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天龙无名 >

第84部分

天龙无名-第84部分

小说: 天龙无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守城那是万无一失的了。不过,若是他们真的有那么死脑袋,硬攻雁门关,那便有他们的苦头吃的了。”
我听了道:“你分析的不错,若是他们真的是猪脑袋,明知道攻不下来还要攻,只怕到时会令我们头痛不已。我想耶律洪基也没有那么笨,一旦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事不可为,也就会班师回朝,等待下次有机会再来攻打!再说大辽如今可是内乱不小,这女真人可是厉害非常,一旦处理不好,内乱起来,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时间来攻打大宋!我们得想办法让他认识到其中厉害之处,好让他转移注意力,只要他忙于治内乱等事情二十多年,到时如果赵佶能掌握大权的话,那便是大宋扬眉吐气之际了。”
吴领军深切领会到我收赵佶为徒的意图,当即笑道:“到时,有了他们这帮年轻人,我们也就高枕无忧了,即使从此逍遥天下也是可能的。”
我道:“我看无论怎样,还是要作好守城的准备。大家都在这方面多花费一些功夫吧!”
众人听了应是。
翌日,耶律洪基率领大军赶到雁门关城下,不待亲自去查看雁门关的地势,便即召见先头部队的将领,并且给了他们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拿下雁门关,以洗刷这次先头部队被重创之仇。他的这个命令,没经过调查便下达,当即教整个先头部队陷入苦攻之境,连日下来,五万先头部队竟然死伤三万余人,这才引起了耶律洪基的醒悟,当即亲自率军前去督战,这才发现形势大大不妙,那时,他已经损失四万的军队了。
话回原题,耶律洪基得知突袭失败之后,便叫人连夜去造云梯,并连夜向雁门关进军,到了天亮时,云梯作好,那大军也已经顺利到达雁门关不远的敌方,耶律洪基的死命令下达下去,那些先头部队的将领便去了云梯,在三天之内便组织了大大小小十多次攻城,并且攻城的行动还分为几次夜里进行,这倒给守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不过,有武林高手在旁边帮助守城,这些攻城的辽兵都尽数让守军给打退了。
耶律洪基在中帐中关注攻城的消息有两天的时间了,但攻城的部队还是没有任何进展,耶律洪基几乎要抓狂了。他想到萧峰一家竟然无视自己皇帝的威严,公然趁机出境辞去职位,这令自己大大震怒,如今来攻打这个雁门关,不单止偷袭不成,连自己的的军队不停地一连攻了两天也没有进展,他不由感到更加生气了。等第三日一到,便再也忍不住亲自督军上阵,想去看看这个雁门关如何的难攻。
在大军的掩护下,他终于来到了雁门关前,他看到雁门关的第一眼就不仅抽了一口冷气。
雁门关在代州之北三十里的雁门险道,是大宋北边重镇,山西四十余关,以雁门最为雄固,一出关外数十里,便是辽国之地,是以关下有重兵驻守。皇帝耶律洪基来到绝岭,放眼四顾,但见繁峙、五台东耸,宁武诸山西带,正阳、石鼓挺于南,其北则为朔州、马邑,长坡峻阪,茫然无际,寒林漠漠,景象萧索。雁儿南游北归,难以飞越高峰,皆从两峰之间穿过,是以称为雁门。这便是雁门关名字的来历,由此可见雁门关的险峻非同一般。
耶律洪基越看心中越是没有底,他这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军队攻了两天两夜还没有进展了。看到雁门关高大的城墙,即便是自己派攻城的部队亲来,只怕也讨不了什么便宜。这一下,他的心中有点退缩了,他开始有了班师回朝的念头。不过,这关攻了那么久,竟然没动分毫,耶律洪基有点不甘心,自己皇帝的威严不可犯,他心中当即决定亲自督军攻城。
这下,他心中一决定,便命先头部队为前锋,自己再派出一万精英为后,三万兵力向关内涌去。这一次进攻绝对是辽兵攻城最猛烈的一次。我在关上看到这个情景也不由心惊胆战,脸上变了脸色。
这三天来,我一直在城上关注战事,可谓是没有一天睡过一次好觉,心中操了耶律洪基的祖宗不知有了多少代了,但是今天的攻势更加之猛,连我看了都不由变色。这耶律洪基也真是一副猪脑,攻了那么久,不会真的那么死脑筋,在这斗上了吧!这样他也太没脑袋了。
耶律洪基在在绝岭中看到自己的军士不断从雁门关的城墙坠落被杀,看到那些武林人士高超的身手,杀人不眨眼,如同操起牛刀杀鸡,知道有这些武林中人帮忙把守雁门关,自己掉什么军队来攻也是枉然。心中不由失望起来,这场攻城之战连续进行了两个时辰,耶律洪基看到仍然没有进展,不由垂头丧气地摇摇头,对手下的将领摆摆手,道:“算了,有这些人帮忙把守雁门关,咱们一时半会是怎么也攻不下来的,命令全军暂停攻城,后军变前军,即日起班师回朝吧!”
众将见皇帝终究决定班师回朝,个个都十分高兴,有些附近的士兵得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欢呼起万岁来了。耶律洪基看到这一幕,不由苦笑,心中想到自己攻关不克班师回朝,可说是这次攻城,折损了一员朝廷大臣,近四万人马,损兵折将班师回朝,这个脸丢的算是够大的了。不过,他也没有什么别的法子,也只能如此而已。他突然想到国内的那些厉害的女真人,近年来那真是越来越不听话了。既然女真蛮子大是可恶,那么留在契丹背后,终是心腹大患。他决定派兵去将这些蛮子扫荡了再说。
心中既定,耶律洪基也不在迟疑,大步向回路走了。
是役,吴领军率领守军,携同中原群豪,共歼灭了辽军四万余人,促使辽大将南院枢密使耶律莫哥重伤不治身亡。吴领军将这份捷报飞传宋都城,捷报中并言明张探功不尊号令,临阵脱逃等罪名,就地格杀,举荐叶峰为雁门关指挥使,特地言明叶峰有将才之才,堪当大任。宋帝赵煦得表大喜,传旨关边,犒赏三军,指挥使以下,各各加官进爵,并准吴领军所奏,封叶峰为雁门关指挥使,同时加封吴领军为御使都统,主责巡查边关,对边关守将等有生杀任命大权,赏黄金千两。赵煦自觉英明武勇,远迈太祖太宗,连日赐宴朝臣,宫中与后妃欢庆。歌功颂德之声,洋洋盈耳,各地庆祝大捷之表,源源而来。
大结局
       转眼间,已经三年过去了。
这日,在宋都城郊外,走来五个人,走在先头的这三个人乃是一青年男子,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孩,随后的两个人清一色的青色劲装,腰配大刀,虎胆熊腰,一看便是那种不好惹之人。不过看那这两人跟随在前面三个人的后面,分明是他人的手下。这走在先头的三人显然来头不小。
那青年看见那前方的巍巍大城,突地顿住脚步,叹了一口气。
左右的两个小孩虽然看起来还是年幼,可看他们的脸蛋,却分明在幼稚中现出成熟,满脸风霜之色,他们的那种稳重的小大人模样,分明预示着这两人肯定是经历了不少事情,眼睛上早已经没有同龄人的那种天真的眼神。
那个衣服较为华贵的小孩看到那青年突然停下来,不解地道:“师父,你怎么了?你不是说要送我们回都城吗?怎么不走了?”
那青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自遇到你们,收你们为徒也有三年余了。这以后的日子还要靠你们走下去,这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师父不可能陪伴你一生,我也会有自己的事要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我要教你们的都已经教了,也是该回去的时候了。至于以后咱们是否有缘分,那就看以后吧!”
那两个小孩听了不由一愕,先前的那个小孩叫道:“师父,难道你要离开我们了?”
那青年道:“佶儿,这些年你都经历过很多事情了,江湖的险恶,民间的淳朴,都一一让你好生体会了。正所谓国画有三种意境,你们能对这三年来遇到的事情会有什么样的体会,全看你们的心得了。我还有自己的事情,你也有自己的事情,你也该学会独立了。”
这一行人正是我、赵佶主仆一行人。这些年来,我将他们交给吴领军、苟读、薛慕华等人走遍天下,偶尔有时间的时候也自己领着他去深入民间,讲述农、工、商方面强国的事情,让赵佶的思维得到了大大的开阔,同时跟他讲官场上的黑暗、官官相护、腐败等问题,并让他亲身体会这些事情,让他对这些阴谋权术有些熟悉,不至于被人玩弄于股上;我还让他体味人间疾苦,阐述百姓与地主的矛盾论,并将这种种事情结合起来,用哲学的知识来看待问题,强调“情”、“理”、“行”,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并且给他讲经济学,宋前的历史学,揭露历史上的一些大事情所预示的一些本质性问题,让赵佶等在旁边陪听的人都大有收获。可以说,我给他们讲述的那些东西,完全打破了他们的常规想法,从一个广度、深度上去解剖了一个个问题,给他们以极大的震撼。同时也给了他们极大的希望。
如今,他们听到我要离开,都舍不得。虽然他们知道我说得在理,可是多日积累的情感却让他们恋恋不舍。赵佶忍不住恳求道:“师父,你能不能时不时来看我,徒儿还有许多东西还要问你呢?”
我叹了一口气:“那就看以后的缘分吧!为师这次走后,希望你们能答应为师几件事情,不然,为师也不会安心,放心让你们独立了。”
赵佶和小福子情知劝不住,也留不住我,便道:“师父,你有多少件事情,我们都答应你!你就说吧!”
我听了不由叹了一口气:“但愿如此。可是人都是会变的,希望你们牢记我这几年的教诲,不要让为师希望。第一件事便是,我走后,你们无论如何也不要想来找为师,只当为师不存在,若是真的有缘,为师自会来找你们的,如若你们真的那么做了,那么只怕我们师徒的缘分就会就此断了。”
赵佶和小福子听了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面对。赵佶道:“师父,这,这……”
我道:“难道你们连这个要求也不肯答应我吗?”
赵佶拗不过我,只好道:“那好吧!我以后都不会去找师父。可是我们如果真的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到时,师父可一定要来帮助徒儿啊!”
我点点头:“这个自然,就是你不说,我也会出现的。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的关头,我还是不会出现的。第二件事就是有关大理段氏,他们曾有大恩于我,你日后若能掌握大权,平定天下,这大理一国,万望你及你后代子孙能保证它的存在,即便不能,你们也好善待他们,否则,为师便是死也不会瞑目的。”
赵佶听我说的那么严重,忙应道:“这件事情,我一定答应师父,将它以祖训传下去,若是我掌握大权,且在我大宋统治其间,保证大理国的存在。不过,我若是真的能一统天下,这大理的皇帝之称那是万不能存在的,我将将他们世袭王位,容许大理王国的存在。”
我听到赵佶这么说,知道这个小家伙已经会处理一些大事情了,不过,对他的回答,虽然我挺赞赏的,但我并不满意,有些失落地道:“大理国小,你就不能将它当作属国,保留它的一切吗?”
赵佶听到我近似恳求地跟他说,马上就有点难受了。毕竟,我在他心中的地位那是很高的,如今听到我求他,他心中又怎么承受得起,他急道:“师父,那就照你说的办吧!”
听到这话,我才放心下来。这时,我看了一眼那都城,道:“第三件事我还没想到。不过,我希望我永远也不提这第三件事,若是提了,那你就会令我感到不满意了。我希望为师在这事上给你一点压力,只要你做事问心无愧,对得起天地与天下苍生黎民,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赵佶听了忙应是。我又对小福子道:“小福子,你也不要让我失望,教好你的那些同类人,以万民为己任,等天下太平盛世时,也会有你的一份功劳。若是让我得知你们当中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情,我都会来亲手处置你们!好了,我也该走了。”我说完这话,不想看到离别时的那种伤感,当即运起凌波微步,纵入山林中。
小福子的葵花宝典已经差不多练到极境,见我说走便走,有些反应不过来,看到我隐入山林,这才起身追来。可是,以他现今的武功,只怕穷尽他一生的精力也不可能追上我吧!小福子便追便叫,但是我岂会离他,走得反而越来越快。
我很快就回到了天山。这时,我已经有九个老婆了。其中便包括银川公主和那个小翠。此外,他们个个都给我至少生了一个小孩,弄得飘渺峰山成了有了一大群小孩子。在灵鹫宫中,我也有了一种坐皇帝的感觉,膝下有了七个儿子,九个女儿。天呀,一打多呀,以前,我想也不敢想我竟然有这么多的小孩。萧峰也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他的情况比我好不到哪里去,当然这已经是五年之后的事情了。
不多年后,赵煦早逝,他没有子孙继承皇位,便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亲弟弟赵佶,赵佶从此掌握大权。经过十年的修养生息,善待民生,决定收回燕云十六州。在这段时间里,我也没闲着,不时教导自己的孩子和徒弟,那四个我收的徒弟在十年后便已经出师,闯荡江湖去了。等到赵佶出兵进占燕云十六州之际,他们也帮了极大的忙,燕云十六州被赵佶轻易收回。
又五年,赵佶命人兵分两路进攻西夏和已经处在混战中的金、辽,战了五年,终大败金、辽,俘虏了辽帝。各边关小国由此慑服,大理、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沦为大宋的属国。
又五年,赵佶命人开拓领土,战土番,西域诸国,北入西伯利亚,南出海洋,占领海上诸岛,从此威震世界,是时称大宋为大宋帝国。
在这些年当中,赵佶谨记我的教诲,从我所教的知识大力发展国力,民富殷实,国强军盛,进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已经超过世界各国,再历经百年图治,其各方面的水平竟然已经领先西方有千年的差距。
由此,东土中国自此强盛无比,在日后的历史中,更是迅猛发展,实力遍及世界各地,成为地球球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