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597部分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597部分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人怎么了?那些胡人现在也是我大汉的子民,你这脑子怎么就转不过弯?”祢衡用手中的马鞭拍拍臧霸的手臂,“大将军当年率二十万大军杀进大漠,为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抢回几百万头牲畜?大漠现在是大汉的大漠,是大汉的疆域,那片疆域上所有的东西,包括那些胡人,都是我大汉的财产,我们为什么不能拿来用?”
    臧霸“哼”了一声,心中极为不满,“怎能让胡人南下?”
    “本朝自光武皇帝中兴后,先有南匈奴称臣为藩,后有羌族诸种、乌丸诸部陆续归属,为了戍守边塞,本朝也曾屡屡征调胡骑征伐四方。此时正值社稷危亡之刻,朝廷下旨征调胡骑南下平叛也还是可以理解的。”臧洪虽然自己也有抵制情绪,但面对臧霸的不满,他不得不为朝廷的决定辩解几句。
    “那是以胡制胡,是戍边之策,并不是平叛之策。黄巾起事的时候,朝廷何曾征调胡骑南下平叛?”臧霸怒声说道,“虽然此举可以决定中原大战的胜负,但我不能接受。”
    “不能接受你可以想通了之后再接受,实在想不通你就上奏弹劾长公主,我支持你。”祢衡用力一挥手,“我们之所以告诉你这件事,是要坚定你的信心。中原大战,我们赢定了。”
    “此事和徐州战场无关,你暂时不要想了,先把徐州战场上的事解决了。”臧洪劝道,“这件事本来我们也无权知道,但大将军考虑到徐州战场的安危,所以才特意密告我们,并请我们赶到开阳转告于你。请臧大人务必理解大将军的这番苦心。”
    臧霸低头想了一会儿,长长叹了一口气,“元龙告诉我,袁绍已经下定决定要在官渡战场坚守到冬天来临。那时黄河封冻,粮草运输困难,而河北财赋也濒临告竭,我们即使有十万铁骑又能怎样?难道让胡人舍弃战马,攻城拔寨?”
    “为什么不行?”祢衡毫不在意地笑道,“胡人死得越多,北疆就越安全,北疆越安全,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平定天下的步伐才能更快。这一点难道你都想不到?你以为朝廷征调胡骑千里迢迢南下,当真安了什么好心吗?”
    臧霸和臧洪若有所思地望着祢衡。
    “所以我说你笨啊,这么简单的事都想不到。”祢衡非常猖狂地举起马鞭敲了敲臧霸的战盔,“陈元龙自以为聪明,耍弄你,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将计就计,耍他一次。到时你乘兵不备一口吃掉他,然后再一泄而下直杀徐州,定会把他气得吐血而亡,哈哈……”
    “将计就计?”
    “对。你主动联系陈登,做出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陈登眼见计谋得逞,必定会威逼利诱。你乘机敲诈他一下,能敲诈多少钱财就敲诈多少,然后你假装被他说服,向袁绍、刘备递上请罪表,表示愿意为内应,率军退回青州,和陈登一起联手攻打冀州。”
    “攻打冀州?”臧霸眼前一亮,“把陈登骗到青州,然后……”
    “然后就是大将军的事了。”祢衡笑道,“大将军可以利用这件事做出各种诱敌姿态。总之,你只要利用徐州战场把袁绍骗得团团乱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愿意挥军决战就是大功一件了。”祢衡口若悬河,说到兴奋处,举起马鞭又要敲打臧霸。臧霸火了,一把夺过祢衡的马鞭,冲着他冷笑道,“你要是再打我的脑袋一下,我打断你的腿。”祢衡吓了一跳,忙不迭的连连后退:“咦,今天脾气改了,会发火了。”
    “好了,好了……”臧洪一把拉住臧霸,“我们回城细谈,这次定要让陈元龙一病不起,然后乘机把他拉到河北来。”
    “元龙的病一直没有好,时不时就胸闷不能呼吸,我们三个人一起骗他,可能真会把他气死。”臧霸担忧地说道。
    “他不会死的。”祢衡笑道,“我记得有一年华陀大师到徐州来的时候,给他看过病,还留下了几个药方。他后来到处吹嘘,说华陀大师说了,他至少可以活到八十岁。”祢衡想到陈登马上就要中计吃瘪,心里好不快活,笑得嘴都咧开了。
    “骗人有这么好玩吗?”臧霸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你知道什么?”祢衡冲着他不屑地挥挥手,“过去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说不过我,每次都被我驳得哑口无言,于是他就想办法耍我,让我出足了丑。”
    “是吗?”
    “是的。”臧洪指着一脸恨色的祢衡大笑道,“有一年,不其侯伏完伏大人的儿子娶亲,青、徐、兖三州的士子云集东武。那时大家都年轻,在一起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很是惬意。喝酒难免要赌酒,赌酒就要赌注,元龙语出惊人,说谁赌输了,就要在大堂上赤身**,击鼓而歌。结果……”
    “你不说话会死啊?”祢衡瞪着忍俊不禁的臧洪,恶狠狠地骂道。
    “后来呢?后来祢大人上了元龙的当,赤身击鼓而歌?”臧霸好奇地问道。
    “当然了……哈哈……当时……当时大堂上有很多女眷,看到正平赤身**抱着小鼓在那里仰首高歌,吓得一哄而散,场面非常好玩,哈哈……”臧洪面红耳赤,抱着肚子狂笑不止,眼泪都出来了。
    臧霸难以置信地看着祢衡,终于忍不住狂笑起来,他担心祢衡乘机发飙,抱着脑袋飞奔而去,“哈哈……祢大人还有这么丢脸的事,哈哈……”
    “子源(臧洪)……”祢衡怒吼一声,拔剑而出,“我要杀了你……”
    臧洪紧随臧霸之后,抱头鼠窜。
    ****
    七月下,小沛(豫州沛国沛县,今江苏沛县)。
    曹纯奉命赶到沛县后,本意是要沿泗水河北上攻击任城,但因为他带的是骑兵,而徐州是按步卒的数量给他供应粮草,结果导致大军粮草严重不足,不得不滞留在城外的营地里。
    不久,他接到了曹操的密信。曹操让他务必保存实力,即使迫不得已不得不北上攻击兖州,也要尽可能虚与委蛇,不要和北疆军展开正面接触。这份密信来得正是时候,其后许昌虽然一再催促他北上攻击,但曹纯都用很无辜的口气予以回覆。粮草,你要给我五千骑卒的粮草我才有力气打仗啊。
    其时官渡战场打得热火朝天,而曹纯和虎豹骑的将士们却只能躺在河堤上晒晒太阳,给战马洗洗澡,百无聊赖。
    这时任峻匆匆而来。任峻和曹操是亲戚,每每参予重大决策。他在官渡战场极为紧张的时候突然到了小沛,让曹纯非常吃惊。等任峻把曹操的计策详细解说一遍后,曹纯目瞪口呆,他就是有十颗脑袋也想象不到中原大战竟会演变成今天这个局面。
    “你让许褚带上三千虎豹骑立即返回官渡。”任峻说道,“丞相大人能不能从官渡战场上逃出来,就看这三千铁骑了。”
    “那我们怎么办?”曹纯疑惑地问道,“我们只有两千人了。难道你想用两千人占据徐州?”
    “仲权(夏侯霸)已经秘密返回谯县老家召集人马了。估计还能临时凑个两千人。”
    “那也只有四千人。”曹纯惊呼道,“伯达兄,你不会让我带着四千人攻打徐州吧?”
    “还有一路人马。”任峻笑着摇摇头,“伯宁(满宠)已奉命日夜兼程南下扬州庐江郡会合刘勋去了。”
    “刘勋,刘子台?”
    “刘勋先是背叛袁绍,后来又背叛袁术,谁还敢收留他?这次袁绍一再命令他率军北上中原,但他就是不去。他敢去吗?去了就是死。”任峻冷笑道,“去年我们攻打扬州的时候,刘勋最先投降。正是因为他的投降,才导致李业、桥蕤、张勋等人死在了蕲城,所以他现在连扬州都待不下去了,只能如丧家之犬一般,躲到安风、安丰一带苟延残喘。”
    “丞相大人说了,刘勋当初投降我们,是相信我们,我们不能就这样把他抛弃了。另外,他还有一万多人,听说他最近又在大别山一带收编了不少黄巾军残部,所以我们现在更不能抛弃他了。如果刘勋愿意北上和我们会合,我们攻打徐州的军队是不是足够了?”
    曹钝点点头,“刘勋走投无路了,除了北上和我们一起攻打徐州,他还有活路吗?”
    任峻笑笑,伸手拍拍曹纯的肩膀,“你看,我们现在是不是到彭城去?”
    “现在就去吗?”曹纯迟疑道,“你刚才不是说,要等到许攸反间计成功,官渡展开决战,我们才能动手吗?”
    “我们粮草不足,只能先到彭城去。”任峻神秘地一笑,“你说,我们到了彭城,简雍会不会欢迎我们?”
    曹纯笑而不语。
    ****
    七月下,豫州颖川,许昌。
    许攸叛逃的事让许昌上下陷入了恐慌,毕竟许攸掌握了联军几乎所有的机密,这对联军的士气打击太大了。虽然袁绍在给刘表、沮授的书信中一再解释,但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联军不得不因此改变既定策略,转而积极寻求决战了。此时此刻,联军即使要继续实施拖延之策,也要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展开反击,以便牵制北疆军的主力,弥补因许攸叛逃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为联军重新调整部署争取时间。
    沮授的情绪一度很低沉,也许是同病相怜的原因,他对许攸的叛逃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对大战的热情也一下子消失了,常常一个人坐在地图旁发呆。刘表为此经常安慰他。虽然拖延不战也是一个办法,但大战拖延太久,变数太大,谁知道我们会出现什么意外?这次袁绍想杀曹操,不就是意外吗?这种意外可能导致联军瞬间崩溃,所以还是积极寻机求决战较为妥当啊。
    “这个反间计有很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沮授有一次对刘表说道,“这到底是袁绍的反间计,还是曹操的反间计,又或者是联军的反间计?袁绍诛杀了许攸的九族,许攸还有可能继续为袁绍实施反间计吗?如果这是曹操的反间计,曹操想干什么?如果这是联军的反间计,那么许攸在大战结束后,何去何从?”
    刘表神情凝重,眼内闪过一丝惊慌。沮授一直盯着刘表,他注意到了刘表眼神的变化,心有所动。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九章逐鹿中原第五十八节
    在刘表下榻的驿馆里,刘表和别驾刘先、功曹韩嵩等人就当前局势也反复商讨了很多次。
    联军无限期拖延战争之策只能导致二个后果。一是袁绍和曹操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并将直接影响大战的胜败。在目前北疆军无法突破官渡的情况下,袁绍完全可以倚仗自己的兵力优势,率先把曹操就地解决了。曹操当然不会束手就缚,他极有可能不顾社稷危亡,断然逃出战场,另寻生存之路,甚至更有可能倒戈一击,投入河北的怀抱。这个暴戾血腥的阉人之后,品行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屡屡做出离经叛道、惊世骇俗之事,根本不值得信任。袁绍和曹操一旦公开破裂,其后果不言而喻。联军军心涣散,崩溃在即,中原大战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第二个后果是袁绍、曹操都以大局为重,妥善解决了彼此之间的矛盾,继续联手共抗河北。袁绍指挥联军把战事成功拖到了冬天,拖到了北疆军不战而溃的地步。但最后不管北疆军是否安全撤到了黄河北岸,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实力保存完好的袁绍必定会利用大战后的有利形势,想方设法把曹操和刘备解决了,以便全取中原。
    这二种后果,刘表都不能接受,所以他一直凭借自己的兵力优势制约各方,努力保持联军各部之间的团结,谨防联军出现内讧以致发生不可挽回的崩溃局面。同时,他又在暗中秘密联手曹操和刘备,打算把天子从袁绍的挟持中解救出来。当联军击败河北,袁绍全取中原后,刘表等人可以凭借手中的天子来制约和抗衡袁绍,阻止他可能采取的篡汉自立之举。
    然而,许攸的叛逃彻底改变了战场形势。战局因此突然发生逆转,联军很多优势突然丧失,这迫使联军不得不在机密泄露,士气倍受打击,大军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主动寻求北疆军决战。以目前联军的实力进行决战并没有绝对胜算,北疆铁骑象噩梦一般让他们失去了自信,他们决定继续等待,等待更好的攻击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来自于叛逃河北的许攸。
    许攸和袁绍之间的矛盾,刘表早有耳闻。这次两人彻底决裂,和曹操有直接关系。盛怒之下的袁绍失去了理智,把许攸九族尽数诛杀,直接把许攸推到了曹操或者李弘的一边。以许攸的性格,他当然不会投奔叛逆李弘助讨为虐,他最后的选择只能是帮助一直以来都尊奉天子的曹操。许攸既然有了新的落脚之处,他逃到河北实施反间计的目的就很明确了。他显然是想利用这场大战消耗袁绍和李弘的力量,从而让曹操得到东山再起的机会,继而和袁绍相抗衡,阻止袁绍愈来愈膨胀的野心。
    因为有这个希望存在,刘表没有接受袁绍的建议。
    袁绍在书信中说,他打算指挥军队立即从官渡战场的两翼先行展开进攻,以便牵制北疆军的主力,为联军重新调整部署争取时间。袁绍这次动用的兵力,一部分是刘备的军队,他和高干在左路战场上出击河内,一部分是荆州蒯越、文聘的军队,他们奉命攻击浚仪、开封一线,试图从右路战场上取得突破。刘表一看袁绍的安排就不高兴了,把荆州军和徐州军拿去消耗,却把他自己的军队留在官渡和北疆军对峙,有这样的安排吗?北疆军现在是在打河南,是在威胁洛阳,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他竟然还如此明目张胆地保存自己的实力消耗别人的军队。刘表气得也只有连连摇头,无话可说了。
    刘表的犹豫没有持续几天,从荆州传来的消息就让他坐不住了。
    荆州送来了三个消息。一个是关于荆州南部郡县的消息。由于中原大战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还没有具体的结束时间,各州郡都奉旨加重了赋税的征缴力度,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的很多宗主不堪忍受,纷纷聚众闹事。而长沙太守张羡不但不出力安抚,反而和零陵、桂阳两郡太守一起,暗中推波助澜,怂恿和纵容百姓拒缴赋税,公开违抗朝廷圣旨。闹事的宗主和百姓们因此有恃无恐,有的甚至开始动用武力,事情随即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