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圣儒 >

第32部分

圣儒-第32部分

小说: 圣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境界第一阶段的“阴神”修士。
    而且以谢影的揣摩,这部《不死印卷》记载倒也有条有理,并非胡编乱造,若是苦练,确实可以大圆满。
    当然,其中对一个人的武学天赋和心性要求极大。
    按照《不死印卷》记载,其实这是千年前一代武学奇人不死魔君求道无门,确定自己无缘圣道后,意外从一个魔门修士身上获得圣道修行之法……半部《天魔诀》,自己改编而来。
    这个不死魔君虽然无缘圣道,却具有震铄古今的武学天赋,竟然硬生生从圣道功法中领悟出无需开窍,便能达到具有不下“阴神”阶段修士的武学实力,而且印卷最后说明了练至大圆满之境,便能更改资质,自行开窍,而后修行圣道的资质不下圣道天才。
    可惜,不死魔君最后还是没修到大圆满之境,只是参悟出大圆满之境的方法和情况而已,而后寿终正寝。
    以谢影的眼光,还真相信不死魔君所说。
    可惜,不入圣道,凡人即便寿命再长,也很难突破一百五十岁,不死魔君硬生生撑到了一百八十岁,但依旧是因为之前太执着于圣道,浪费了大半辈子时光,导致寿命不足。
    最后,不死魔君的强烈不甘表露无疑,也明确说明了,只要再给不死魔君十年时间,或者能拥有整部《天魔诀》,他便能达到大圆满之境,到时寿命翻番,踏上圣道不再是梦,而且会比普通修士修快捷得多。
    《天魔诀》!天魔宫!之间有何联系?难道是魔道圣地天魔宫的不传绝学?其实,不只是凡人,即便是修士,没达到阴神阶段,寿命也很难突破一百五十岁……*******如果觉得能入眼,请别忘记收藏;如果觉得好看,请顺手给个推荐!!谢谢书友rechier163、丶無須多言、邪影跟班的打赏。
第五十章 奇物异兽
    “可惜啊!天妒英才!不知该可惜不死魔君的执着,还是佩服他的执着。”
    看完整部《不死印卷》后,谢影大为感叹,毕竟若非不死魔君如此执着,那以他的逆天武学天赋,武学练到极致,自行开窍很有可能,而自行开窍的效果,潜力和资质可以比拟修士中的天才中的天才了;可是,若非不死魔君如此执着,又无法创出如此震撼的《不死印卷》。
    这是个鸡和蛋的纠结关系。
    再回忆了下修炼《不死印卷》的条件,谢影摇头苦笑,自己修炼“魔虎淬体诀”速成,是因为抓住了它的精髓,所以事半功倍。
    可是这《不死印卷》要求的太疯狂了,不只心性如魔,耐性韧力也要非人,修炼过程和条件更是让谢影瞠目结舌,能做到那些,自己修炼的青莲**想必突破到“阴神”阶段不是问题,何必还修炼什么《不死印卷》?何况《不死印卷》只是针对世俗而言,碰上高阶修士,还是犹如碾死蚂蚁般轻松。
    不过,谢影倒是对《不死印卷》中的“幻魔身法”兴趣浓浓,这套步法奥妙无穷,妙用无穷,练到大成更能分化数道幻影,速度更是快若闪电。
    而且没《不死印卷》中其他功法那般需要修炼不死心法才能催动。
    只是对内力要求很高,施展起来也消耗颇大,非寻常武学高手所能施展。
    但法力毕竟比内力高级得多,谢影揣摩了下,感觉自己以法力催动,倒也可行,而且速度和玄妙更胜内力催动的不死身法。
    闭幕沉思揣摩半响,谢影便不由自主走了过来,这套身法中所画的步法艰涩怪异,走起来极为别扭。
    但随着谢影一遍遍走动,渐渐熟悉起来,心中若有所悟,越走越有心得,越是熟悉,越觉得这套步法的神妙奇特,出神入化。
    “怎么样?二弟,感觉如何?”谢影正用心揣摩“幻魔身法”时,一个粗犷声音起,循声望去,却是袁野禅出现在书库,正缓缓走来。
    “谢谢大哥提携,获益良多!”谢影诚恳认真微躬称谢。
    袁野禅微笑点了点头,走近一看,忽然眉头大皱,神情认真说道:“二弟,不是大哥说你!你没研究儒学也就算了,毕竟你本身就是进士,所学也足够了。
    但你可以看儒术、道术、佛法、魔功、鬼道等等圣人之道修行之法啊,你看这些不入流的世俗武学干嘛?纯粹浪费时间,我们修行之人,虽然都是展望长生,但是十之**不是意外陨落,便是亡在有限的寿命之中,二弟虽然年轻,但也不可如此浪费啊!”说到最后,却是苦口婆心,显然也确实对谢影推心置腹。
    “大哥放心!二弟省得,就是研究下罢了,取长补短嘛,二弟如今实力境界不足,太过高深的也看不懂,还不如由低到高,慢慢来。
    我也不过是囫囵吞枣,随便一阅,并未深究!”谢影感动点了点头,连声答道。
    “嗯!那就好!”袁野禅点了点头。
    “对了大哥!何时展开教学说声便可,二弟心中已有腹稿。
    不会耽误正事的!”谢影自觉说道。
    袁野禅大手一挥,没好气嚷道:“二弟说的哪里话,你们儒家最重仁、义、理、智、信五字,虽然绝大多数很难做到,但大哥相信二弟绝对能做到义、信两字!”谢影微笑点了点头不语,仁、义、理、智、信五字确实很难做到,但是义、信两字都做不到的话,那真的妄为大丈夫来世一遭了,何况此次确实从天猿山获益良多,这是个不可磨灭的恩德。
    谢影不敢说自己深悉儒学思想,但恩怨极为分明。
    “二弟!这个……之前二弟只说要蕴含灵气的物品,也没说是否要成品,别怪大哥耍赖啊!别看大哥是个山大王,但我们妖族不擅炼器,千万别嫌弃!”袁野禅点了点头,沉思片刻,掏出件灵气浓溢,流光溢彩的内甲递给谢影,羞愧而迟疑着说道。
    “法宝?”看那内甲散发的浓溢灵气和绽放的光毫,收了那么多破烂的谢影自有辨别之法,立刻认了出来。
    顿了下,做了个深呼吸摇了摇头说道:“大哥的心意,二弟知晓。
    但二弟确实只需蕴含灵气的物品便可,是否成品并不重要。
    如此贵重的物品,在二弟手中,是祸非福!”这点谢影说的倒是实在话,真要防御型法宝,难道还能比青莲地书强悍不成?看天猿山也不富裕,也是可以结交的对象,谢影自认为已经得到够多了,知足常乐。
    “真不要?这可是极品法宝啊?不是法器!而且防御型法宝更为难得,这还是内甲。”
    袁野禅一愣,颇为错愕般嚷道。
    谢影微笑点了点头不语。
    “嗯!既然二弟如此,那大哥也不强求了,以二弟如今的实力,拥有此宝,确实是祸非福,别的不说,若让那两个阴险的家伙知晓,必会抢夺。”
    袁野禅眼神怪异看着谢影片刻,微笑嚷道。
    “呵呵……大哥如此做,就显得客套了!”谢影微笑答道,越发觉得袁野禅是可以结交的对象,至少挺可爱,挺慷慨刚正。
    袁野禅也不婆妈,点头嚷道:“那行!大哥就不打扰二弟参悟了,想必二弟更在意这些书籍才是,明天下午开始教导。
    以后就定在每天下午聚集教授,其余时间二弟尽管静心研便可。
    大哥会让人在外面看着,不会让任何人进来打扰,也会派人及时送来餐饮的!”“那就有劳大哥了!”袁野禅摆了摆手,也没再多说,直接便转身离去……看到袁野禅离去,已经记熟“幻魔身法”的谢影也没再研究《不死印卷》,而是拿起那挑选的九本武学,迅速把这些内容全部死记硬背,记在心中。
    虽然自己若要拿走这九本武学功法,袁野禅绝对不会有二话,但谢影自觉收益良多,不想再节外生枝,更不想破坏了书库的规矩,让大哥难做,惹人非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谢影倒是很体贴。
    ……半个时辰后,谢影背下九本武学功法,又回忆了遍,确定没什么失误后,便朝放置六道修行之法的书架移去……只是六道修行之法并不多,即便是有,也大多是些低级功法和修行界的常识、须知常识等等。
    其中有阵法、炼丹、炼器、基础法术(包括道术、儒术、鬼术等等)等等,比《黄泉鬼道》还详细,不过谢影最有兴趣的,便是两本书《奇物志异》和《异兽录》!
第五十一章 儒修之法
    通过《奇物志异》和《异兽录》,让谢影对进山数日的见闻和青莲空间内的一些灵草有了清晰的认识。
    袁野禅倒也没欺瞒谢影,双头鬼蟒确实是异兽,虽然只能算低级异兽,但好歹也是异兽。
    而击杀双头鬼蟒所得雪玉白花也终于清楚,名为……聚阴雪玉花:枝叶如雪,枝干如玉,五百年含苞,五百年开花,五百年化果,前后一千五百年成熟。
    全身是宝,具有延长寿命,聚神回魂,怯除百毒的功效。
    更重要的是,这是珍惜灵丹“凝魂丹”和“聚神丹”的主要原料之一,能极大提升凝聚魂魄和凝固阴神的效果。
    而天猿小林所说的那块“八音琉璃竹”,从介绍来看,确实是符合,但是从记载来看,很难让人相信,因为八音琉璃竹乃混沌初开,秉承天道而出的先天灵物,是天道衍生出专门克制五大种族的神木之一,上古时期便已失传,唯有古籍记载,更别说如今时期了。
    不只能自演天音,破除虚幻,驱除心魔,淬炼心境,还能迷人心智,无视任何防御,直接攻击目标本源,可谓逆天灵物。
    这个碎片确实具有介绍所说的部分特征,绽放五彩毫光,自主发出悦耳声音。
    至于是否宫、商、角、徵、羽五音,以谢影的音乐水平,就不清楚了。
    求学不知年。
    不知过了多久,对这个世界修行界懵懵懂懂的谢影一口气看完了书库里面的上百本修士书籍。
    虽然其中没什么高深功法,却是如今谢影最需要的东西,也让谢影对所谓的儒修、道修、佛修、魔修、鬼修、妖修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修行之人,重在资质与福缘,其实两者虽然因为天地至公,先天而定,却也可以通过各种功法或方式来改变,那只是对初入圣道的修行者的衡量。
    但真正决定修行之路的两大因素,却是法力与感悟。
    法力就不用说了,功法不同、际遇不同、资质不同,无法解释。
    至于感悟,不管是佛门的佛法、道宗的道心、儒教的儒念、魔门的释放等,其实都是种提升感悟的方法,只是方法和宗旨不同,比如佛修信仰,道修自我,儒修真我,妖修自然,鬼修业力,魔修戾气等,每个修士的心性、际遇、环境、人生等各不相同,说不上孰强孰弱,这也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整体来说,儒修还是略胜一筹,毕竟大千世界,还是凡夫俗子最多。
    公认的,天下间还是以道、儒、佛三教最强,而后还分有魔、妖、鬼、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次之修行之路。
    不过上古殷朝之后,道教元气大伤,儒教应运而生,迅速取代了道教执掌天下。
    其实道教的真正称呼是“玄门”,道教始祖老子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道,八荒**,天地乾坤间万生万物,都由“道”而生,循“道”而为,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只是开天辟地,人族衍生,历史记载开始,长时间由老子所执宗派、思想、道统执掌天下,便以万物之始的“道”自称,而后元气大伤,其他流派宗教纷纷冒头,方才有了如此多的流派、道统等。
    其中魔门主修魔种、道宗主修金丹、儒家主修丹心、佛家主修舍利子、鬼道主修阴神、妖族主修妖丹(这句可不是废话,很重要),后来者又总结三大流派为:儒重民、道重己、佛重缘。
    至于如今最为尊崇的儒家,总结为八个字概括:入世修行,言出法随。
    这个“法”,不只是指法术,而是指你所发之言,天地响应,那就算达到儒修之路最高境界了。
    而过程,便是儒家最高信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个词,对应着四大境界,以这些儒修书籍所说,便体现在得失之争、家族之争、国家之争、道统之争。
    也就是所谓的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平天下而后立道统。
    一步一步来,步步为营,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
    你若是认为你能越级挑战,修身之境者打算执行治国之境的事,可能对手一个喷嚏就要了你的命,还修什么身?治什么国?最后,儒家主要修心,修丹心,修铁血丹心。
    所谓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便是此理。
    ……这上百本修行书籍只是给修行者指引一个方向,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各自的感悟,这便是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圣人之道,浩瀚无垠,神秘玄妙,只能靠个人感悟,并非书籍所能记载,并非言语所能传授。
    其他流派如何,人力有时而穷,谢影自认无法全部研究透彻,只要知晓便可,着重还在于研究儒修之法。
    何为丹心?何为铁血丹心?何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什么境界的人接触什么境界的世界。
    沉思良久,谢影若有所悟。
    如今摆在自己面前的路,自己要修行的一道坎,便是:心正而后修身。
    《不死印卷》的创始人便是个最好的例子,以武入道,古有流传,以不死魔君的逆天武学天赋,若是迷途知返,没在向他关闭的圣人之道蹉跎半辈子,那走上圣人之道却是大有可能。
    而若非不死魔君迷途知返,那不死魔君到死也就是个碌碌无为的失败者,连《不死印卷》都没有。
    儒学思想教导世人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人处事,令人内圣外王,行方智圆。
    却非教导世人要太过执着而成为固执,其中“度”的把握,如果把握好了,便成功一半了。
    大道三千,这条路走不通,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道路,莫要一根筋地认死理。
    *******这一章可能罗嗦了点,但极为重要,相信大家也看得出来,这章是白岚情节之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