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华阳公主 >

第27部分

华阳公主-第27部分

小说: 华阳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缭探得消息后,觉着事情可能有变。那李园既当了相国,执掌楚国军政大权,哪里还想回秦国?想想别无他法,只有先派人去试探试探,晓之以大义,说之以利害,让他一心向秦。于是马上修书,任命张一去楚国会见李园。 
  张一行前辞别尉缭时说道: 
  “小臣此去凶多吉少,如有意外,望大人对我的老母及妻儿多多照顾。”说着,已泣不成声。 
  尉缭听了,心中一惊,这张一居然也看穿了李园。但事已至此,这一步棋又不能不走。也许李园不至于此吧?心里这样想,口中却说: 
  “张先生不必多虑,想那李园现在已执掌楚国大权,你的安全岂不是更有保证了。” 
  张一听了笑道: 
  “但愿如大人所言。只是依小臣看,李园这人野心勃勃,深藏不露,如今既已达到目的,岂肯轻易放弃相位。他久居秦国,了解秦国军事实力,一时还奈何楚国不得,说不定还想与秦国决一雌雄,争夺霸主地位哩。故而小臣此去恐难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最后,恐怕只有以死报效大人了。” 
  “先生不必悲观,凭先生的口才与智慧,是能说动他的。我这里等候先生将春申君的人头带回,以便向秦王交差。” 
  “托秦王的福,借大人的吉言,但愿一切顺利。”张一说罢,拱手告辞而去。 
  到了楚国郢都,见到新上台的相国李园,张一送上尉缭的书信。 
  李园看罢,冷笑一声说: 
  “这尉缭只不过是秦国的一个大臣,怎么对我楚国堂堂相国如此说话?什么‘足下、先生,’什么‘以义为先’,还是上司对待下级的口气,真岂有此理。你回去告诉他,春申君是我楚国人,他犯了我楚国的法,被处死后首级留在楚国示众,与秦国无关。” 
  张一听了怒道: 
  “李园,你眼下虽为楚相,实乃秦臣,你应当忠贞不二地为秦国效力。请你按尉大人的指令,将春申君的人头交出来,让我带回向秦王复命。” 
  李园也怒道: 
  “张一,你未免太迂,当今世道,以武力强者为霸,尉缭想得到春申君的人头,请他派兵来取。” 
  “如此说来,你是抗命不给的了?” 
  “你说对了。” 
  “那好,”张一说:“你既然这么说,我只有以死报效秦国了。只是,这样一来,你李园的名声就更不好了,谁都要骂你一声逆贼!” 
  “放肆!”李园气极,命左右道:“快将这个秦国的奸细押下去,打入死牢!” 
  “哈哈哈,”张一一阵狂笑,说:“谁是秦国的奸细你李园最清楚!” 
  一句话触动李园痛处,忍不住去墙上取剑,张一见了说: 
  “那就请你快快把我杀了,我用我的人头去复命。” 
  “既然如此,我成全你!”说罢,李园一剑向张一胸口刺去。 
  以上这些细节,秦王尚不知道,他只听说李园杀了春申君,当了楚国宰相,心里很是高兴,便传尉缭进宫问话,他说: 
  “尉卿果不负朕的期望,用李园杀了春申君,所立幽王又是一个吃奶的孩子,朝政定然皆在李园的掌握中,叫他赶快写了降表,押上幽王来降,免去我许多兴师动众之劳。尉爱卿立下如此大功,朕当重赏。” 
  可是尉缭听了却立即跪下,伏地不起,口称:“死罪,死罪。” 
  秦王感到奇怪,问道: 
  “爱卿何罪之有?” 
  尉缭只得将派张一去楚国的经过,以及李园背主杀友的情节一一奏报。 
  秦王听了拍案而起,怒道: 
  “这李园竟背叛秦廷,杀我使者,罪该万死。朕命即日起兵伐楚,取了李园狗头,方消我心头之恨。” 
  盛怒之下的秦王,胡须眉毛,根根倒立了起来,吓得群臣面面相觑,大气不敢出。 
  这时尉缭又站出班列,向秦王奏道: 
  “臣以为此时不宜兴兵伐楚。” 
  秦王一看,又是他,心中无名火起,反问道: 
  “难道李园的事就此罢了,任他飞扬跋扈,藐视我大秦?” 
  “大王息怒,臣说此时不宜伐楚,不是说就任李园嚣张,而是说此时出兵伐楚杀李园,已来不及了。” 
  “此话怎讲?”秦王问。 
  尉缭解释道: 
  “想那李园一时得逞,利令智昏,全不想他所辅佐的幽王并非考烈王亲子,且尚在襁褓,无所作为。楚诸公子都对王位虎视眈眈。李园其人虽野心不小,但才智平平,其地位岌岌可危。如等大王发兵杀到郢都时,他怕早就被诸公子亲王剁成肉泥了。” 
  秦王听了,觉得有理。加之秦国连年用兵,人乏马困,急待休整。近年又闹灾害,粮饷也困难,便打消了攻楚的主意。 
  果不出尉缭所料,不到半年,李园就在宫廷争斗中被杀。在短短时间内,楚国国君由幽王而哀王而荆王,走马灯似地换了好几茬。 
  到这时,尉缭才向秦王建议伐楚。 
  这两天秦王心中有些烦躁,伐楚的准备工作已大体就绪,但任命谁为主帅呢?他在李信与王翦之间举棋不定。李信上次打了败仗,等着雪耻,委他当元帅,他会拼死效命。但他究竟年轻了些,加上复仇心切,难免不产生急躁冒进情绪;王翦年纪虽大了些,但他经验丰富,稳扎稳打,胸有成竹。任务交给他,稳操胜券。只是上次伐楚,他一定要六十万大军,方同意出任主帅,我一气之下选择了只要二十万兵马的李信,那老头儿倔脾气发作了,打报告告老还乡了。要想他出山,恐怕还得费一番周折……秦王没了主意,忽然,他想到尉缭,不如找他来问问,看他主意如何?想到这里便喊道:“小棋子,过来。” 
  正在外面侍立的小棋子应声走近秦王的御案前听命。这小棋子害了一场大病,病好以后仍被派在秦王身边听差。 
  “快去传我的话,马上把尉缭给我召进宫来”秦王说。 
  “是。”小棋子答应一声,飞快出去了。 
  不一会儿,尉缭来到秦王面前,叩拜毕,秦王问道: 
  “朕召爱卿有一事相商,这伐楚主帅,你看谁最合适?” 
  尉缭回道:“李信勇气可嘉,但急躁了些,又因上次伐楚失败,更易莽撞。故依臣下看,还是王翦更合适。” 
  秦王听与自己看法一致,心中甚喜。便说:“可是这个倔老头因上次没听他的,他赌气告老还乡了,现在隐居在频阳乡下。朕想,还是你去请他出山,你看如何?” 
  尉缭忙说: 
  “大王之命,小臣本该依从。只是那王翦是几代老将,脾气又有些古怪,小臣位卑言轻,怕请不动他。依臣之见,如能由大王亲自出面去请,他是不会推辞的。” 
  秦王听了暗笑道,这尉缭一向为人忠厚,怎么竟耍起滑头来了?我要他去,他反倒要我去……不过,他的话也在理,上次,是我没听王翦的意见,他才赌气告老的。这次我秦王亲自登门,给他一个面子,看他怎好驳回我? 
  “那好,就听你的,朕亲自登门去请。”秦王无可奈何地说。 
  “只要大王御驾亲临频阳,他王翦一定会出山。” 
  尉缭说罢,起身告退。 
  此时天已黄昏,秦王忙了一天,十分疲倦,信步走出庭院,见一轮皎月从东方升起,这才想起今天是十五,又想起今晚有宫廷晚会。前几天高渐离来奏报,说专为秦王准备好了一台精彩的歌舞晚会,请他去欣赏。 
  这高渐离也是,当初何必那么孤高?大概这一年多野性有所收敛,言谈举止顺从多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嘛。眼下,诸国大都扫平,大势所趋,他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前途。只要他真心向着我,我是不会亏待他的。 
  “哼,人啊,也真贱!” 
  不知怎的,他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说罢左右看看,没人听见,只有小棋子远远跟在后面,他向他喊道: 
  “小棋子,快去叫他们准备车辇,朕要去颐阳宫看晚会。” 
  “是。”小棋子答应着,飞快地跑出去了。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孙自筠华阳公主第十六章 高渐离对秦王说:陛下,我只有一个请求。  





     
 
  
  
  
   第十六章 高渐离对秦王说:陛下,我只有一个请求。   
    
  在华阳公主巧计布置下,高渐离的音乐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秦王要任命他为大乐令,他说:“请允许我提个条件。” 
  
  这是秦国有史以来举行的第一个最盛大最精彩的宫廷宴乐晚会。 
  晚会,在颐阳宫宽大的正殿上举行。 
  这纯粹是王宫的家庭聚会,除了上首主宾席上的秦王和老太后外,依次是各宫的王后和有地位的嫔妃,以及太子、公主及他们的亲属等。 
  一道道酒菜端了上来,把桌子堆得满满的。 
  佐酒助餐的轻音乐奏起来了。宴会开始,众人先给老太后和秦王祝酒,祝老太后万寿无疆,齐呼秦王万岁万万岁。然后,各宫王后、嫔妃、太子、公主等,排着队向老太后,向秦王祝酒,重复的话再说一遍,歌功颂德之声盈耳。 
  “多年来,每次这样的聚会都缺华阳公主,不知她什么时候才能来参加啊。”秦王看了看,儿女中就连远征在外的扶苏王子、已出嫁的鸾和公主都来了,只缺华阳公主,他不由叹息起来。 
  这话被老太后听见,接过来说: 
  “我看快了,前两天我去看她,都能下地了。” 
  “唉,总是好好坏坏,反反复复。这个高渐离……”秦王话里明显有对高渐离的不满。 
  老太后听出来了,忙说: 
  “高渐离嘛,倒是尽心尽力为公主治病,大概因为小华阳病得太久,短时间难以治好。她呀,还真亏了他……” 
  酒过三巡,表演开始了,母子俩专心看节目,谈话暂时停止。 
  开始曲是大型的《钟鼓之乐》。编钟、编馨、建鼓、枪鼓、琴、筝、笙、萧、瑟、筑等等,几乎所有的乐器都用上了,组成一个气势恢宏的大合奏。 
  六十五枚编钟分三层排列在后,四十一枚编馨分两层挂在右,十余名乐工手执木槌木棒叮叮当当,呛呛锵锵,或轻或重,或低或高地敲了起来。顿时,欢乐安详的气氛便漫过整个大殿。 
  奏过序曲,是以吹奏乐器为主的各种乐器的合奏,接着转为以弦乐为主的多重奏。几个反复后,各种乐器的声音转低,若隐若现,若断若续,如一层薄雾罩在宴会大殿上,把烤猪烧羊,陈年佳酿的气味渲染得更加鲜美,更加醇香了。 
  乐声低了,欢笑声、碰杯声、刀叉碗筷的碰撞声便高扬了起来。而这时,一阵高昂鲜亮的笛声很快把它们压了下去,那笛声如一阵凉风刮过大殿,使每个人都为之一惊。 
  随着笛声,排成两行的十六个年轻女子唱着跳着慢慢进了大殿,她们轻盈的舞姿,加上悠扬的歌声,把晚会引向第一个高潮。只听她们唱道: 
    
  酒菜一道道捧上, 
  女乐一队队入场。 
  敲钟击鼓, 
  琴瑟宫商, 
  专拣新歌唱。 
  酒后的美人花朵一样, 
  秋波斜送,两眼水汪汪。 
  身着飘飘扬扬的绫罗衣, 
  梳的是最新式的发样, 
  八人一队,排成两行。 
  乐曲由舒缓而欢快, 
  舞步在旋转中变换花样。 
  裙袖翻飞,目眩心跳, 
  歌声乐声,宫宇震摇, 
  唱得人人心花怒放。 
  
  跳舞、唱歌、各种乐器的独奏与合奏,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一个节目比一个节目更精彩,看得秦王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鼓掌叫好。 
  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丰富多彩的表演,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高渐离,是他一手策划导演的。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有一套。他正在酝酿一个比宫廷乐队更大的计划,而这个计划的执行者非高渐离莫属。 
  秦王还未来得及细想,随着一阵清脆的音乐声,《仙女下凡舞》开始了。一队身着白衣手执白绸的舞女欢快地舞着从大殿深处走来,恰如一朵白云降在大殿中央。她们不断变换着队形,变换着舞姿,好像白云在飘动在翻滚。 
  “白云”顺着大殿飘游了两圈,又向大殿深处飘去。紧接着,一阵轻柔的仙乐响起,那朵“白云”又从大殿深处飘了出来。当飘到大殿中央时,“白云”突然散开,从中捧出四个小仙女。转瞬间,又从四个小仙女中捧出个仙女来。那四个小仙女个个纤腰酥胸美貌无比,而那个仙女更是袅袅娜娜美艳绝伦,把个秦王看得呆了,没想到这宫廷乐队里还有如此漂亮的女孩。他忙用衣袖擦了擦眼睛,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们。 
  仙女们一色的紫色衣裙,脚踏白色绣花长筒靴,腰系宽宽的白绸带。四个小仙女头戴红花冠,把张张美丽的小脸衬得鲜亮。唯有仙女戴的是一顶由黑宝石缀成的凤冠,颗颗宝石闪闪发光,把她圆圆的脸映得雪白鲜嫩。她们在歌声、乐声中如燕子般飞来飞去地欢跳着。 
  四周宴席上的王后王妃公主太子们都为她们精湛优美的舞姿迷住了,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和掌声。 
  当舞蹈快结束时,仙女在小仙女的包围中不停地打旋,边旋边向秦王座席靠拢,当旋到秦王座前时,突然停止,向秦王欢呼万岁。而后仙女喊一声“父王”,便一头扑向秦王座前。 
  看得走神入迷、意想天开的秦王恍然如梦中醒来,怎么,这不是我的华阳公主吗。又仔细看看,果然不错,这才慌忙走下御座,扶起女儿,亲亲热热叫了一声:“我的乖女儿,真的是你!”他没想到,在床上瘫了十几年,前几天还不能下地的华阳公主怎么一下子就能跳舞了?他有说不完的高兴。 
  华阳公主见父王亲自来扶自己,连连口呼:“父王万岁!”又说:“请父王饶恕女儿的欺君之罪。” 
  秦王哈哈大笑道: 
  “爱女何罪之有?你不过要让我突然惊喜一场,有什么罪?不但没罪,因逗得朕高兴,还有功哩,快起快起。” 
  见过父王,华阳公主又拜见老太后: 
  “奶奶,小华阳给您老人家叩头请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