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264部分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264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终于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冷笑。
    刘艾是董卓的长史,他和李儒两人是董卓的左膀右臂,但两人关系一直恶劣,互相辱骂不止。刘艾四十多岁,中等身材,长相文弱,性情温和,他精通术数,熟知阴阳,为董卓所倚重。李儒是学古文经学的,而刘艾习今文经学,所以两人的观点相差甚远。
    汉代官吏多是由研习经书的士子充任,而当时的士子大都研习今文经学,今文经学用谶纬说经,因此士人研习术数蔚然成风。
    (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告吉凶祸福,治乱兴衰,往往有图有文,又称图谶。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
    本朝文武官职不固定。文职官员随时可以为将领兵出征,所以这种风气也蔓延到了军队。在军队里,一般军司马级别以上的军官研习兵法时,必定要学兵阴阳家的典籍,要知晓占候禳辟之术,否则很难升职。只有精通术数才能堪为将才。本朝许多高级将领,都在出征时大力征辟术数人才,这既是补己之不足,也是战斗力的直接贮存。
    董卓很早就会玩课数这一套。而且他还相信巫觋,每遇不解之事,必召巫祝询问。长史刘艾就是专门替董卓做这事的,很受军中士兵的爱戴和敬仰。
    董卓看到李儒脸显不快之色,知道他不信这个,马上就要开口骂人了,所以立即说道:“长笙,你认为我们有几成把握可以歼灭鲜卑人?”
    李儒狠狠瞪了刘艾一眼,说道:“这要看李弘怎么打了。”
    “如果李弘决意死守,双方的死伤必定惨重,尤其是鲜卑人,他们都是骑兵,攻打关隘和城池非常吃亏。但李弘更吃亏,他的大军由于调动迟缓,分批进入安定,人数上每每处于极度劣势,损失一定更大。在这种情况下,鲜卑人听说我们攻占灵州,必定仓惶后撤,我们以逸待劳,获胜当有可能。”
    “如果李弘意图保存实力,步步后退,双方的损失就不大,而我们就不好打了。出击早了,我们可能受损,出击迟了,我们不但没有功劳还要获罪。所以,将军最好不要太乐观,认为我们可以在黄河以南歼灭鲜卑人。”
    董卓点点头,神情冷峻。
    ****
    高平城四门大开,城墙上空无一人,只有飘扬的战旗在猎猎作响。
    律日推演、宴荔游、暮盖廷、旭癸并肩站在高平城外,惊异不定。
    “我和汉人打了几十年仗,这还是头一次顺利地打到了高平城。”旭癸苦笑道,“我可以拿脑袋和你们打赌,汉人一定有阴谋诡计。”
    “你怕了?”宴荔游摸摸自己的秃头,硒笑道,“你不想进城?”
    “我不进了。”旭癸坚决地说道,“要进你们进。”
    律日推演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是不是被汉人打怕了?这么胆小?”
    “那你还过不过六盘山?”暮盖廷笑道,“你不会连六盘山都不过吧?”
    “我不过,要过你们过。”旭癸看了他们一眼,严肃地说道,“六月惊雷横行西疆几十年,无人能够胜过他,当年段颎那么厉害,也不过和他打个平手而已,但这个豹子一到西疆就把他打死了,边章和北宫伯玉有十几万人,一样被他打得狼狈而逃。”
    “豹子用兵一向以奇制胜,我们不能以常理揣测他。如果今天他率兵在这里死守,反倒没什么事,但他今天却把一座城池拱手相送,这里就一定有诡计。”
    “哟,你还挺有见识的。”律日推演调笑道,“怪不得你老打败仗,原来见识这么高。”
    旭癸嘿嘿一笑,不以为忤,转身离去。
    “你们怎么看?”律日推演问道。
    “豹子兵力不足,粮草不济,面对我们十二万大军,他能不跑吗?”宴荔游嗤之以鼻,不屑地说道,“如果换做是我,我比他跑得还快。”
    “哈哈……”暮盖廷大笑道,“狼头说的对。汉人一般都死要脸,明明打不过,还要硬撑着,说什么为了大义,一副作呕的嘴脸。我看这个豹子倒是和我们差不多,打不过就打不过,掉头就跑。”
    “他是我们鲜卑人的奴隶,当然要沾一点我们鲜卑人的性情。”律日推演笑道,“两位,谁先进城?”
    “我先进。”宴荔游说道,“我就不信里面有埋伏。”
    和连接到律日推演送来的消息,立即命人喊来野老。
    “你带上一万铁骑,叫几个羌人带路,连夜赶到凡亭山。”和连指着六盘山东麓说道,“我们要关门打豹子。”
    野老四十多岁,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紫红色的脸颊上长着一把浓密的黑须,一双不大的眼睛里精光四射。他二话不说,躬身告退,出去集结人马去了。
    拓跋锋和拓跋晦闻讯匆匆赶来。
    “大王还是执意要取凡亭山?”拓跋锋问道。
    “那你说说,我现在还有什么理由不取凡亭山?”和连反问道,“豹子拱手让出高平城,除了兵力不够以外,还有什么原因?从高平到朝那,从朝那到凡亭山,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伏击我们吗?”
    “如果豹子在凡亭山驻有人马呢?”拓跋锋问道,“豹子只要在朝那城拖住我们,完全可以集结兵力吃掉大王的一万铁骑。”
    “如果他在凡亭山驻有援军,他这么匆忙地让出高平城干什么?高平城乃西疆重城,两万人坚守十天当不成问题,他为什么拱手相送?”
    “他想弃守六盘山?”拓跋晦盯着地图,喃喃自语道,“难道他想弃守六盘山?”
    “不可能。”拓跋锋毫不犹豫地说道,“汉廷无论如何都不会弃守六盘山。六盘山一失,关中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那豹子率军来干什么?还不如直接去守长安城。”
    “他为什么不能弃守六盘山?”和连神情激动,眼神凌厉,手指连连敲击着案几上的地图说道,“从高平到六盘山,只有一百多里,但聚集了我们十二万人,他怎么打都是输。他要想击败我们,就要分散我们的兵力。怎么分散?”
    和连指着临泾说道:“从三关到高平,从高平到六盘山,从六盘山到临泾,大约有七百里。你想想,这一路上,地形复杂多变,我们有可能用十二万大军整体推进吗?只要我们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他吃掉。他一撤再撤,其意图已经暴露了。”
    “本来,他的大军分批赶到高平,在阻击过程中是个巨大的劣势,但如今却变成了巨大的优势,他的数万大军分布在六盘山和临泾之间,可以迅速赶到一个伏击地点进行集结。”
    “如果豹子带着大军撤过了六盘山,我们进击长安城的计策可能要放弃,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把豹子留在六盘山以北。”
    拓跋锋连连摇头,劝说道:“大王多虑了。如果豹子敢弃守六盘山,那长安城就一定是我们的,因为那个时候大汉国的皇帝已经把他杀了。豹子一死,汉军军心大乱,还打什么仗?”
    “大王,我们还是集中兵力,急速赶往朝那城吧。等拿下了朝那城,我们就剩下凡亭山这一道障碍了。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确没有必要冒险去取凡亭山。一旦失手,会动摇军心。”
    拓跋晦也劝道:“大王,大军自南下以来,一路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势如破竹,士兵们的士气非常高涨。如果此时突然另生枝节,恐怕……”
    和连理都不理他们。
    “我们连夜启程赶往朝那城。”
    “命令律日推演和宴荔游,明日清晨进军朝那城。”
    第一卷立马横枪篇第六章风云再起第八节
    何颙明天就要奉旨到西凉去招抚,所以大将军何进今天特意在府内设宴,给何颙饯行。
    酒宴散后,大将军和何颙、袁绍几个亲信到书房议事。
    “今天朝议,天子拟让宗正刘虞继任太尉一职,但随即遭到了内外廷诸大臣的一致反对。”何进担忧地说道,“我看陛下态度坚决,根本没有放弃的意思。”
    何颙等人已经听说了这事,此时也是眉头深锁,沉默不语。
    “伯求,临行前,你可有什么应对的良策?”
    “刘虞是皇室宗亲,天子亲信,如果由他出任太尉,掌四方兵事,那么宗室一派的权势就更加强大了。”何颙叹道,“刘虞本人学识渊博,为官正直清廉,对陛下也忠心耿耿,让他出任太尉不是不合适,但他曾是护羌中郎将李弘的故主,有了这层关系在内,他做太尉就对我们非常不利了。”
    “刘虞和李弘的私交相当好,堪称莫逆。如果刘虞做了太尉,李弘一定会言听计从。这样一来,刘虞就可以直接控制和指挥李弘了。同时,天子对李弘的使用也会更加得心应手,如臂指使。天子在朝廷内外有了这两个鼎立相助的强势大臣,想做什么事都要方便许多。”
    袁绍接着说道:“刘虞在内有天子的扶植,外有李弘的强力支持下,其权势必将迅速膨胀,在兵事权上和大将军的争夺将非常激烈。”
    “一旦宗室势力越来越大,形势对大将军就越来越不利了。”从事中郎王允叹道,“现在洛阳盛传大将军和西凉叛逆有来往,更有好事者说平原襄楷和大将军是故交,王芬的谋反都是大将军在幕后操纵的。”
    何进苦笑,连连摇头。
    “这样谣传下去,再过几天,估计有人说荥阳贼叛乱都是大将军暗中指使的了。”王允忿忿不平地说道。
    何进心神大震,脸上笑得愈发难看。何颙和袁绍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忧色更浓。
    “这些谣言都是奸阉们故意放出来的。”从事中郎荀攸也说道,“奸阉权势受到连番打击,对大将军恨之入骨,他们想通过这些谣言迷惑陛下,趁机唆使陛下对大将军不利。”
    “如果任由这些谣言满天飞,对大将军肯定不利。”王允说道,“我看,大将军还是通过皇后和车骑将军的关系,私下与奸阉张让、赵忠等人见见面,暂时平息这些谣言,专心对付眼前的事。大将军可以告诉奸阉们,如果刘虞任太尉,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子师,你错了,刘虞这个人很变通。他和几位奸阉的关系很融洽,一直都没有冲突。如果他做了太尉,对奸阉重新获取陛下的信任非常有帮助。而且,现在奸阉们暗地里都支持小董侯继承大统,陛下或多或少也还需要这些老中官将来出出力,所以,他们之间哪来的冲突?”郑泰不解地问道。
    “刘虞为官多年,熟知政务,他对增加国库赋税收入和抵御外族入侵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在幽州任刺史的时候,对内采取招募流民开荒屯田,务农殖谷和减免赋税等办法增加国库收入,对外则积极采取内迁和招抚胡族的办法平息战祸,成绩斐然。”王允解释道,“如果刘虞做了太尉,首先就是解决胡族入侵问题,以刘虞的办法,必定是招抚和内迁。这两种办法都要花费巨资,朝廷根本承担不起。但对于相信刘虞的陛下来说,他会帮助刘虞去推行这个计策,最后的结果就是陛下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盘剥洛阳权贵,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这些富甲天下的侯爷们。奸阉们最近一段时间给陛下敲诈了不少钱财,正心痛如绞,如果他们知道刘虞做了太尉后会怂恿陛下继续敲诈他们,一定会慎重考虑。”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刘虞做太尉后,陛下会觉得自己更加安全,更加有实力,他会更加有恃无恐,放心大胆地启用蹇硕这种年轻的小中官,以逐渐取代赵忠和张让这些人。这对老奸阉们的威胁应该比失去钱财更可怕吧?”
    “子师言之有理。”何颙赞道,“只要奸阉暂时不和我们作对,我们就会减轻许多压力。”
    “如果刘虞任职太尉后,采取这种办法抵御胡族,还不如让司徒大人做太尉。”荀攸说道,“司徒大人虽然嘴里说放弃部分边郡,但不会有实际行动。一则他得不到什么大臣的支持,二则陛下也不会答应。如此朝中相安无事,反而不会惹什么风波。”
    “谣传?谣传?”赵岐蓦然想到什么,突然说道,“你们还记得前年夏天,洛阳谣传刘虞和鲜卑的慕容风暗中勾结,妄图杀死和连的事情吗?”
    屋内一片寂静。
    “老大人的意思,是我们……”袁绍迟疑了一下,问道。
    “此时正值鲜卑人大举入侵之际,如果洛阳盛传刘虞和鲜卑人有勾结,那么不论此事是否属实,他都不合适做太尉。”赵岐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任天子如何中意刘虞,他也不敢犯这个众怒。”
    “还是老大人机谋超绝啊。”何进高兴地拍手赞道,“谢谢老大人了。”
    “伯求,你放心去西凉吧。”
    天子把手上的奏章看了又看,疑惑地问道:“刘虞和慕容风有勾结?有证据吗?”
    皇甫嵩摇摇头,说道:“陛下,这纯粹是一派胡言。如果这还是前年的事情,那就更不可能了。前年春夏之际,慕容风正在指挥大军入侵幽州,两人怎么勾结?如果两人之间有勾结,幽州早就丢失一大半了。”
    “听说他和匈奴单于羌渠的关系非常不错。”天子又问道,“是真的?”
    “确有其事。”卢植躬身回道,“刘大人任幽州刺史时,和北疆各胡族相处融洽,胡人感其德化之恩,四时朝贡不绝,做歌以赞。匈奴单于羌渠闻其大名,特意和他在代郡相聚多次,以讨教开市之事。两人的交情就是在那时结下的。”
    “洛阳现在传出不利于刘大人的谣言,其用意很明显,那就是不让刘大人迁升太尉一职。”皇甫嵩摇摇头,十分不屑地说道,“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如何查证?但不查个清楚,刘大人又怎么好名正言顺地做太尉?陛下如果强行下旨,众臣定然不服,假如大家连番上奏弹劾,那堆积如山的国事还要不要处理?恶意传此谣言的人,实在可恨之极。在北疆战事如此吃紧之际,却置国家社稷于不顾,玩这种卑劣龌龊的伎俩。”
    天子面无表情地把手上的奏章丢到案几上,来回踱步。
    “如果陛下不中意司徒大人,还有两个人选,陛下可以考虑一下。”卢植小声说道。
    “爱卿说说。”天子说道,“除了光禄勋丁宫,还有谁?”
    “太仆杨彪。”卢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