生木的酒瓢招待客人,以示真诚直率;宴后,主人调习鞍马,让客人骑马尽情游赏。以上六句,首叙杨长史的“园宴”。乐游园地势较高,人们一边喝酒,一边就能看到远处的胜景,骑马遍游古园,更可俯视秦川,附近的芙蓉园、曲江,尽收眼底,所以,“青春波浪”六句,描写望中所见乐游园外的景象。芙蓉园、曲江也是长安东南郊的游赏胜地,开元时代,玄宗筑夹城,自大明宫直达其地。芙蓉园内有池,名芙蓉池,春光明媚,池水荡漾,因此说:“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形容唐玄宗出宫,仪仗队伍在夹城里行进,鼓吹声响,如白日雷霆。“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描写玄宗游幸曲江。 
  阊阖,天门,这里指曲江宫殿门,詄荡荡,形容阔大。 
  玄宗以及从游的贵族们搭起豪华的幕帐,挂上银榜,遍布于曲江头。“拂水”、“缘云”二句,分别写歌舞盛况,舞袖急翻,低回拂水;歌声清亮,缘云直上。 
  天宝中期,杨氏姐妹受到玄宗宠爱,常常随从游幸,过着奢华、荒淫的生活,杜甫对这种现象很不满。本诗描写诗人自乐游园高处俯视,看到玄宗游幸曲江、芙蓉园的景况,诗句写得很浑含,并没有点明玄宗和诸杨,但字里行间中其义自见,所以,浦起龙评这首诗,说:“青春六句,一气读。虽纪游,实感事也。 
  是时诸杨专宠,宫禁荡轶,舆马填塞,幄幕云布,读此如目击矣。”(《读杜心解》)本诗前段从乐游古园写到曲江、芙蓉园,从景色写到时事,不仅拓宽了景物描写的范围,而且将诗笔从自然景物拓展到社会生活的范畴,这就为下段抒写感慨,作了铺垫。 
  诗的后段八句,借酒遣怀,先叹年老,再慨不遇,从身世之感写到时世之悲,扣题上的“醉中作”。面对玄宗及贵族们歌舞欢乐、穷奢极欲的生活,诗人感慨政治黑暗,社会混乱,自己生活贫困,年已老大,唱出了“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的悲歌。 
  未醉而先悲,不如借醉排遣,“百罚深杯亦不辞”句,深刻地表现了这种心理状态。上四句,悲叹迟幕,下面进而悲叹怀才不遇的遭遇。“圣朝亦知贱士丑”,贱士,杜甫自称,诗句化用《论语》“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的语意,是说值此圣明之朝而长久贫贱,可见我丑陋无才,深自惭耻。语含讽刺和怀才而未得重用的悲愤。“一物自荷皇天慈”,幸而蒙荷皇天的恩泽,可以借杯中之物以消失意之愁。一物,指酒,借用陶渊明《责子诗》:“且进杯中物”, 本诗后段四联,联联写酒,与题注“醉中作”相呼应。篇末回应前段园筵,“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杨长史宴罢,诸公醉醺醺地骑马离开乐游园,只有诗人思绪翻腾,感慨万千,立在园中,面对苍茫的暮色,咏出了这首诗。全诗“感慨系之”,包含着多层次的感慨,有时不我与、年华已逝的悲叹,有久处贫贱、怀才不遇的愤慨,也有时世浊乱的忧虑,因此刘辰翁读到这首诗的结尾时,说:“每诵此结不自堪。”(《须溪评点选注杜工部集》)所评极为肯綮。 
  诗人的艺术想象是循着“当筵有感”的思路发展、生发开来的,整篇诗思由“园宴园景”和“借酒遣怀” 
  两部分组合而成,符合即景生情的艺术构思的规律,加以景物描写和情感表现的层次感非常强烈,诗意的分段和诗韵的转换配合默契,从而构成本诗艺术结构齐整和层进的显明特征。全诗由筵饮游赏的生活琐事,联系到贵戚专宠的国家大事,由个人身世之慨发展到时世之叹,气势磅礴,包孕深远。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杜甫 
  赤县官曹拥材杰, 
  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 
  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 
  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 
  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 
  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 
  敝衣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 
  此老无声泪垂血。 
  杜甫诗鉴赏 
  该诗《投简咸华两县诸子》就是杜甫寄给咸阳、华原两县县府里友人的诉苦之作。 
  开篇四句就用长安显贵们的荣华快意来衬托诗人自己的苦寒酸悲,这种以众形“独”的对比手法,在杜诗中常常取得一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据《元和郡县志》,“唐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六等之差,京都所治为赤县,京之旁邑(如咸阳、华原)为畿县。”诗是寄给两县友人的,所以用“赤县”代指长安。要说那些享受着荣华富贵的“官曹”即衮衮诸公是“材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人又何尝不是材杰! 
  事实上,“软裘快马”之辈,又真有几个“材杰”? 
  有此四字,“材杰”之说的讽意就不言而喻了。说轻裘骏马足以“当(抵当)冰雪”,适见苦寒之士难当风雪。“骨欲折”活用“心折骨惊”之语,形容落魄,生动传神。 
  前二句述以倾羡口吻,继二句则以问答作唱叹,满腹愤慨,溢于言表。“杜陵野老”,诗人自指。所谓“杜曲幸有桑麻田”(《曲江三章》),虽薄有田产,但收成不佳。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有云:“田彼南山,荒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陶诗则云:“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中化用其意,又活用秦东陵侯召平青门种瓜的典故,对上述境况作了一番形容: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困顿之中最需他人扶持,怎奈人情比纸还薄,诗人处处遭遇白眼。 
  一些小官僚脖颈抬得老高,一副不屑的神气。而位居显要的“朝廷故旧”,似乎也早已忘怀了这门穷交情,断绝了往来。故言“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这些都是世俗常态。但经诗人拈出,顿成绝妙讽刺。“乡里小儿”本是陶潜骂督邮的话;“项领”语出《小雅·节南山》,本形容公马脖子既粗且直。“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说“自然”,说“况乃”,似乎自认倒楣,言外之意可想而知。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表现自己晚景凄凉,经常挨饿抱病,动不动卧床十来天,衣裳则是补丁重补丁。最后诗人直呼两县诸子而告之:“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默默泣血,是因为有苦无处诉。家徒四壁,则是贫极写照。    
  前出塞九首 
  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欲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余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余年,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志四海,安可辞固穷? 
  杜甫诗鉴赏 
  《晋书·乐志》载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李延年造,是一种以边塞战斗生活为题材的军歌。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 
  玄宗即位以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天宝六年(747)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八年(749)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十年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山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苦。杜甫这九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士兵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