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命运的抉择 >

第524部分

命运的抉择-第524部分

小说: 命运的抉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算是吧,不过能给人们一次放眼看世界的机会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科普鲁鲁苦笑着说道。科普鲁鲁当政之初曾大刀阔斧地整顿整治。他那不搞社会改革。只搞重点整治的举措,让原本已经疲软的帝国大有恢复到速利迈大帝时代的气象。然而科普鲁鲁很快就发现光是做到这点是远远不够的。整个世界已经同速利迈大帝时代有了明显不同。无论他如何努力都不能阻止帝国一步步的衰弱。更让他感到力不从心的是。整个奥斯曼的上层了解这些危机的人并不多。包括苏丹在内的多数贵族都整日醉生梦死于奢靡的生活之中不可自拔。而将领们则沉醉于前人造就的武勋中不肯苏醒。没有危机感自然也就不会去考虑奋发图强。
    眼看着这两年自己的身体也似祖国一般越发地衰弱。曾经叱咤风云的科普鲁鲁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就算他掌握了近似苏丹的权力,在其有生之年亦无法扭转奥斯曼的颓势。因此在病榻上科普鲁鲁考虑得最多的并不是采取何种手段来重整旗鼓。而是在一直思考如何让这头沉睡的穆斯林雄狮重新觉醒。在他看来这次与中华帝国的战争无论输赢对奥斯曼帝国来说都是一次觉醒的机会。
    此刻站在科普鲁鲁身旁的穆斯塔法显然还不明白老人的真正用意。却听他疑惑地问道:“放眼看世界的机会?父亲,我们不是一直在与欧洲人、中国人接触吗?我们有大炮、有战船、有天文仪器。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先进器械,不是吗?”
    “穆斯塔法,你说得不错,我们确实有大炮战舰,可这些大炮战舰有多少是奥斯曼的工匠制造的?帝国的宫廷中也确实有精通天文地理的学者,可这些学者之中又有多少是奥斯曼人?孩子,时代变了。我们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依靠聘请其他国家的人才来治理帝国。现在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华帝国都拥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人才。而且他们对这些技术与人才看管得都十分严格。奥斯曼要想重振雄风,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自己的人才。”科普鲁鲁说到这里苍老的双眼立刻就变得炯炯有神起来。
    科普鲁鲁的一席话让年轻的穆斯塔法茅塞顿开。只见他若有所思地点头附和道:“父亲说得是,不过以目前的情况,肯投身科学研究的奥斯曼人恐怕并不多。有学识的人大多更愿意把自己的才华献给神灵。而年轻人则希望自己能投身军旅。建立不世的功勋。父亲,您这么做就是希望与中华朝的战争能让帝国意识到科学的力量吧?”
    “嗯,确实如此。”科普鲁鲁满意地点头道:“虽然这么做可能会让帝国暂时蒙受损失,但惟有流血与牺牲才能唤醒麻木中的人们啊。”
    “可是父亲,这么做会不会影响到您的声誉啊。”相比这下穆斯塔法更关心的是整个科普鲁鲁家族的兴亡。
    “声誉?我是一个已经聆听到真主召唤的老朽之人了。这些虚名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科普鲁鲁坦然地说道:“未来的时代是你们年轻人的时代。总有一天你们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功勋。至于错误、失败就由我这样的老头子来承担吧。”
    面对岳父语重心长的话语,穆斯塔法的心头猛地一颤。此时的他终于明白了老人的真正用意。科普鲁鲁是在赌上自己的名誉与地位来唤醒已经糜烂的奥斯曼帝国。为此老人做了精心的安排。他固执地将他与艾哈迈德排斥在印度洋战场之外。因为这样一来就算奥斯曼舰队在印度洋战败,也不会波及到自己的儿子与女婿。此外万一奥斯曼本土发生动乱,在欧洲掌握征兵的艾哈迈德也可以及时赶回主持大局。至于阿里等人则从任何角度上来看都没有什么胜算。想到这里穆斯塔法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岳父老谋深算。原本悬着的心在这一刻也放了下来。
    既然印度洋之战无论胜负岳父都已做好了准备,穆斯塔法自然是安心了不少。他的思绪也很快就从印度洋转到了帝国在欧洲的战场。显然依然科普鲁鲁的计划。欧洲的战局对印度洋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联。虽然穆斯塔法对艾哈迈德充满着信心。但此刻艾哈迈德在欧洲的战绩已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家族的存亡。为此穆斯塔法也不由自主地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相比穆斯塔法的关切,身为当事人的艾哈迈德此刻在匈牙利却是意气风发。此次他受其父之命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匈牙利。这是速利迈大帝时代以来最大的一支奥斯曼军队。而艾哈迈德本人亦没有辜负其父科普鲁鲁的期望,两年来奥军在欧洲接连获胜。直打得东欧诸国叫苦不迭。
    说起来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攻势之所以能如此顺利也同欧洲人“自作孽”有着不小的关联。须知这个时代的瑞典是一个包括了后世的芬兰、爱沙尼亚、立窝尼亚以及沙俄部分疆域的波罗的海帝国。瑞典国王查理十世更是野心勃勃之辈。他见当时的波兰政治软弱,且与沙俄的战争连连失利。于是便对波兰起了吞并之心。1655年在波兰国王拒绝向瑞典臣服之后,查理十世起兵向波兰宣战。瑞典军队一路“以战养战”烧杀戮掠,将一盘散沙的波兰人打得溃不成军。可正当查理十世想要享用胜利果实之时,却来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普鲁士、沙俄以及特兰西尼亚诸国纷纷加入了对波兰的侵略。于是原本一对一的“单挑”迅速升级为多国“群殴”。并且参战的国数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多。直至最后连荷兰都被卷进来。
    不过随着艾哈迈德的二十万大军兵压匈牙利。那些个参加“波兰混战”的欧洲国家立刻就做了鸟兽散。本想打劫波兰的特兰西尼亚更是直接被奥斯曼人给抄了老窝。面对来势汹汹的东方异教徒,东欧诸国很快就达成了停战协议。并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主持下组成了一个由神圣罗马帝国、瑞典、波兰、沙俄等国组成的反奥联盟,以共同抵御邪恶的异教徒对基督教世办的侵略。
    不过这些个国家之前毕竟互相头破血流地打了五六年的仗。这一下子从敌人转变了盟友还真不怎么习惯。因此各国虽已竭尽全力却也只是能够勉强顶住奥斯曼帝国的进攻而已。而这其中又以沙俄最为辛苦。因为在这一年的冬天沙皇罗曼诺夫收到了一个令他寝食难安的报告。
第二部 第三百零三节 怠中华沙俄遇尴尬 审局势主教提对策
    “先生们,谁能不朕解释一下这份报告?”宝座上的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头戴王冠冷眼扫视着底下的群臣。摆在众人面前的这份报告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依照上面所言沙俄在目前已经失去了其在西伯利亚所设的托木斯克、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三大督军府。只剩下托搏乐斯克一府的西伯利亚衙门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而将俄军赶出乌拉乐山以东的竟是一支仅千人的黄皮肤军队。虽说而今的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尚还年轻,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少皇还没有正式亲政。但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却已经在这个年轻的君主身上显现出来了。谁都清楚此刻的沙皇正在气头号上,谁也都不敢在这种敏感时刻自己送上门给沙皇当靶子。于是一干臣子便用死一般的寂静回复了盛怒之下的君王。
    然而沉默不代表就能让沙皇放弃质问。只见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冷哼一声点名首:“波雅乐科夫,你替朕掌管着西伯利亚。现在西伯利亚四府只剩下了一府。这件事你总该给朕一个交代吧。”
    被沙皇直接点名的波雅尔科夫连忙出列,一边擦着额头上的冷汗,一边颤颤危危地鞠躬道:“陛下息怒。对于西伯利亚的事臣确实失了职。”
    “哼,这么大的事阁下认为一句失职就能了结了吗?”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一瞪眼呵道:“这些人对西伯利亚的蚕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依照报告上所言托木斯克与叶尼塞斯克至少已经沦陷有一年时间了。而雅库茨克更是可能在三四年前就已经被人攻占了。可是,直至今日朕才收到这份来自西伯利亚的报告。所以波雅尔科夫关于这件事你必须给朕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否则的话,朕恐怕只能让你去西伯利亚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管辖地了。”
    面对沙皇的厉声质问,包括波雅尔科夫在内的诸多臣下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脑袋。却听波雅尔科夫哭丧着脸回答道:“陛下,臣知道这件事让您十分震怒。但是,陛下您也知道这西伯利亚地域辽阔也十分荒芜。我们在当地的驻军本就少得可怜,再加上交通不便,所以像雅库茨克府那样偏僻的地区与本土失去联系也是常有的事。再说雅库茨克府中驻留的都是一些探险家,他们一去就是两三年。深入蛮荒之地后同我们失去联络也不足为奇怪。因此,当雅库茨克的探险队没有消息后衙门才没有太将那事放在心上。”
    眼见波雅尔科夫絮絮叨叨地为自己开脱了半天,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显得有了那么一点儿不耐烦。于是他直接打断了波雅尔科夫的解释反问道:“那你又如何解释托木斯克和叶尼塞斯克陷落的事?算起来这两座督军府被攻陷也有一年多了。可是你这个西伯利亚总督这一年来却连半点反应都没有。依朕这恐怕不是什么通讯不便的原因了吧?”
    被沙皇这么一逼问波雅尔科夫算是彻底没了主见。只见他连忙大喊冤枉道:“陛下,其实去年衙门确实接到了托搏尔斯克来的救援信。但当时我军正在波兰与瑞典作战,一时间抽调不出来足够的兵力,所以……所以主教大人就……”
    还未等波雅尔科夫说完,现场就响起了一声沉闷的咳嗽。伴随着这声咳嗽早已满头大汗的西伯利亚总督立刻就闭上了嘴。就连刚才还盛气凌人地质问众臣的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也不由地收敛起了自己的态度。原来这咳嗽之人正是目前沙俄真正的当权者——菲拉列特大主教。
    说起来宝座上的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虽然气势不小,可自打他十六岁登基以来却一直没能完全执掌大权。起先朝政大权由他的老师莫罗佐夫来掌控。由于莫罗佐夫采取的政策是加强国家的财政压榨,因此没过多久便在沙俄各地引起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而莫罗佐夫也在不久之后被推翻了。然而年轻的沙皇却没能趁那次机会将军政大权收归于手。相反却让沙俄的朝政大权落入了菲拉列特大主教之手。相比靠裙带关系爬上高位的莫罗佐夫,拥有宗教势力做后盾的菲拉列特大主教地位更为稳固。其本人更是以贪权好势、精力充沛著称朝野。
    却见菲拉列特大主教取出手帕捂着嘴又咳嗽了一阵,这才回过头向沙皇致谦道:“陛下,此事不关波雅尔科夫的事。是我让衙门暂时将西伯利亚的事先放一放的。还请陛下恕罪。”
    菲拉列特大主教嘴里虽告着罪,可样子却一点都没有惶恐的意思。却见他依旧坐在椅子上,头戴小帽,神情倨傲,根本就没有把年轻的沙皇放在眼里。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恼于对方目无君上的态度,可怎奈在宗教上菲拉列特大主教确实有这个权利坐着。于是像往常一样沙皇再一次选择了沉默。
    眼见沙皇不再咄咄逼人,菲拉列特大主教清了清嗓门又接着说道:“陛下,我知道您对于西伯利亚的事十分担忧。可是我们目前确实没有更多的兵力可以调集。您要知道奥斯曼的大军至今还在威胁乌克兰呢。”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当然知道菲拉列特大主教说的都是事实。可他心里更明白菲拉列特大主教之所以会那么做完全是出于教会谗涎波兰的土地与人口。1649年沙俄缙绅会议通过了《会议法典》。在该部法典中沙俄政府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并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由此确立了农奴在土地、人身和司法上对地主及农奴主的依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当瑞典侵略波兰之后,沙俄方面很快做出了趁火打劫的决定。
    然而沙俄军队的战斗力却实在是令人难以恭维。俄军士兵绝大多数都是些普通农民。他们往往被人从村子里赶出然后穿上军装就直接上前线了。因此虽然波兰被瑞典打得溃不成军,可俄军依旧还是在波兰人身上讨不到半点便宜。为此沙俄政府不得不从顿河流域及乌拉尔山区抽调大量哥萨克开赴东欧作战。这也间接造成了其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兵力空虚。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沙俄权贵对东欧的扩张意图。因为哥萨克的加入确实扭转了俄军在波兰的处境。并使其在1654年成功合并乌克兰。乌克兰肥沃广袤的土地与大量的人口无不刺激着沙俄西进的欲望。至于荒芜寒冷的西伯利亚也就暂时被人们丢到了脑后。
    不过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可不打算就此放弃西伯利亚。这其中既有其与主教对抗的意味,更是出于同沙俄争夺西伯利亚的是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国家。想到这里沙皇调整了一下坐姿,开口道:“虽然我军目前无法顾及西伯利亚,但也不该就这么放着不管。要知道占领西伯利亚三府的可是那个中华帝国啊。”
    一提到中华帝国,在场的几个大臣立刻就有了一些动容。虽然沙俄消息闭塞,但这些年东方的中华帝国以及香江商会的名声还是传遍了整个沙俄上流社会。显然谁都没想到“入侵”西伯利亚的军队来自那个中华帝国。只见菲拉列特大主教沉吟了一声追问道:“陛下,中华帝国虽然也是在东方,但谁都知道他们在遥远的海的另一边。仅凭托木斯克总督的一面之词并不能证明来犯者是中国人。更何况中华帝国是那么的富有,他们以为什么要跑来荒凉的西伯利亚呢。”
    菲拉列特大主教的一席话直说得在场的大臣们连连点头附和。在这个时代欧洲人的印象当中,海上贸易已经替代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现在在欧洲只要一提到中国,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海洋。因为几乎所有同中华帝国有关的商品都是通过海路运往欧洲的。而另一个代名词就是“富有”。现实之中中华帝国强大的实力为当年马可波罗的游记做了极妙的注解。因此在俄国人眼里中华帝国出兵西伯利亚的动机实在让人迷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