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荣耀 >

第292部分

帝国的荣耀-第292部分

小说: 帝国的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怎么了?”尤氏有点歇斯底里了,她也看出大事不妙,而且跟她一向结交的惠海和尚有关联。
    “你自己看看吧!”耿年将那份文件递过去。尤氏是读书人家女儿出身,自然认识字,看完之后她的脸色也如死灰。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尤氏完全没有刚才的泼辣劲,现在倒像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无头苍蝇。
    “我去跟陛下说,我是为了皇子好,当时他病得那么重。吃了那么些药,求了那么些医也不见好。我请惠海和尚来是为了给他祈福啊。我当时一直在场,还有好几位女官,都可以作证,根本不可能有出轨秽污之事。”说到这里,尤氏忍不住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好了,别嚎了,这里是皇宫,你还想多一条失仪之罪吗?”耿年厉声问道。
    “都有灭门之祸了,我那管它什么失仪?女儿,带我去见皇帝陛下,我要冤屈要辩!”
    “好了,母亲,不要哭了。”耿氏无力地挥挥手,尤氏再如何也是自己的母亲,现在这件事是一根绳子上的蚂炸,谁也跑不掉。
    “女儿,皇帝陛下的意思是?”耿年蒋慎地问道。
    “皇帝鞋下只是将此文件给了我,然后说了一句话就走了。”
    “什么话?”
    耿氏将刘浩然的那句话复述了一遍,耿年不由沉思琢磨起来。
    “女儿,依我看皇帝陛下还是相信你,要不然早就将你治罪了。”
    “这点我信”耿氏还是刚才那有气无力的样子,虽然这后宫里只有少数内侍阉人和数百宫女女官,但是宫禁非常严密,而且谁知道这宫女女官中有多少是侍从司的暗探。不要看这后宫归皇后管,但是这里的一举一动皇帝陛下都耳目通报。”
    耿年不由点点头,后宫虽然也有勾心斗角,各位后妃娘娘都有自己的耳目心腹,但是后宫最大的是皇帝陛下,有谁撑腰也不如有皇帝陛下撑腰,所以说当暗探最好的投靠处必定是皇帝陛下的侍从司,这个道理谁都懂。不要看皇帝陛下屡屡拒绝新募阉人内侍,只用宫女女官,而且明面上是由皇后做主,但是皇帝陛下对后宫走了如指掌,一个大明都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何况才数百人的后宫。
    “女儿,你看皇帝陛下这是何意?”
    “这应该是让女儿示警父亲,早做应对。”耿氏已经从刚才的惊惶中冷静下来,开始思量算计起来。
    “为父也明白了,为父虽然已经去了公职,但好歹也是淮西一脉出身,我这里出了事,极有可能会被有心人推及到淮西派去。”耿年抚着胡须说道,他自从当了国丈之后,领了一个子爵的虚职,便辞了江西省都指挥使的公职,但是凭借他的资历和背景,在淮西派还算一号人物,毕竟整个。淮西派能当上国丈就他一家。
    “父亲,于孝杰事件风波未平,现在又出这么一档子事,我看”
    “女儿,你是说这两件事是有关联,都是针对我淮西一脉。上次于孝杰一事,他们将胡大人的大学士给弄没了,但是江南学派的那些酸书生却一点便宜也没有占,所以又出此毒计!”
    说到这里,耿年不由狐疑道:“你说内政部这些人查于孝杰事件就罢了,怎么没事翻起灵光寺来了?这个。朱国瑞,好歹也是我淮西出身,怎么干起这种仇者快亲者恨的糊涂事来了?”
    “父亲,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江南学派那些书生或许指使不动朱国瑞,但是有一人可以。”耿氏说罢向东边指了指。
    “你是说东宫娘”耿年的话嘎然而止。
    过了一会他才说道:“或许有这个可能,皇帝陛下一向不待见理学派,而太子与理学派又纠缠不清。东边那位娘娘又是江南书香门第出身,世家渊源。现在太子越来越大,听说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干脆躲在东宫读书,闭门不出。而陛下正值春秋,有人怕事起波澜,于是就下手以绝后患。”
    “应该是如此,太子是理学派唯一的指望,经过于孝杰一事,那些人应该明白,皇帝陛下再如何也不会让他们入庙堂,如果太子之位再不稳,他们就丝毫指望都没有了。”耿氏接着说道。
    耿年不由点点头,于孝杰一丁,犬家都看出来了。幕后凶午迈没有找出是谁。江南学派山派先暗地的掐了一架。由于明面上淮西派理亏,于是吃了个大亏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江南学派也没有占到好处,便宜让江西学派和北方学派捡着了,但是江南学派和淮西派算是撕破脸了。江南学派现在最忌讳的是势力庞大的淮西派发起反击,而江南学派最大的软肋就是太子,要是站在江南理学这边的太子被废,江南学派算是彻底没戏了。而最有可能取代太子之位的皇子则是拥有淮西集团背景的刘焕瑞。江南学派或许指挥不动内政部尚书朱元璋,但是一个皇后加一个太子呢?
    默然一会,耿年当机断道:“女儿,此事不是追究幕后之时,而是如何躲过这一劫。为父回去后首先要肃清府内闲杂人等。”说到这里他不由狠狠地盯了一眼尤氏。
    “父亲,你不可妄加伤人,而今大明有法度在。你要是妄动,正愁那些人找不到新罪证。”耿氏赶紧劝言道。
    “这个我晓得,几个势利小人,我还是整治得了。我还要去朱国瑞那里说道说道,不要以为攀上了皇后和太子就得意忘形了,他根还在淮西,江南派那些寡情薄义的书生当了权,以为会有他好看,狡兔死走狗烹,那些文人是最擅长干这些的
    “父亲大人。你要小心从事,过会我会向陛下请罪。”
    “唉,女儿,委屈你了……耿年叹了一口气道。
    “原来是耿国丈驾临,朱某有失远迎。”朱元璋笑呵呵地说道,瘦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不敢不敢。现在朱大人身居要职,又愕东宫器重,耿某怎敢得罪耿年的话里带着火药味。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耿国丈话里满是怨言,不知朱某何时得罪了国丈,还请明言。朱某是粗鄙之人,一定向你陪不是
    “岂敢岂敢。我此次来还不是为了灵光寺的事情,想不到朱大人居然如此神通光大。查于大人案件居然查出这么一档子事来。”
    “原来是灵光寺一事,不瞒国丈大人,此事是应天府内政厅金事罗大人接到密报。以为有隐情在其中,结果带人一查,查出这档子事来,不仅罗大人。再下也是头大
    “罗贯中!”听到朱元璋说肇事人不是他而是那个罗贯中,耿年的气也消了三分,毕竟罗贯中此人也是背景复杂的人物,他借着查案的时机把灵光寺抖了出来,朱元璋身为上司也不好说什么,更不敢遮盖下去,谁知道这罗贯中会将灵光寺事件捅给谁?
    “国瑞,你是我淮西一脉,咱淮西豪杰都是跟着皇帝陛下尸工血海里一同爬出来的。而今天下太平了,可不能在富贵中窝里斗,你要知道,皇帝陛下最恨的是背后捅刀子的人,尤其是自己人捅自己人耿年点了一句便起身告辞了,他府邸还有众多事情要处理,在朱元璋府邸里耽误不起。
    “国瑞,我觉的耿年的话说得没错耿年走了一会,一个人从里屋转了出来。
    “天德,我知道。孰重孰轻我心里还是有数的。”
    “不,国瑞。我看得出来,你心里还在阴持两端。”徐达毫不客气地说道。
    “天德,你,”朱元璋脸色有点难堪道。
    “国瑞,咱们从漆州起家,转碾数千里,历尽苦难。这才归于陛下麾下,你不能因为那些谗言就心生疑端。当初我们兄弟网到应天时,陛下不久曾对我等明言道,他有愧于我等兄弟,有人不想让我等兄弟回来,陛下听信谗言。迟疑了一下,误了最好的时机,结果让我等遭到元军伏击。而且我等细细查了这十年,当初军议时那个刘伯温和杨宪对我等兄弟归来抱有成见。暗使诡计。当时刘伯温是陆军部尚书,杨宪是都知司都司,暗中联手这才摆了我们兄弟一道,待到陛下和国有先生发觉不对,连忙下令遣襄阳国胜将军兵马出迎,却已经迟了一步。”
    “天德,这些我知道朱元璋不由长叹了一口气,这个消息是他和徐达暗中打听许久才得出的,而且他们分析来分析去是认为最符合情况的。刘浩然公李善长、冯国用以淮西集团起家,淮西老乡越多越好,反到是刘基这位江南派翘首和当时属于江南一派的杨宪恐怕最不愿意见到淮西派实力增强,暗中使诡计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他们俩网好处在两个最关键的位置,害了人还让你抓不到把柄,就算刘浩然察觉了也与事无济。
    “国瑞,你既然知道,怎么还抱有幻想。江南派是咱们兄弟的生死仇人,再说了,你真的以为那些酸书生会成事吗?”
    “天德,难道你听到了什么消息?”朱元璋不由急切地问道。
    徐达将上午议事的细节简略地与朱元璋说了一遍,朱元樟听完之后。眉头不由一跳:“天德,你的意思是?”
    “看来陛下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了。此前军权擅于枢密院一处,有利也有弊,独专于一处,可以防止江南等派伸手进去,但是又怕江南派一旦咄咄逼人。军队有人按捺不住起兵清君侧。现在大明最怕的就是这变乱。现在兵权分收于内阁和都指挥使司,却是最稳妥的,内阁有调遣管理之权,却指挥不动这帮军人,都指挥司指挥得动却无权擅自指挥。而且现在你看看内阁中执掌陆海军部的是谁?。
    “王侍尧,叶涂温,天子门生朱元璋闪烁着目光说道。
    “对,此二人是最得陛下信赖之人,而且国瑞,你不要忘记侍从司徐达又提醒了一句。
    朱元殊眼睛猛地一亮,侍从司平日里不显山露水,大部分百姓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机构的存在,但走进入中枢要职的文武官员都知道这个机构的厉害,其中侍从司有一个情报科,它的职能是收集任何意图谋逆和有可能危及皇帝陛下的情报,这个情报科就连军队的情报部门都要忌惮三分。而且最关键的是侍从司是可以指挥大内亲军这支在南京城拥有绝对力量的禁卫军。
    “国瑞,不要抱。悲了。只要皇帝陛下知道你阴持两端,依照他的手段。儿拔除你的,不要到了那个地步才后悔莫及。”徐达苦口婆心地劝道。他知道自己这位好友什么都好,就是野心太大了,居然想在这场斗争中渔利,这不由让徐达出了一身冷汗。
    朱元璋听到这里。不由想起了送帖木儿时刘浩然对他说的那句莫名其妙的话,突然间。朱元障也觉得后背湿透了。他忽然间明白了,刘浩然让自己与罗贯中专门调查于孝杰事件就是对自己的考验,看来罗贯中应该早就是皇帝陛下的人,要不然灵光寺刚刚查获,知道的人不过那么几个“耿年却已经得知了,应该是罗贯中密报了皇帝陛下,然后皇帝陛下责备贤妃耿氏,从而让耿年也获知了。
    “天德,多亏你提醒,我这就去见陛下。”
    “国瑞,不必如此鲁莽。”徐达是旁观者清,他提醒道,“陛下将你放在这个位置上,用意何在,你现在去面见陛下,怕会被有心人知道,不如找找你的那些护卫。”
    集元璋眼睛一亮,黑瘦的脸泛出一种光泽,“天德,我明白了。”
    从三品以止文官和将军以上武将按例都有大内亲军派遣的护卫,以保护他们的安全,而大内亲军归侍从司管辖,他们在里面做些手脚,安排一些暗探是很容易的事情。
    第:日内阁会议上,朱元璋照例汇报于孝杰案件的调查情况。
    “应天府内政厅根据密报,说灵光寺有情况,罗大人带人前去调查,却查获了另一起案件,灵光寺有惠海和尚,年仅三十余岁,听说前世高僧大德转生。有慧根佛缘,在应天府一带颇得善男信女们供奉。罗大人进寺调查时却发现惠海和尚在后院密室中与两位女子白昼宣淫。”
    说到这里,朱元璋不由顿了一下,接下来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据查,惠海和尚多与南京城中贵妇小姐有染,其招供的有二十一人,名单附上。据惠海和尚招供,他常化妆为尼姑,出入贵人府邸,招供名单附上。”
    说完之后,朱元障连忙舒了一口气,慌忙坐下。
    众人都不由尴尬。都默不作声,因为文件中清楚的写着:“明历十一年,受安寿子爵府诰命夫人相邀,入宫为皇子琰去病祈福。”
    一直阴沉如水的刘浩然面无表情地开口道:“这件事我昨日已经知道了,经查,当时皇子刘焕骑身染重病,安寿子爵诰命夫卢。尤氏为祈福去病,故召惠海入宫,在宫中芳余厅做法事一个时辰,时有安寿子爵诰命夫人、两位女官、五位宫女在场,其后由安寿诰命夫人及一位女光护送出宫。”
    刘浩然心里也是郁闷不已,一个男人最恨的就是戴绿帽子,哪怕你是皇帝。他对宫禁走了如指掌,对各处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一清二楚,但是却无法辨别惠海是尼姑还是和尚,因为这个家伙长的太漂亮了,简直就是泰国人妖,不明底细的人根本看不出来。因为是“女儿身”加上又是安寿诰命夫人陪同,而且芳余厅是后宫外围,还算不上是内宫,所以搜查得没有那么仔细。
    “皇后已经对此做出处理,贤妃耿氏降为贵人,两位女官逐出宫中,侍从司也做出相应处理,当值侍卫军官失职,交由军事法庭,侍从长刘存胜由上校降为中校,罚薪半年。安寿子爵及其诰命夫人交由通政司与南京金察御史官署处置。”
    不过此事传出去之后,江南派却悄无声息,连安寿子爵及其诰命失人被应天府金察御史官署以违反《大明宫禁守制律》起诉到南京按察司,被判处流放台湾岛三年,通政司宣读皇帝陛下诏书,夺耿年安寿子爵位,尤氏诰命夫人。去资政大夫职等消息也只是在南京邸报上一个小角落里刊登。
    又过了几日。内阁与枢密院提交的对大明陆海军改革的《《大明陆海军守制遵行律》和《大明内阁律》修订案被送至资政院进行一读审理,过了十余日。修订案几乎完整地被三读通过,再经刘浩然用垒颂。
    听到这个消息。胡从宪悄悄地与陶希言会面与南京南城的一个茶馆里。
    “惜辞,你给淮西派插下的刺应该有效了。皇帝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