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华阳公主 >

第21部分

华阳公主-第21部分

小说: 华阳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凭大王裁定。” 
  高渐离、王翦听了,都大吃一惊,但很快把目光转向秦王。 
  这时的秦王,主意已定,果断地说: 
  “看来,这眉娘一时还难决定。为为让她多些时间细想,今天就留在宫中,三天后再让她作出决定。” 
  说罢,示意了一下身边的太监,那太监便大声喊道: 
  “退朝。” 
  当晚,秦王便让眉娘侍寝,尽管她极不愿意。 
  第二天,宫里太监向高渐离、王翦传话: 
  “眉娘说你们两个她都不跟,要留在宫中侍候大王。” 
  然而没过几天又从宫中传出眉娘自尽的消息。 
  原因只有秦王一个人知道,因为他发现她已有身孕,那是王翦遗下的种。 
  秦王有些不寒而栗,岂能让自己的故事重演? 
  他交给眉娘一段白绫,对她说: 
  “你自己去吧!” 
  眉娘哭了,跪地求道: 
  “大王,饶我一命吧,我要让他生出来,放我出宫吧!” 
  “自古就是这个规矩,凡君王临幸过的女人是不准出宫的;而你,只有死!” 
  为了眉娘的事,王翦窝了一肚皮火,但他仍然忠实地执行秦王的复仇计划。连续几次大搜捕,邯郸监狱已关押了上万人。 
  秦王一一与他们见面,欣赏他们跪在自己面前求饶的种种姿态与哀告。 
  监狱人满为患,王翦向秦王请示处理办法。 
  “一律坑杀!”秦王毫不犹豫地说。 
  王翦吃了一惊,但王命难违,只是说: 
  “这挖坑的工程也不小。” 
  “有什么难的?白起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谁挖的坑?” 
  一句话提醒了王翦。当晚,王翦命部下把囚犯一千人一队赶出城外,使他们各不相闻,发给工具命他们刨坑,并对他们说: 
  “这些坑是为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准备的,你们挖了坑,把那些重犯埋了,明天就放你们回家。” 
  于是囚犯们都努力挖坑,盼望早些回家。 
  坑挖好后,果然押来许多被捆了手脚,堵上嘴巴的犯人,一一把他们推入坑中,迅速填上土。 
  待坑填平后,囚犯们正待走,忽然上来一批兵丁,将他们一一捆了,也堵上嘴,拥去另一处坑边,推下去,那边的囚犯便迅速地挥锨填土,把坑填平夯实。 
  如此循环,两个晚上,就把监狱腾空了。 
  秦王在邯郸住了不到一个月,报了仇,雪了耻,光了宗,耀了祖。临走,将赵王宫中的美女和金银财宝搜刮一空,悉数带回咸阳去了。只是,邯郸城已空了一大半。 
  秦王满载而归,然而遗憾的是高渐离不辞而别。因为成天忙于寻仇,忙于寻找美女美玉金银珠宝,头晕病也忘了犯,把高渐离忘在一边了。他到底是什么时候跑的,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秦王大怒,拍着御案吼道: 
  “给我把他抓回来!”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孙自筠华阳公主第十二章 燕赵悲歌  





     
 
  
  
  
   第十二章 燕赵悲歌   
    
  自古燕赵多慷慨豪侠之士,荆轲、高渐离、燕太子丹……然而,也不乏懦夫和愚汉。 
  
  “快,快把我抬出去?”华阳公主生气了,声音很严厉,脸色也变得从未有过的凶恶。 
  “公主,外面实在冷,今晚,就不出去吧。”宫女们都这样劝她。“不,我不怕冷。少噜嗦,快些抬!”华阳公主喊着。 
  宫女们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好。 
  已经是秋末初冬了,庭院里树木上的叶子都快落尽了,只有少数几片在树枝上孤零零地挂着,悲凉地俯视着零落的小院。月亮,透过稀疏的树枝间隙漏下来,把廊檐照得雪亮。并没有刮风,但却有阵阵冷气从门窗缝里钻进来,把屋里每个宫女的手都冷得藏进了衣袖里。 
  可是,公主竟然还要去赏月。那廊檐下,四面通风,莫说病人,就是好好的人,也不能久呆。大家当然都知道,公主并不是去赏月,她是想去听音乐,听那个高渐离乐师的音乐,但是高渐离早就随大王去了赵国,她不是不知道呀。 
  自从高渐离随秦王去了邯郸,华阳公主的心情就暗淡了下来,双腿又慢慢变得不能动弹没有知觉了。原因大家都知道,但都不敢讲。 
  敢讲的只有老太后,她摸着孙女冷冰冰的双腿埋怨道: 
  “他只顾自己……” 
  “奶奶!”公主坚持对太后用小时的称呼:“父王那边更重要……” 
  “唉!”太后叹口气,说道:“不用急,一两个月就会回来的。” 
  可是现在早过了一两个月了,已经快三个月了,公主心里怎么不急? 
  她急着他回来给她治那双本已快康复而又变得麻木的腿,她更急着想见到他,听他弹琴唱歌,讲历史,讲人生……从前,他天天来的时候,似乎还不觉得,怎么一旦离开,她就感到六神无主天昏地暗,日子就这么难熬? 
  “我要去赏月,快抬找出去!”她更加大声地命令道,但宫女们个个低着头,一动不动。 
  正在这时,走进一个太监,传太后旨意说: 
  “太后要公主安心静养,稍安勿躁。眼下已过白露,医书上说:‘白露身不露。’公主赏月,易受风寒,故不宜外出。请公主在屋内静养,心气平和下来,腿疾才会慢慢地好。” 
  惊动了太后,华阳公主不便再闹,只有坐在床上生闷气。气消了,叫宫女取过高渐离留下的琴弹起来,又学着高渐离唱过的歌曲唱起来。她记性好,悟性高,弹得悠扬和谐,唱得宛转动听。宫女们听得入神,她自己也觉得心情好了许多。 
  过了几日,传说秦王要回来了,宫里便有一阵紧张和骚动:打扫庭院,修葺房屋,高墙内外,焕然一新。又说大王从赵国带回许多美貌女子和奇珍异宝,阖宫上下都怀着不同的心情期待着,盼望着。 
  盼望得最殷切最焦急的莫过于华阳公主了。她盼望的不是什么珍宝,更不是美女,她盼望的是随父王一起回来的他。 
  她说不出来为什么,只觉得宫里有他和没有他大不一样。有他,再空荡她都感到充实;没他,再热闹她都感到空荡。 
  父王终于回来了。 
  那天,她无法去迎接。但她听到了欢迎的隆隆炮声、锣鼓声和欢呼声,她只觉得心头阵阵发热,忧戚的脸上居然出现了笑容。她思忖着,头天嘛,父王是不空的,第二天他一定会来看她,把他还给她。 
  她陷入了新的一轮焦急之中。第二天,第三天……五六天都过去了,父王居然没来。至于他的消息,她更无法捕捉。她心急火燎地巴望着,猜测着,等待着。 
  这天午后,她终于盼到父王那熟悉的脚步声了。 
  先是一声“大王驾到”把她从哀怨中唤醒。 
  接着一声“女儿,我来看你了”,把她带进一阵惊喜之中。 
  再接着,是父王走进庭院,匆匆上廊沿台阶的沉重有力的脚步声。然后,门帘一翻,父王的高大身影便出现在眼前。 
  “父王在上,女儿接驾。”华阳公主满脸笑容,欠身行礼。 
  “不必了,不必了。”秦王摆着手,快步走到女儿床前。 
  “父王一路辛苦。”公主说着,抬头看看父王,比原先长胖了,晒黑了。 
  “女儿病体如何?”秦王冲口问了,便有些后悔,有些不自在地盯着女儿。见她比原先消瘦了许多,脸色更苍白了。心中的内疚更增加了。 
  在回咸阳的路上,随着车驾的靠近,他越发感到不是滋味,他不知道该如何向女儿解释。说高渐离因为眉娘的事赌气走了那当然不行,说他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更说不过去。他等着去追寻高渐离的人回报消息。消息却说,他跑到燕国去了。 
  又是燕国。看来,这个燕国的太子丹要跟我作对到底了。樊于期叛逃,他敢接纳;败兵之将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他支持;高渐离逃走,他又收留。眼里还有我大秦国吗?于是秦王令王翦在燕国边境集结军队,要消灭掉燕国,活捉高渐离,把他押回秦国来。 
  可是现在还没有押回来呀,如何向女儿解释? 
  “父王,自从您去赵国以后,女儿的双腿又不行了,您看……”公主哭丧着脸向秦王述说着。 
  “啊!”秦王不知道如何回答女儿,他摸着她冰冷的腿,支支吾吾地说:“这样,我再找高……高明医生。” 
  公主听了吃惊道:“高渐离不是很好吗,叫他接着医,女儿的腿一定会好的。” 
  “他么,”秦王犹豫片刻,接着说:“别提他了。” 
  “为什么?” 
  “他,他跑了。” 
  “为什么?” 
  “他与燕太子丹关系密切,投奔他去了。” 
  “那女儿的腿……”公主几乎哭出来。 
  “我已派人找他去了,大概过几天就会回来的。” 
  公主真的哭起来了。 
  秦王不知所措,转身对宫女们吩咐一声:“好好服侍公主。”便踱出门去。 
  从那以后,他再不敢到女儿的小院去,而小院不断传出来的消息不是“公主更消瘦了”,就是“公主的腿更干瘪了”。秦王听了很恼火,下令加紧攻燕。 
  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君臣忙作一团,没了主张。太子丹却胸有成竹地献上一计,燕王觉得事已至此,不妨一试,命太子丹快办。 
  高渐离回到燕国后,在太子丹府上作宾客,每日除了乐队的事务外,便与荆轲、樊于期等去街市上饮酒作乐,消遣日子。喝得醉了,便在茶楼酒肆里纵论天下,是非古今,豪侠之气,直冲上天。 
  这天,燕太子丹专请荆轲游东宫池,一路嘻笑玩耍,甚是欢乐。这时池中有一千年老龟浮出水面,昂首张望,甚是可爱。荆轲见了,顺手拾过一块瓦片朝它投去,那龟头一偏,竟躲过了。众人都惊异老龟的灵巧。 
  “给,再打,没有打不着的。”说着,燕丹顺手递过两颗圆圆的弹子,荆轲接过后也没细看,就瞧准那老龟的头打去,两颗都打个正着。那老龟被打痛,忙缩了头,潜入水中去了,众人见了开怀大笑。这时,荆轲才发现燕丹颈项上的那两颗纯金弹子不见了,甚为感动地说: 
  “太子,您……” 
  “只要讨得兄弟高兴,这算什么?”燕丹并不在意地说。 
  中午,燕丹设宴与荆轲饮酒叙话,当谈到最好的下酒菜时,荆轲说: 
  “马肝佐酒最佳,而千里马之马肝为最上乘。” 
  燕丹听了便指着他拴在树下的坐骑说: 
  “此马乃经伯乐亲自相过的千里马,已随我多年,荆兄言千里马之肝下酒最美,杀了它,为荆兄佐酒。” 
  荆轲制止不及,那马已被燕丹一剑结果了性命。顷刻间,厨子便端上一盘爆炒马肝,食之果然鲜嫩无比。 
  傍晚,移宴乐阳殿,燕丹命歌伎奏乐助兴,丝竹笙歌中,开怀畅饮。一阵悦耳动听的琴声掠过耳际,荆轲兴奋起来,趁着酒兴,拨剑起舞,但见寒光闪闪,上下翻飞,如雄鹰展翅,如蛟龙出海。舞毕,在抚琴歌伎面前站定,看她那纤纤十指,洁白如玉,不停地在琴弦上翻滚,忍不住叫道: 
  “好一双美丽灵活的小手。” 
  叹罢入座。一巡酒后,侍者向他恭恭敬敬献了一个盘子,盘内,并列摆着一双白玉般女人的小手。侍者把盘子放在他的案前说: 
  “太子听荆先生说那抚琴女子手美,特献上。” 
  荆轲见了,说不出内心的滋味,只是朝燕太子丹投去感激的目光,燕丹则以淡淡的一笑作答。 
  当晚,荆轲睡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也不顾已是深夜,来到燕丹居室,进门便一揖到地说: 
  “公子待我恩重如山,有什么需要我的,尽管吩咐,在下万死不辞。”说罢跪地不起。 
  燕丹忙拉他起来坐下,止不住热泪盈眶,说: 
  “秦军大兵压境,我燕国危在旦夕,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依我看来,也许是天意让秦国当兴,燕国气数当尽,故请兄弟饮宴。一醉方休,也不亏你我兄弟一场……” 
  “太子此言差矣!”荆轲正色道:“太子待我亲如手足,而今燕国有难,焉有不顾之理。太子如此悲观,甚为不当。想秦国灭了韩、赵之后,派大军欲进攻我燕国,来势凶猛。但秦嬴政暴虐成性,国内并不稳定。其他诸侯国也不会坐等他一个个消灭,势必作出反应。太子宽厚待人,广纳天下士,并非无能之辈,绝不能采取坐以待毙的消极办法。” 
  “唉,”燕丹叹口气说:“我也知道消极等待是下下之策,但国人怯弱成性,视强秦为猛虎,奈何?” 
  荆轲听了,拍案而起,说道: 
  “燕国虽小国,但自古多有豪侠仗义之士。从目下情况看,不是百姓贪生怕死,而是朝廷苟且懦弱。如果朝廷有抗秦的决心与意志,拿出办法,我等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公子乃朝廷栋梁,当振作起来,筹划救亡之策,切勿得过且过,冷了我等心肠。” 
  燕丹听了,正中下怀,便说: 
  “难得有先生这等豪侠仗义之士,我已想好一计,此事非先生莫属。” 
  “那就请公子直说,即使赴汤蹈火,我也不会眨一眨眉毛。” 
  燕丹听了,精神大振,起身关好门窗,小声对着荆轲的耳朵说: 
  “刺杀嬴政!” 
  “哈哈哈,”荆轲打了几个响亮的哈哈说:“英雄所见略同,公子与我想到一块了。那嬴政野心勃勃,残杀成性,天下皆受其苦。如果能杀了他,秦国必乱,而天下太平矣。只是那嬴政生性狡诈,秦宫警卫森严,如果想不出周全的办法,是很难接近他的。” 
  “办法么,我倒想好一个。嬴政性贪,只要诱之以重利,他必动心。我这里准备好了燕督亢地图一卷,图中所绘五百里肥美土地,献给嬴政,他一定高兴……” 
  “督亢五百里土地固然有吸引力,但仍嫌太轻,嬴政未必动心。”荆轲叩着额头说:“依在下看,嬴政是个复仇欲极强的人,要想打动他,还得从这方面考虑。” 
  “愿闻先生高见。”燕丹凑过身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