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华阳公主 >

第29部分

华阳公主-第29部分

小说: 华阳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是怀着愤怒的心情离开颐阳宫大殿的。不过刚刚走到月光下,冷风一吹,他的气就消了大半。他觉得刚才自己的表现有失君王风度,不该动辄就拔剑杀人,特别是要杀自己的亲人。莫说女儿还没有嫁给高渐离,就是真的嫁给了他,也没有什么不好,反倒说明我秦王能大度容人,传了出去,岂不是起了天下归心的作用。我的统一天下的伟业眼看即将完成,眼下,正是用人之际,用一个女儿去换取天下士子之心,那是再划算不过的事了。何况,高渐离也实在是个人才,对我很有用……但是,这个弯子他很难转过来,于是他又从另一个方面去想,我是君王,一言九鼎,这桩事结局如何,最终还是我说了算。虽然说什么君王口中无戏言,到时候,借口是不难找的。想到这里,他嘴角边不觉露出一丝冷笑。 
  这件小小的不愉快很快在秦王的心中消失了,但没多久,又一件小小的不愉快却在他心头涌动。 
  想起这件事他就脸上发烧,做梦也没想到那仙女竟是自己的女儿华阳公主。她不是明明还在床上瘫着吗,怎么会一下就跳起舞来?自己当时那么胡思乱想目不转睛,贪恋地看着她,看得那么专心,那么痴迷,幸好是夜晚灯光下,没人注意,要不,有多难堪!不过,那四个小仙女也确实太逗人爱…… 
  他甩了甩头,要把那些不愉快甩掉。 
  他终于甩掉了,但刚进寝宫,另一件不愉快的事正等着他。丞相李斯正在候驾,向他报告明天去频阳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 
  想到此事他就感到有几分尴尬,而且有失君王体面。可是,若不亲往,王翦那老家伙是请不动的。但转而一想,我亲自登门,不正证明我的诚意,说明我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吗?伐楚可不是件小事,担子重着哩,说不定还要冒战死沙场的危险。我去走一趟,把那老儿哄出来,让他领兵扫平楚国,完成我的统一霸业,怎么说也值。想到这里,秦王只觉曙月光下的景色分外迷人,心中的不悦全都消融在朦胧的月色中了。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孙自筠华阳公主第十七章 王翦对秦王说:陛下,我还有一个请求。  





     
 
  
  
  
   第十七章 王翦对秦王说:陛下,我还有一个请求。   
    
  大将王翦,先后率兵破赵灭燕,命他伐楚,却称病不出。秦王亲自过府,授以上将印 ,他说:“请允许我提个条件……” 
  
  频阳东乡的洛水河边,有一座依山傍水而建的庄园。从外面看,庄园有些古旧,加之又隐藏在一片林木之中,并不见有什么特别,但走近细瞧,高大结实的石砌围墙把庄园围得严严实实。围墙上还有几处岗楼,就是白天,也有人影在岗楼上晃动。顺着城墙,又有一条宽宽的护城河。白天,一道吊桥从大门门楼上放下来,傍晚时一收上去,便断了与外界的往来,外面的人想进去比登天还难。 
  这庄园的主人不是别人,他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国大将军王翦。因为他带兵打仗几十年,从来没有睡过一天囫囵觉,而今告退在家,便把庄院修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晚上好睡个安稳觉。他曾率兵灭掉赵、燕、魏诸国,这些国家的遗民对他恨之入骨,不断派人来暗杀他。才几天前,又一个刺客被逮住,他直言不讳地承认是为燕国复仇来杀王翦的,临死前还高喊要变成厉鬼找王翦算帐。王翦听了暗地里吓出一身冷汗。这,又怎么叫他睡得着? 
  还有一个使他不能安稳入睡的原因是他爱想心事,他想的最多的是白起之死。 
  白起,乃秦大将,因战功显赫封为武安君。但秦王几次下令派他攻赵他都托病不去,便把他撵出咸阳,在他离开东门,刚走到邮亭时,被秦王派来的使者追上,送上秦王赐的短剑一把,命他自杀。白起接剑叹道:“我原本该死,长平之战,我一次下令坑杀赵降兵四十万,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卒回去报信。不说别的,就凭这就该死。”说罢,自刎而亡。 
  王翦心想,我带兵打仗几十年,杀的人还少吗?那些鬼魂会饶过我吗?再有,我托病告老在家,秦王会不会像对待白起那样对待我?可是,我如果不托病告老还乡,再去打仗杀人,岂不罪孽更大! 
  越想,他越睡不安稳。 
  但是后来他还是安稳地睡去了,因为他换了个角度想心事,便又觉得一切都是自己多虑,简直是庸人自扰。比如这次告老还乡,他就思虑得再周密不过了。第一个理由是年纪大,人到七十古来稀,我都六十八了;第二个理由是有病。风湿加心脏衰竭;第三个理由是胆小,李信攻楚只要二十万兵,我却漫天要价六十万,还说不一定能保证成功。果然,秦王见我真的老了、病了、糊涂了,批准了我告老还乡。不像白起,他不想干就硬顶,抗命不从,当然活该他死。 
  他觉得选择这时告老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眼看诸国逐渐扫平,只剩下楚国还有些实力,但也经不住打。一旦武力征服了各国,天下太平了,就没仗打了。没仗打对老百姓是好事,可对军人就不是好事了。与其那时被找个借口削去兵权叫你滚蛋,不如及早退休归隐。人要活得知趣,不要人家觉得你碍手碍脚时才让道,要趁别人认为你还有用处时及早抽身。这样,人家对你还有几分留恋,几分敬佩;而自己,也会觉得平静得多。 
  至于刺客,从几个被逮住的看,都是一些口出狂言的无能之辈,我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有又高又厚的城墙,有严密得如同军营的各种制度,几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其奈我何? 
  想得通通顺顺,王翦也就安安稳稳地睡了。 
  但是王翦没睡上几天安稳觉,又开始睡不安稳了,原因是他听说秦王要他再度出山,带兵去攻打楚国。好容易把笼头卸下来,又要给我戴上?再让我去爬山涉水冲锋陷阵,再让我去天天上朝三跪九叩三呼万岁,去那漩涡中打滚?他实在不愿,怎样才能推掉这个差事呢?他天天想,把头都想痛了,终于想出些对策来。于是,他满有把握地等待秦王的召见。 
  秦王骑在马上一肚皮不舒服,还有那马鞍也不平,屁股硌得生痛,连换上几付鞍子都一样。一气之下他改坐车。坐车倒是舒服多了,但太慢,频阳离咸阳二百里地,骑马一天能到,可坐车就不行了,路又不好,车赶快了,也抖得心慌。 
  “慢就慢些吧。”秦王无可奈何地说。 
  于是太阳快偏西才到洛水边。但洛河才发了大水,过不了河。 
  秦王一肚子怒气终于爆发了。 
  “怎么早不发水迟不发水,偏偏朕要过河了就发水。这洛河神是哪路神仙,敢跟朕作对?” 
  丞相李斯说:“据考,洛神乃伏羲之女。” 
  “不过是个公主,快把她从庙里拉出来重责一百大板。” 
  臣下不敢违抗,便把洛神神像从庙里抬出来,一阵乱打。那神像是木头雕刻而成,顿时打得木屑乱飞。但是河水并未见退。 
  “把她抛入河中!”秦王命令道。 
  于是那半截木头被抛进滚滚流水之中,几个浪头一打,不见了。河水仍未见消。 
  “烧庙!”秦王狠狠地说。 
  一把火,洛神庙眼看化为灰烬。 
  水还是一点没消。 
  “那就拦腰把它斩断!”秦王怒气冲冲地下令。 
  当然这很难办到,随从臣下面面相视,不知如何去办。 
  李斯想了想,叫来频阳县令,命他召集数万民夫,连夜从上游挖开堤坝,把水引开。这当然要淹没许多农田村舍,但王命难违,只有照办。 
  第二天一早,面前的洛水河就不见了,露出平坦的河底,正好让秦王的马车通过。 
  到这时,秦王心中才有几分得意。 
  秦王的车驾快到王翦的庄园了,王翦率家人远远跪接,然后一同进入庄园大厅。秦王正中坐定,众人朝拜后,他给王翦设了座,亲切与他交谈,寒暄几句后,秦王自我批评道: 
  “寡人因不用将军的计谋,李信兵败,使我大秦受辱。如今听说楚兵磨刀霍霍,准备西进,犯我大秦。将军虽告老休在家,恐怕也不会眼看我秦国受难,寡人受困而不管吧?” 
  王翦说道: 
  “只是老臣体弱多病,年岁又大,心有余而力不足。请大王另择良将。” 
  秦王说: 
  “寡人从咸阳来到府上,一路鞭洛神,烧神庙,断洛水,不惜开罪天神,将军若要推辞,岂不有负朕的一片诚意。” 
  李斯也从旁劝道: 
  “大王亲临将军庄园相请,这在秦国历史上也是少见,将军不应推卸才对。” 
  王翦抓了抓雪白的头发,很勉强地说: 
  “大王一定要用臣,非给六十万大兵不可。” 
  秦王说:“依将军意见。” 
  王翦又说:“臣还有些要求。” 
  “你只管讲来。” 
  “臣老父老母健在,需要供养;又有四房妻子八个小妾几十个贴身歌舞姬;还有十七个儿子十八个女儿,四五十个孙儿孙女……那么多张嘴都望着我吃饭,望大王多赐些良田屋宅金银财帛,我好养家活口……” 
  秦王笑道,“将军既答应出兵,何必忧愁贫穷呢?” 
  王翦说,“当大王的将军,即使功劳再大,也不能封侯,故趁大王亲近臣时,臣要及时求赐田园房屋以作为子孙的产业。” 
  秦王说:“此乃小事,你把所需数目开来,朕将如数赐与。” 
  王翦停了一会,故作犹犹豫豫地说: 
  “老臣还有一个要求。” 
  秦王听了感到有趣,这老儿平日不是个贪得无厌的人,怎么今天……他来不及细想,问道:“你还要什么,请讲。” 
  “请大王恕臣无罪,臣才敢讲。” 
  “恕你无罪,你说。” 
  “求大王把华阳公主赐给臣下……”王翦终于说了出来。 
  秦王听了,半晌不语,脸上虽无表情,只是心中的气在不断地涌。 
  在一旁的李斯听了,不由心里一惊:这个王翦老儿,难道你疯了?他转过脸去认真看了王翦一眼,不像。 
  秦王把牙咬得滋滋响,压住自己的怒火。他在想,这个王翦敢于如此放肆的原因何在?对了,他的目的在于激怒我,让我在一气之下不再要他出山。我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岂不正中他的下怀?我堂堂一国之君,有宽阔的胸怀,不能跟他一般见识,让他牵着鼻子走。 
  但是秦王细想王翦此举的目的还绝不止于此,一定还另有原因。哦,他想起来了:为了眉娘。当初,我夺了他的眉娘,现在,要我用女儿去偿还;还有,他明知华阳公主已许配给了高渐离,他要从他手中夺过去,当然也是为了那个眉娘。一石三鸟。好个王翦,看不出你这个一勇之夫还藏有这么多计谋。好,现在我就依了你,先把你哄去伐楚的战场再说…… 
  于是秦王说道: 
  “你提的这个条件嘛,可以。不过,朕也有一个条件,待你攻克楚国都城郢都,班师回朝以后,方可与华阳公主成婚。在此之前,此事秘而不宣,除今天在场的几个人外,绝不许外人知道。”说罢,秦王把目光一一扫视了李斯、王翦和身旁的小太监小棋子。 
  恰如秦王猜想的那样,王翦的本意是想提个激怒秦王的条件,让他生气,取消任命自己为代楚主帅,没想到他还当真答应了。他再也无话可说,只得向秦王叩了个头说: 
  “臣将誓死效命,灭掉楚国以谢大王。” 
  秦王是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踏上回咸阳的归途的,他把这几天发生的事从头梳理了才发现,许多事都和华阳公主有关。她也确实太聪明太美丽了,成了满朝文武注目的焦点,就连王翦这样的老将军也对她异想天开。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比喻才能说明自己的女儿。突然,他的车子被石子儿硌着抖了一下,系在腰间的长剑碰了他,使他产生了一个奇妙的联想:剑,他的华阳公主像把宝剑,一把锋利无比的剑,削铁如泥,所向披靡,他要好好利用这把剑。 
  秦王高兴无比,因为他手上有了两把剑。 
  王翦接了伐楚的帅印,急忙忙赶到咸阳点校兵马,择吉日起程。秦王亲自送到百里之外的灞上,分手时对王翦说: 
  “王将军,朕将举国兵马交付与你,愿你马到成功,一举灭了楚国,朕在咸阳摆好酒宴等着为你庆功。” 
  王翦则说: 
  “托大王的福,此去一定扫平楚国,大王您就等看好消息吧。只是,大王答应的条件不要忘了。” 
  秦王说: 
  “你放心去,我绝不食言。” 
  而后,君臣挥手而别,王翦领着他的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楚国而去。 
  楚王听说秦军来犯,立即命令大将军项燕调集全国兵马迎敌。 
  项燕曾多次打败过侵犯楚国的秦军,这次见王翦率兵来犯,虽号称六十万之众,但他也不在意。刚刚扎稳营盘,便连连向秦军发动攻击,元奈王翦坚守壁垒,并不应战,任楚军辱骂挑逗也不理。 
  不觉间双方对峙已月余之久,王翦部下耐不住了,请求出战。王翦不准,只问:“士兵们这一向在干什么?” 
  部下回道:“没事干,天天包饺子吃。” 
  王翦说道:“好,让他们包。明天我到各营走走,看哪家饺子包得更好吃。” 
  果然,王翦天天到各营去吃饺子,还对他们包饺子的手艺说三道四,从不谈打仗的事。 
  秦王听报急了,连连派使者五次催问为何不出战。王翦每次给秦王的回信都说战机尚未成熟,而且每次信中都忘不了提醒秦王兑现他答应的那些条件。 
  王翦的儿子王贲在帐下任参军,见父亲每次给秦王信中都要提醒他不要忘了答应的那些条件,便说: 
  “父帅,您这样不停地请求,是否太过分了些?” 
  王翦说: 
  “一点不过分。吾儿有所不知,那秦王性情粗暴,对人疑心极重,如今把全国的军队都交我指挥,我如果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提出兑现封赏,表示我对他的依赖崇敬和没有二心,他岂不怀疑我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